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经吧 关注:198贴子:40,548

回复:【义门】和道家整理和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章非常有名。因为这一章经常被用来说明“有”和“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几乎是各个辩证学派,都要引用这段话。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道德经中表否定的词语非常重要。因为否定的词语未必表示判断,往往是有着更多的含义。前面已经提到了“不”和“非”,不过虽然老子在前面提到过“无”,但我们对于“无”还没有进行过解释。


224楼2013-05-22 23:25
回复
    道德经第一章,我们两次看到了“无”字。一次是在“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段。还有一次是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两句。
    第一次出现的“无”,比较玄乎。所以我们把这个“无”字当做跟“道”和“玄”一样玄乎的词语,暂时放在一边,通过在后面的理解进行理解。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宇宙是从“无”中间突然出现的。就好像大爆炸理论说的那样。此外,每个人生下来一无所有,然后才会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奋斗、收获、财富、救赎、度己、度人等等。这是一种普遍的认识。但老子显然不会想得如此简单。


    225楼2013-05-22 23:25
    回复
      于是我们立刻在道德经第一章看到了第二句有关“无”的句子。大道,需要无欲,才能知道真正的妙处。这对现代科学也有启示。正是利用了无的概念,人们才发明了代数学。代数学里面的公式,是没有真正的数字的,但这些数字却代表着数学的规律。中国文化中常有“旁观者清”这种说法。因为旁观者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被双方过度的欲望所影响,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这种“无”的状态之下,我们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来。


      226楼2013-05-22 23:26
      回复
        如此我们又要说到无神论。到底有没有神呢?有没有神人们不知道,总之这个时代神没有出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神的话,神也要让这个时代无神。其原因,应该是神发现神出现之后,人类的某种心魔不能克服,所以把自己隐藏起来,等着人类克服心魔。照例说,宇宙独一无二的神,本身是万能的,他又为何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呢?因为他深知“无”的奥妙。“无”,很多时候比有更能够办好事情。


        227楼2013-05-22 23:26
        回复
          然后我们再来看无产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结果,是让人类先无产再有产,然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表面看起来,很多人的财富没有了,实际上每个人的财富都得到了增加。实际上过去几千年,人类也没有能拥有如今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都是无产者创造的。尽管社会对无产者存在不公,但这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无产的问题。


          228楼2013-05-22 23:27
          回复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更能够体会到无的意义了。不过最经典的论述,还是在这一章。通过对几种“无”的论述,老子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述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


            229楼2013-05-22 23:27
            回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中国古代的战车,其轮子上有三十根金属条与轮轴相连接,就好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一样。在那些金属条之间,是空白,什么也没有。但这样的轮子却可以承载起战车。


              230楼2013-05-22 23:28
              回复
                为了方便。再发一下本章断句。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31楼2013-05-22 23:28
                回复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在做陶器的时候,中间掏一个空洞,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却可以装东西。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杯子里只有空气,看上去没有东西,却可以装水。


                  232楼2013-05-22 23:28
                  回复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房间若没有门窗,就只能叫做坟墓,不能住人了。因为人不能进出。同时,窗子还有通风的作用。门和窗打开都没有东西,却可以让人能够住,能够更加舒服地住。


                    233楼2013-05-22 23:29
                    回复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有的物质都是有用的,但在必要的时候,腾出物质的空间,人却可以更好地生活。“利”指用处,“用”指生活。


                      234楼2013-05-22 23:29
                      回复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无”,实际上就是“空间”,就是“立身之地”。如果人类没有空间,就会被物质挤扁了,何来生存?“空间”不仅是立身的空间,同时也是通道,道路,也就是人类能够自由活动的前提。现在我们讲“修路”,实际上古时候,路是不用修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能够走就是路。也就是搬开障碍,路就出来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大桥是有,开道则是无。因为开道,意味着砍掉前面的荆棘,甚至有的时候要把前面的山推平。就是要创造一种“无”的效果。


                        235楼2013-05-22 23:30
                        回复
                          这一章说明,尽管“有”,也就是财富,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用处,但还有一种东西,我们是离不了的,那就是“无”,也就是生存空间。人类的物质欲望发展到极端,就会用有来填平无,这样我们就失去无了。没有了空间,人类也就不能生存了。


                          236楼2013-05-22 23:30
                          回复
                            之所以要救世,就是为人类重新腾出能够生存的空间,同时确保这样的空间不会被毁坏。


                            237楼2013-05-22 23:30
                            回复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38楼2013-05-23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