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1,912贴子:11,365,047

回复:千言大赋:《梅魂赋》鲁韵/近创/新体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审美观物赏大美,
自悦益寿自然观。”
(玩笑篇)
世上唯美者独山水云瀑林泉大境也,人间之美者唯人体艺术之美也,两者唯美之最可供观者自赏自悦。求胜景大观乃为远求而瞬间不及,寻近美而速达可览者,唯美人图二维视觉垂手可得。自寻自悦近美速达自然观,此乃自由审美愉悦长寿之窍诀。

《看美女能长寿》
(信任5Y6G)
看美女能长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从科学角度讲,看美女的照片或视频能刺激大脑多巴胺神经元,促使多巴胺分泌,这玩意能调节身体各系统功能,对健康有益。而且还能增加内啡肽分泌,减轻疼痛和压力,提高免疫力。心理上也有好处,能让人快乐愉悦,缓解焦虑抑郁等。像英国研究说男生每天看十分钟美女,能延长寿命四到五年。不过看美女也得注意,要有健康心态,把这当成美的欣赏,提升美学能力,也要适度观看,还得尊重美女隐私和人格权。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的美各有故事,也是一种美的典范。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天性使然男女皆宜。看到此顿悟之,网上美图多多皆供友人之大饱眼福宜人益寿之举也。所以多向观众展示美图,乃吸引人心向善保健益寿,传此心法窍诀亦为自悦自得。)
注:
到此可当玩笑篇观之,望读者勿喷,不感冒者可自行滑过勿伤大雅为盼。
~~~~~~~~~~~~~~~~~~~~~~
再附杨绛先生过去翻译兰多的一首小诗很有意义:

我与谁都不争,
与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捧着煹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要走了。
注:
(过去若干年前记得的原诗杨绛译,那时煹火现为生命之火了,也要走了改为准备走了。过去译为兰多现为兰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1楼2025-02-23 12:11
回复
    从卑微到自信,有一个必要条件。评打工诗人郑小琼诗歌《方言》
    (现代诗吧/格命草)
    ~~~~~~~~~~~~~~~~~~~~~~
    《 方 言 》
    (文/郑小琼)
    卑微而胆怯的方言,耷拉着头
    从工业区的灯光下走过
    从车间的拉线上走过
    从商店的琳琅的货物中走过
    它们低萎着的身子,小心翼翼地
    挤着,像工业区间隙里伸出头颅的
    庄稼,它的生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它小心地长着,在异乡
    它小心地隐藏着,往南方的工服里
    但是它总会从吃力的普通话中
    探出头,张望了一下
    又缩了进去,像做错事似的
    只有等到坐上回家的那趟车上
    它才可以昂首挺胸地坐着
    然后随口吐出
    “回家,真好!”
    ~~~~~~~~~~~~~~~~~~~~~~
    赏析:
    现在正是复工复产的时候,读到这首《方言》感慨颇多。这首诗是曾经名盛一时的打工诗人郑小琼的诗,这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诗人。诗歌几乎以打工题材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个打工人 m背后的故事,非常有带入感。诗人以诗歌的方式为弱势群体发声,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注,引起广泛的重视。这首诗把打工人比作方言,这特殊的比喻方式,就像他们借诗在说话,他们的声音更代表了文明了进程。下面,就从方言二字看起,体会他们生存的难处。
    诗歌一开始就将打工人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性格是卑微胆怯的,形象是不自信的耷拉着头,活动的场地也十分有限,除了车间,就是工业园区及商店,仿佛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没有任何情调可言。在异乡打工,说得过分点,宛如行尸走肉,背井离乡,只为能生存。这是许多在外打工人的现状。当然这是十几,几十年前的情况,现在读来还是很让人触动心弦的,有过诗中这样经历的人,或许更能产生共鸣。
