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吧 关注:9,686贴子:74,598

分享新会陈皮知识,寻喜爱陈皮的朋友聚一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十而立,遵循初心,陈皮为业;
深耕新会一亩三分地, 做好陈皮;
分享,学习, 一起成为陈皮养生达人。


IP属地:海南1楼2020-03-28 10:18回复
    701-桔子、橘子和柑子的区别

    很多朋友都分不清这三种果实,尤其是广东省以外的朋友,遇到桔子类水果,都统称为桔子或柑橘。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筛选了网上的资料,归纳了一下
    桔子:也称橘子。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者橙黄,果皮薄,海绵层薄,味酸或甜,不耐储藏
    柑子:果实较大,近似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后,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常见的桔子有:砂糖橘、蜜橘、贡桔、冰糖橘、南丰
    常见的柑子有:潮州柑、新会柑、芦柑、金
    其中,被称为广东三宝之首的新会陈皮,就是以新会柑的果皮为原料制成。


    IP属地:海南3楼2020-03-28 10:50
    回复
      知识贴,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8 11:08
      回复
        702-桔子皮为什么不是陈皮?

        先别急,咱们先看看几位专家的描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述: “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今天下以广中(新会)来者为胜”
        清代大医汪昂《本草备要》记:“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
        清未民初名医张寿颐指出:“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其通用者则新会所产,故通称为新会皮,味和而辛不甚烈。”
        原来古人说的陈皮,好陈皮,指的都是新会陈皮,而不是我们常常误以为的把桔子吃完的皮随便储藏起来就是陈皮。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地方,为什么新会产的陈皮是最好,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新会陈皮为何贵如黄金》


        IP属地:海南5楼2020-03-28 18:26
        回复
          703-新会陈皮为何贵如黄金

          中国地大物博,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气候造就特别的食材,如同我们熟悉的哈密瓜,以哈密这个地区出产的为最佳。新会陈皮亦如此。
          新会,古称冈州,今是广东江门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依山面海,两江汇聚,咸淡交界,因此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由此造就了新会产的陈皮与外地产的陈皮,其形状和结构虽然相似,但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药用与调味的效果就相差很大。
          正是这样的特殊性,新会陈皮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IP属地:海南7楼2020-03-29 08:57
          收起回复
            704一品夫人和广夫人

            提到新会陈皮,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宋代以前新会所处的岭南(包括现广东、新会一带)还属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
            故事主人公是黄氏宋代先祖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
            黄广汉在宋代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丑科进士出身,官徐州知府,浙江都漕运使,出生于官宦世家。
            黄夫人米氏亦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
            相传在南宋宋理宗年间公元1229年(当时首都已经搬到临安)诏侍杨太后前后四年,因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黄广汉采用在新会一些特定地方栽培的一种柑橘(如今的新会大红柑)用特制之法的所制成的药材陈皮交给其夫人米氏为杨太后医治,米氏便用此皮为君药,慢慢地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 中“广汉” 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橘陈皮(在此以前还是称橘皮,在此以后才出现广陈皮)。
            当时的“广” 是繁体字,“广”字头“黄”字底, 寓义黄氏所创。杨太后对此广陈(新会陈皮)的功效和黄夫人的医术大嘉赞赏,奏请宋理宗皇帝用“邦显一品夫人”对黄夫人米氏加以封赏,广陈黄氏族谱诗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诏封邦显”。
            后来明清一些名医家如刘若金等也是使用此法医治此症。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广陈青皮对乳腺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邦显夫人不仅深暗药材之道,还有商业意识,协助其丈夫黄广汉从中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种柑技术带回新会,并将其制皮之法相延,种柑取皮,并诫子孙:不为良臣,当事良药,认为此药材品质独一无二,既能营生又能济世。
            这就是新会陈皮的历史渊源。


