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296贴子:73,645,988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章————枪头对准了南方
北宋从后周政权所承袭下来的地盘,只是黄河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各地。虽然,赵匡胤在一年的时间里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是在宋朝的辖区外,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和其控制下的北汉,南有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割据政权。
这都让他寝食不安,辗转难眠。
赵匡胤经常微服出行,一来侦视民情,二来可以消散一下他内心的烦闷。他经常不打招呼就去到大臣的家里,赵普的宅邸离皇宫很近,害得赵普退朝回到家中都不敢脱衣帽,生怕官家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出现。


IP属地:广东97楼2018-07-10 13:16
回复
    有一天夜里下大雪,赵普猜官家应该不会来自己家了,正准备脱衣休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叩门声。赵普去开门,看到赵匡胤站在风雪中。赵普赶紧行礼,赵匡胤告诉他:“我已经约了光义来。”一会儿赵光义就到了。
    几个人在堂中架起了炉子搞起了烧烤。赵普问道:“冬夜这么冷,为什么陛下还会出来?”
    赵匡胤说:“我一想到我床榻外都是别人家的地盘我就睡不着啊,所以来跟卿聊聊天。”
    赵普说:“陛下认为国土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不知陛下作何打算?”


    IP属地:广东98楼2018-07-10 13:17
    回复
      赵匡胤说:“我想先打太原。”
      赵普沉默良久,然后说:“很难理解。”
      赵匡胤忙问原因,赵普说:“先打太原有害无利,为什么不等到先削平南方各国之后再攻打北汉?北汉只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那个时候取胜就如同囊中取物。”
      赵匡胤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刚刚只是想试探卿的想法。”
      于是,先南后北的策略就这样定下了。


      IP属地:广东99楼2018-07-10 13:17
      回复
        这时南方的各个政权仍然是只顾着享乐或者夺位造反,完全没有想到赵匡胤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南方。
        恰巧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11岁的幼子周保权继位。衡州(湖南衡阳)刺史张文表乘机发动兵变,随之攻占了潭州(湖南长沙)。周保权一面派杨师璠率军抵挡,一面派人向宋朝求援。
        十一月,南平统治者高保勖也病死,侄子高继冲继位。武平和南平都是新君继位,可以趁着继位不稳的机会拿下,于是赵匡胤采取一箭双雕的方针:以借道为名灭南平,以救援为名灭武平。


        IP属地:广东100楼2018-07-10 13:17
        回复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初七,赵匡胤命慕容延钊、李处耘等出兵湖南。当经过南平时,要求借道过境,高继冲没有防备答应了宋军,被宋军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湖北荆州)城巷,高继冲未作反抗,举城投降。
          宋军轻轻松松拿下南平后,又征调南平一万多名士兵,合兵向武平急进。这时,武平已经平息了内乱,得知宋军压境的消息,就做抵抗准备。但宋军来势汹汹,水陆并进,接连攻占岳州、澧州(湖南澧陵县)、朗州(湖南常德)等多个城池,周保权也被生俘,两湖地区就此纳入宋朝版图。


          IP属地:广东101楼2018-07-10 13:18
          回复
            有间谍从四川回来,赵匡胤就问他:“蜀地可有什么新闻没有?”
            间谍回答:“成都满城都在传诵一首《苦热》诗,这诗是这么说的:‘烦暑郁蒸何处避,凉风清汽几时来?’”
            赵匡胤听了一拍大腿说:“啊呀呀,蜀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我去解救他们呀!”赵匡胤就想对后蜀出兵,但是又苦于出师无名。
            后蜀国君孟昶(chǎng)听说了就想用朝贡来缓和,被他的大臣王昭远劝住了。孟昶就写信给北汉的刘钧希望能结为盟友,共同抗宋。结果携蜡丸帛书的使臣在去往太原途中被宋朝士兵截获,赵匡胤不怒反笑:“哈哈,这下兴师有名了。”


            IP属地:广东102楼2018-07-10 13:18
            回复
              由于王全斌的所作所为导致宋军在蜀地不得民心,在全师雄率兵占领彭州之后,西川十六个州县也纷纷起兵响应,随后逼近成都。崔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领兵出战,被全师雄打败,叛军也越来越多。
              王全斌又派张廷翰、张煦前往镇压也失利,只得退守成都。
              一个多月以来由于交通被切断,信件都无法传送出四川,王全斌等人非常害怕。当时成都城中还有两万蜀兵,王全斌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商议后把蜀兵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IP属地:广东105楼2018-07-10 13:19
              回复
                后蜀国君孟昶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欧阳修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首次把孟昶的昏君形象写入官方正史,著名的七宝溺器出自于此,称:“昶好打球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年少不亲政事”。
                北宋初年四川人景焕所著的《野人闲话》却说孟昶聪敏仁义,尊儒尚道,有文采,兴科举,总之,景焕笔下的孟昶是位难得的明君。
                据说孟昶也是对联的资深爱好者,名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便出自于孟昶之手。笔记小说《蜀梼杌》也称赞孟昶“好学,凡为文皆本于理。”
                唐代贞观之治时,米卖四五文,是唐代最富庶的时候,但后蜀时期,“斗米三钱”,比贞观时还便宜。孟昶离开四川去开封时,四川的百姓还自发到江边送行,沿途哭泣的百姓很多,甚至还有哭到昏倒的。