    接着,诗人将打工人比喻成工业园区间的庄稼,仿佛将他们在拉回原本的身份,但是总感觉有些别扭。在故乡他们可以是昂首挺胸的庄稼,颗粒饱满的庄稼,怎么到了异乡就成了低萎着头,小心翼翼的模样了,仿佛见不得人似的,跟做贼一样。诗人说,他们的生长显得不合时宜,他们出卖劳力,为城市作出贡献,却又与这里格格不入,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的生存,显得过分的卑微,更别谈尊严。
    在异乡生存,诗人反复提到小心二字,小心生长,小心隐藏,像见不得人一样。身份的认同或许在他们这里不存在,他们仿佛只能被定义。诗歌如此揭示打工人的状态,让人体会到人在屋檐下的艰难,怎会有自信可言。诗人对打工人多处动态的描写,将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有个人在眼前这么生存一样。诗人对细节的捕捉,有神情的描摹,显得如此逼真,也让诗歌有说服力,且极具真实性。
    再往下看,诗中提到了普通话,从方言变成普通话,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与外界的交流显得吃力。在外打工,没有归属感,那探头、张望、又缩回去的动作,让人感觉到心酸,就算是正常的行为,都会感觉犯错似的,这是把自己放置在多么卑微的境地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问题不只是生存的困境,更是心灵的困境。
    而只有坐在回家的列车上时,他们的尊严仿佛又回来了。这种奇妙的心理变化,是家带给人的安全感所致。那一句“回家,真好”,将外出打工的所有心酸都一笔勾销了。这就是他们朴实的情感和对家的真情。
    这首诗通过对打工人行为的刻画,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存现状。从卑微到自信的转变,反映了异乡和故乡在心理上的巨大差异,这也说明,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人才是自信自在的,没有心理负担的。诗人虽然没有明说这一点,但是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感知这一层意思。这或许就是此诗的优秀之处。您觉得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3楼2025-02-25 08:54
    回复
      《笑非笑赋并序》
      ( 雪 亭 )
      余长有志不得,有意难尽。亲戚悝余乖违孤意,脱合于世,乃至穷路之地。余涕诉所贵者笑也。虽穷穷伶仃,然开怀则泯。却乃怀愁中郁,久执不废。思开怀之方,终有别于俗世,尔乃著赋为文,以述胸意。
      其辞曰:
      蜀太子中郁,长卧深宫,而群臣集焉,以求解愁之方,图换千金之利。
      司徒众曰:“臣闻太子中郁而甚患焉。盖疾始于心也。塞则百邪攻中,气不能顺,神不得调。通则耳目聪明,心术神机。故臣欲出疗化之计,以冀君忻。君愿闻乎?”
      太子抚膺而言:“愿闻之。”
      众乃信步逡巡,上言曰:“耀耀铜银,灿灿金玉。臣献之以雕马,充之以朱屉。饰之以纹匣,加之于梁壁。则乃中庭富丽,宫园生熠。目朗眉张,心悦神盈。是以乐触于心,情发于性,则辅靥开焉。”
      蜀太子仰息曰:“世流如浊,趋以铜银。小子每财,自失求金。大人贵乐,久为笑惜。一乐难求,一笑难换。超然之悦,群小安知?”言罢,神若有亡。
      太傅知哂然,整容进曰:“知君者莫左于我也。授学经年,长伴深宫。悉君起安,好恶殊同。传其乐礼,以正丰中。诗书为侣,经艺为朋。故太子之心余得也。况愁闷独非此际,请允臣解忧。”
      太子心若有感,戚戚曰:望太傅悉言。”
      知遂持笏盘桓,徐乃陈言:“猗猗篁中君,危危岩下璧。君好之为名节,求之为德誉。修之以理哲,缮之以经义。是以德修身立,心自澄明。德之不具,怳怳为惊。世人求学,耽于功名。太子之忧者不过于此。且可广纳谏士,开阔收听。辩从贤臣,智取客卿。则乃源通流水,土沃树木,功名自遂矣。”
      太子默然,摇首以答。其叹渐频,其眉渐蹙。惘然颓卧于榻。
      少顷,太子偃起周顾而问曰:“司徒子皓在安?”
      或曰:“窃闻南岭梅开,潮来北海,司徒子皓往之。殆心在郭野,志犹徘徊。狂性恣意,遗形放骸。夫乃寒门之子,微末之人。一朝得幸,阔步宫门。陋俗未化,鄙性还存。冀君明辨,勿漠贤臣。”
      太子对曰:“为食禄不足平其壑乎?”
      或曰:“昔王异其才而掇之。玲珰珠玉不吝而赐,金锡圭璧不思而赏。左右伴以倾城之色,前后委以重信之人。明夜之珠,虽奇珍而加赏。南浦之玉,虽温润而赐下。盖千丈之丘,莫测之渊受之也平,然其失礼于君王,受之而不悦。”
      太子对曰:为其修名之无立乎?”
