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炮:这类炮塔在游戏中占比最多,射击模式也往往是最朴实无华的,比较考验基本功,使用时既得小心远程炮偷袭,也得与多数近程炮保持距离。通常使用中程炮都得躲在各种建筑物后稳扎稳打,看准时机冲锋或后退打游击。
轰天:朴实无华的原型炮。轰天作为新手的第一个炮塔,本身的外观和战斗风格设计是最接近真实坦克的。炮弹本身飞行无限远,但距离过远会有伤害衰减。由于轰天本身没有任何特殊的机制,轰天的原装炮塔可以说是所有炮塔中最弱的,不过改造数量也是所有炮塔中最多的。早期版本中只有轰天炮塔拥有暴击伤害,本身也没有弹道,是所有炮塔中手感最好的。不过自H5更新以后钢炮兄弟都被加上了实体弹道,攻击很难命中远处的目标,导致定位比较尴尬。不过轰天的玩法是最多变的,可以像远程炮一样蹲守,也可以四处游击找机会,面对远程炮也能随意近身压制。此外,轰天的平均暴击率是所有中程炮里最高的,和增压配合打爆发很好用。轰天模块可以说是全游戏最少的,在高级场很吃香。不明显的攻击特效和音效也让轰天很适合抢头。
轰天的攻击模式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暴击率比较高,因此各类效果转化能否很好发挥很吃使用者基本功。其中眩晕弹药有特殊的隐藏机制,相比普通效果转化更容易触发暴击。配合增压的过速轰天的正面作战能力也不容小觑。轰天的所有效果转化中脉冲星是相对来说最好用的,但会严重减弱爆发能力。
其他各种转化基本上是特化某项数值以此来模拟某种其他炮的战斗风格。
突击弹药能大幅增加炮弹速度和冲击力,还带有减少换弹时间的效果,尽管会无法暴击但让手感很接近初始版本的轰天,命中率也能大幅提高,在模块不多的高级场中是最好用的。
高精度瞄准系统能大幅增加普通伤害和暴击伤害,但是弹道速度和重载时间大幅减少,攻击模式很接近雷暴和前锋。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图里很适合近身打游击,不过由于炮弹较慢手感难以适应。
累计炮弹能大幅增加暴击伤害但减少暴击叠加率,相当于减少暴击次数增加暴击伤害,在抗暴击模块的场中很好用,和早期的激光不稳定很像。这里要说明一下,游戏中各类炮塔的暴击率是逐步累积的,如果空了一发炮弹暴击率会重置,以此保证出生时的前几发炮弹不容易暴击,也变相提升技术好的大佬的上限。这种降低暴击率的转化对于使用者的命中率有很高要求,如果想追求稳定伤害还是用突击弹药好些。
自动加农炮会减少伤害,暴击率和冲击力,但大大增加设计速度也减少反冲力,攻击模式很接近离子炮,是最快乐的转化,也是干扰能力最强的转化。dps四舍五入没什么太大变化,但射击频率变多了射击的命中机会也就更多了,正面攻击远程炮时也能让对手打不到自己血压飙升。本身强度有限但玩起来很快乐。
橡胶弹头能让炮弹拥有火龙珠一样弹墙的能力。由于弹墙计算角度时系统会自调角度,该转化能大幅提升手感,而且轰天的弹道实在很不明显,打游击有奇效。此外,该转化有增加炮弹速度的效果,虽然没有突击弹药那么明显但也能大幅提升手感,是较为好用的转化。
爆炸弹头能让炮弹带有类似雷暴的爆炸溅射伤害,听起来很美好但暴击无法造成溅射伤害,溅射范围也不算特别大,使用起来手感和电磁炮的普通射击差不多,伤害又远远不够,可以一用但效果没有想象那么好。
分类弹药能固定每第四发是暴击,并且有减少一定装弹时间的效果,此外出生时第一发必定暴击。该转化可以说是上限最高的转化,dps比原版高一些,几个月前更新后已经可以实现垫炮操作,也就是故意打空换暴击炮弹。
雷暴:溅射群伤之祖。雷暴的射击模式和轰天一样没什么花里胡哨的机制,但独特的大范围溅射伤害使其成为易上手难精通的典型。大范围的溅射伤害也让雷暴更好面对队友和尸体挡道的情况,在复杂地形下有一定发挥作用。对于躲在墙体后的敌人也有一定压制力。作为以轰天为原型的老版炮,雷暴和轰天都经历了增加炮弹轨迹的负优化,都带有距离过远就会伤害衰减的机制。相比轰天,雷暴在游戏中有过很长时间的冷落期,尤其是自过载更新以后各种炮塔都能靠合适的过载大大增加游戏体验,雷暴却被激光和新来的马格南和前锋一直压一头,dps甚至不如加强过的轰天。在激光惨死后雷暴的情况也没有任何好转 ,甚至不如低谷期的激光出镜率高。期间曾有过短暂的紫转加强昙花一现,但总体数据仍然较为弱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四月份,官方在捞完前锋的钱后开始大砍前锋火箭转而造新神雷暴,雷暴也开始获得加强以及种种神级转化,经历了和所有其他版本之子一样的加强与削弱后归于平静,得到和火龙,特斯拉,马格南等一众炮一样的结果。目前雷暴的强势转化仍然有比较高的上限和使用价值,t0转化被削弱过但在大佬手里仍然能称霸环境,不过带雷暴模块的人也比较多。
