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436贴子:17,294

【辟谣】邓绥粉这些年发的洗脑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别讨厌邓绥粉,不就仗着后汉书冷门,大部分人都是史盲,编个百科糊弄路人吗?而且圈地自萌就算了,历史上那些女主的百度百科都被他们改的恶心透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24 12:17回复
    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跟邓绥没关系
    据《说文解字·叙》:“粤在永元困顿……演赞其志,次列微词。”得知许慎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草成《说文解字》。
    先帝(汉和帝)诏侍中骑都尉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慎,本从逵受古学……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24 12:17
    回复
      蔡伦造纸是汉和帝支持的,跟邓绥无关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1-24 12:17
      回复
        地动仪是汉顺帝在位时候,张衡发明出来的
        (汉顺帝年号)阳嘉元年,夏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24 12:17
        回复
          张衡入仕和邓绥无关
          邓绥的兄弟曾经请张衡入仕途,张衡没答应,史书说安帝看中张衡的才华,于是公车去接他来任职。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并不想提邓氏效力,人家是因为安帝才来的。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24 12:18
          收起回复
            关于兴灭国继绝世
            兴灭国继绝世是邓绥在的时候,刘毅拍的马屁,这也拿来吹的顶天响?
            刘彻,王政君,王莽也有兴灭国继绝世的评价
            王政君的
            太皇太后躬统大纲,广封功德以劝善,【兴灭继绝以永世】
            王莽的
            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兴灭继绝,】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为广宗王,奉代孝王后。莽篡位,国绝。
            刘彻的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朕以眇身,蒙遗德,承圣业,奉宗庙,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单于远循,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薉、貉、朝鲜,廓地斥境,立郡县,百蛮率服,款塞自至,珍贡陈于宗庙;协音律,造乐歌,荐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1-24 12:18
            回复
              关于邓绥重用宦官
              宦官是到了邓绥时代才发生质的变化,吕后时代宦官只是传声筒的角色。而且大谒者传达诏命不是吕后发明的是刘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1-24 12:18
              回复
                关于邓绥的女君之位
                邓绥那个女君根本没什么可吹的。皇后就是女君,三国时期的郭女王就说自己不能胜任女君(皇后)之位。而郭女王可不是什么权后。
                《魏书》曰:后上表谢曰:“妾无皇、英厘降之节,又非姜、任思齐之伦,【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处中馈之重任。”后自在东宫,及即尊位,虽有异宠,心愈恭肃,供养永寿宫,以孝闻。是时柴贵人亦有宠,后教训奖导之。后宫诸贵人时有过失,常弥覆之,有谴让,辄为帝言其本末,帝或大有所怒,至为之顿首请罪,是以六宫无怨。性俭约,不好音乐,常慕汉明德马后之为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1-24 12:18
                回复
                  欢迎补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11-24 12:18
                  回复
                    辟谣邓绥洗脑包之军事
                    都说邓绥羌乱导致东汉衰败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东汉撤回西域都护和西域田卒,并征发金城、陇西等郡羌人,前往掩护。羌人害怕远戍不还,行抵酒泉时纷纷逃散。东汉郡县发兵邀截,并捣毁沿途羌人庐落,羌人多惊走出塞,相聚反抗。他们久居郡县,没有武器,只是用竹木当戈矛,用木板当盾,屡次打败了东汉军队。北地、武都、上郡、西河等地羌人一时俱起,东攻赵、魏,南入益州,进击关中,截断陇道。各地的汉军和地主大修坞壁,企图节节阻拒,但羌人仍然所向无敌。永初五年(111年),一部分羌人进至河东、河内,迫近洛阳。东汉沿边诸郡纷纷把治所内徙,同时还割禾拆屋,强徙居民。被迫迁徙的人流离失所,随道死亡,有许多人同羌人合作,武装抗拒东汉的官吏。汉阳人杜琦、杜季贡、王信等联合羌人,起兵反对东汉统治,成为羌人队伍的首领。羌人的反抗斗争支持了12年,才被东汉统治者压服下去。在这次战争中,【东汉所耗战费达240多亿钱,东汉王朝经过这次大震动,根基动摇,内地的农民暴动也此起彼伏地相继爆发了】。
                    安顺二帝接连替邓绥擦鼙鼓
                    永初元年,邓绥罢西域都护,撤销屯田吏士,放弃屯田柳中、伊吾卢,西域尽归北匈奴,索班被杀,安帝报仇,车师后部王反,安帝亲政后报仇,安帝恢复屯田柳
                    中,顺帝恢复伊吾屯田
                    永初元年,遂罢都护,【遣骑都尉王弘发关中兵迎慬、禧、博及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
                    ——《后汉书.班梁列传》
                    【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频攻围都护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自此遂弃西域。北匈奴即复收属诸国】,共为边寇十余岁。
                    ——《后汉书.西域传》
