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8贴子:431,740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译】
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郊外行如飞。白色丝线镶旗边,好马四匹后相随。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送给?
高扬旗上画鸟隼,驾车已经在近城。白色丝线织旗上,好马五匹后面跟。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相赠?
高扬旗上垂鸟羽,驾车已经到城区。白色丝线缝旗上,好马六匹后驰驱。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来自iPhone客户端880楼2015-10-29 18:32
回复
    【2015.10.30】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
    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
    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
    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
    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
    不夙则莫。


    来自iPhone客户端882楼2015-10-30 00:05
    回复
      【字译】
      ①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②公:公家。
      ③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④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⑤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瞿瞿(qù 去):瞪视貌。
      ⑥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⑦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来自iPhone客户端883楼2015-10-30 00:05
      回复
        【译】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来自iPhone客户端884楼2015-10-30 00:06
        回复
          【赏析】
            关于的主题,今人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反映劳动者对繁重劳役的怨愤。全诗三章,诗人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者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来写: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来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劳工们一个个被惊醒过来,黑暗中东抓西摸,手忙脚乱,有的抓着裤管套上胳膊,有的撑开衣袖伸进双腿。一时间,乱作一堆,急成一团。那为什么监工的这一叫喊,劳工们竟吓得如此手脚失措呢?正是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受到残酷压迫的结果,日常只要稍不留意就会遭到公家处罚,受皮肉之苦乃是寻常之事。因此尽管还在黑夜,监工的一声吆喝,谁还敢怠慢一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特殊的时刻,突出“颠倒衣裳”这一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典型细节,在两章诗中反覆叙写,一再渲染。通过这一强化,既画出了这伙苦力慑于淫威的惧怕心理,又写出了他们所受的非人待遇,像牲口一样被驱使,没日没夜为主人劳作,却得不到丝毫人身自由。这两章看似平静的叙述,实际上已蕴藏着劳工们的不平之鸣,两章末句“自公召之”、“自公令之”,正透露出这些被劳役者已开始意识到——他们受苦受难的根源来自“公”。
            紧接着第三章便从他们当下的劳作写起。原来他们半夜被驱赶来是砍柳枝编菜园篱笆,监工的正瞪着可怕的大眼监视着。“狂夫”的称谓隐含着被劳役者对监工凶狠面貌的揭露和怨恨。末两句“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则是“东方未明”的延伸,点出这些被劳役的人们不但要起早,而且还要摸黑;这也不是偶然性的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穷年累月莫不如是。
            此诗每章两韵:一、二句一韵,三、四句一韵。译诗韵脚从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885楼2015-10-30 00:0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86楼2015-10-30 11:21
            收起回复
              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888楼2015-10-30 21:24
              收起回复
                狂汉瞪眼。。。看到了想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89楼2015-10-30 22:02
                回复
                  【2015.10.31】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
                  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
                  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
                  可以沤纻。
                  彼美淑姬,
                  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
                  可以沤菅。
                  彼美淑姬,
                  可与晤言。


                  来自iPhone客户端890楼2015-11-01 17:42
                  回复
                    【字译】
                    ①池:护城河。
                    ②沤: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
                    ③姬: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④晤歌:用歌声互相唱和。
                    ⑤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织夏布。
                    ⑥菅(jiān):菅草。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可做索。


                    来自iPhone客户端891楼2015-11-01 17:43
                    回复
                      【译】
                      东门外有护城河,可以浸麻可泡葛。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相会又唱歌。
                      东门外有护城河,泡浸纻麻许许多。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倾谈情相和。
                      东门外有护城河,泡浸菅草一棵棵。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叙话真快活。


                      来自iPhone客户端892楼2015-11-01 17:43
                      回复
                        【赏析】
                          这是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可以想像,一群青年男女,在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大家在一起,一边干,一边说说笑笑,甚至高兴得唱起歌来。小伙子豪兴大发,对着爱恋的姑娘,大声地唱出这首《东门之池》,表达对姑娘的情意。这种场面,时至今日,还屡见不鲜。沤麻的水,是有相当强烈的臭味的。长久浸泡的麻,从水中捞出,洗去泡出的浆液,剥离麻皮,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但是,在这艰苦的劳动中,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又说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歌声充满欢乐之情。
                          全三章十二句,其实只是一个意思,一章已经把全部意思包容了。二、三章只是复沓。而复沓,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字语反覆吟唱,正是中国民歌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反覆吟唱,既表现劳动青年感情的纯朴强烈,又以复沓的手段加强诗歌的主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代。
                          


                        来自iPhone客户端893楼2015-11-01 17:46
                        回复
                          【2015.11.1】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
                          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
                          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
                          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
                          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
                          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
                          贻我握椒。


                          来自iPhone客户端894楼2015-11-01 17:47
                          回复
                            【字译】
                            ⑴枌(fén):木名。白榆。
                            ⑵栩(xǔ):柞树。
                            ⑶子仲:陈国的姓氏。
                            ⑷婆娑:舞蹈。
                            ⑸榖(ɡǔ):良辰,好日子。差(chāi):选择。
                            ⑹南方之原:到南边的原野去相会。
                            ⑺绩:把麻搓成线。
                            ⑻市:集市。
                            ⑼逝:往,赶。
                            ⑽越以:作语助。鬷(zōnɡ):会聚,聚集。迈:走,行。
                            ⑾荍(qiáo):锦葵。草本植物,夏季开紫色或白色花。
                            ⑿贻:赠送。握:一把。椒:花椒。


                            来自iPhone客户端895楼2015-11-01 17:48
                            回复
                              【译】
                              东门种的是白榆,宛丘种的是柞树。子仲家中好女儿,大树底下婆婆舞。
                              良辰美景正当时,同往南方平原处。搁下手中纺的麻,姑娘热情婆娑舞。
                              良辰佳会总前往,屡次前往已相熟。看你好像荆葵花,送我花椒一大束。


                              来自iPhone客户端896楼2015-11-01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