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613贴子:73,680,509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都知道喝酒会误事,赵匡胤他也知道,他曾对左右的人说:“朕每因宴会,乘欢至醉,经宿,未尝不自悔也。”赵匡胤常常为喝醉酒而后悔,但由于太爱喝酒,还是忍不住会贪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喝酒时,人体的血压会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或促发脑出血,或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诱发心绞痛,也就是说饮酒过量会引发脑溢血或者心肌梗塞,严重可导致死亡。还有醉酒后呕吐物堵住气管导致窒息毙命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IP属地:广东180楼2018-07-10 14:20
回复
    宋代的《湘山野录》中也有说赵匡胤饮酒后睡觉是“鼻息如雷霆”,说明赵匡胤醉酒后的呼吸有异。赵匡胤也许是因为饮酒过量而亡,也许是因为饮酒而引发了其他致命疾病,但史书记载的一些事件又让人觉得如同雾里看花,不知究竟该如何定论。
    生活在真宗至神宗时期的僧人文莹撰写的笔记《湘山野录》是最早对赵匡胤死亡有记载的史料,在文莹的笔记中是说当天夜里宋太祖召弟弟来饮酒,随后令侍从宫女退下。隐约看到烛光下赵光义在推辞什么,随后见赵匡胤起身拿着柱斧出来戳雪,还一边说好做好做。然后回去睡了,结果头天晚上身体还非常健康的赵匡胤第二天早上就突然驾崩。


    IP属地:广东181楼2018-07-10 14:20
    回复
      陈承昭虽然是一名武将,但派他兴治水利收到的成效却是出奇的好。陈承昭身为将领领兵打战并不在行,对于南唐来说是个庸才,但对宋朝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陈承昭观察了惠民河后发现惠民河水流量少,就寻遍周边州县水源来补惠民河的水。他勘察地形后发现郑州地势较高,郑州西部的河流到了郑州后都流向东南,他就率水工疏导将河水引向东北,惠民河水流量得以大增,水贯连汴京,直入淮河,沟通了京城与江淮的漕运。
      在疏通了惠民河之后,赵匡胤又命他去疏浚已经淤堵的在后周时所修建的通往山东的五丈河。五丈河泥沙淤积又水少,不仅要清淤还要引入水流,于是陈承昭又为五丈河走遍周边勘察地形寻找水源。


      IP属地:广东184楼2018-07-10 14:21
      回复
        经过多地勘察后,陈承昭发现在开封汴京东面的荥阳有两条白白流入黄河的无益之河。陈承昭决定将这两条河都利用起来,于是率领水工向东开挖渠道至汴京,一支引入皇城,为皇宫内庭、后苑池沼的水源,另一支通过架设在汴河上的渡槽越过汴河向东注入五丈河。自此五丈河水量大增,经曹州(山东菏泽)、济州(山东济宁)过梁山泊入济水,于是山东的船舶都可以沿着五丈河直抵开封。
        陈承昭领头疏浚为通漕运的惠民河与五丈河意义非凡,为宋代发达的经济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赵匡胤见陈承昭的确是有治理水利的才能,就将以后国家水利的事都交给他去办。


        IP属地:广东185楼2018-07-10 14:22
        回复
          赵匡胤对于驾驭百官,也很有一套。李汉超带劲兵五千驻守高阳关,李汉超嫌兵少,就派他儿子去求赵匡胤多拨点兵给他。赵匡胤对李汉超儿子说:“你老爹既然做不好,那就斩他的头献给契丹好了,我再派其他能带兵的人去。”
          李汉超得知后吓得乖乖地尽力防守边疆,在他任内契丹都不曾内侵。
          后来有百姓告李汉超借钱不还,又有百姓告李汉超强抢他的女儿为妾。赵匡胤亲自接见了告状的百姓,问:“自从李汉超守关南起,契丹有多少人入寇?”
          百姓答:“一个也没有。”


          IP属地:广东186楼2018-07-10 14:23
          回复
            赵匡胤就说:“以前契丹来犯,守边的将领都抵挡不住,河北的百姓每年都遭劫虏,还有妇女被掠走。要是放在以前,你的财产应该不会安然无恙吧?汉超借你的,应该没有契丹人抢的多吧?”又问百姓家有几个女儿,女儿都嫁给了什么人。
            百姓都一一如实回答。赵匡胤听了后说:“你其他的女儿,嫁的都是村夫。汉超是我的贵臣,他肯定是喜欢你的女儿才会娶她,必定也会好好对待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若是嫁给村夫,能比汉超富贵吗?”
            百姓听了言之有理,高兴的离开了。赵匡胤让人传话给李汉超:“你需要钱为什么不告诉我,却去拿百姓的钱呢?”又赐银数百两,说:“拿着这钱去还给百姓吧,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李汉超感动不已,从此誓死效忠。


