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296贴子:73,645,988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距周世宗去世刚半年,镇州、定州(今河北省辖内)两州的长官一同上奏说北汉联合辽国再次大举入侵。
小皇帝才八岁,不可能拿得出什么妙计。年轻的符太后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不得不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
当初周太祖郭威伐北汉时是二话不说亲自带兵出征,在去世后北汉也曾趁着后周大丧时与辽国联合出兵,幸而周世宗亲征得以获胜。范质只是一个文弱书生,闻听北汉又联合辽国南下,而且出兵规模比上次更大,那这次是该叫八岁的小皇帝亲征还是该叫他这个辅佐大臣领兵出征呢?


IP属地:广东66楼2018-07-10 12:54
回复
    范质惊惧之下完全忘记了求证真假,一心琢磨着该派谁出征。
    他暗思朝中大将,韩通是个鲁莽、不懂兵法的武夫,无法胜任统帅之职,军情紧急,其他武将又离京城较远,相较之下作战能力最出色的就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了。
    可赵匡胤推脱自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IP属地:广东67楼2018-07-10 12:54
    回复
      在赵普为首的智囊团的精心谋划之下,赵匡胤就这样顺利拿到了可以调兵遣将的兵符。历史上拿到兵符就马上起兵造反的事例也有很多,但赵匡胤和赵普却没有这样做。
      赵匡胤既然拿到了最高军权,便统率诸军北上。军队浩浩荡荡地走到开封城外四十里地的陈桥驿就停下来扎营。


      IP属地:广东68楼2018-07-10 12:54
      回复


        IP属地:广东69楼2018-07-10 12:57
        回复
          在苗训和楚昭辅指出天有二日之后,赵匡胤的一个手下叫李处耘的就四处与将士们议论“天有二日,国有二君”、“主少国疑”、“点检作天子”等话题。
          于是有将士开始在军中散布言论:“主上还小,都没能亲政。今天我们为国家破贼拼得头破血流、满身伤病,等小皇帝大了,谁还记得我们今天的功劳?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迟。”


          IP属地:广东70楼2018-07-10 12:58
          回复
            经过这样一番暗中引导,就有士兵涌到赵普的帐内说:“我们今天北上御敌,皇帝还小,谁会记住我们的功劳?不如立点检为天子,我们都成了拥戴的功臣,然后再北征。”
            士兵们主动提出造反了,看来成功在即,但是赵普的反应却让人出乎意料。
            赵普听了脸色一沉,厉声说:“太尉赤忠,必不汝赦!”赵普说太尉对国家忠心耿耿,怎么会造反呢?你们要是再敢说造反谋逆这种话,太尉绝不会轻饶你们!
            士兵们看赵普声色俱厉,被吓得退了出去。
            怎么回事?士兵们都说要造反了,赵普居然把人家吓跑了,难道赵普是传说中的猪队友吗?


            IP属地:广东72楼2018-07-10 12:58
            回复
              结果没过几分钟,刚刚说造反的士兵居然又来了,而且他们还拔出了刀剑。
              士兵们退了出去以后,走着走着突然反应过来,“哎呀!我们刚刚说要造反要另立天子,这是谋逆的大罪啊,不仅要杀头还会累及全家!不行,必须要造反!”士兵们于是又回到了赵普的帐内,拔出刀剑对赵普说:“我们今天一定要造反!”
              实际上,这一切都在赵普运筹帷幄之中,现在这个造反的黑锅就让这些士兵给背了。士兵们第一次说造反是很随意的,如果轻易答应了一起造反,将来失败,罪责是大家一起承担,第二次再说造反就是士兵们犯了死罪箭在弦上必须要造反,这样一来,士兵们不会轻易中途撂挑子,而赵匡胤也不用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原来赵普不是猪队友,而是神一样的队友。


              IP属地:广东73楼2018-07-10 12:59
              回复
                当时已经是晚上,赵匡胤也早已喝了酒在自己的帐内呼呼大睡。赵普一看士兵们急红了眼,就说:“各位暂且稍安勿躁,我去叫醒太尉。”
                但是赵匡胤怎么叫都叫不醒。
                为什么叫不醒呢?我们都知道:你永远都叫不醒装睡的人。
                对于赵匡胤来说,这将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一夜,过了这一夜,他极有可能会登上皇帝宝座。这事不论搁到谁身上,都是会激动紧张得无法入眠,而史书却记载赵匡胤在那个特别的夜晚是“鼾声如雷”。


