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435贴子:17,299

回复:【辟谣】邓绥粉这些年发的洗脑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史:文苑列传: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不喜释氏而好神怪,有以此献者,所求必如其请。铉精小学,好李斯小篆,臻其妙,隶书亦工。尝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序》曰:
许慎《说文》十四篇,并《序目》一篇,凡万六百余字,圣人之旨盖云备矣。夫八卦既画,万象既分,则文字为之大辂,载籍为之六辔,先王教化所以行于百代,及物之功与造化均不可忽也。虽王帝之后改易殊体,六国之世文字异形,然犹存篆籀之迹,不失形类之本。及暴秦苛政,散隶聿兴,便于末俗,人竞师法。古文既变,巧伪日滋。至汉宣帝时,始命诸儒修仓颉之法,亦不能复。至光武时,马援上疏论文字之讹谬,其言详矣。【及和帝时,申命贾逵修理旧文,于是许慎采史籀、李斯、扬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至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11-24 16:18
回复
    说文解字叙: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其建首也,立一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穷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于时大汉,圣德熙明,承天稽唐,敷崇殷中,遐迩被泽,渥衍沛滂,广业甄微,学士知方,探啧索隐,厥谊可传。
    【粤在永元,困顿之年,孟陬之月,朔日甲申】
    (中华书局)翻译:我的写作始于汉和帝永元年间,庚子之年,正月初一。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11-24 16:19
    回复
      总所周知,东汉只有那个在邓绥时拍邓绥马屁的宗室刘毅是人了,问就是时人评价,“大圣啊,兴灭国啊,继绝世”,东汉人朱穆,开除人籍汉籍,
      后汉书里东汉人朱穆嘴邓绥重用宦官
      来自后汉书.朱乐何列传
      (延平,邓绥掌权时候,婴儿荒地年号)自延平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复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即陛下可为尧、舜之君,众僚皆为稷、契之臣,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帝不纳。后穆因进见,口复陈曰:“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以来,权倾人主,穷困天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11-24 16:28
      回复
        应该能举报


        IP属地:北京21楼2024-11-24 16:29
        回复
          来看看正经史官评价,除了邓绥执政前十年有过她节俭的好评,基本都是负评
          卖官鬻爵被后汉书嘴
          同一本书《后汉书·孝安帝纪》: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
          论曰: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
          天灾寇乱就推给三公,开以这种可笑理由免去别人官职的先河
          (张禹)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俱封。【其秋,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
          (张禹)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 (尹勤)以太常南阳尹勤代为司空。
          勤字叔梁,笃性好学,屏居人外,荆棘生门,时人重其节。后以定策立安帝,封福亭侯,五百户。【永初元年,以雨水伤稼,策免就国】
          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食邑千一百户。其年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防也】。
          以上全部来自后汉书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11-24 16:41
          回复
            引用北京大学教授的解读
            瞿林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关于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范晔认为,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上的两个严重教训。他强调说他在《后汉书》中撰《皇后本纪》的目的,是为了要说明:“权归女主”,“委事父兄”,“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在皇后和外戚的纷纷得势、覆灭的过程中,东汉皇朝也走向“沦亡”。这个教训,可谓严重至极矣。举例来说,【如汉安帝时:“权归邓氏,至乃损撤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邓氏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还要嫁祸他人,去追究三公的责任】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11-24 16:43
            回复
              继续史官评价
              后汉书.宦官列传史官骂邓绥重用宦官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
              论曰:【东都缘阉尹倾国】。成败之来,先史商之久矣。至于衅起宦夫,其略犹或可言。何者?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辉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邓绥是唯一被后汉书称女君的太后)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11-24 16:45
              收起回复
                依然引用北京大学教授的解读
                瞿林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跋扈,危害政治,也是十分突出的。范晔指出,邓后以女主临朝,放手任用宦官;而此时的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是一个权势显赫的群体。他们所起的作用是:“阿旨曲求”,“直情忤意”,“汉之纲纪大乱矣”,他们的“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11-24 16:46
                回复
                  东汉第一个由太监政变扶立的皇帝就是顺帝,而这个太监其实原本就是在邓绥手下当差的,虽然说扶立顺帝,诛杀阎氏维护了刘氏江山,但同样的也开起了太监政变扶立天子的先河,太监左右政治的权力进一步升华了,所以才会被后汉书作者嘴啊,不过因为影响不好,邓粉都不敢像蹭蔡伦那样蹭了,直到元初元年才被邓绥加封的宦官蔡伦,那是不惜劈着叉也得从汉和帝时他造纸开始蹭起[允悲][允悲]
                  后汉书.宦者列传: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时,为中黄门,给事长乐宫(安帝时的长乐宫主人即邓绥)。
                  【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为主,因举刃胁闰曰:“今当立济阴王,无得摇动。”闰曰:“诺。”于是扶闰起,俱于西钟下迎济阴王立之,是为顺帝】。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11-24 16:47
                  回复
                    没有史料写过邓绥支持蔡伦造纸,或者引导他造纸,史书只写了邓绥自为皇后后,不要别的,贡品只要纸墨,而蔡伦造纸后(其实应该是改良,考古发现西汉就有纸了)并上奏hd是在和帝最后一年,是因为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邓绥喜欢纸墨跟蔡伦造纸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史料写过蔡伦造纸是因为天天盯着邓绥的贡品进而改良的,支持邓粉用史料对质,论文也行,只要该论文有半点证据或者引用的相关记载了造纸跟邓绥有关,请你发出来
                    有本事上史料对质
                    后汉书.皇后纪
                    是时,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后汉书.蔡伦传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11-24 16:55
                    回复
                      张衡入仕与邓绥无关,是安帝看中他,他才肯来,之前邓氏的哥哥多次召他他都不来,摆明了人家本不愿意为邓氏效力,邓绥时期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顺帝阳嘉元年时候他发明的
                      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偷别人功绩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律历志:安帝延光二年,中谒者亶诵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
                      后汉书.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在安帝后期,张衡经历了官职变动,一直到顺帝继位才再次被任命为太史令,然后才有的地动仪,但是却被算在了邓绥任命他为太史令的头上(蹭蹭浑天仪得了,毕竟那是邓绥时期发明出来的,第一次张衡为太史令,也是邓绥任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11-24 17:04
                      回复
                        猜猜整个西北地区是因为谁变荒凉的?
