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探究未知,极好。不再深究已知的事物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就出问题了。只有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解决或修补掉,才能因此而没有问题或缺陷。圣人没有出问题或缺陷,因为他把问题或缺陷当做问题或缺陷解决或修补掉了,所以才没有问题或缺陷。


IP属地:河北335楼2016-12-24 09:25
回复
    体悟
    本章主要是针对人们只关注局部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整体结构还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而圣人给我们勾勒出了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我们却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有的人还对圣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比如有人说老子“愚民政策”,“无为明显是错误的”。他们不知道老子对枝叶末节的事情是无为,而对根本性的事情,却是“绵绵若存”、“勤而行之”。


    IP属地:河北336楼2016-12-24 09:26
    回复
      七十二章 畏天威 自知自爱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无狎(xiá)其所居③,无厌其所生④。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⑥。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⑦,自爱不自贵⑧。故去彼取此⑨。


      IP属地:河北337楼2017-01-01 12:04
      回复
        注释
        ①民:民众,人们,众人;
        威:威胁;
        ②大威:致命的威胁;
        至:来到,来临,降临;
        大威至:致命的威胁降临;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人们对威胁生命的因素不畏惧,因而致命的威胁因素就悄然而至。
        ③狎:亲近,喜欢;
        居:居所,住所,生活环境;
        ④厌:满足。
        生:生命状态,包括:(一)生理状态,包括身形、高矮、胖瘦、丑俊、有无生理缺陷;(二)生活环境;
        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例如:人们不喜欢自己的住所及其周围环境,不满足他的生命状态。
        ⑤不厌:对生活状况不满足;
        ⑥不厌:不知足的思维行为;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正因为人们对生活状况不满足,才导致了所有不知足的思维和行为。然而祸莫大于不知足,所以导致致命的威胁如期而至。
        ⑦自知:自己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
        见(xiàn):现,显摆;
        自见:自我张扬显摆;
        ⑧自爱:珍爱自己,即不自我厌恶;
        自贵:自我抬高,傲慢;不能平等对待众生;不能物我齐观;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因此圣人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自己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却不自我表现、张扬显摆,珍爱自己的生命,却能平等对待众生,物我齐观而不自我抬高、唯我独尊。
        ⑨去彼取此:去掉前者“不畏威”“无狎所居,无厌所生”——众人的思维行为模式,采取后者“自知自爱”——圣人的思维行为模式。


        IP属地:河北338楼2017-01-01 12:05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人们对威胁生命的因素不畏惧,然而致命的威胁因素却悄然而至。例如:人们不喜欢自己的住所及其周围环境,不满足他的生命状态。正因为人们对生活状况不满足,才导致了所有不知足的思维和行为。然而祸莫大于不知足,所以就导致致命的威胁如期而至。因此圣人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却不自我表现、张扬显摆,珍爱自己的生命,却能平等对待众生,物我齐观而却不自我抬高、唯我独尊。所以应该去掉前者“不畏威”“无狎所居,无厌所生”——众人的思维行为模式,采取后者“自知自爱”——圣人的思维行为模式。


          IP属地:河北339楼2017-01-08 12:02
          回复
            体悟
            与“不敢为天下先”、“勇于敢则杀”合参。


            IP属地:河北340楼2017-01-08 12:02
            回复
              七十三章 敢则杀 不敢则活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①,勇于不敢则活②。此两者或利或害③,天之所恶,孰知其故④?是以圣人犹难之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⑥,不言而善应⑦,不召而自来⑧,繟(chān)然而善谋⑨。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⑩。


              IP属地:河北341楼2017-01-15 11:50
              回复
                注释
                ①勇:坚定果断的思维和行为取向;
                敢:胆子大,不怕死,不怕惹祸患,做心里没底得事儿(无把握之事);因胆子大,而实施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维和行为;
                杀:被杀,死;
                勇于敢则杀
                坚定果断地实施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维和行为就死(被杀);

                不敢:胆儿小,怕死;怕惹祸患,因胆儿小而不实施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维和行为;就是保持谷神,因为“谷神不死”。
                勇于不敢则活
                坚定果断地不实施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谷神)就活;
                ③此两者:这两种勇的方向(情形);
                或利或害:一个是利,一个是害;
                此两者或利或害;
                这两种勇的方向(情形),一个是利,一个是害;
                ④恶:厌恶,讨厌,嫌弃;
                孰:谁;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勇于敢是天所厌恶的思维和行为,谁知道其原因是什么呢?
                ⑤犹:更;
                难:难为,为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因此,圣人就更为难了。
                ⑥争:与他人它物争夺名誉、地位以及其它利益;是敢的表现;
                不争:不与他人它物争夺名誉、地位以及其它利益;
                善:顺应、遵从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轨迹的趋向和法则为契机,契机为善;
                胜:得到生命进化升华的条件及相应结果(成果);条件:(一)内环境:思维行为模式、状态;(二)外环境:生命周围有益或有利的信息状况。结果(成果):生命在不断进化升华;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宇宙运动所遵循的法则,不与他人它物争夺名誉、地位以及其它利益,就契合了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轨迹的趋向,就会得到生命进化、升华的条件及相应结果(成果);
                ⑦言:声音及文字语言;
                不言:不说话;
                应:回应,顺应,应对;
                不言而善应
                不说话就能恰如其分地回应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运动轨迹的趋向和法则;
                ⑧召:招呼,号召,召唤;
                不召:不用召唤;
                不召而自来
                不用召唤,生命进化升华的条件(因素、原因)及相应结果(成果)就会自动到来;
                争、言、召都是敢的表现形式;不争、不言、不召就是不敢。
                ⑨繟(chán):禅;寻机为谋,契机为善,自觉、自动、安然、从容契机为繟(禅);就是神守一如,载营魄抱一,抱一守中;
                谋:寻找契合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运动趋向、法则的思维行为模式;
                善谋:契机之谋,得机之谋;
                繟然而善谋
                抱一守中、神守一如这种自觉、自动、安然、从容契合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运动趋向、法则的思维行为模式本身就是契机之谋。
                ⑩天网: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运动趋向、法则涵盖的范围;
                恢恢:极为广大,宽大;
                疏:稀疏,不密;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运动趋向、法则涵盖的范围极为广大,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好像很稀疏,但是却没有丝毫漏网之失。


