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613贴子:73,680,509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煜认为,“春红”之所以会匆匆凋零,是因为受到了外力摧残,是遭到了寒风冷雨的打击迫害,但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春花凋零也是必然。他感悟到人生就如同春花一样,命运的悲剧也是外力所造成,暗喻了他的惨状都是拜赵匡胤兄弟俩所赐。
虽然说李煜认为春花的摧残是有外力因素的影响这并非毫无道理,但他似乎忘了若春花足够顽强,外力因素是很难彻底摧残得了的。
春花虽美,可终归会枯萎凋零直至化成泥土消失不见,李煜觉得人也同样不会风光太久,人生更多的唯有“长恨”而已,人生长恨,是李煜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人生会有“长恨”就像水通常都往东流那样不可抗拒。


IP属地:广东218楼2018-07-10 14:56
回复


    IP属地:广东219楼2018-07-10 14:57
    回复
      故国已成往事,李煜不得不面对现实。被软禁的李煜成日无所事事,他多希望能有南唐旧臣来看望他,倾听他的苦楚,消解他内心的烦闷。
      然而由于有士兵看守,也因为李煜身份敏感,李煜的寓所冷清至极,以至于台阶上都生出了厚厚的苔藓。同时由于小周后遭受的侮辱委屈,身为丈夫的李煜又无所作为,两人之间的感情嫌隙日渐增多,再也回不到从前,这更加剧了李煜的痛苦。
      无人倾诉,李煜只得寄情于词作来聊以慰藉他那多如满江春水的痛苦,于是李煜写的词里暗含的伤感便扑面而来。对着静静挂着的珠帘,李煜发出了一番感慨,参见《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IP属地:广东220楼2018-07-10 15:09
      回复
        李煜太过无聊寂寞,就容易追思故国。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煜经常梦到故国,梦见以前逍遥快活的日子。梦中在故国时无拘无束的奢华生活让李煜思念沉醉,而梦醒后身居清冷囚屋的巨大落差更凸显了他的失落感。他在《望江南·多少恨》里写道: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IP属地:广东221楼2018-07-10 15:09
        回复
          在那段没有自尊可言的被囚禁的日子里,李煜不知道捱过了多少个无眠之夜,不知道曾在多少个漫漫长夜里独自叹息。
          之前潦倒落魄,之后风光无限的人生叫扬眉吐气;而之前风光无限以后潦倒落魄的却是堪称人生悲剧。午夜梦回时,往日的回忆锋利如剑刃,让中年的李煜彻彻底底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心如刀割。他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写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IP属地:广东222楼2018-07-10 15:10
          回复
            李煜说“罗衾不耐五更寒”可不是在控诉宋太宗虐待李煜,不给李煜厚被子盖,如果宋太宗给的是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布衾让李煜盖才能算虐待李煜,而罗衾是绸缎质地的被子,可见宋太宗并未在吃穿上为难李煜。
            李煜虽然说的表面意思是:五更天有些寒意,被子太薄觉得冷。”但实际上他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春意阑珊,故国完了,自己的生命说不定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罗衾为什么耐不住五更的寒意?因为这寒意是从心底升起来的,是命运压在自己身上的。


            IP属地:广东223楼2018-07-10 15:10
            回复


              IP属地:广东224楼2018-07-10 15:12
              回复
                对于那难以承受的痛苦,李煜也只敢一个劲地说我好愁、我好愁啊!参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IP属地:广东225楼2018-07-10 15:12
                回复
                  二十四章——李煜的亡命之作
                  回想早几年的这个时候,王宫里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
                  丝竹声声中各色美女翩翩起舞,摇曳婀娜的舞姿让人心醉;
                  官员们争相献寿,就连平日不屑于溜须拍马的官员在这一天也会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
                  华灯下大家觥筹交错、饮酒作词,好不欢畅。
                  可如今,一朝成为阶下囚,往日繁华都成空。


                  IP属地:广东227楼2018-07-10 15:13
                  回复
                    李煜身居冷清的囚屋,吹着微凉的夜风望着孤月,追忆往日随心所欲醉生梦死的生活使得他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他悔,他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挥而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IP属地:广东228楼2018-07-10 15:14
                    回复
                      春花秋月年复一年,不知她是否会回忆过去,如同人一样懂得欢乐悲伤。小楼又吹着从东边来的风,那是故国南唐的方向,可是说到故国……已经不堪回首了。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可惜已经易主,宫女也早已不再是服侍他李煜的宫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后一句借用江水来比拟多如江水的愁恨,不仅表明愁和恨悠长深远,流动的春水更是暗喻愁恨的汹涌翻腾,点明了愁恨的力度和深度。
                      这首《虞美人》被称为是李煜的亡命词,可以说是李煜用生命写就的一首词。也许,李煜还不想死,但李煜想不想死他自己说了不算,赵光义想要李煜三更死,谁敢留李煜到五更?


                      IP属地:广东229楼2018-07-10 15:14
                      回复


                        IP属地:广东231楼2018-07-10 15:17
                        回复
                          宋太宗不仅喜欢下棋还喜欢书法,常于“万机之暇,学书至于夜分”,非常虚心求学,很快就“笔法精绝,超越前古”,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其中最擅长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他的亲题。
                          宋太宗还喜欢看书,他对于文化事业的贡献比他哥哥要大得多,宋太宗将旧朝的臣子都召集起来,让无数文人大儒皓首穷经,卒老于文字之间。


                          IP属地:广东232楼2018-07-10 15:18
                          回复
                            宋太宗诏诸儒编撰的《太平总类》故事一千卷、《文苑英华》文章一千卷、《太平广记》小说五百卷、《神医普救》医方一千卷,让古代的无数散佚作品得以保留。
                            《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阅览三卷,一年后看完改书名《太平御览》,并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


                            IP属地:广东233楼2018-07-10 15:18
                            回复
                              后代君王比如朱棣编订《永乐大典》、康熙编订《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编订《四库全书》,编书事业不仅仅是对文化事业作贡献,更是皇帝约束文人、控制舆论的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


                              IP属地:广东235楼2018-07-10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