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一句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句话:蕺山逝后绝无儒家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14楼
《人谱》是刘宗周的绝笔。他后来在绝食期间对儿子刘灿说:“做人之方,尽于《人谱》。”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监国。六月十三日(7月6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7月8日)午刻,刘宗周听到这一消息,时方进膳,推案恸哭说:“此予正命时也。”于是他决定效法伯夷叔齐,开始绝食。他说: 至于予之自处,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祯)之变,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监国纳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岂有偷生御史大夫耶? 当时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名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刘宗周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初八日(7月30日),刘宗周前后绝食两旬而死。其子刘勺遵照他的遗命,曰:皇明蕺山长念台刘子之柩
刘公为大明殉节之后,牟宗三以为:宋明理学的大师至此全部终结,虽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还在,不过这些明末遗民没有办法形成声势浩大的理学研究!故有言“蕺山逝后,绝无儒家”
为此,维系中华精神千年的儒家‘士大夫’精神从此断绝,由于‘士’是古代所有文化最为集中的成就阶层,是中国的魂魄与脊梁,这就意味着,国家的精神毁灭了!华夏始灭实亡于蕺山先生之死!
也许在蕺山先生死后,中国的儒学,中国人那种士大夫的气节就一并死去了,不会再有宋明理学的盛世,也不会再有儒家文化的大成!可是我坚信儒家的灵魂是没有消失的!我的学派:绝崖意学,一定可以复兴儒学的精神!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14楼
《人谱》是刘宗周的绝笔。他后来在绝食期间对儿子刘灿说:“做人之方,尽于《人谱》。”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监国。六月十三日(7月6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7月8日)午刻,刘宗周听到这一消息,时方进膳,推案恸哭说:“此予正命时也。”于是他决定效法伯夷叔齐,开始绝食。他说: 至于予之自处,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祯)之变,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监国纳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岂有偷生御史大夫耶? 当时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名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刘宗周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初八日(7月30日),刘宗周前后绝食两旬而死。其子刘勺遵照他的遗命,曰:皇明蕺山长念台刘子之柩
刘公为大明殉节之后,牟宗三以为:宋明理学的大师至此全部终结,虽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还在,不过这些明末遗民没有办法形成声势浩大的理学研究!故有言“蕺山逝后,绝无儒家”
为此,维系中华精神千年的儒家‘士大夫’精神从此断绝,由于‘士’是古代所有文化最为集中的成就阶层,是中国的魂魄与脊梁,这就意味着,国家的精神毁灭了!华夏始灭实亡于蕺山先生之死!
也许在蕺山先生死后,中国的儒学,中国人那种士大夫的气节就一并死去了,不会再有宋明理学的盛世,也不会再有儒家文化的大成!可是我坚信儒家的灵魂是没有消失的!我的学派:绝崖意学,一定可以复兴儒学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