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释
①民:基本生活资料生产者;人的神气;
饥:用于维持自己生命的基本生活资料缺乏;人的神气不足、疲乏;
上:一切非生活必需品生产者,如官吏、商人、教师、教育工作者、文体人员等;比喻人们不是以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为目的的思维行为(余食赘行、余思赘行);上层建筑;
税:管理成本,即用于管理和管理者自身所消耗的资源;赋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进行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民众之所以缺乏维持自己生命的基本生活资料(或人们之所以气虚神疲),是因为那些不生产生活必需品人员太多,吃民众的赋税过多,管理成本太高,所以民众就贫困饥饿。
②治:有序,有秩序,有条理;使之有序、有秩序、有条理;治理;
为:追求改造、控制、主宰大自然运动趋向及法则的思维行为;
有为:有企图改造、控制、主宰大自然运动趋向及法则的思维行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那些不生产生活必需品吃民众赋税的人员有企图改造、控制、主宰大自然运动趋向及法则的思维行为,上行下效,所以民众就难以治理。
③轻死:轻视死,不把死当回事;不把死当做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求生之厚:寻求生存的思维和行为太重,占用消耗的资源太多;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众之所以不把死当做重要问题进行解决,是因为他们寻求生存的思维和行为太重,占用消耗的资源太多,因而不得不寻求更多的生存资源来维持生存,所以就无暇顾及解决死亡的问题;
④生:生活资料;生存资源;
以生为:以占有、消耗、享用生活资料(生存资源)为目的;
贤:有智慧、有能力、有智能;
贵生:以生命为贵;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显然,只有不以占有、消耗、享用生活资料(生存资源)为目的的人,才真正把智慧和能力用到了生命健康梯度的不断提高(不断进化、升华)这个根本的远大目标上。


IP属地:河北352楼2017-03-07 19:48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生产基本生活资料的民众之所以缺乏维持自己生命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因为那些不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人员太多,吃民众的赋税过多,管理成本太高,所以民众就贫困饥饿。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那些不生产生活必需品,靠吃民众赋税生活人员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是企图改造、控制、主宰大自然运动趋向及法则,上行下效,所以民众就难以治理。民众之所以不把死当做重要问题进行解决,是因为他们寻求生存的思维和行为太重,占用消耗的资源太多,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资源来维持生存,所以就无暇顾及解决死亡的问题。显然,只有不以占有、消耗、享用生活资料(生存资源)为目的的人,才真正把智慧和能力用到了生命健康梯度的不断提高(不断进化、升华)这个根本的远大目标上。


    IP属地:河北353楼2017-03-13 18:12
    回复
      体悟
      本章是以社会现象比喻人体生命的运动状况,所以意译如下:
      人们的身体状况之所以神疲气虚,是因为他的识神以及识神主导下的行为过多,消耗了过多的神气,生命运动成本过高,是负反馈运动,入不敷出,所以最终导致神疲气虚。人们的身体之所以难以治理成健康状况,也是因为人们的识神以及识神主导下的行为是企图改造、控制、主宰大自然运动趋向及法则,从而严重干扰了身体健康运动的秩序,所以身体就难以治理成健康状况。人们之所以不把死当做重要问题进行解决,同样是因为他们的识神为生存状况花费了过多的心思,迷失了自我,所以就没把死亡当回事儿加以解决。显然,只有不以占有、消耗、享用生活资料(生存资源)为目的的人,才真正把智慧和能力用到了生命健康梯度的不断提高(不断进化、升华)这个根本的远大目标上。


      IP属地:河北354楼2017-03-13 18:13
      回复
        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②。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③。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④。强大处下,柔弱处上⑤。