                        后汉书五行志:
                        安帝永初元年三月二日癸酉,日有蚀之,在胃二度。胃主禀仓。【是时,邓太后专政,去年大水伤稼,仓禀为虚】。五年正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在虚八度。正月,王者统事之正日也。虚,空名也。是时邓太后摄政,安帝不得行事,俱不得其正,若王者位虚,故于正月阳不克,示象也。【于是阴预乘阳,故夷狄并为寇害,西边诸郡皆至虚空】。
                        同五行志:
                        太后以前既不立胜,遂更立清河王子,是为安帝。司空周章等心不厌服,谋欲诛邓氏,废太后、安帝,而更立胜。元年十一月,事觉,章等被诛。【其后凉州叛羌为害大甚,凉州诸郡寄治冯翊、扶风界】。及太后崩,邓氏被诛。
                        东汉人口考_王育民.
                        西北凉州户口的显著下降
                        西北凉州的人口,东汉时由1,282,013人减至478,605人。仅及西汉的26.8%。其中西汉时“畜牧为天下饶”①的陇右地区,人口减耗最甚。北地郡由西汉时210,688人减至18,637人,剩下十一分之一,每平方公里仅0.37人,仅次于朔方郡及张掖居延属国在东汉人口密度最低的郡国中居第三位。陇西(今甘肃临洮)、金城(今甘肃兰州西)的人口均减至西汉的八分之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分别为1.20人及0.66人。这是因为陇右地区内迁的羌人“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③于永初元年(107年)被迫起义后,遭到东汉政府的血腥镇压,“边民死者不可胜数”,以及强迫沿边郡县人民内徒,入居三辅及其附近,“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以至百姓“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④,出现“周迥千里,野无孑遗”的惨状。
                        至于河西四郡,地处中西交通孔道,西汉政府虽迁徙人民前往开发,发展电田,兴修水利,但仍未改变地广人稀的局面。东汉时因经常受到匈奴的袭击,丝绸之路三绝三通,生产遭到破环,人口减少近半。武威(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及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二郡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91人,其中武威不及西汉的三分之一,敦煌则为1.06人。整个河西地区荒凉不堪。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11-24 17:09
                        回复
                          女君是皇后的意思,也是正妻的意思,不是女皇也不是女帝,更不是邓绥时期权利象征的独特称谓
                          汉.刘熙.释名: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夫为男君,故名其妻女君也
                          汉.许慎.驳五经异义:至于鲁僖公本妾子,尊母成风,为小君,经无讥文。公羊左氏义是也,驳曰:礼丧服父为长子三年,以将传重故也,众子则为之期,明无二嫡也,女君卒,贵妾、继室,摄其事耳,不得复立夫人
                          汉.班固.白虎通义:《·服传》曰:“妾事女君与事舅姑同也。”
                          三国志:《魏书》曰:后上表谢曰:“妾无皇、英厘降之节,又非姜、任思齐之伦,【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 (郭女王逊辞后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11-24 17:12
                          回复
                            你们吹的女君这个评价敢不敢放全了啊,且不说女君并非如你们所发的洗脑包是邓绥自称,而是史官如此称呼邓绥,而且女君本意是指皇后而非女皇,三国志就提到郭女王推辞后位的时候,说过自己不足以“充女君之位”,后汉书西羌传评价邓绥武功,情存苟安、功不半劳(即功劳抵不上损失的一半)汉祚衰焉
                            后汉书.西羌传:
                            (永初邓绥掌权时安帝年号)【故永初之间,群种蜂起。遂解仇嫌,结盟诅,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毂马扬埃,陆梁于三辅;建号称制,恣睢于北地。东犯赵、魏之郊,南入汉、蜀之鄙,塞湟中,断陇道,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系,羽书日闻。并、凉之士,特冲残毙,壮悍则委身于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发冢露胔,死生涂炭。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也】。【和熹以女君亲政,威不外接。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或以边州难援,宜见捐弃;或惧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谋夫回遑,猛士疑虑,遂徙西河四郡之人,杂寓关右之县。发屋伐树,塞其恋土之心;燔破赀积,以防顾还之思。于是诸将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之徒,争设雄规,更奉征讨之命,征兵会众,以图其隙。驰骋东西,奔救首尾,摇动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11-24 17:17
                            收起回复
                              接西羌传史官评价
                              至于假人增赋,借奉侯王,引金钱缣彩之珍,征粮粟盐铁之积。所以赂遗购赏,转输劳来之费,前后数十巨万。或枭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载路,牛羊满山。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官人屈竭,烈士愤丧。段飃受事,专掌军任,资山西之猛性,练戎俗之态情,穷武思尽飙锐以事之。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阵;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若乃陷击之所歼伤,追走之所崩籍,头颅断落于万丈之山,支革判解于重崖之上,不可校计。其能穿窜草石,自脱于锋镞者,百不一二。而张奂盛称“戎狄一气所生,不宜诛尽,流血污野,伤和致妖”。是何言之迂乎!羌虽外患,实深内疾,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惜哉寇敌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11-24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