                IP属地:广东74楼2018-07-10 13:02
                回复
                  赵普回来后无奈地对士兵说:“太尉喝醉了叫不醒。”
                  士兵们也是毫无办法,赵普就说:“现在各地节度使都有军队,我们的前军将士也已经出发了。如果我们发动兵变的时候,到处烧杀抢掠,这些节度使肯定要讨伐我们的,到时候我们都会被杀死。”
                  士兵就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赵普就说:“我们千万不能忘了忠孝仁义,进了京城,不要伤害少帝太后和大臣们,也不要伤害老百姓,那我们就算遵守忠孝仁义了。这样做的话按照太尉的行事风格,应该不会反对同你们造反了。”
                  在五代时建立的宋王朝之所以能够雄霸中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端倪,那时攻下城池,将领们都会默许手下士兵抢掠城中百姓,因此不得民心。赵普这样看似在保护百姓保护后周的官员,实际上是在保护未来的宋王朝。


                  IP属地:广东75楼2018-07-10 13:02
                  回复
                    士兵们听了赵普提的要求纷纷点头应允,接下来赵普派赵匡胤的卫队长通知守卫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把各个城门控制好,准备迎接大军入城;另外派人保护好赵匡胤与京城内赵匡胤家人的安全,又备好赵匡胤称帝的黄袍。
                    整个陈桥兵变事件的每一步都被设计得非常缜密,整个事件都严丝合缝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着,现在只等天亮了。


                    IP属地:广东76楼2018-07-10 13:02
                    回复
                      天快亮了,士兵们都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挤到赵匡胤的军帐外,帐内的赵匡胤听到吵嚷声就出外察看。
                      有将士对赵匡胤说:“我辈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众将士倒头就拜,嘴里还高呼万岁,没等赵匡胤回答,黄袍就披在了赵匡胤身上。赵匡胤推辞,领头的将士不从,拥着他上了马往开封走。
                      赵匡胤见推辞不过,就对军士们说:“你们要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听我的就好,如果不听,那我不能做这天子。”众人听了都跪下听命,赵匡胤接着说:“不可伤害主上及太后、公卿大臣。近世的帝王举兵入城的时候都会放纵士兵抢掠,你们入城切忌不可抢掠,如果有犯百姓,格杀勿论!你们能做到吗?”
                      众人听了,都答:“喏。”于是赵匡胤整饬队伍,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入城,军队果然对百姓无所惊扰。


                      IP属地:广东77楼2018-07-10 13:03
                      回复
                        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就这样发生了,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
                        但是,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就率军回城不用再出征抵御辽国来犯、且《辽史》也没有相关的出兵的记录,整个陈桥兵变事件从头到尾更是散发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IP属地:广东78楼2018-07-10 13:03
                        回复
                          第八章——宋朝诞生
                          范质和王溥等后周大臣听说赵匡胤夺权,都十分震惊。范质一听说后当场紧紧抓住王溥的手,指甲都嵌入了王溥的肉里,咬着后槽牙说:“仓促派兵,吾辈之罪呀!”
                          王溥也是惊得呆若木鸡,都忘记了疼痛。
                          随后,赵匡胤进了开封城,将士们拥着后周宰相范质、王溥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哭着对后周的宰相们说:“世宗在世时待我非常好,今天被六军逼着称帝,我也觉得非常惭愧,你们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还没等范质王溥回答,一旁的军校罗彦瑰就将一半剑亮出鞘,半劝半威胁的说:“我们已经没有主上了,今天必须要让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让罗彦瑰退下,罗彦瑰不退。


                          IP属地:广东79楼2018-07-10 13:03
                          回复
                            范质觉得昔日位列自己之下的人突然摇身一变就成为自己的主上一时还无法接受,且赵匡胤夺位的行为也有悖于士大夫推崇的忠孝伦理道德,就不肯下跪。可一旁的王溥却下跪了,事已成定局而且还有这么多带刀士兵在一旁虎视眈眈,范质没有办法,也不得不跟着跪下了。
                            于是接下来召列百官,小皇帝禅位,历经三百多年的大宋朝从此拉开帷幕。


                            IP属地:广东80楼2018-07-10 13:04
                            回复
                              在西汉时称天子为县官,东汉称天子为国家,也有称官家的,加上“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官天下高于家天下也是一种社会普遍政治意识,所以宋朝的皇帝更推崇官家的称呼而不是皇帝,因而也令宋朝流行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敬称为“官人”。
                              宋朝的官家是不称官员为爱卿的,爱卿在宋代是对青楼女子的称呼,皇帝称呼臣下是卿、或者“某卿”,某为姓,或者称呼是姓加官名,比如王枢密、李参政。


                              IP属地:广东81楼2018-07-10 1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