            IP属地:海南8楼2020-03-29 17:27
            回复
              705-陈皮如何保存

              陈皮,越陈越香。古人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陈皮是越长久,价值越高,价格也越昂贵。但前提是保存适当,保存完整。不同时期,不同年份的陈皮,其保存的方法都不同。
              新会人从古到今,都是用天然黄麻袋来存储陈皮,密封而不失透气。
              对于批量的陈皮存放,必须离地,离墙,离顶,用地板垫离地面≥0.1m,离墙≥1m,顶部要留有空间,堆放高度以横放5袋一层为好,每堆和体积和面积不宜太大。
              每年适时返晒是防虫和防返潮霉变的基本措施,也是新会陈皮健康晒制和贮存的核心内容。
              但对于一般家庭少量陈皮而言,保存方法相对简单一些。
              储藏前仔细查看,确认干燥无水分后,放进麻袋或者干燥的密闭的玻璃瓶内,不能太高温,也不能太低温,20多度左右为宜,让它慢慢陈化。每年不定期检视,发现陈皮上有水分就要放在太阳底下晒晒。
              俗话说,得江山易受江山难。同样,获取新会果皮不难,难的是在漫长岁月里悉心料理好每一片陈皮。
              当你将有收藏价值的陈皮,用心保存下来,往后愈发陈香味道,越陈越香,你会发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IP属地:海南9楼2020-03-30 08:38
              回复
                706-何为正宗新会陈皮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段子,挺有意思的。
                阳澄湖大闸蟹价格高昂,每年都仍然供不应求。每年冒充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为数不少,毕竟有可观的利润。一个网友奇思妙想:我拿外地大闸蟹到阳澄湖养上一个月,能称是阳澄湖大闸蟹?有区别?
                结果当然是不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这不是速成就可以的。
                新会陈皮也是一样。
                正宗的新会陈皮,指的是茶枝柑系在广东江门市新会辖区内种植出来的柑果,其果皮晒干存放一定年限所成。
                茶枝柑有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品系之分,也有圈枝和驳枝之分,详细请查看提高篇。
                新会辖区是指,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核实的新会区域,包括会城街道、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古井镇、三江镇、睦州镇、崖门镇、沙堆镇、双水镇以及大鳌镇。
                近年来,由于新会耕地面积减少,种植成本增加,一部分商人铤而走险,以假新会陈皮冒充真新会陈皮出售。
                常见的假新会陈皮有:
                非茶枝柑苗系在新会区域外种植而成的柑果;
                茶枝柑苗系在新会区域外种植而成的柑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危险。
                我们十分痛恨这种现象,虽然短期会令其获利,但长远来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陈皮行业,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下篇教你如何辨别是否正宗新会陈皮,如果您有兴趣,可继续关注。


                IP属地:海南10楼2020-03-30 15:52
                收起回复
                  707-如何辨别正宗新会陈皮?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据我们了解,辨别陈皮的真伪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手段,依靠的仍是传统的经验,对于入门的朋友,我们总结了几点
                  望:新会陈皮表皮呈猪鬃纹,油包粒突出,有光泽,有油气,通常有疤痕。外地皮无此特征
                  闻:一般存放五年以上的新会陈皮,有陈皮特有芳香味,味道浓郁,自然醇香,撕开一小瓣,闻之纯香。外地皮无芳香味
                  刮:用指甲刮表皮,刮过的地方突显油光,外地皮不具此特点
                  吃:撕一小瓣陈皮吃,微苦,甘,香,外地皮苦,涩,痹
                  泡:新会陈皮泡十多次茶仍回甘香滑,无苦涩味,外地皮无香味
                  但经验终究是经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们前几年还碰到某些利欲熏心的同行用陈皮水将假陈皮长时间浸泡,使其“陈皮味”浓,借此卖货,实属欺已欺人
                  对于入门级别,不懂辩别的朋友,最有效的方法是
                  要么相信人,要么亲自到果园采摘
                  我们会员都是可以亲自来新会果园采摘,前提是要等新会柑成熟的季节
                  其它时间的到来,可以品茶论人生
                  下篇是关于陈皮年份的辨别,如果你有兴趣,可继续关注。


                  IP属地:海南11楼2020-03-31 11:50
                  收起回复
                    708-如何准确判断新会陈皮的年份?