      或曰:“夫位享三公之列,运掌不世之权。唯贤唯德,匪之莫能,而其居之。立名之事,远近驰之。然其素不悦于朝。”
      太子对曰:“千金之贵,立世之名。司徒子皓具得之,而其不悦。然游乎梅山,览乎潮海而悦之。易笑易也,为己则已。
      言毕,太子欣然而立,点步出庭。眺瞻南山,复望北滨。恍见畅身于北海,放笑乎梅林。于是郁自去矣!
      ~~~~~~~~~~~~~~~~~~~~~~
      雪亭:
      司徒众所说的是物质上的金银,太傅知所说的也是金银,不过是道德上的。太子都不为所动,唯有司徒子皓以不在场的在场出现,太子才顿悟“为己则已”就是能换取他笑容的方法。二者都是我的投影、我的理想。
      ~~~~~~~~~~~~~~~~~~~~~~
      本楼按:
      通篇文辞畅达可读,细读之耐人寻味,逾想求其终解。复读品之终得为己而笑发自内心之哲思观。纵观古今终其诗人或超凡脱俗之高人,皆有放荡湖海啸傲林泉之归宿感,总之曰向往自由崇尚自然也,以弃世俗精神羁绊之感耳。心之愉悦之笑乃易笑易也为己而已矣。笑与非笑全在于此。
      ~~~~~~~~~~~雪亭回复:
      是啊,那发自内心的笑多么简单,又多么困难。有你这位读者,我这篇写得值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4楼2025-02-25 20:21
      回复
        这样的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评陈忠村诗歌
        《大树移植》
        (现代诗吧/格命草)
        ~~~~~~~~~~~~~~~~~~~~~~
        《大树移植》
        (文/陈忠村)
        大树移植是我来城市后
        认为最新鲜的业务
        乡下父亲栽的树 十年后砍倒
        给我盖一处娶新娘的瓦房
        二十年后刨掉给妹妹
        打一套优质的家具作嫁妆
        三十年后伐下给爷爷
        做一幅上等的棺材
        走出养我几十年的农村
        眼泪,我不会让它呈现
        阳光强烈却难以把我晒干
        城里。移植的大树
        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多少
        是否像我漂泊却又留恋着故乡
        ~~~~~~~~~~~~~~~~~~~~~~
        赏析:
        今天分享的这首《大树移植》是“打工诗歌”主力诗人及精心维护者、“70后诗群”代表诗人陈忠村的诗。诗人从农村出来,以城市漂泊者自嘲,虽然人在城市,但是心却一直系着故乡。这首诗就是他在出差时,看到卡车后面的大字“大树移植”,有感而作。他说,城市需要大树,但来不及生长,所以就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从农村移植过来。这就有了诗歌结尾的追问“移植的大树/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多少/是否像我漂泊却又留恋着故乡”,这三句诗,饱含深情,不仅是对大树命运的担忧,也是对自己离乡漂泊无奈的感叹。下面,进入诗歌内部,感受诗人的难言。
        第一节,直奔主题,诗人认为大树移植是城市最新鲜的业务,这个新鲜是有其隐喻的。从根上来说,这指的是生命的新鲜,即从他处移植到城市的大树,相当于生命的位移。在城市是绿化区栽下时,依然是鲜活的,有着生命气息的。
        第二节,诗人话锋突转,从移植树转到了父亲伐树。像在说,乡下种的树,有更大的价值,不仅能盖房,还能做嫁妆,还能做棺材,这是诗人对于树的认知。当然,时代不同,诉求不同,放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表述完全没问题。以前物质短缺,许多物件都是就地取材,请师傅制作。哪像现在,只要钱到位,哪都安排到位,几乎完全不用操心。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在当时的情境下,诗中所说,再正常不过。
        第三节,诗人将矛头指向自身。从农村出走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接着说“眼泪,我不会让它呈现”,这是生命的一种倔强,体现诗人不屈的精神。再强烈的阳光难以将其晒干。诗人为什么要写一节,恐怕是在暗示移植到城市的树,是否也能像他一样顽强生长呢?这成了诗人心中的疑问,并且在第四节中进行了叩问。
        末节,移植的树到底能活多久,没有人知道,因为大家关心的是将其移植过来,对于它们的死活,有种听天由命的况味。这不像诗人父亲栽的树,有各自的时辰和价值。城里移植来的树,靠像诗人那样顽强的生存恐怕小命难保,如果没有人呵护它们,阳光的暴晒很可能要了它们的命。即使是发达的现在,依然会看到城市中移植后的死树,就会有种莫名的伤感。是漂泊好,还是故乡好,答案一望而知。
