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 哀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①。”是谓行(xíng)无行(xíng),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②。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③。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④。


IP属地:河北325楼2016-09-29 12:04
回复
    注释
    ①用兵:用兵打仗;解决来自外部的武力威胁;
    不敢:重视敌人,不轻视敌人;
    为主:作为主动方,挑起战争;主动进犯;
    为客:作为被动方,防御战争;被动防御
    进寸:前进一寸;
    退尺:退守一尺,退避一尺;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用兵解决来自外部的武力威胁有这样一句格言:“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实行被动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退避一尺。”
    ②行(xíng)无行(xíng):为无为,行没有外部动作的行动;
    攘:抗击,抵抗,抵御,反击;
    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抵御进攻);
    攘无臂:举起无形的手臂抵御进攻;
    扔:抛出,扔掉,抗击,对抗;
    扔敌:抗击敌人;
    扔无敌:抗击无形的敌人;不树立具体的直接交锋(交战)的敌人;
    兵:兵器,军队,武装;
    执:拿,握,使用;
    执无兵:使用无形的武装;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这叫做行没有外部动作的行动,(胜似有外部动作的行动),举起无形的手臂抵御进攻,(胜似有形的手臂),抗击无形的敌人,(胜似抗击有形的敌人),使用无形的武装,(胜似使用有形的武装)。
    ③祸:祸患;
    几丧:几乎丧尽(丧失)
    宝:宝贝,宝物;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没有比由于轻敌而轻举妄动更大的祸患了,轻敌就会几乎丧尽我的三件宝贝。
    ④抗:对抗,抗衡;
    抗兵:相对抗的两军;
    相加:相对,相遇,对垒,对峙;
    哀:低调示弱;高姿态避让;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所以,对抗的两方相遇,高姿态退让低调示弱方获胜。与“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不争之德,配天古之极”;“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等论点一脉相承。


    IP属地:河北326楼2016-09-29 12:05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用兵解决来自外部的武力威胁有这样一句格言:“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实行被动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退避一尺。”这叫做行没有外部动作的行动,(胜似有外部动作的行动),举起无形的手臂抵御进攻,(胜似有形的手臂),抗击无形的敌人,(胜似抗击有形的敌人),使用无形的武装,(胜似使用有形的武装)。没有比由于轻敌而轻举妄动更大的祸患了,轻敌就会几乎丧尽我的三件宝贝。所以,对抗的两方相遇,高姿态避让、低调示弱方获胜。


      IP属地:河北327楼2016-10-16 08:54
      回复
        体悟
        本章主要论述如何使用自己的三件宝贝,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干(侵)扰因素和艰难险阻。本章秘意十分深奥,需要修道者反复细细品味。正所谓:“有形有象皆为假,无形无象方为真,化有形为无形,莫使有形奴役神。”


        IP属地:河北328楼2016-10-16 08:54
        回复
          七十章 言有宗 事有君 实践出真知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①。天下莫能知,莫能行②。言有宗,事有君③。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④。知我者希,则我者贵⑤。是以圣人被褐怀玉⑥。


          IP属地:河北329楼2016-11-12 11:41
          回复
            注释
            ①知:知晓,明白,懂;
            行:实行,施行,操作;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讲的话很容易懂,也很容易付诸实践(操作)。
            ②莫:不,没有;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但是,天下的人几乎没有人能读懂,没有人能照着去做。
            ③宗:根本;
            君:主要;
            言有宗,事有君
            我讲的话是关于人类最主要事情的根本方面。
            ④唯:只;
            是以:以是,以此,因此;
            不我知:不知道我讲的话的确切含义,或表达的真实用意;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只是因为这一点不知道,因此就不知道我讲的话的确切含义或表达的真实用意。
            ⑤希:稀;
            则:准则,以……为准则;
            贵:难能可贵,高贵;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能读懂我的话的人十分稀少,按照我说的话为准则去做事的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最后也必然成为天下最可贵的人。
            ⑥被:穿,披,围,裹,盖,身着;
            褐(hè):朴素随意的粗布衣服;
            怀:心中珍藏;
            玉:珍贵纯洁的宝贝;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因此,圣人总是不注重事物表面次要的末征功能,总是牢牢地把握着事物本质主要的本征功能。
            有些人对这句话颇有微词,说什么从这里看出老子多多少少有些无奈,多多少少有些发牢骚。有“以俗人之心,度圣人之腹”的嫌疑。重申一下老子对圣人描述,圣人除了“为无为,以百姓为刍狗”没有其他的“余思赘行”——无奈或牢骚。


            IP属地:河北330楼2016-11-12 11:42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我讲的话很容易懂,也很容易做到。可是普天下的人几乎没有人能读懂,没有人能照着去做。(问题出在哪了?那是因为)我讲的话是关于人类的根本(宗)道理,讲的是人类最主要(君)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一点不知道(对根本道理和最主要的事情缺乏体验和认知),因此就不知道我的话所表达的确切含义或真实用意。能读懂我话的人十分稀少,按照我的话为准则去做事的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必然成为天下最可贵的人。因此,圣人总是不注重事物外在枝叶的表现形式,即表面次要的末征功能,而是牢牢地把握着事物内部本质内容,即主要的本征功能。


