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33贴子:952,988

回复:禅净双修——我的打坐经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同楼主一样,以前也修其他法门,现在也是打座念佛,不过我念4字,习惯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17-06-14 15:52
收起回复
    世出世间诸法,无不以诚为本。则修行人,更当致诚。诚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凡诵经时,必须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稍有懈怠疏忽之容。久而久之,自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喻如阳春一到,坚冰自消。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是看经念佛最妙之法。汝能终身依此而行,其利益有不可明言焉者。——摘自《印光大师全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17-06-14 19:43
    回复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上句代表初步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下句则是成就真正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有时且念十方佛”,说明全心全意念佛,将佛深深印在心上。“无事闲观一片心”,念佛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杂想空,佛号也空。此时真正进入念佛境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同于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净土自然现前。——《定慧初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17-06-15 09:30
      收起回复
        我是听松果体音乐打坐,很奇怪第三天就有你说的感觉,首先感觉不到自己穿衣服,然后感觉到周边的气息流动,然后手没知觉了。然后就看到白光,从头上照下来的,有一次还有一个亮点蹦出来,一下炸开,眼前全点亮起来,刚开始我认为是灯光照到,就用毛巾把眼睛包起来,还是看到白光。然后要出来时,手指感觉动不了,要慢慢才恢复可以动。我想请教收气怎么做。


        来自iPhone客户端129楼2017-06-15 16:54
        收起回复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节引:念佛不能一心,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不一也。偈曰:‘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0楼2017-06-16 09:12
          回复
            受益很多,请问可以加你的QQ 吗?想跟你学习,我刚打坐 1 个月,一天两次,每次 半小时


            131楼2017-06-16 16:31
            收起回复
              南怀瑾:在开始修习禅坐时,应该特别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习惯,就无法改正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规定,有很深的涵义,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则,应该切实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赖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养精神,才能达到健康的生命。培养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没有妄念,身体安宁;心中一空,生理机能才会生生不绝。能够不绝的生,另一方面再减少消耗,自然会达到精神充沛超过平时的状态。
              人的精神是随着气血的衰旺,而呈现充沛或亏损的现象。如果思虑过多、过度疲劳,气血就渐呈亏损衰弱的现象。所以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也就是说,身体保持安定状态,生命就有了根,丢掉了思虑,摒弃了欲望,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2楼2017-06-17 10:23
              回复
                隋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节引:欲决定生西方者,具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不净臭秽,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所爱境界男女等身,深生厌离。若能如此常观不净,淫欲烦恼,渐渐减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为厌离行。二者欣愿行,复有二种:一、先明求生净土,为欲拔一切净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苦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救苦众生。二、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以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7-06-18 11:46
                收起回复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问题了。若照顾不到法身,自性弥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自心,自心具法身,自心作佛,就还是不会念,所以说八十老翁也还念不会。有些胆大心粗的人,说我念佛念的很久了,在作事时都能念佛了,可不知道但是口念啊!不知道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所以念佛必得学佛,学佛因地未成佛时的大愿大行,如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大愿,广度众生,我们念阿弥陀佛而不发愿,就不算是会念。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果位证成佛道,庄严成了极乐世界,是因果不差的道理。四十八大愿不离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先发四十八愿以愿导行;后行十大行愿,以行填愿。——慈舟大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7-06-19 08:05
                  收起回复
                    以慈悲欢喜为布施,以严净三业为持戒,以随缘顺受为忍辱,以调伏习气为精进,以不忘正念为禅定,以方便觉察为智慧。——《自警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7-06-20 08:35
                    收起回复
                      憨山大师: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但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致。凡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心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着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静中,不杂不乱,久之梦寐一如。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7-06-20 19:46
                      收起回复
                        密参首座说,他在金山寺功夫得力,头上现出光明如太阳照身上,时间不长,有人认为他已破本参,他回高旻寺问来果老和尚,老和尚说此乃识神境界,不可执着。功夫要入门之时,头上有一种光明,如太阳,妄想歇,识神现。密老过去在云门寺打七,功夫得力,日夜不用睡,无昏沉,轻安自在,怀疑是魔境,去问虚老,虚老说:“继续向前用去”。他说由于我见太重,根基力量不够,冲不过去而后退也。可见疑念之害也,这个疑念于疑情得力是相反的。密老他曾经在天童寺掛长单,看《大乘起信论》后,二十多天没有什么大的妄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7楼2017-06-21 08:24
                        回复
                          请问同修们,我突然想打坐,开始还可以打会单盘坐,打坐没多久,感觉腿的关节特别痛,走路腿变形了,是我腿太胖了,不能练习打坐????


                          来自手机贴吧138楼2017-06-21 09:37
                          收起回复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IP属地:山东139楼2017-06-22 10:14
                            收起回复
                              点击本吧热门贴,发现排第三名了。点击进来看来前面的一些概述,觉的不错。先顶贴,后慢慢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0楼2017-06-23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