                    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我们可以根据其外貌大概进行估算,想要准确,可以从其身fen证上的信息得知。
                    但判断新会陈皮的年份,跟其真伪判断一样,目前没有标准化手段,靠的依然是传统的经验。
                    下面我们简单的总结了一些经验,大家可以参考下:
                    1~3年陈皮:外皮呈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内表面雪白,带刺激香味,果酸味重,如果遇到梅雨天气,皮身会变得很软,一般不适宜食用,需要收藏多一段时间。
                    5~8年陈皮:外皮呈浅棕色,果皮细纹凹凸明显,光泽鲜亮,内瓣自然泛黄带白,有轻微脱落现象,气味方面,带清新的陈香味,入味辛不甚苦;茶色方面,色呈浅黄,通透自然,入口带酸,清香悠然。
                    10~15年陈皮:外皮呈浅棕带黄色,果皮细纹清洗可见,带光泽,内瓣微黄中带暗白,岁月感明显,淡淡陈香味,入口味辛且醇;茶色方面,色呈棕黄色,醇香温润,浑然天成;
                    16~20年陈皮:外皮呈棕色,果皮细纹细细可见,微光泽,内瓣微黄,厚度渐薄,纯纯陈香味,入口味辛,醇香味更浓;茶色方面,色呈褐棕色,醇香湿润;
                    21~30年陈皮:外皮深褐色,果皮细纹已无痕迹,光泽暗沉,内瓣深黄,与果皮渐近,更薄更轻,陈香味悠然而绵长,淡淡飘香;茶色方面,色呈深褐色,沉香提神;
                    30年以上:外皮呈褐黑色,轻薄,自然卷曲,陈香味更浓,色呈浓褐色,清幽淡雅,回味悠长。
                    还是那句,经验终究是经验,再牛的人也不能看一眼就准确猜到一个人的年龄。
                    想购买到确定年份的陈皮,要么是相信你觉得信任的人,要么学会更多知识来丰富自己经验。
                    千万别再简单的认为,颜色深就是年份越久的陈皮哦。
                    为什么?
                    人都会化妆,何况陈皮?


                    IP属地:海南13楼2020-03-31 14:25
                    收起回复
                      709-新会柑与新会陈皮的价格换算

                      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当然是指新会辖区范围内),新会陈皮价格不同;
                      同一年份,不同种类(青皮、二红和大红),新会陈皮价格也不同;
                      同一种类,品相不同(树龄、完整性),新会陈皮价格也不同。
                      作为收藏用的陈皮,价格很难估算,毕竟收藏无价。如第一届陈皮节的拍卖会上,100克的73年新会陈皮,拍卖出12.5万高价。或许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更多的认为这是炒作。其实,这不过是观点与角度问题,一个是从收藏角度出发,一个是从日常食用出发,二者没有可比性。
                      今天,更多的说初收新会柑与新会陈皮价格,至于收藏价格,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提高篇内容
                      作为举例,我找了2014年新会柑大宗交易价格,如下表:


                      表格价格不同,跟我一开始说的如出一撤。
                      好吧,以表格价格最高的会城西甲村大红陈皮和最低的双水嘉寮青果皮分别计算;
                      换算公式:100斤新会柑,去果肉,晒干后,大概有4.2斤陈皮,最多也不会超过5斤。
                      即 100斤新会柑≈4.2斤新会陈皮
                      西甲大红陈皮1斤价格: 15*100÷4.2 =357 元;
                      即1斤(500克)为357元;1两(50克)为35.7元;
                      双水嘉寮青皮 1斤价格:5.5*100÷4.2 =131 元;
                      即1斤(500克)为131元;1两(50克)为13.1元;
                      当然,算出来的只是原料成本,人工没有算。
                      人工包括:搬运、开皮和翻晒等工序。
                      根据往年经验,100斤新会柑人工费用是12~15元/人;
                      好了,那么最终的成本价为:
                      西甲大红陈皮1斤价格:357+15=372 元;
                      双水嘉寮青皮 1斤价格:131+15=146 元;
                      以上这些看明白了吗?
                      随着年份的逐渐增加,陈皮重量会稍微变轻(水分进一步减少),每年的翻晒,也会带来一部分损耗,加上时间越长,风险系数也逐渐增大,如虫蛀或发霉,都会令陈皮大打折扣,料理成本也会逐渐增加,因此越往后,陈皮的价格就越高。这仅仅从经济上分析,没有涉及到功效方面。
                      总之,陈皮价格很难有一个清晰界限,但也不会偏离市场很远。倘若在2019年,您在市场上发现新会会城西甲村产的五年新会陈皮,标价为30元/50克,那你可以一笑置之了。


                      IP属地:海南15楼2020-04-01 09:24
                      收起回复
                        710-青皮柑、二红柑和大红柑对比

