-
-
6诸位如何看待:朱子陆子的‘先知后行’与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东国朝鲜的先贤,退溪先生李滉以气学为基在哲学上,李滉既反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又排斥佛教和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崇信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如果没有“理”,便没有天地和人类万物,一切都将不存在。他承袭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前毕竟先有一个“理”,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的观点,将“理
-
14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一句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句话:蕺山逝后绝无儒家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
-
19我想以这次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我发表Tanner讲演的机会,提出我多年来常在探索中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问题向各位学者请教。请容许我坦率地说我对这个格局的认识是不够成熟的,所以这篇讲演只能说是我对这问题研究的起点,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见解。 为了避免对一些根本概念作冗长的说明,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
-
15张载哲学体系的基本哲学问题诠释进路 杜保瑞(博士) 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主任 国际哲学家联合会副主席 电子信箱:bauruei.tw@yahoo.com.tw 【提要】 张载是北宋诸儒中建立儒学理论体系最为完备的一位哲学家,张载论说宇宙论、本体论,也论说功夫论及境界论。本文[1]即从上述四项基本哲学问题的诠释进路说明张载在儒学理论建构中具有创造性贡献的观念,从而彰显张载哲学的理论价值。行文首先从《正蒙》篇章主旨说起,由于《正蒙》是张载晚年
-
4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 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
-
0佛家所说佛的本身是为法身,法身是为无大无小,无来无去之体。《西游记》中说到孙悟空逃不出如来的手心,看起来如来的手心为小,孙悟空的筋斗云路程为大,但实际上孙悟空却未能飞出他的手心,这看起来仿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佛家所说太虚中有很多境界,每个境界都有一个佛,天下的动荡、变化、人、物都不出于佛的视野。这种小而包大的事情在佛家思想中不少见,曾有人问禅师:“你说的须弥山能包涵芥子我不反对,但你说小小的芥子能
-
11L俯首拜阳明
-
0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问题。荀子的解释源于他对“道”的认识。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认识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由于万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长,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余,知近不知远,知始 不知终,知古不知今,就必然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也正是他所总结的当时“百家异说”的缘由所在。如“墨子蔽于用(功利)而不知文(礼乐);宋子蔽 于欲(情欲寡)而不知得
-
51L祭阳明
-
1佛家无我是指:内心里面的心结消融净尽,就无有执着了,就没理想去要实现了,就不会有一切的追求了,也不会有任何的排斥了,就不被一切外境所干扰了,宁静心就现出来了,心就安宁祥和了,心就清明智慧了,这是生命天性,所谓的天良之心,自然而然,无心无为,自由自在,慈悲一切,利益一切,而内心没有慈悲、利益谁的想法,自然纯善,故幸福无量。这就是佛法的真实义! 再看儒家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
-
2《传习录》中有一段关于薛侃花间与先生争论此草该不该去除的典论。其中阳明先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 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天地本源谓之心,流行感通谓之气,应用酬酢谓之理,理一即是心一。良知于人心,即是本性好善恶恶,好善如好好色,是谓之本性,并非见到好色而又特立个心去好;恶恶如恶恶臭,是谓之本性,并非见到恶臭而又特立个心
-
305儒学[3]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对中国人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清末民初,虽然社会的动荡已经使儒学日薄西山,但印光大师毕竟还是接受过儒学的正统教育,因而,他同儒学有着不解之缘。 在学生时代,印光大师还没有接触到佛学,对佛教一无所知。但是,那时的他却坚决反对佛教。为什么?因为作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和欧阳修反对佛教,因为作为理学宗师的二程和朱熹反对佛教。那时,在61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自然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对利玛窦的研究中,必然涉及到他的儒学观,而在其儒学观中,有一个尚在讨论中820众所周知,黄宗羲喜欢用地域名来称呼学派,如阳明学派,当时就被称为"姚江学案",所以黄宗羲也是较早用地域名来划分王学门派的人,其所著的《明儒学案》把阳明以后的王门分成七派,即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和泰州王门。 右派(江右学派) 代表人物:聂豹、徐阶 正一江右王门学派,系指明代中后期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欧阳德、壬时槐、刘文敏、刘阳、胡直、邹元标等一批著名的王门弟子。它与浙中14人如果能诚意面对生命,其实就很容易看见并化解生命的盲点。人如果总要靠衣服或语言的装饰,来炫惑他人的耳朵或眼睛,藉此让他人相信你都很好,或很称头或很成熟,这并不是在蒙蔽他人,而是在蒙蔽自己,因为人家觉得你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在於自己常不愿意内观生命,觅得心性的突破。而且,外在事业的开展,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历练与养成,很难不变成被事情牵引无主的俗人,终生在表象里打转,浪费时间,做尽无意义的琐事。人诚然2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0有必要的精的帖子来此申精,把贴子地址打上,最好把题目标上。 我每天都来看一下...3一楼祭孔10历史对民族的兴亡提出了三个严峻结论: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5公民社会的和谐、美好程度,说到底,主要还是靠两种力量,一是个人的力量,二是社会的力量。人格高尚的公民的比例高,这个社会就更可能和谐美好0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有五大贡献。 文献学上的贡献。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2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因而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最想要的和最想做的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在工作中能创造出很高的效率,而50《中庸》的第一句话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对于天命的诠释,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划分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我5何新博客 按:此文原是何新2005年的一次讲学谈话,被当时的与闻者记录后发到网上(原题《简论古代儒学思潮的演变史》)。这里发表的这篇,已经过 何13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36少年中国说 (1900年2月10日)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 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 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 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 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4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汤、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0天下真理皆在心, 无需外求果与因。 我意若善为良知, 万物何不是格物? ——绝崖先生自创心学之诗3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换言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3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 作者:蔡锐基 孟子和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孔孟”的1我以为从凡人到圣人之间有十个境界,人每潜心修心一步便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便是精神的提升。 第一级是为欲;也就是平凡人的境界。他们为自身欲望所困,1“孔子热”总比“歌星热”要好 记者:电影《孔子》杀青,现在电视荧幕上又将出现孔子的身影,你觉得为什么近段时间影视界会有这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