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生活 恬淡虚无:
@nbhuang2008:
明虚妄后,下面再说实际打坐中的问题。。
在打坐过程中,把随妄的心,不断的拉回当下来,这是为了什么?
在打坐过程中,需要把追随妄想杂念的心,不断的拉回到法门当下。。
这把心不断从妄想妄幻杂念中拉回来,并非是在做和妄想妄幻进行拔河比赛,赢了就能获得什么。。(如果认为是这样,就在妄想造作。会一无所得。)
从虚妄中拉回心,这是在修炼觉醒,是在修觉醒正念、觉醒自身心的清明。。
当修炼正念清明,渐渐保持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稳定,人也将终会脱变,脱离掉虚妄无明。
所以,任何打坐法门,都同样是在修这正念清明,脱离妄想。
如何修炼正念清明?
人的一生,实际上也正是心、意的外相过程。。顺心顺意,称心如意,困心失意,三心二意等等,在中国祖先文化所留的修炼文明遗产中,这些描述心意现象的词,都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平常未真实际经历,就只有个概念,不能真正理解。
道家形容人的心、意:人的心,如猿猴,喜欢到处攀援,难定心。人的意,如无缰野马,喜欢不停的乱跑,时刻不停歇。
所以,名叫心猿意马。这心猿是乘着意马乱跑的。。因心猿意马的习性,一般人都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心意和行为,更甚者,会不知应该自己干什么做什么。
正念清明的修炼,从细微来讲,就是栓意马,锁心猿的修炼过程。。
当打坐中,心迷失在妄念杂想中了,实际上是意马早已经跑丢了。所以,心也失去了清明,造成妄想攀援的混乱。
因此,要回心当下,找回意马,心意合一,即可重新恢复正念恢复清明。
坐中如何找回散乱跑丢的“意马”?
需要通过法门当下,譬如念佛等等法门。
当回心一念佛时候,“意”就出现回来了。进而心意合一,意系在法门,清明自在。
单修心意合一成不成?
在正念未成就前,心与意都还在狂野难驯,所以是难成的。。
因意乱动,心也必然会混乱。。意乱神昏,或叫意乱神迷,就是指这心被意乱、被妄想杂念所裹挟迁移现象。
所以需要系意在法门当下,来拴住“意马”,心才能逐渐定下来。
意动则心动。。譬如打坐中坐不住的情绪发生时,实际上“意马”已经不安,跑掉不再坐中了,心即起躁动不安,再也难以定下来,重新回到心猿意马无序状态。
如平时我们有情绪了,实际上就是“意”动了,止不住了。。意动气动,就会形成情绪力量。情绪带来后果能伤人伤己,既是消耗也是妄执。
人所“意”的本事,古人说它能力就如孙悟空。。本事很大。
当有情绪此时,如果能回心觉知到意动,心意合一,清明就回来了。。清明回来了,情绪也就会立刻停止发展,而消散掉了。(像念了紧箍咒一样灵)
人世间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出了很多书,也有更多的成功方法论,最终一个通过方法成功的都看不到。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最终能大成就的根本不是方法,是:意志坚定。。才能排除万难,造成终获成就的结果。这是清明的有意,区别于虚妄造作。
做个打坐功夫小测验:
先诚心正意,端正身体。眼睛盯着前方一个自己选定的目标,心意合一,意系在目标上,盯着目标定睛不动。
看能保持这样定睛不动多长时间、心意稳定程度。。可以从测试结果中,查看一下自己定心与妄想程度。(一般妄想重的人,一会就心意散乱了,看目标也不再清楚清明。)
过去有个海灯法师,说定睛功夫,就是这样的定意修炼。
我们打坐,坐个几年、十几年,如果是维持个打坐姿势在那,看似精进,却一点定力功夫都没有,也不知道坐那在干什么,说将来可以成就。。这样是不行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需要从心中彻底放下虚望不实的东西,从法门当下正念清明开始修,远离虚望踏实修炼,才能终有成果。
相反,有些身体差、身体虚弱的人,没有精力去做不切实际的妄想(意少乱想),只是让自己在静坐中更轻松、不累一点,不去胡乱妄想造作,反而渐渐身体会好转起来。
【不累即轻松,轻松即放松,身心放松后,气血运行障碍减少了,逐渐通畅起来,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出来了】。。
打坐同样也是因果。。因地不明,心意行为也就会有问题了。
当能明白打坐修正念清明的意义,就是真正有益的开始。。
但,恢复人生本来的正念清明的过程中,会因虚妄与造作习惯习气,并非是简单的表面把心拉回来的事情,也并非是懂得了就能马上做到的。
所以需要投入时间精进修炼。。就如想要脱离裹身的沼泽泥潭,需要具有奋勇、坚决的行动力才行。一样的道理。
打坐,就是这样的修炼心意修身心修人生的过程。。栓意马,锁心猿,清心止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