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号:111893039 大道同源 愿结缘有缘人,作无相布施。目前修行盛世以来临,你还在苦寻明师而无门吗?本群所修法门乃性命双修之法,简炼易行,打破常人向外求习惯,以内修为主,人人本自具足,只要方法对,再加日日多用功,人人都可打开自身如来藏,这样明师自现,并且这明师是与生俱来的,不离不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有缘人能习得此法。也欢迎各界同修过来交流探讨,共同提升,共修大道,为大道升华贡献一份薄力。守心法 又名大日如来真经或九阳真经,老子 如来 达摩 大势至 等均是以心法成就(心法在远古又叫南明离火 现在叫三昧真火)
什么是念佛一心不乱?下面的内容摘自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仅供参考: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情况,“一心”是从正面表述;“不乱”是从反而来表述。那一般又分为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以那种如子忆母的那种恳切的心啊来念;事相上去念;心不离佛、佛不离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念在这句佛号上;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可以伏灭烦恼,伏灭见思惑,就是事一心不乱初步的功夫能够伏住烦恼,伏住见思惑。那么功夫深到家了,就能够断见思惑。如果你仅仅是伏烦恼,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如果断了见思惑,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这就称为事一心不乱。进一步事一心不乱,你还能够侵断尘沙,就能够破一品无明,这时候你就能够得到理一心不乱。理就是你能够契证到无生法忍,自心的理体,真如理体。你得到理一心不乱,那么你就是大菩萨了,那往生的就是在实报庄严土里。
所以古来的注经家对这个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表述的话,实际上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是无份的。但我们要了解这个情况,所谓一心不乱从这个解释它是非常高。我们权且不说理一心不乱,就是事一心不乱,我们想伏烦恼,都是很难的。先不谈断的问题,伏烦恼,你看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啊!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伏住了见思惑。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伏住了见思惑,换句话说智者大师也只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那蕅益大师临终示位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他示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是凡夫。他不仅没有断见思惑,甚至见思惑都没有伏住,但是在这个水平他大彻大悟了,开悟了,见解与佛同齐。也就是说临终示位,连蕅益大师都没有得到这个事一心不乱,更何况我们?所以,这个净宗祖师在解释当中,可不要把这个一定要得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得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情况,“一心”是从正面表述;“不乱”是从反而来表述。那一般又分为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以那种如子忆母的那种恳切的心啊来念;事相上去念;心不离佛、佛不离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念在这句佛号上;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可以伏灭烦恼,伏灭见思惑,就是事一心不乱初步的功夫能够伏住烦恼,伏住见思惑。那么功夫深到家了,就能够断见思惑。如果你仅仅是伏烦恼,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如果断了见思惑,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这就称为事一心不乱。进一步事一心不乱,你还能够侵断尘沙,就能够破一品无明,这时候你就能够得到理一心不乱。理就是你能够契证到无生法忍,自心的理体,真如理体。你得到理一心不乱,那么你就是大菩萨了,那往生的就是在实报庄严土里。
所以古来的注经家对这个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这样的一个表述的话,实际上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是无份的。但我们要了解这个情况,所谓一心不乱从这个解释它是非常高。我们权且不说理一心不乱,就是事一心不乱,我们想伏烦恼,都是很难的。先不谈断的问题,伏烦恼,你看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啊!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伏住了见思惑。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伏住了见思惑,换句话说智者大师也只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那蕅益大师临终示位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他示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是凡夫。他不仅没有断见思惑,甚至见思惑都没有伏住,但是在这个水平他大彻大悟了,开悟了,见解与佛同齐。也就是说临终示位,连蕅益大师都没有得到这个事一心不乱,更何况我们?所以,这个净宗祖师在解释当中,可不要把这个一定要得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得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