                IP属地:广东107楼2018-07-10 13:20
                回复
                  十一章——这个美女不简单
                  后蜀既亡,孟昶得携家带口去汴京(北宋的京城,也称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谢罪,他的宠妃花蕊夫人徐氏也随同前往。
                  孟昶的花蕊夫人“须臾不能离其侧”,花蕊夫人受尽孟昶的万千宠爱已经到了无已复加的程度。因为花蕊夫人喜欢牡丹和红栀子花,孟昶就令蜀地百姓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据说成都被称为锦城也有这个原因。
                  花蕊夫人的“花蕊”二字,是“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意思是花都比不上她的容貌,芯蕊跟她的容颜比起来也逊色很多。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美女的描述经常用美好的自然风物相比,如杨柳细腰、手如柔夷、桃腮杏面等,连娇美的花蕊都能胜过的美人,容貌该是何等的倾国倾城!


                  IP属地:广东109楼2018-07-10 13:21
                  回复
                    孟昶也写过词赞美花蕊夫人的美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后来苏轼也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引用了孟昶的这两句词。说花蕊夫人有着洁白如冰雪的娇嫩肌肤,吹过她身旁的风都带着似有似无撩人的香气,这词写得意境双绝,引起人们无限遐想:那该是有着怎样绝世美貌的女子才会这般美好呢?
                    而女人若只有美貌,美则美矣,却是徒有其表,并不足以让更多的人称道。《全唐诗》收录了花蕊夫人的诗作一百余首,虽然并非全部都是佳作,但从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这个美人儿具有多高的才情。另外,花蕊夫人还和卓文君、薛涛、黄娥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
                    这样貌美、又极富才情的女子怎能不叫人着迷?


                    IP属地:广东110楼2018-07-10 13:22
                    回复
                      赵匡胤仰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已久,他也抗拒不了花蕊夫人这样才色双绝的女人,甚至后世有传闻说赵匡胤之所以早早攻下后蜀就是因为想一睹芳容再一亲芳泽……
                      花蕊夫人到了汴京,赵匡胤见到了自己的女神后非常激动,还让花蕊夫人作诗。花蕊夫人吟道:
                      君王城上树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IP属地:广东111楼2018-07-10 13:23
                      回复


                        IP属地:广东112楼2018-07-10 13:27
                        回复
                          只可惜这些美人都不是史书的执笔者,她们对自己的冤情无法辩驳,所以在史书上只能任人宰割。幸而花蕊夫人能作诗,可以为自己辩白:选择投降的是君王,深宫之内的妇人又如何能左右呢?
                          花蕊夫人的诗让赵匡胤内心涌出无限的怜惜,同时也觉得花蕊夫人不管是才气还是容貌都名副其实,对花蕊夫人越发的着迷。


                          IP属地:广东113楼2018-07-10 13:28
                          回复
                            开宝元年(968年)七月,北汉皇帝刘钧去世,他的养子刘继恩登上帝位。刘继恩痛恨独揽朝政的宰相郭无为,却被郭无为先下手为强,杀掉刘继恩,扶立刘钧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为帝。此后,郭无为依仗自己策立天子的功劳更加独断专行,引起了刘继元等人的愤恨,北汉内部矛盾进一步升级。
                            赵匡胤得知,立即将“先南后北”的征战策略丢在一边,命李继勋、郭进、曹彬等人领兵,分两路北伐太原。军队很快攻入北汉境内,刘继元大为惊恐,立即向辽国求援。
                            此时的辽国是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也就是辽穆宗当政,他虽然酗酒、游猎而怠于政事,且北汉与辽国实际上也存在着各种利害冲突所产生的矛盾,但他深知易守难攻极具军事优势的太原若被宋朝占据,辽宋之间的局势将会往不利的方向发展,于是他立即下令派兵出援。


                            IP属地:广东115楼2018-07-10 13:29
                            回复
                              赵匡胤只是想趁着北汉的内乱可以不战而胜,所以并没有做与辽军作战的准备。久攻太原不下的李继勋等人在获知辽援兵将至的消息后,担心腹背受敌,于十一月仓皇退军。北汉军趁机联合辽兵杀入宋朝边境,大肆掠夺一番后就回去了。
                              赵匡胤颇不甘心自己首次派兵征伐北汉却无功而返,决心在次年二月亲征来洗刷这一耻辱。鉴于上次没有防备辽军救援而失败的教训,赵匡胤命河北的宋军严防契丹骑兵威胁宋军主力的后侧,同时又任命何继筠在石岭关(山西省阳曲县东北)阻击自北京方向来援的辽兵。


                              IP属地:广东116楼2018-07-10 1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