              IP属地:河北331楼2016-11-26 11:07
              回复
                体悟
                虽然老子所讲的道简单易懂易行,但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不运用不熟悉这种内向型思维行为模式,所以,在自己实际体验中得不到印证,产生不了共鸣,因而就变成难懂难做的思维行为模式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家们开拓视野,把人类在宇宙的位置以及如何完成宇宙赋予人类的历史使命讲透,逐步把人类从迷茫道路上引导到正确的康庄大道上来,使人类的本征功能得以发挥。


                IP属地:河北332楼2016-11-26 11:09
                回复
                  七十一章 不深究已知 是知识之病
                  知①不知,上②。不知③知④,病⑤。夫唯病病⑥,是以不病⑦。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⑧。


                  IP属地:河北333楼2016-12-19 19:26
                  回复
                    注释
                    ①知:去知,探究,探知;
                    ②不知:未知
                    上:上策,很好,极好,好极了;
                    知不知,上。
                    探究未知,极好。
                    ③不知:不探究,不探知,不深究;
                    ④知:已知;
                    不知知:不深究已知,不知道已知的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确切位置,也就是不知道已知事物在宇宙运动时空结构中的位置。比如,是根本还是末节,是整体还是局部,如果是局部,那么在整体中什么位置;是手段还是目的;是主要还是次要等。因此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翻译:不去探知已知事物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即不再深究已知的事物。
                    ⑤病:毛病,问题,出问题;
                    不知知,病。
                    不再深究已知的事物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就出问题了(就是缺陷了)。
                    ⑥病:使之病,使之成为病,把它看成病;承认病;
                    病病:承认问题是问题,承认问题的存在,承认自己的问题(缺陷);
                    ⑦不病:不是病(问题或缺陷)
                    是以不病:因此就不是问题或缺陷。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只有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解决或修补掉,才能因此而没有问题或缺陷。
                    ⑧不病:没有问题或缺陷
                    以其病病:因为他把问题或缺陷解决或修补掉了;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没有出问题或缺陷,因为他把这个当做问题或缺陷解决或修补掉了,所以才没有缺陷。


                    IP属地:河北334楼2016-12-19 19:27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探究未知,极好。不再深究已知的事物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就出问题了。只有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解决或修补掉,才能因此而没有问题或缺陷。圣人没有出问题或缺陷,因为他把问题或缺陷当做问题或缺陷解决或修补掉了,所以才没有问题或缺陷。


                      IP属地:河北335楼2016-12-24 09:25
                      回复
                        体悟
                        本章主要是针对人们只关注局部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整体结构还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而圣人给我们勾勒出了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我们却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有的人还对圣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比如有人说老子“愚民政策”,“无为明显是错误的”。他们不知道老子对枝叶末节的事情是无为,而对根本性的事情,却是“绵绵若存”、“勤而行之”。


                        IP属地:河北336楼2016-12-24 09:26
                        回复
                          七十二章 畏天威 自知自爱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无狎(xiá)其所居③,无厌其所生④。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⑥。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⑦,自爱不自贵⑧。故去彼取此⑨。


                          IP属地:河北337楼2017-01-01 12:04
                          回复
                            注释
                            ①民:民众,人们,众人;
                            威:威胁;
                            ②大威:致命的威胁;
                            至:来到,来临,降临;
                            大威至:致命的威胁降临;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人们对威胁生命的因素不畏惧,因而致命的威胁因素就悄然而至。
                            ③狎:亲近,喜欢;
                            居:居所,住所,生活环境;
                            ④厌:满足。
                            生:生命状态,包括:(一)生理状态,包括身形、高矮、胖瘦、丑俊、有无生理缺陷;(二)生活环境;
                            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例如:人们不喜欢自己的住所及其周围环境,不满足他的生命状态。
                            ⑤不厌:对生活状况不满足;
                            ⑥不厌:不知足的思维行为;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正因为人们对生活状况不满足,才导致了所有不知足的思维和行为。然而祸莫大于不知足,所以导致致命的威胁如期而至。
                            ⑦自知:自己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
                            见(xiàn):现,显摆;
                            自见:自我张扬显摆;
                            ⑧自爱:珍爱自己,即不自我厌恶;
                            自贵:自我抬高,傲慢;不能平等对待众生;不能物我齐观;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因此圣人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自己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却不自我表现、张扬显摆,珍爱自己的生命,却能平等对待众生,物我齐观而不自我抬高、唯我独尊。
                            ⑨去彼取此:去掉前者“不畏威”“无狎所居,无厌所生”——众人的思维行为模式,采取后者“自知自爱”——圣人的思维行为模式。


                            IP属地:河北338楼2017-01-01 12:05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人们对威胁生命的因素不畏惧,然而致命的威胁因素却悄然而至。例如:人们不喜欢自己的住所及其周围环境,不满足他的生命状态。正因为人们对生活状况不满足,才导致了所有不知足的思维和行为。然而祸莫大于不知足,所以就导致致命的威胁如期而至。因此圣人知道自己应如何思维和行为(知道自己的本然之心性和历史使命)却不自我表现、张扬显摆,珍爱自己的生命,却能平等对待众生,物我齐观而却不自我抬高、唯我独尊。所以应该去掉前者“不畏威”“无狎所居,无厌所生”——众人的思维行为模式,采取后者“自知自爱”——圣人的思维行为模式。


                              IP属地:河北339楼2017-01-08 12: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