        这首诗,把农村的树和城市移植的树进行对比,把自己与城市移植的树进行对比,体现出对移植的树的前途命运的担忧,即使是存活下来,诗人又将情感移植到树身上,漂泊着,还留恋着故乡。往往写物,必定是喻人的。诗人把从农村出走打工的人用移植的树代替了,这条暗线藏在诗中,让读者有更多的联想空间。而更深的理解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一个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的地方的。就像昨天诗评中,郑小琼诗里说的“回家,真好!”这道出了多少漂泊他乡打工人 m的心声。诗人最后那一问,完全表露了心迹,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这样的诗,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5楼2025-02-26 10:44
        回复
          《异域华彩》
          (卧龙先生wo)
          2025-2-25山东
          ~~~~~~~~~~~~~~~~~~~~~~~~~~~~~~~~~~~~~~褐发如瀑卷风情,
          媚眼含波韵自生 。
          彩串盈身添贵气,
          珠钗垂耳显晶莹 。
          华裳绮绣藏神秘,
          朱唇微扬蕴雅情 。
          恰似楼兰仙子至,
          万种风姿梦里萦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6楼2025-02-26 18:57
          回复
            《青丝丽影》
            (卧龙先生wo)
            2025-2-2210:11山东
            ~~~~~~~~~~~~~~~~~~~~~~
            青丝如瀑映娇容,
            秀目含情韵意浓。
            玉手轻托添雅态,
            朱唇微抿蕴嫣红。
            凝眸浅笑春风里,
            绰约风姿入画中。
            恰似芳菲初绽放,
            悠然逸韵自从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7楼2025-02-26 20:33
            回复
              人形机器人的最终形态,应该是这样的(请大家补充)
              (天高云淡好随意)
              2025-2-2116:26江苏
              ~~~~~~~~~~~~~~~~~~~~~~
              人形机器人的最终形态:除了没有生命体征外,其它方面与人别无二致,甚至超过人。
              1.情感陪护方面:具有超过人类的智商和情商,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作出相应的反应,像一个聪明的人。
              2.可以深度理解主人意图,并自动、全流程执行命令。比如吃过饭后,机器人会自己主动收拾碗筷、洗锅,并收拾灶台等;可以陪主人逛街、拎东西、当向导,而且力气大、不知疲倦,像一个主动体贴的人。
              3.具有与人没有差别的外观:从外观上看起来与真人一模一样,且具有真实的肤感、体温。
              4.具有与真人一样的性器官和体验,满足性需求。
              5.具有防盗、防篡改功能。防止被盗、丢失后,经过篡改,不认识主人。
              ~~~~~~~~~~~~~~~~~~~~~~
              (卧龙先生wo)
              2025-2-2708:38山东
              《青花倩影》
              墨发卷卷韵悠然,
              蓝白旗袍绘山峦 。
              玉饰轻摇添雅趣,
              凤眸含秀映清欢 。
              朱唇微扬藏诗意,
              恰似画中逸韵传 。
              山水为衣人入景,
              温婉风姿梦也甜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8楼2025-02-27 13:32
              回复
                油画的基本技法包括以下几种:
                ●透明薄涂画法:以扬·凡·爱克为代表的北欧尼德兰画派常用。这种画法是用油画颜料经稀释后薄涂于画面,能透出底层的颜色,从而产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使画面色彩丰富、层次感强,且富有光泽。在运用此技法时,需要注意颜料的稀释程度和每层颜色的干燥时间,以避免颜色混合过度或画面变得浑浊。
                ●不透明厚涂画法:南欧意大利画派的威尼斯提香常使用此画法。主要是将颜料较厚地涂抹在画布上,通过颜料的堆积来塑造物体的形态和质感,可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厚涂时可以使用画笔、画刀等工具,还能利用颜料的厚度和笔触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如粗糙、平滑、细腻等。不过,厚涂画法颜料用量较大,且干燥时间较长。