                    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绥。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田柳中。】
                    索班被杀,邓太后不许报仇
                    鄯善逼急,求救于曹宗。宗因此请出兵击匈奴,报索班之耻,复欲进取西域。邓太后不许
                    ——《后汉书.西域传》
                    安帝报仇:(延光)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首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捕得军就及匈奴持节使者,【将至索班没处斩之,以报其耻,传首京师】。
                    ——《后汉书.班梁列传》
                    邓太后永宁元年车师后部王反,延光四年安帝报仇
                    至永宁元年,(车师后部)后王军就及母沙麻反畔,杀后部司马及敦煌行事。至安帝延光四年,【长史班勇击军就,大破,斩之】。
                    ——《后汉书.西域传》
                    邓绥将四郡郡治内迁
                    (永初五年)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
                    ——《后汉书.安帝纪》
                    安帝亲政后将陇西郡治迁回狄道
                    (延光)三年秋,陇西郡始还狄道焉
                    ——《后汉书.西羌传》
                    顺帝恢复伊吾卢屯田:
                    (永建六年)三月辛亥,【复伊吾屯田】
                    ——《后汉书.顺帝纪》
                    顺帝将另外三郡郡治迁回故地
                    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
                    ——《后汉书.顺帝纪》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11-24 12:26
                    回复
                      历代风评都好,实际上,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说,邓绥比邓绥粉看不上的吕,或者武,更恶劣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24 13:33
                      回复
                        侯明勋在两汉书人物论里甚至把她杀那些忠臣的行为说成是类乎桀纣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24 13:38
                        回复
                          天天拿衰败来嘴人家安帝,还邓绥挽救了刘氏江山,根本没有的事儿,下面这段是史官评价邓绥的,所谓归成陵敝的“陵敝”也就是衰败凋敝的意思,我不相信邓粉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欺负别人不读史书吗,就会选择性截取史料,邓绥同样被史官嘴搞得东汉衰败呢
                          后汉书.安帝纪:论曰: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
                          史家评论说:“安帝虽称尊统治天下,而权柄掌握在邓太后手中,以至衣食菲薄,能尽心政务。然号令出自宫房帷幕,声威不能远及,开始失去根本,终于形成汉家衰败的局面,且竟然计入钱谷鬻官卖爵,移民内迁逃避羌寇,推咎于三公,以答对上天的过失。这就是所谓‘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牝鸡司晨,国家一定颓败了。’”(来自汉程国学网的翻译)
                          何兹全 :中国古代社会
                          【东汉二百年间,和、安之际是一分界线】,和帝以前,可谓东汉的前期。前期的社会政治是比较安定的,经济大体上是稳定繁荣的。【安帝开始,进入后期,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都走向衰落。这样分为两期,范晔已经说到。他在《和帝纪》后论曰:“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闻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范晔一方面肯定和帝时的繁荣和武功,一方面也看到一些问题,提出所以能如此,大概是运气,他慨叹说,“自有数也”。
                          他在《安帝纪》的论曰中说:“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撤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
                          瞿林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东汉政治由“中兴”走向衰落,其更加明显的转折始于安帝。请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后论是如何评论的。范晔写道:“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汉安帝是邓太后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策划所立,十三岁即位,也是一位少年天子,故即位后,“太后犹临朝”。安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加之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安帝虽屡屡下诏自责,但他在采取有效措施方面无能为力,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十分动荡,竟然出现了“计金授官”之举和“京师大饥,民相食”的局面。“中兴”之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变得无影无踪了。【范晔用“始失根统,归成陵敝”来概括此时的形势,是很恰当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始失根统”,并不仅仅是“令自房帷”、“惟家之索”,而是在于这样的政令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应有的权威,是否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贯彻,同建武、永平之政比起来,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当然,在这里,现象同本质也是和原因同结果相联系的】。