        IP属地:河北355楼2017-04-02 16:29
        回复
          注释
          ①生:出生,初生;
          死:衰老死亡;
          柔弱:柔软弱小;容易变形
          坚强:坚固强硬,坚硬强直;不容易变形;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人刚出生时性状是柔软弱小的,衰老死亡时其性状就坚固强硬了。
          ②万物:动物、微生物;
          柔脆:柔软脆弱;容易变形;
          枯槁:干枯;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所有动植物在初生的时候都是柔软脆弱的,衰老死亡时就干枯了。
          ③徒:某一类人或物;如:叛徒、党徒、死徒、生徒;引申义:象征,表征,特征;
          坚强:坚固强硬;
          柔弱:柔软弱小;
          死:衰亡;衰老死亡;
          生:生机;生机勃发,生机盎然,生生不已;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坚固强硬是衰老死亡的象征,柔软弱小是生机勃发的象征。
          ④强:强大,强硬,壮实;
          胜:优胜;取胜;
          不胜:不能获得优胜;不能取胜;
          折:折断,夭折;转折,折返,折回,转向;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因此,军队如果强大硬征就不能成为最终优胜者,树木强大壮实就会转向干枯。
          ⑤处:处于,存在状态,生存状态,生命趋势;
          处下:处于下降趋势;生命趋势向下(衰败、分解、降解);
          处上:处于上升趋势;生命趋势向上(生发、进化、升华);
          强大:强硬庞大;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强硬庞大的事物生命趋势向下(衰败、分解、降解),柔软弱小的事物生命趋势向上(生发、进化、升华)。


          IP属地:河北356楼2017-04-02 16:30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人刚出生时性状是柔软弱小的,衰老死亡时其性状就坚固强硬了。所有动植物在初生的时候都是柔软脆弱的,衰老死亡时就干枯了。所以坚固强硬是衰老死亡的象征,柔软弱小是生机勃发的象征。因此,军队如果强大硬征就不能成为最终优胜者,树木强大壮实就会转向干枯。总而言之,强硬庞大的事物生命趋势向下(衰败、分解、降解),柔软弱小的事物生命趋势向上(生发、进化、升华)。


            IP属地:河北357楼2017-04-29 12:03
            回复
              七十七章 遵天道 损有馀 补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②。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③。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④。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⑤。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⑥。


              IP属地:河北359楼2017-05-06 11:46
              回复
                注释
                ①道:此处“道”字含义为法则、准则、做法、方法。
                天之道:宇宙自组织系统的运动所依照的法则;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宇宙自组织系统的运动法则和拉弓的道理不是很相似吗?
                ②抑:压抑,抑制,压低;
                举:抬,抬高;
                损:减少,缩小;
                补:补充,增加;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高端往下压一下,低端往上抬一下;长度有余就缩短一下,宽度不足就补充一点。
                ③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宇宙的运动法则,就是损去多余的部分用于补充不足的地方。
                ④人之道:人们做事所依照的准则(或人们做事的方法);
                不足:真意不足、道心不足、谷神不足、无为不足;
                有馀:识神有馀、有为有余;余食赘行;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可是人世间的做法就不是这样了,而是损去本来就缺乏的东西(谷神)用以奉献给本来就已经多余的东西(识神中的余思赘行)。
                ⑤道者:合道(进道、行道、为道)的人;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谁能把有余的识神用来补充天下谷神、真意的不足呢?只有明道进道(合道、行道、为道)的人。
                ⑥恃:仗恃;
                处:占有、居功:
                贤:识神的表现出来的才能;
                见(xiàn)贤:显摆自己识神的才能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因此圣人作谷神、真意之大为而不恃才傲慢,有所成果而不居功不前,他是不想显摆自己识神的才能而损去原本就不足的道心。


                IP属地:河北360楼2017-05-06 11:46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宇宙自组织系统的运动法则和拉弓的道理不是很相似吗?高端往下压一下,低端往上抬一下;长度有余就缩短一下,宽度不足就补充一点。宇宙的运动法则,就是损去多余的部分用于补充不足的地方。可是人世间的做法就不是这样了,而是损去本来就缺乏的东西(谷神)用以奉献给本来就已经多余的东西(识神中的余思赘行)。谁能把有余的识神用来补充天下谷神、真意的不足呢?只有明道进道(合道、行道、为道)的人。因此圣人作谷神、真意之大为而不恃才傲慢,有所成果而不居功不前,他是不想显摆自己识神的才能而损去原本就不足的道心。