雷暴的效果转化和大多数中程炮一样需要暴击触发,但都有减少四分之一暴击伤害作为代价。由于雷暴的射击模式和轰天一样,使用起来都比较需要基本功。与之不同的是雷暴效果转化的暴击溅射范围直接拉满,各种效果相对轰天更好触发,使用起来也比其他功能性转化好。此外,雷暴的射击频率不如轰天和前锋,肾上腺素转化的效果没有其他中程炮明显,也间接导致雷暴有时候会和远程炮一样面临给队友打工让队友抢头的尴尬情况。
雷暴的紫转都比较难用,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也变相使玩法与原版差别较大。
小号弹药会减少伤害但增加射击频率,整体dps更高一点。在模块比较少的场合很好用,更快速的装弹也让雷暴有了更多机会正面击毁对手,但目前雷暴模块较多,用起来会比较难受。
穿刺弹药使炮弹飞行速度大大增加,射击频率也有小幅度提升,但代价是炮弹不再能溅射。理论上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化,以溅射为代价提高射击命中率和dps,相当于加强版轰天。但雷暴没有溅射手感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很多地形杀也不再能使用而是必须正面与对手交锋,因此用的人不是很多。
大锤能大幅增加普通伤害,但无法暴击且炮弹速度减慢,此外伤害衰减会变得更快,稍微有点距离炮弹就会衰减。大锤本身是比较好用的转化,但很早就被削弱过,强行加了伤害衰减,导致这个转化在近距离才能发挥作用。但雷暴在近距离又很容易自伤,缺乏暴击也让雷暴很容易被模块针对,因此不推荐使用。
分类弹药和轰天的分类弹药类似,区别是雷暴是每三发就能暴击。由于雷暴有溅射伤害,分类弹药比轰天的好用很多。不过这个转化貌似只在活动送过,不确定目前能不能抽出来。
超高速转化能倒转距离伤害衰减,使近距离伤害较低但距离越远伤害越高,但不再能暴击,并且炮弹速度大幅增加。作为活动送的转化,超高速在刚出时自然风头一时无两,由于雷暴作为中程炮伤害开始衰减的距离很近,超音速能打满伤害的范围就很大,再加上打远程炮的雷暴没有明显弹道还带有溅射伤害,比其他远程炮好用太多。不过每过几周官方就削了触发距离和伤害,目前只有在大地图才能很好发挥作用,并且保留了很怕近程炮冲脸的特点。
自适应重载是之前服务器挂掉之后的活动送的,也是楼主雷暴唯一拥有的金转(不过几周前貌似挑战又送了个新的)。雷暴的自适应与其他炮的重载不同,不需要击毁敌方只需要命中了敌人本身就能减少部分重载时间,并且命中敌人越多重载越快,最快甚至能达到围巾超频一般的效果,没有命中就会有超长的冷却期,溅射范围也有所削弱。需要注意命中刚复活的敌人没有造成伤害的话系统会判定没有命中任何单位而增加冷却时间。由于本身只需要命中敌人就有收益而不是击杀,使用起来比其他的重载好很多,而且上限也很高,面对敌人越多越好用。并且该转化明显经过了一定的测试平衡,削弱了溅射范围导致使用需要一定技巧,没有命中带来的风险也很大,算是平衡最好的转化。只要持续命中敌人,dps甚至能超过轰天,还能保留溅射效果,至少是t1级别。
纳米转化雷暴和镭射的治疗转化一样,能直接命中并治疗队友,但炮弹没有暴击了并且冲击力大幅下降。本身游戏中奶妈比较稀少,团队对奶量的需求一直高居不下,拥有治疗加强转化的炮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很容易获得高分。再加上雷暴本来就很容易打中队友,理论上这是很好用的转化。但雷暴的奶转化是特定活动送的,目前没有获取途径,并且相对于奶镭射,奶雷暴的效率远远比不上,官方也没有针对该转化做任何优化,导致使用比较困难。此外奶雷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可以奶群体队友,只能单奶,瞄准也不是很方便,甚至还有和伤害一样的衰减,去除暴击也导致雷暴正面作战能力弱了不少,在官方真正改动前还是不要用为好。
真空炮弹是整个游戏内最离谱的转化,效果是反转溅射伤害衰减,在溅射范围内炮弹爆炸范围越远伤害越高。由于其特殊的伤害计算机制能让雷暴完美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在开阔的平地上也可以抬压砸地板打出高伤,是雷暴转化中上限最高的。本身转化的机制设计的很好,但伤害完全是做坏了。刚出时只要熟练控制爆炸范围可以做到一辆炮干废无模块中甲,轻甲更不用说,见到必须绕道走,当时没有雷暴模块甚至不配玩游戏,伤害高到能学远程炮带危机到处一炮秒,最可怕的是这还是群伤,还能隔着尸体几炮把对面轰死。经历几周的猖獗后被一刀刀砍下神坛,但总体来说每次削弱都不算特别严重,并且还有小加强。最开始是固定只有百分之一的暴击率,但本身的逆天伤害完全不需要靠暴击加成,唯一需要小心的是别被自己的超高伤害贴脸炸死。初次削弱后削弱了伤害上限,但是回调了暴击,让真空的伤害上限更恐怖。后来回调了伤害增加但削弱了直接命中伤害,算是减少了直接攻击的伤害,与之前相比更需要技术了,但上限仍然高的恐怖,是环境中无争议的t0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