                          关于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范晔认为,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上的两个严重教训。【他强调说他在《后汉书》中撰《皇后本纪》的目的,是为了要说明:“权归女主”,“委事父兄”,“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在皇后和外戚的纷纷得势、覆灭的过程中,东汉皇朝也走向“沦亡”。这个教训,可谓严重至极矣。举例来说,如汉安帝时:“权归邓氏,至乃损撤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
                          【邓氏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还要嫁祸他人,去追究三公的“责任”】。而邓氏一门,则公、侯、牧、守无数。史载: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显然,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现象也是极不正常的,其有害于政治统治,是不言而喻的】。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邓太后与大将军邓骘等定策禁中,立长安侯祐,自是外戚、宦官遂盛。祐,章帝孙也,父清河孝王庆,母左姬,是为恭宗孝安皇帝,宽容和平曰安。在位十九年崩,永初七年,元初六年,永宁一年,建光一年,延光四年。寿三十二。【帝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后汉之业衰矣】。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1-24 14:19
                          回复
                            问就是东汉衰败跟邓绥无关,邓粉:西羌传说的汉祚衰焉,说的是后期,你tm一人就用了240亿,比顺帝和桓帝加起来还多的多
                            王锺翰:中国民族史
                            第二次为107年(安帝永初元年)至118年(建光元年),延续12年,东汉王朝集兵50余万,耗资240亿。永初元年,东汉王朝遣骑都尉王弘强征金城、陇西、汉阳三郡数千骑兵出征西域。途远羌人愁怨,至酒泉,多逃散,各郡发兵截之,毁其庐舍。各地羌民和戍兵集中在张掖郡日勒县(今甘肃省永昌县西),揭竿而起,攻亭堠,杀官吏,展开以北地、安定、陇西为中心的起义。“群羌奔骇,互相扇动,二州(并、凉)之戎,一时俱发,覆没将守,屠破城邑”③。东汉王朝即调5万兵会于汉阳,分路出击,滥行屠杀。而羌民“归附既久,无复器甲”,乃“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④,终于击败东汉5万之兵。先零羌的酋豪滇零,趁机于北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西南)建立政权。众羌推滇零为“天子”,封官授印,以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县东南)为都城。招集武都郡的参狼羌和上郡、西河的羌胡共同作战,并联合以杜琦为首的汉族农民起义,攻取上邦城。势盛时,北据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郡;东至河东、上党、河内;西有陇西、汉阳二郡及金城郡东部;南抵汉中郡西南。【此次起义长达12年,建立了羌人第一个政权,给东汉王朝以很大打击】。
                            【羌人起义斗争前后延续100余年,虽然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组织比较松散,力量对比悬殊等原因,被东汉王朝残酷地镇压下去,但对推翻腐朽统治的东汉王朝,起了促进作用】,迫使其“驰骋东西,奔救首尾,摇动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仅第二、三、四次耗资即达360余亿,无怪乎范晔于《后汉书》中惊呼:“惜哉!‘寇敌’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
                            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十二月,越嵛羌封离等以“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史称“永昌、益州、蜀郡皆叛应封离,众至十余万,破坏二十余县,杀长吏”③。反抗斗争坚持近2年,打击了东汉在西南的驻防力量,迫使东汉将“侵犯蛮夷”的奸吏90人,“皆减死论”;同时有力地支持了西北羌人的大起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11-24 14:19
                            收起回复
                              邓绥搞不定的高句骊和马韩、秽貊都是安帝亲政后征服的
                              资治通鉴:安帝纪: 【高句丽王宫遣嗣子遂成诈降,而袭玄菟、辽东,杀伤二千馀人】。 二月,皇太后寝疾,癸亥,赦天下。【三月,癸巳,皇太后邓氏崩】。
                              资治通鉴:安帝纪:【(延光元年)高句骊王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其后濊貊率服,东垂少事】。
                              后汉书.东夷传:安帝永初五年,宫遣使贡献,求属玄菟。元初五年,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建光元年春,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将兵出塞击之,捕斩濊貊渠帅,获兵马财物。【宫乃遣嗣子遂成将二千余人逆光等,遣使诈降】
                              后汉书.安帝纪:(元初五年)夏六月,【高句骊与秽貊寇玄菟】。
                              后汉书.安帝纪:【建光元年春正月,幽州刺史冯焕率二郡太守讨高句骊、秽貊,不克】。 ……【三月癸巳,皇太后邓氏崩】
                              后汉书.安帝纪:【延光元年春二月,夫余王遣子将兵救玄菟,击高句骊、马韩、秽貊,破之,遂遣使贡献】。
                              秋七月癸卯,京师及郡国十三地震。
                              【高句骊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11-24 14: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