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
首先,善知识不动武、不干预政治,因为政治和人民大众一样,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文化只在社会当中起教育、感化、辅助、引导作用,只有被政治选择的义务,没有干预政治的权利。这就是老子给文化在社会中的定位。违者就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老子“善为士者不武”这句话,就是说善于做文化人的人,不参与武力斗争,那么什么属于武呢?人们在领悟理解时会发生误解,比如认为政治不属于武力。这就要问,政治是干什么的?很明确政治是管理国家的,可是从列宁给国家下的定义可以看出,政治属于武力也很明确,什么是国家?列宁说:“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管理国家不就是管理这个暴力机器吗?因此,不武就是不参与管理这个暴力机器。如果还不相信,那就看我们的伟大导师毛主席是怎么给政治定义的,毛主席说:“战争是不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如果再说政治不属于武力的话,那就怀疑你的智力有问题了,就不可能准确领悟老子的教导,就不属于道家,至少说不属于名副其实的纯粹的完全的道家,是掺了杂家的道家。出了问题要自己兜着,不要让道家背黑锅,道家是不认账的。当然也不会与你辩解,只是从心里认为你不是完全的道家。本章可以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八十章“小国寡民”一起体悟,“道生一”说的是宇宙本时空的开始,“小国寡民”说的是人类社会的最后形态,所以老子是站在宇宙本时空的两头看中间运动状况,对中间运动状况只是评论、指点,向社会最后形态教育、引导,而不实际参与管理实践。中间阶段的管理实践是政治家们的事情,政治家根据对文化的理解,再结合社会实际状况管理社会,因为政治家的政治嗅觉要比文化人灵敏得多,对实际情况的把握要比文化人准确得多。如果中间参与管理国家有可能由于对社会实际具体情况吃不准而犯激进主义的错误,给社会造成动荡。这样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还可能影响自己对社会整体走向的把握。
其次,凡争都是对外部有形物质有所贪着,凡贪着必失神,失神即告神死,别处(贪着处)受生。《黄帝内经》说:“失神为死”;六祖慧能也有言:“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注:此处之念,指真意、正念)非善士(善知识)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