            IP属地:广东187楼2018-07-10 14:23
            回复
              潘美说:“臣与陛下,曾经一同事奉世宗,劝陛下杀,有负于世宗,劝陛下不杀,又怕陛下生疑。”
              赵匡胤说:“那就让他给潘卿做侄子吧,世宗的儿子不能给潘卿当养子。”
              潘美便将小孩抱回家养。至此以后赵匡胤也不问这孩子的情况,潘美也没有说。后来这个小孩随潘美姓,叫潘惟吉,长大成人后入仕官至刺史。
              还有文献说在金兵将宋徽宗、宋钦宗掳走北宋亡后,发现了赵匡胤在位时下令刻下的誓碑,誓碑的内容是命令继位的皇帝要优待柴氏后裔,也不能滥杀士大夫和言官。


              IP属地:广东189楼2018-07-10 14:24
              回复
                还有一日,赵匡胤宴请官员,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耍酒疯。赵匡胤以他曾是周世宗时的学士为由宽容了他,令人扶王著回家。喝醉的王著不肯离开,走到屏风旁拉起自己的衣角嚎啕大哭,旁边的人吓得赶紧把他拉走。
                第二天就有人弹劾王著,说他哭是思念周世宗。赵匡胤说:“我了解他为人,他这样只是因为喝醉了酒。更何况,他只是一介书生,哭哭故主又能如何?”


                IP属地:广东190楼2018-07-10 14:24
                收起回复
                  赵匡胤不仅有着宽厚的一面,还崇尚节俭。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了一件身上贴绣铺翠(贴绣也称补花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服饰上的刺绣形式。铺翠,铺上精挑细选的孔雀羽毛或是其它鸟类绿色的羽毛)的衣服入宫,赵匡胤见了,就对他女儿说:“以后不要再穿这样繁复的衣服了。”
                  公主听了笑说:“这衣服又费不了多少钱。”


                  IP属地:广东192楼2018-07-10 14:30
                  回复


                    IP属地:广东193楼2018-07-10 14:31
                    回复
                      还有一次,皇后问赵匡胤:“陛下做了这么久的天子,怎么不能用黄金装饰的轿子?”
                      赵匡胤笑说:“四海之内的财富都是我的,宫里多的是金银,只要我想,没有什么不能用的。但是我是为天下守财,怎么能乱用!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我怎么能让天下人的财富都为我所用呢?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IP属地:广东194楼2018-07-10 14:32
                      回复
                        所以有着这样的想法的赵匡胤在给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的礼物是非常简(抠)单(门)的。
                        有一年七夕,赵匡胤给母亲杜太后和皇后的节礼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还好赵匡胤的皇后贤惠,没有任何的不满。
                        连太后和皇后的节礼都少得那么可怜,其他的妃子就更是……看看现在影视剧里的皇帝动不动就是赏自己的宠妃一大堆绫罗绸缎宝玉首饰,如果被赵匡胤哪个爱慕虚荣的妃子穿越到现在得知,不知道会不会羡慕嫉妒得昏死过去。


                        IP属地:广东195楼2018-07-10 14:32
                        回复
                          赵匡胤的后宫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加上后妃也才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都认为太多了,还遣散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皇宫里的装饰也都很朴素,连窗帘是都用很便宜的青布,宋代的皇宫不论是面积和装饰跟明朝建立的紫禁城比起来都是显得十分寒酸的。
                          也正是因为赵匡胤崇尚节俭,所以宋朝后来继位的帝王都以赵匡胤为榜样不喜奢侈。当然,宋徽宗除外。
                          不过,为了社稷的稳定,赵匡胤花起钱来却是毫不手软,瞬间化身散金如土的土豪。杯酒释兵权就是以大量房屋地产、田产,金钱,歌伎舞女为赏赐,换得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帅们解甲归田度过余生;范质生病时,赵匡胤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赵普有病,赵匡胤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


                          IP属地:广东196楼2018-07-10 14:33
                          回复(1)
                            目前来看赵匡胤算是一个明君,可是因为出身问题书读得不多导致没有远见,当然没有远见也许跟书读得多少不是有着百分百的必然联系,但是身为一国之君的人目光短浅对于国家来说却是致命的。
                            赵匡胤忘了考虑在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社会推崇的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他优待官员、高薪养廉、设定繁冗的官员机制还有将流民、轻微的犯罪分子收编进军队由国家供养却不淘汰冗员,被后来的继位者变本加厉地一股脑照搬且还在这条道上走到黑之后,就使得北宋国势一直受财政拖累难以强盛起来。


                            IP属地:广东197楼2018-07-10 14:34
                            收起回复
                              二十一章——中国红的由来
                              现在看影视剧里宋朝皇帝通常都是身着黄色长袍,实际上在古代,颜色也被认为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颜色的改变,意味着政权的更替。在不同的朝代,人们崇尚的颜色并不一样。
                              这主要是依据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始终”学说。
                              五德是指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性,每一种德性对应一种颜色,即金德对白色,木德对青色,土德对黄色,水德对黑色,火德对红色。
                              邹衍认为“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两者交争,胜者用事”,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也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又按照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的循环往复。


                              IP属地:广东198楼2018-07-10 1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