                ●折衷画法:以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为代表,融合了南北技法,即暗部采用透明薄涂,亮部采用不透明厚涂。这种方法结合了透明薄涂画法和不透明厚涂画法的优点,既能在暗部表现出透明、深邃的效果,又能在亮部展现出厚实、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立体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挫: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类似书法的逆锋行笔,能产生苍劲结实的效果。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摆:直接了当落笔,下笔利落准确,笔触清晰且明确,适合用于绘制大色块的作品。
                ●揉:上色时来回运笔,可把不同的色块进行衔接,让色块更自然。常用于画人物肤色等需要柔和过渡的地方。
                ●点:颜料蘸取要多一点,把笔立起来将颜料点在画面上,会产生一定的肌理感。比如在画树叶时可以使用这种笔法。
                ●拍:把笔倒下去,让笔跟画面平行,将笔头上的颜色轻轻拍在画面上,使颜色零零散散粘到画面,在画风景时较为常用。
                ●勾:用小号的笔勾勒出明确的线条,通常在画面塑造或者画小细节的时候使用,如勾勒眼睛睫毛等。
                ●划:用笔的另一头或者刮刀划过画面,留出白色的线条,适合表现小草或者小树枝等。
                ●砌:利用刮刀将颜料堆砌出来,能形成独特的肌理感,艺术感十足。很多艺术家喜欢用刮刀画画来展现这种独特的效果。
                ●抑:在湿的颜料层上轻轻下压,然后再提起,颜料表面会形成一些特殊的肌理。
                (网络艺道拾零)
                ~~~~~~~~~~~~~~~~~~~~~~
                《岁月悠然美如诗》
                (沈如诗)
                2025-2-1508:41黑龙江
                墨裙点点韵生姿,
                长发如瀑映丽质。
                朱唇轻启添娇俏,
                笑靥微绽惹情痴。
                华室柔光添雅意,
                玉颈金链展风姿。
                岁月悠然皆入画,
                佳人端立惹遐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9楼2025-02-27 18:13
                回复
                  财以不蓄为富,官以不显为贵,名以不彰为誉,施以不报为惠:
                  (淇奥漪漪)
                  “2025-2-25河北”
                  ~~~~~~~~~~~~~~~~~~~~~~
                  江海不言自浩瀚,桃李无争自芳华。
                  世人皆言富贵如登岳,吾独谓淡泊似饮泉。尝见金谷园中珊瑚碎,未闻陋巷箪瓢断炊烟。昔者陶朱三散千金而名垂五湖,张良谢印封侯而得全晚节。今试问诸君:何为真富?何谓至贵?何以显名?何以成德?且观天地四时不言而有序,日月星辰不争而明辉。
                  【第一境:财篇】
                  夫财者,流水也。
                  范蠡泛舟五湖,三致千金而尽散于民。或问其故,对曰:"钱币积则成腐水,货殖通则化甘霖。"昔石崇筑金谷之园,珊瑚十尺耀于华堂,及至刑场东市,方知万贯不过枷锁耳。反观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犹念广厦庇寒士;苏子瞻贬谪黄州,蓑衣竹杖自逍遥。
                  故曰:富在周济不在仓廪,贵在流通不在箱箧。今有守财之贾,终日惶惶如坐针毡,岂知陶朱公夜泊太湖时,满天星斗皆入酒卮?
                  【第二境:官篇】
                  官场如棋局,当局者迷。
                  张良博浪沙椎秦时,气吞万里如虎;及至功成,翩然隐于白云深处。韩信未央宫前长叹,方悔不学留侯计。昔严子陵垂钓富春江,光武御榻尚容酣睡;谢安石东山高卧,棋枰谈笑已定淝水。今观宦海浮沉客,蟒袍玉带束身心,何似五柳先生种菊东篱?
                  故曰:权柄愈重愈如负山,爵禄愈高愈似临渊。真达者当效范文正公,居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
                  【第三境:名篇】
                  名者,双刃剑也。
                  王右军写经换鹅,本心只在山水趣;及至兰亭集序成,竟使后世争拓墨痕。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酒中仙;然其醉草吓蛮书,终究名动九重天。最妙莫过林和靖,梅妻鹤子二十年,孤山至今留清芬。反观杨修恃才露机巧,华亭鹤唳成绝响;潘岳望尘拜路歧,金谷园中空余叹。
                  故曰:刻意求名如捕风,无心插柳自成荫。今之汲汲于热搜者,可曾见敦煌壁画无名匠,万里长城佚名工?
