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8贴子:431,726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赏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
  《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不足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人之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来自iPhone客户端819楼2015-10-16 15:45
回复
    昨天手机坏了 没有更 签了400多天的贴吧也断了 今天补两篇


    来自iPhone客户端820楼2015-10-18 18:54
    回复
      【2015.10.17】
      《葛屦》
      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
      掺掺女手,
      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
      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
      宛然左辟,
      佩其象揥。
      维是褊心,
      是以为刺。


      来自iPhone客户端821楼2015-10-18 18:58
      回复
        【2015.10.18】
        《鸨羽》
        肃肃鸨羽,
        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
        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
        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
        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
        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
        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
        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
        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
        曷其有常?


        来自iPhone客户端825楼2015-10-18 19:02
        回复
          【字译】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 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 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 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来自iPhone客户端826楼2015-10-18 19:03
          回复
            【译】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来自iPhone客户端827楼2015-10-18 19:03
            回复
              【赏析】
                关于这首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鸨鸟属于雁类飞禽,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亦平平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


              来自iPhone客户端828楼2015-10-18 19:05
              收起回复
                【2015.10.19】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
                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
                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
                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
                明星晢晢。


                来自iPhone客户端829楼2015-10-19 14:15
                回复
                  【字译】
                  ①牂牂(zāng):风吹树叶的响声。一说茂盛貌。
                  ②昏:黄昏。期:约定的时间。
                  ③明星:启明星,晨见东方。煌煌:明亮。
                  ④肺肺(pèi):同牂牂。
                  ⑤晢晢(zhé):同煌煌。


                  来自iPhone客户端830楼2015-10-19 14:16
                  回复
                    【译】
                    东门的大白杨呵,叶儿正“牂牂”低唱。约好在黄昏会面呵,直等到明星东上。
                    东门的大白杨呵,叶儿正“肺肺”嗟叹。约好在黄昏会面呵,直等到明星灿烂。


                    来自iPhone客户端831楼2015-10-19 14:17
                    回复
                      【赏析】
                        倘若将“明星”视为夜晚升空的众多星辰,这首的情致便当是欢乐的:当黄昏将临,月儿尚未朗照,夜空上开放灿烂如花的第一朵明星时,约会的情人便要到来——这时的主人公,隐身在“牂牂”“肺肺”的白杨树荫下,心中该漾动着几多期盼的喜悦。
                        但“明星”在古代实为“启明星”之专名,它在黄昏的时候隐于西天,直到黎明时分方才灼灼升现东方。明白了“明星”之特指,这首诗的基调便刹那间改观了:涌动在诗中的,再不是黄昏约会的喜悦,而只有终夜不见情人来会的焦灼和惆怅了。
                        此时主人公的伫足之处,正有一排挺拔高耸的白杨。诗中描述它们“其叶牂牂”、“其叶肺肺”,可见正当叶儿繁茂、清碧满树的夏令。当黄昏降临、星月在天的夜晚,乌蓝的天空撒下银白的光雾,白杨树下便该映漾出一片怎样摇曳多姿的树影。清风吹过,满树的叶儿便“牂牂”、“肺肺”作响。这情景在等候情人的主人公眼中,起初一定是异常美妙的。故诗之入笔,即从黄昏夏夜中的白杨写起,表现着一种如梦如幻的画境;再加上“牂牂”、“肺肺”的树声,听来简直就是心儿的浅唱低回。
                        但当主人公久待情人而不见的时候,诗情便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字面的景象似乎依然很美,那“煌煌”、“晢晢”的启明星,高高升起于青碧如洗的夜空,静谧的世界便全被这灿烂的星辰照耀了。然而,约会的时间明明是在黄昏,此时却已是斗转星移的清寂凌晨,连启明星都已闪耀在东天,情人却不知在哪儿。诗讲究含蓄,故句面上始终未出现不见情人的字眼。但那久待的焦灼,失望的懊恼,分明已充溢于字里行间。于是“煌煌”闪烁的“明星”,似也感受了“昏以为期”的失约,而变得焦灼不安了;就是那曾经唱着歌儿似的白杨树声,也化成了一片嘘唏和叹息。


                      来自iPhone客户端833楼2015-10-19 14:21
                      回复
                        原来想买一本来看的 楼主大好人 就不用买了 自己抄也是一种乐趣


                        来自iPhone客户端834楼2015-10-19 17:11
                        收起回复
                          【2015.10.20】
                          《渭阳》
                          我送舅氏,
                          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
                          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
                          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
                          琼瑰玉佩。


                          来自iPhone客户端835楼2015-10-20 19:43
                          回复
                            【字译】
                            ①曰:发语词。阳:水之北曰阳。
                            ②路车:朱熹《集传》:“路车,诸侯之车也。”
                            ③琼瑰:玉一类美石。


                            来自iPhone客户端836楼2015-10-20 19:43
                            回复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9楼2015-10-21 0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