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百合70:回复一下你消息中询问有人说危险的问题。有人说:宁可千朝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我的意见是:依法不依人,依经不依论。。
为何要依经典呢?
因为经典是彻悟的圣者们慈悲留下的指路文字。只要诚心寻找,最少可以从中找到圣者们走过的通往解脱道路影子。
有的人会说:现在什么都假的多,经典也许也是假的。
我的回答:
1、如果是虚假的人,是不可能写出慈悲经典的,几句话音就露馅了。
并且本身有目的,有私欲,终会在话语与表现中藏不住尾巴。
所以,不用过于担心经典的假。
2、看法、看人、看事,只要看其中是否存在贪嗔痴执,就可以自然照出来了。
圣人所说,里面不会有对错、高低、上下、好坏等这些分辨分别。。只会说:离妄离欲,这些造成烦恼与苦的事实,所言皆是戒定慧的通往解脱之路。。更不会去说让人恐惧的异语诳语。
至于魔,那是另外一回事,并非普通人能接触的事情。那些魔来魔去的,都不过是普通人的乱心妄想妄幻作祟。。就如,人常说鬼。鬼来鬼去,从来没有谁真看到鬼能害人的,却在现实社会中,常见人心的败坏害人害命的。
3、看经典,看书,是要看其中所写的意。。
因为圣者为真实者,不会虚言诳语,所说不会有夸张夸大妄语,都只是阐述以脱离苦的法。
妄想重的人,假如书意看不明白,那也许本身就在虚假妄幻中。。平常时,那对也不知、错也不知,也就没有什么对错存在意义了。
有时所说的对实际是错,所说的错也许是对的。。妄想重会在别人说对错中,茫然无所依,靠感觉去碰运气。
此所说“不可一日错路”与危险等等,对于虚妄中人本就不存在多少意义,只会别人带来的是疑惑与恐惧。。恐惧是为嗔,所以是执着偏执。。哪怕是好心,想通过吓唬来让人回头,但所作结果可见也是非善。
人的生命轮回是根本因果业。。种什么因,终结什么果。这是自身心业的力量。不是对与错、应该不应该等虚言妄语,能左右,能改变的。
人的真正改变,并非由人指导或引导能改变业,能改变命运轨迹,是由自身所发的初心愿,由戒行开始的。。只有他自己有领悟,而(发愿)愿意付出行动,决定行动起来,改变自己时候,才能开始改变。
需要记住:不起分辨分别心,既是离妄。
我的意见是:依法不依人,依经不依论。。
为何要依经典呢?
因为经典是彻悟的圣者们慈悲留下的指路文字。只要诚心寻找,最少可以从中找到圣者们走过的通往解脱道路影子。
有的人会说:现在什么都假的多,经典也许也是假的。
我的回答:
1、如果是虚假的人,是不可能写出慈悲经典的,几句话音就露馅了。
并且本身有目的,有私欲,终会在话语与表现中藏不住尾巴。
所以,不用过于担心经典的假。
2、看法、看人、看事,只要看其中是否存在贪嗔痴执,就可以自然照出来了。
圣人所说,里面不会有对错、高低、上下、好坏等这些分辨分别。。只会说:离妄离欲,这些造成烦恼与苦的事实,所言皆是戒定慧的通往解脱之路。。更不会去说让人恐惧的异语诳语。
至于魔,那是另外一回事,并非普通人能接触的事情。那些魔来魔去的,都不过是普通人的乱心妄想妄幻作祟。。就如,人常说鬼。鬼来鬼去,从来没有谁真看到鬼能害人的,却在现实社会中,常见人心的败坏害人害命的。
3、看经典,看书,是要看其中所写的意。。
因为圣者为真实者,不会虚言诳语,所说不会有夸张夸大妄语,都只是阐述以脱离苦的法。
妄想重的人,假如书意看不明白,那也许本身就在虚假妄幻中。。平常时,那对也不知、错也不知,也就没有什么对错存在意义了。
有时所说的对实际是错,所说的错也许是对的。。妄想重会在别人说对错中,茫然无所依,靠感觉去碰运气。
此所说“不可一日错路”与危险等等,对于虚妄中人本就不存在多少意义,只会别人带来的是疑惑与恐惧。。恐惧是为嗔,所以是执着偏执。。哪怕是好心,想通过吓唬来让人回头,但所作结果可见也是非善。
人的生命轮回是根本因果业。。种什么因,终结什么果。这是自身心业的力量。不是对与错、应该不应该等虚言妄语,能左右,能改变的。
人的真正改变,并非由人指导或引导能改变业,能改变命运轨迹,是由自身所发的初心愿,由戒行开始的。。只有他自己有领悟,而(发愿)愿意付出行动,决定行动起来,改变自己时候,才能开始改变。
需要记住:不起分辨分别心,既是离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