                  【第四境:施篇】
                  施恩求报,其德已亏;行善图名,其心不纯。
                  范文正公设义田千亩,活人无数而不镌碑文;武训行乞兴学,三十载鹑衣百结终不言苦。昔子路拯溺受牛,孔子赞其移风易俗;子贡赎人拒金,反遭圣人数落。其中深意,恰在润物无声处。今见某富贾捐楼必刻名,某明星行善必直播,较之白芳礼老人三轮车蹬出三百学子,岂不愧煞?
                  故曰:真慈悲如春雨落地,假仁义似晨露炫光。
                  【结语】
                  四德之道,存乎一心。
                  观商圣三散家财而得永生,贪吏聚敛万金反速其祸;看隐士采薇而食名传千古,弄臣窃权终成史家笑谈。诸君且看:洞庭湖水何曾蓄?终古奔流到海方成其大;泰山云霭未曾显,氤氲升腾乃见其巍。
                  今撰此文,非为说教,惟愿诸君明辨真伪,于红尘万丈中觅得清凉境,在浮华喧嚣处守住赤子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0楼2025-02-27 19:23
                  回复
                    《姑娘江情歌》
                    (历史梳顺工)
                    2025-2-1006:44广西
                    男:
                    心中虽有白月光,
                    当面却又不敢讲。
                    不讲实在不甘心,
                    想讲被说是色狼!
                    女:
                    平时阿哥牛哄哄,
                    整个世界握手中。
                    今天遇见小女子,
                    为何一秒变狗熊?
                    男:
                    阿哥本是草原狼,
                    拿手本事抓绵羊。
                    哪想今天碰母虎,
                    噤若寒蝉莫猖狂!
                    女:
                    狐狸成精嫁给人,
                    母虎对哥情意深。
                    不管愿意不愿意,
                    必须过来紧相跟!
                    男:
                    妹妹的话哥要听,
                    哪怕为此丢小命。
                    花前月下共缠绵,
                    管它明天阴或晴!
                    女:
                    妹爱阿哥入骨髓,
                    哪里会让你吃亏?
                    我们做对比翼鸟,
                    蓝天白云一起飞!
                    男:
                    幽谷兰花吐芬芳,
                    不枉阿哥走一场。
                    双手捧它回去种,
                    长长久久伴身旁!
                    女:
                    青藤长在大石山,
                    有树就要紧紧缠。
                    从头一直缠到尾,
                    缠到老死心才甘!
                    ……
                    宁拆十座庙,莫拆一桩婚。真心希望天下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快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1楼2025-02-27 20:40
                    回复
                      这首诗有着非常妙的创意诗才,引人驻足,评金克木诗歌《邻女》(现代诗吧/格命草)
                      ~~~~~~~~~~~
                      《 邻 女 》
                      (文/金克木)
                      愿我永做你的邻人。
                      啊,祝福我们中间的这垛墙。
                      愿意每天听着你的格格的笑声。
                      愿意每天数着你的轻快的脚步。
                      愿意每天得你代我念一章书。
                      这垛墙遮住了我的痛苦和你的幸福。
                      你换上一件绯红的春装,
                      我的窗上便映出一片霞光。
                      你再换一件深黑的素服,
                      我的窗上又有了迷濛的烟雨。
                      你的四季在身上变换,
                      我的四季却藏在心里。
                      你的眼睛是我的镜子,
                      我的眼泪却掩不住你的羞涩。
                      最好我忘了自己而你忘了我,
                      最好我们中间有高墙一垛。
                      愿我永在墙这边望着你,
                      啊,愿我永做你的邻人。
                      ~~~~~~~~~~~~~~~~~~~~~~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著名文学家金克木先生的是诗《邻女》,为什么不称诗人,而称文学家,因为先生涉猎广泛,在文艺方面的成就突出,不只是诗歌方面,比如翻译、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等。还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而且著述颇丰,完全可称之为文学大家。先生简单介绍到此,来看今天分享的这首诗,诗人以极其简约温婉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一一表现,诗歌情调舒缓有韵味,营造了悠远深微的诗境,使得诗歌非常具有可读性。同时,因与邻女中间的一垛墙也引发了读者无限的联想,下面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第一节,开篇诗人直抒胸臆,愿永远与邻女做邻居,这一下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诗人为何会有如此愿望?这具体是怎样一回事呢?接着,又祝福与邻女之间的这垛墙,这让读者更疑惑了。开头这样展开诗歌,的确很有吸引力,一下就拉近了读者与诗的距离。这样的伏笔,一下就埋到读者心中了。这样,必须到下文中找答案了。