                IP属地:河北342楼2017-01-15 11:51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坚定果断地去作向外发散与外界对抗的思维行为,则被天杀;坚定果断地不去作向外发散与外界对抗的思维行为,而是向内收敛指向生命运动本身保持与外界通融(运动轨迹相切)的思维行为(保持谷神),则被道养活(被道涵养而活)。这两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有利,一个则有害。向外发散与外界有形物质对抗的思维行为(勇于敢)被天(自然法则)所厌恶。有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因此,圣人更是为难,讲不清到底是什么缘故。宇宙运动所遵循的法则,不与他人它物争夺名誉、地位以及其它利益,就契合了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轨迹的趋向,就会得到生命进化、升华的条件及相应结果(成果),不用语言而能恰如其分地顺应宇宙运动趋向,不用招呼而能自动到来(优化的思维行为模式或状态)。总之就这样抱一守中,神守一如,便能无不过亦无不及地寻得契合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趋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尽管天(宇宙自组织系统、自然)的运动趋向和法则博大无边,看不见摸不着,好像很稀疏,但却没有丝毫漏网之失,只要你勇于敢,就格杀勿论。此乃天网,司杀者也。


                  IP属地:河北343楼2017-01-27 22:55
                  回复
                    体悟
                    道无时无处不在,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天不杀人,人自杀之。为道、合道、遵道、从道、行道则生,逆道则死,即因即果,即时即报,只在瞬间,丝毫不爽。
                    争、言、召皆为敢,不争、不言、不召则是不敢。


                    IP属地:河北344楼2017-01-27 22:56
                    回复
                      七十四章 代大匠斲 希有不伤
                      民不畏死,乃何以死惧之①?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②?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③。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④。


                      IP属地:河北345楼2017-02-04 13:26
                      回复
                        注释
                        ①民:民众,人们;
                        乃何:怎么;
                        惧:使……恐惧、害怕;恐吓,吓唬;
                        惧之:使之恐惧、害怕;恐吓、吓唬他们;
                        民不畏死,乃何以死惧之?
                        人们不怕死,怎么能用死吓唬他们呢?
                        人们不怕死例证就是,人们都这么认为:“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尤其是司马迁那句“人固有一死”对人们的观念影响很大。既然“人固有一死”,那就趁活着的时候活得刺激点、滋润点、潇洒点、轰轰烈烈点、尊严点……
                        ②使民常畏死:用各种办法让人们一直害怕死亡。
                        奇:非正道,歧路,邪路,不合道的思维和行为,即老子所说的:“可欲(使人产生欲望的话语、著作、理论、观念、习俗等)”(罪);“不知足”(祸);“欲得”(咎);
                        为奇:走邪路的人,思维行为不合道的人;
                        得执:逮住,抓起来;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如果用办法让人们树立起一直怕死的观念,只要有人思维行为不合道,我就把他抓起来杀掉,看谁还敢走邪路。
                        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把人们贪着、痴迷、着相于五色、五味、五音等声色犬马的微小积累的失神慢死给放大,变成“得执而杀之”的速死,人们就害怕了。人们之所以贪着、痴迷、着相于五色、五味、五音等声色犬马,就是因为没有体察到失神慢死这个细微之处。因而老子在五十二章说道:“见小曰明,守弱 曰强。”在64章说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③司:掌管,掌握;
                        司杀者:掌管执行死刑的自然法则;
                        大匠:熟练、高明的木匠;
                        斲(zhuǒ):同斫,用斧头砍东西;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一直掌管执行死刑的自然法则杀他,如果谁代替掌管执行死刑的自然法则杀人,就好比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
                        ④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实际上,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没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IP属地:河北346楼2017-02-04 13:26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人们不怕死,怎么能用死吓唬他们呢?如果用办法让人们树立起一直怕死的观念,只要有人思维行为不合道,我就把他抓起来杀掉,看谁还敢走邪路。可是,这个生杀大权一直掌握在自然法则手里,如果谁代替掌握生杀大权的自然法则杀人,就好比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没有不砍伤自己手的。因此,只好任其走邪路好了,等着让自然法则杀他吧,自己管好自己走不到邪路上就已经不错了。(正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IP属地:河北347楼2017-02-20 17:50
                          回复
                            体悟
                            我无为,民将自化。
                            如果“用其光,复归其明”,让人们明白还有一条使生命不断升华的平坦大道可以走,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从现在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解脱出来,走上正因正果的甚为平坦的健康之路。


                            IP属地:河北348楼2017-02-20 17:51
                            回复
                              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②。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③。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④。


                              IP属地:河北351楼2017-03-07 1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