                  IP属地:河北361楼2017-05-13 12:35
                  回复
                    体悟
                    本章借搭箭拉弓比喻天道。搭箭拉弓时,弓的上端高就会往下一点,下端低就会抬高一点,而弓的宽度由窄变宽。老子把行天道时奉献出多余的识神(外向用神:识神、着相之神、余思赘心)补充给十分贫乏的谷神(内向用神:谷神、道心、真意)用搭箭拉弓来比喻是十分形象的。说到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什么叫科学,什么叫科学思维这些命题。
                    什么是科学?笔者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原因、过程、趋势、方向、结果和运动规律的客观真理,是为了认识客观真理而采用的完善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是驾驭客观规律、实践客观真理的完善正确的技术和方法。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事物存在运动发展之理,事就是理。当你把某一事物发生的原因以及在整个宇宙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的真实位置揭示准确时,那末,你对此事物的揭示的文字就是合乎客观规律和客观发展趋势的真实理论,即真理。
                    这个定义关键点是要对“所有的客观存在”探究出其“客观运动状态、原因、过程、趋势、方向、结果和运动规律的客观真理,是为了认识客观真理而采用的完善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是驾驭客观规律、实践客观真理的完善正确的技术和方法。”这个所有的客观存在当然包括生物的所有用神指向。而所有的用神指向一个是向外,另一个则是向内!向外是人们日常所进行的识神用事。向内则是人们很不熟悉的谷神用事。不管你熟悉不熟悉,它都是客观存在!都应该探究它的“运动状态、原因、过程、趋势、方向、结果和运动规律”。可社会中人们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只把向外用神当做探究对象,而对向内用神则忽略了它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还斥之为“神秘主义”、“伪科学”!并且标榜自己是科学的代言人、急先锋!这里不仅要问,你连起码的客观存在都不管不顾了,你还标榜自己是科学代言人、急先锋,就不怕贻笑大方呀?
                    说到这我们书归正传。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理解、领悟老子用搭箭张弓比喻行道时对识神和谷神的损弃与补足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2楼2017-05-13 12:37
                    回复
                      七十八章 柔乃容 容乃公 公乃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②。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③。正言若反④。


                      IP属地:河北363楼2017-05-14 11:55
                      回复
                        注释
                        ①天下:天下万物;
                        胜:超过,胜过;
                        易:代替;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若论攻克坚强的能力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超过水,没有一样东西能代替它(与之媲美)。
                        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世界上)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事实,可是却没有人去守弱、守柔。
                        ③受国之垢:受纳国家一切假恶丑的污垢;水就是这样的,有一个关于水的谜语说:“不洗不脏,越洗越脏。”正因为水有这种特性,所以才成为我们的主要人体成分,成为生之源。人同样如此,只有受纳国家之污垢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元首,才能当国之家。
                        社稷(jì):国家;
                        主:主人;当家人,首领,元首;
                        社稷主:国家元首;
                        不祥:祸患,灾难;
                        王:领袖,导师;
                        天下王:天下的领袖和导师;人类的领袖和导师;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据此圣人总结说:能够承受国家污垢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的主人,能容纳国家祸患(灾难)的人,才是人类的领袖和导师。
                        ④正言;反映客观真理的正话;
                        反:不合情理的反话;
                        正言若反。
                        反映客观真理的正话在常人听来好像是不合情理的反话。


                        IP属地:河北364楼2017-05-14 11:57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若论攻克坚强的能力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超过水,没有一样东西能代替它(与之媲美)。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世界上)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事实,可是并没有人去守弱、守柔。据此圣人总结说:能够承受国家污垢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的主人,能容纳国家祸患(灾难)的人,就是人类的领袖和导师。反映客观真理的正话在常人听来好像是不合情理的反话。


                          IP属地:河北365楼2017-05-14 11:58
                          回复
                            体悟
                            老子在其它章节,也阐述过这个道理,如:“万物作焉而不始”,“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者,不善者之师;不善者,善者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百谷王”,“以德报怨”,“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等


                            IP属地:河北366楼2017-05-14 11:58
                            回复
                              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②。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IP属地:河北367楼2017-05-19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