                      第二节,可以看出,诗人和邻女的相处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可以每天听到邻女的格格笑声;可以数邻女轻快的脚步,当一乐事;可以听邻女念书,对诗人来说是非常惬意之事。这种特殊的陪伴,让诗人非常享受其中,并且乐此不疲。节末一句“这垛墙遮住了我的痛苦和你的幸福”,其实不仅遮住了诗人的痛苦,还遮住了诗人的幸福。邻女的幸福诗人看不到,诗人的幸福和痛苦,邻女也看不到。这仿佛传达出诗人想与邻女见面的冲动。这垛墙,增加了诗人对邻女之爱的神秘性。
                      第三节,这节就写得更加婉转了,诗人通过邻女的穿衣打扮,引发了诸多联想。邻女换上春装,诗人便想到霞光;邻女换上深黑素服,诗人就联想到迷濛烟雨,这是多么有浪漫诗情。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展开了无限的联想。特别是最后两句,“你的四季在身上变换,我的四季却藏在心里”,更加传情了,诗人的心随着邻女的四季再变化。诗人这颗追随邻女的心,让人无限感动,只可惜,邻女不知道。
                      第四节,诗人的联想超越了界限,这或许是前两节情感的递进造成的压抑情绪的爆发使然。邻女的眼睛比喻成诗人的镜子,暗示了诗人的眼里只有邻女,看着邻女就像看见了自己,仿佛是诗人的自我感动。而诗人的眼泪掩不住邻女的羞涩,或许是诗人盯着邻女太久,眼睛都不眨一下,自然就会流泪了。这是演员们拍流泪戏常用的技巧,睁着眼睛看某物一直不眨,一分钟左右必定会流泪。诗人这样的看法,眼泪下来了,而邻女也羞涩起来了,这有一种青春的爱之萌芽,非常有画面感。这一切都是诗人的想象在起作用。现实是,他们中间有高墙一垛,诗人也在想象中迷失了自己,而邻女根本不用忘,因为这一切都是诗人的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罢了。虽然如此,诗人写得非常动人,如此想象力,要不是最后提起墙,读起来跟他们真的见面了一样。
                      最后一节,诗人又发愿了,表达了对邻女的喜欢和欣赏,只要能做邻居,痴痴地望着,痴痴地想着,诗人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多么纯洁的爱意呀,足可见诗人的修为之高。
                      这首诗,用虚幻和实情的描写,展开联想,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妙和痛苦,这是自然的。虽然可望不可及,诗人依然真心希望与邻女永做邻人,如此简单的愿望,隐藏着邻女对诗人情感的慰藉和心理上的补偿,这是非常妙的创意诗情。也只有这么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情和欣赏,诗人做到了。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2楼2025-02-28 13:21
                      回复
                        一首非常有个性的诗,评巫昂诗歌
                        《听我说,亲爱的》
                        (现代诗吧/格命草)
                        ~~~~~~~~~~~~~~~~~~~~~~
                        《听我说,亲爱的》
                        (文/巫昂)
                        听我说,亲爱的
                        你既要宠我,又不要太宠我
                        让我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你既要爱我,又不要太爱我
                        让我保持对爱最起码的敬重
                        你既要想我,又不要过于想念
                        让我能够在你不想我的时候
                        陷入自己虚拟的困境
                        你要将我视若珍宝,而不要轻如草芥
                        让我学会将珍宝藏在草芥之中
                        隐藏它们的光,暗淡它们的亮
                        与此相对应
                        我也将爱你少一点久一点慢一点
                        深一点
                        松动一点,鲜活一点
                        无删减一点
                        ~~~~~~~~~~~~~~~~~~~~~~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70后诗人巫昂的诗《听我说,亲爱的》,她是“下半身”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但是,这首诗写得并不“过分”,反倒是回归到理智的爱情当中来,这样的爱情观是能够让两个人都舒服的。这是理想爱情的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需求是旺盛的,坚定的,是需要得到对方理解的。不过,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书写,过于自我,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相爱容易,相处难,这句话简直可以概括一切困苦中的两性关系。下面,进入诗歌,深度分析诗人的诉求,好学以自用。
                        首先,诗人通过三组“既要……又不要……”的关联句式,有一种转折和条件关系,这正是诗人内心的需求,也是让诗人能保持自我的一种方式。要宠我,又不要太宠;要爱我,又不要太爱;要想我,又不要太想。这些话,体现了诗人爱的成熟,凡是要有度。不过,这样理性的爱情,会不会让对方丧失激情呢?