                        顾名思义,这三个名称代表的是新会柑果成熟的三个阶段。
                        青皮柑:一般在10月份采摘,剥出的皮叫青皮。皮薄,色深,性温和,质硬味香,耐储存。一般适宜入药煲凉茶,入口苦涩。
                        二红柑:一般在11月份采摘,剥出的皮叫二红皮。皮稍厚,褐绿带红,质地软硬适中,性温和,耐储存。可做一般煲药用途,或作普通肉类调味料使用。
                        大红柑:一般在11月底到冬至采摘,是新会柑完全成熟的时候。剥出的皮叫大红皮。皮厚,黄中带红,糖份高,不易储存。入口甘香醇厚,适用范围广,可配用名贵药材,同时也是膳食泡茶的极好配料。
                        越往后采摘的柑,虽然价值越高,但风险也越大。主要还是天气原因,以及料理的复杂程度。大红皮的糖份很高,很容易粘虫,一年翻晒十多次,也不一定保证没有虫蛀。料理过的亲们,应该深有体会。因此目前,批量收藏的还是多以二红皮为主,制作柑普茶以青柑居多。
                        陈皮的存储非常讲究耐心,如果仅仅是个人收藏和日常食用,二红皮即可。
                        我们始终相信,适合自己的就可以,没有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


                        IP属地:海南16楼2020-04-01 16:32
                        回复
                          学习了,涨知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4-02 08:32
                          回复
                            711-新会哪里产的陈皮最好?

                            目前,陈皮行业中比较公认是以种植新会柑的地方能望见熊子塔为最好,越靠近熊子塔为佳。
                            熊子塔,位于新会区的会城街道茶坑村,能望见熊子塔的村落由近到远分别有茶坑村、大洞村、天马村、天禄村和梅江村,也被称为新会柑核心种植区域。
                            为什么以望见熊子塔为最好?

                            科学解释:地图可以看出,熊子塔位于新会母亲河潭江的下游地带,东边有西江支流汇入,南边有水资源丰富的银州湖。来自潭江、西江支流的丰富有机淡水资源和来自南海的含有丰富镁盐、钾盐等矿物质元素的海水不断相互补充,在潮汐作用下,不断淡化,形成“三水交汇”的水文奇观,使得熊子塔周边水系形成多种矿物元素和丰富微生物的特殊灌溉用水,因此种植出来的柑果最好,制成的陈皮最上乘,每年这几个地方的柑果价格比新会其它地方高2-3倍。
                            以上这些背书,相信每个陈皮商人都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核心区域种植出来的柑果上乘,指的是存储到一定年份后,陈皮香味相比较其它区域会更香一些,口感会更好一些,但本质的营养其实并无实质差异。不是专业人士,或者是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从香味、口感等来判断具体是出自新会哪个地方陈皮。
                            对于收藏陈皮来说,从源头、核心区域选取当然为好,但作为一般作为食用和养生保健,新会辖区的都可以。
                            国家在2009年认定核实的新会陈皮种植区域分别有新会区会城街道办、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镇、崖门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螯镇等11个街道办事处、镇和围垦指挥部所辖行政区域。

                            相对于核心与非核心,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在料理陈皮功夫上。如姜文所说的,什么是好?做到好,才是好。如果100分是满分,那陈皮非核心区域可能是10分,核心区域是30分,剩下的分数,更多的是在日后保存方面体现,陈皮价值高,更多在于耐心的精雕细琢。


                            IP属地:海南18楼2020-04-02 10:37
                            收起回复
                              712-柑普茶、桔普茶、柚普茶是什么?哪种好?

                              在中国,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由茶衍生出来的产品,多不胜数。其中泛果类的茶主要有柑普、桔普和柚普。
                              柑普,是用新会柑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成;
                              桔普,是用桔子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成;
                              柚普,是用柚子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成;
                              三者相同的都是果皮+普洱,制作工艺大致相同,都需要存放一定时间,主要作用为理气调中,健脾和胃。
                              相对于桔普和柚普,柑普在气味、口感和功效上略胜一筹,主要原因是受新会陈皮影响。陈皮和普洱均为养生保健佳品,两者特点都是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好。两者的结合,无论是外表的气味口感,还是内在的功效,均浑然天成,堪称一绝。
                              价格方面,由于柑普茶采用的是新会柑为原料,皮比后两者好,因此单是皮的成本就会比后者高3-4倍。
                              对于普洱茶的选择,有兴趣的可以查看提高篇。
                              注:柑普茶中的新会柑,一般都是以青柑为主,二红柑次之,大红柑甚少。有人会问,大红柑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不以大红柑为主要原料。其实,从事陈皮行业,或者动手做过柑普茶的都会了解,大红柑糖分极高,在存储方面,极为繁琐,极容易发霉虫蛀。因此,衡量得失,行业目前还是以前两者制作多。


                              IP属地:海南20楼2020-04-02 1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