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建,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曾经红极一时的科学竞技类节目《最强大脑》的主持人。
很多人可能因为《最强大脑》才知道蒋昌建老师,以为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持人,因为《最强大脑》才得以走红,其实不然。
翻开蒋昌建老师的履历,才发现他是一个绝对的精英人士。
1993年,28岁的复旦高材生蒋昌建参加首届“国际辩论赛”,一举夺冠,人称“蒋四辩”。
1998年,蒋昌建在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后,此后在复旦大学任教。
期间还在外贸和地产行业打拼过,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2014年,随着《最强大脑》的开播,更是将蒋昌建老师的事业推向了巅峰。
可就是这样一个众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却是一个重度焦虑症患者。
今年8月份,蒋昌建老师接受人物专访时说到:“我曾经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和家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而是躲在一个房间里,拉上窗帘,独自用餐。”
主持人问:“你的人生已经这么精彩了,你焦虑什么呢?”
蒋昌建说:“我的心理医生问我,你小时候的成绩是不是还可以?我说对,还可以。然后心理医生又问,你爸妈是不是不太管你?我说对,不太管我。然后心理医生说,这就是焦虑症很重要的一个源头,对自己要求太高,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
说到上进心,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品质,似乎有了上进心,工作就顺利了、事业就有成了、拖延症也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为什么过度的上进心,反而会抑制我们的成长?
“上进”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还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比如更多的认可、更多的财富、更高的职位等。
越是上进的人,越会追求一个比现在更高的结果,如此往复。
但问题是,努力是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过后是否能够“上进”一步,是否有结果,则还要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所以多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却还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
然后你又看了一些成功励志的鸡汤故事,你觉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你就更加苛刻的鞭策自己。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你被彻底激怒了。
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去做、“应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像自己预期那样完成。
于是,你就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不争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焦虑、抑郁、自责等负面情绪。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上进?
1、原因一:从小教育的熏陶
很多人可能因为《最强大脑》才知道蒋昌建老师,以为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持人,因为《最强大脑》才得以走红,其实不然。
翻开蒋昌建老师的履历,才发现他是一个绝对的精英人士。
1993年,28岁的复旦高材生蒋昌建参加首届“国际辩论赛”,一举夺冠,人称“蒋四辩”。
1998年,蒋昌建在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后,此后在复旦大学任教。
期间还在外贸和地产行业打拼过,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2014年,随着《最强大脑》的开播,更是将蒋昌建老师的事业推向了巅峰。
可就是这样一个众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却是一个重度焦虑症患者。
今年8月份,蒋昌建老师接受人物专访时说到:“我曾经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和家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而是躲在一个房间里,拉上窗帘,独自用餐。”
主持人问:“你的人生已经这么精彩了,你焦虑什么呢?”
蒋昌建说:“我的心理医生问我,你小时候的成绩是不是还可以?我说对,还可以。然后心理医生又问,你爸妈是不是不太管你?我说对,不太管我。然后心理医生说,这就是焦虑症很重要的一个源头,对自己要求太高,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
说到上进心,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品质,似乎有了上进心,工作就顺利了、事业就有成了、拖延症也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为什么过度的上进心,反而会抑制我们的成长?
“上进”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还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比如更多的认可、更多的财富、更高的职位等。
越是上进的人,越会追求一个比现在更高的结果,如此往复。
但问题是,努力是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过后是否能够“上进”一步,是否有结果,则还要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所以多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却还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
然后你又看了一些成功励志的鸡汤故事,你觉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你就更加苛刻的鞭策自己。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你被彻底激怒了。
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去做、“应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像自己预期那样完成。
于是,你就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不争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焦虑、抑郁、自责等负面情绪。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上进?
1、原因一:从小教育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