                        诗人一味的从自我层面出发,这是非常个性化的要求,如果这位亲爱的照做了,那将是理解和尊重的体现,这也是爱的基础。但是,往往过于苛刻的要求,也是导致爱情破裂的潜在因素。从时间上来说,这些要求就是对一个人的考验。而爱情本身有一种冲动的特性,如果将一个人的激情束缚了,虽然你得到了自我,而他却将失去自我。所以,爱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在上述诉求的基础上,诗人又提出新的诉求“你要将我视若珍宝,而不要轻如草芥”,对于爱的人来说,这是肯定的,必须的,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爱了。诗人在此,单独强调这一要求,是埋下了伏笔的。现在看来,与其说是需求,不如说是对爱情的一种设计。一种理想化的,有点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诗人所说的将珍宝藏在草芥之中,隐藏它们的光,暗淡它们的亮,似乎这样,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爱你少一点久一点慢一点,深一点,松动一点,鲜活一点,无删减一点”,这或许有点自私的感觉,还是怕对方的爱太重,而自己有负担,才提出这样的设想。诗人的少、慢、深、松动、鲜活、无删减,或许是托词,就是想爱得不要有心理负担。这也是一部分人的心理想法,不过,要是有心理负担,那或许不是真爱也说不定。
                        这首诗所表现的爱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有点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诗人的爱情诉求,看似合情合理,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尽善尽美,这也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这类写爱情的诗,总是让人产生无限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诗歌多解的特性之一。诗人理想化爱情,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担忧,这样真的能行吗?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3楼2025-03-01 08:34
                        回复
                          现代诗吧:
                          《杀死那个疯子》
                          (木枫飏)
                          你走了,我
                          患上了疯癫的癔症
                          满目皆是身影
                          入耳的呢喃细你的语声
                          我想仔细聆听
                          却只是寂静与空鸣
                          我熬穿了一片又一片夜空
                          瞭望繁星,不见惊鸿
                          姑娘,杀死我吧
                          把我葬在回忆的旧梦
                          让我化作你眉间鬓角的一缕春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4楼2025-03-01 12:42
                          回复
                            欣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95楼2025-03-01 17:46
                            回复
                              《 江 山 赋 》
                              ( 原 文 )
                              江山如画,其山青,其水碧,其景波澜壮阔,任雨打风吹不去。 仁人志士,其意高,其志远,其行风云变色,奈尽归秋水长空。层峦叠嶂,雾染青石,织锦绣而生云霞。花草流芳,倾星动月,飘广寒而醉仙娥。清风起则华彩霓裳,瑞雪飘则白璧银装。得幽兰于空谷,仰福地于洞天。松柏与千岩竞秀,沃野携百水长流。叹江山之无极,感自然之有道。
                              山重重,雾蒙蒙,山天相接无尽穷,吾辈何去何从? 林木漫漫起绿浪,埋没几英雄?米氏无故留名作,东坡愁怅叉鱼亭。郴江幸自绕郴山,将军展翅难飞无回期。对群山,叹英雄:五十年家国,八千里地山河。锦绣河山多骄人,风骚流不尽五千年!盘古开天地,秦皇横扫六国天下一。贞观创太平,康乾复盛世。炎黄创始祖,大雕扩疆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为谁属?长江东注,为谁流尽千古?往事无凭,长啸江山亦何为?扭转乾坤谁与争!雾雨重重掩空来,金戈铁马千万载!物换星移知几度,英雄何归路?江山依旧,吾辈何属,少年当作主。
                              暮云千里乱楚峰,烟树摇落青涧声。 拍遍石栏无佳句,酒入愁肠可穷通?高原行愚人冬来满诗愁,何如山溪放行舟。题遍黄岭大笑去,茅舍已斟红叶酒!山行谁托蝶梦殷殷邀?青鸾衔来双虹桥。竹杖扶我听瀑去,且系浮云在林梢。昆仑会一念八千里,旧梦今始还。长风吹金沙,流光拂关山。八骏自东来,九畹熏芝兰。踏雪昆冈上,幽会彩云间。十二木卡姆,万千绵缠绵。穆王御风去,镐京连于阗!峡江图碧水自古流到今,岸石从来最知音。推开江门风尘事,斜阳浑染一片金。
                              这些原文展示了《江山赋》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6楼2025-03-01 19: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