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对于能把握住自己行为、思想,不因环境而动摇,不以贫富而差异的人,叫做大人。。
真大人难得稀有,都是古贤圣。。他们总结出本质“道”理,流传后世,惠及后人。
多数普通人,不关年岁大小,都会受到环境、身体、感觉的左右,无法自主自控。。多少都会如小孩一样,随环境、随感觉而阴晴。。希望获取甜头,获得安慰才安心。
这样的心态很难有理性,难以听受道理。。讲道理反而无法接受,更容易接受的,是那些暂时的安慰。。
(真智慧,则感性、理性俱全圆满。)
多数初学打坐的人,都是这样心态下开始的。
那么古贤圣的道理,可以随着成长,边修炼边学习,先放下。。
首先,学一下植物吧,也许更容易懂得:
在安静自然中,无思无想,自然会生长生发。
在打坐期间,坐直身体,把自己当作一颗植物看看是否有效果。。
---------------------------------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实际上正是修炼中的道理。
所以打坐中,守柔弱,则得以补养。守刚强、造作、执着,则损耗难有受益。
真大人难得稀有,都是古贤圣。。他们总结出本质“道”理,流传后世,惠及后人。
多数普通人,不关年岁大小,都会受到环境、身体、感觉的左右,无法自主自控。。多少都会如小孩一样,随环境、随感觉而阴晴。。希望获取甜头,获得安慰才安心。
这样的心态很难有理性,难以听受道理。。讲道理反而无法接受,更容易接受的,是那些暂时的安慰。。
(真智慧,则感性、理性俱全圆满。)
多数初学打坐的人,都是这样心态下开始的。
那么古贤圣的道理,可以随着成长,边修炼边学习,先放下。。
首先,学一下植物吧,也许更容易懂得:
在安静自然中,无思无想,自然会生长生发。
在打坐期间,坐直身体,把自己当作一颗植物看看是否有效果。。
---------------------------------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实际上正是修炼中的道理。
所以打坐中,守柔弱,则得以补养。守刚强、造作、执着,则损耗难有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