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更细心观察的人,你会发现你的这位强迫症朋友在日常中会有一些更奇特的行为,譬如说他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对事态的支配欲望——他总是喜欢打有准备之仗:在你们一起出行时他有时喜欢提前规划好路线和时间(前提是此时他的强迫观念并没有折磨他,否则他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你在给他介绍一位新朋友时他总是表现出小心翼翼和拘谨,就仿佛在戒备着什么似的;他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觉,他凡事都喜欢做好最坏的打算还美其名曰未雨绸缪。
当然这一切他自己都察觉不到,否则这些就不称为“无意识驱力”,他能觉察到的只有这种无意识驱力表达在意识上的表象问题,也就是正在折磨他的问题,他很难意识到自己内心无时无刻不受到两种动力(楼主之前的猜想—即不安全感和支配欲)的驱动,而这两种动力也会潜移默化在他的人际关系中得以体现,他甚至可能还以为自己伪装的很好。
楼主观察到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是:假如你是一位做事比较靠谱的人,你的这位强迫症的朋友有可能还会在某个阶段对你产生信赖。这个现象实际上很奇怪,因为楼主之前假设强迫症患者无意识里有一种想要支配一切事态发展的欲望不断的指向外界,他们认为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怎么可能会轻易对他人产生信赖甚至依赖呢?
这就不得不提起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移情,什么是移情?来访者有时会将对重要客体的想法和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就称之为移情。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与母亲关系不好的女孩在某一时刻遇见了一位年长的女性,而这位女性是那么的温柔和知性,足以给她提供一个寄体来转移她对自己母亲的情感,此时她可能在与这位年长女性相处时展现出小女孩撒娇的一面,就好像她真的是她的妈妈一样;她也有可能将对自己母亲的怨恨很埋怨也转移到了这位年长女性的身上,甚至在这位年长女性并没有过多干涉她的情况下对她大喊不要试图控制我(她真实的妈妈很喜欢控制她)。无论如何,她实际上都将自己对真实母亲的情感和想法的一部分转移到了这位年长女性的身上,这位年长女性成为了她在这段关系中的“幻想母亲”,尽管这段关系最初是以师生、姑侄或者邻居的关系展开的。
有时我们会发现在一段关系中,即使是两个同龄人,但一方表现出类似于“拿主意的长辈”的角色身份,而另一方则表现出来“被照顾的晚辈”的角色身份,这就是移情和反移情的体现。楼主曾猜想强迫症患者指向外部的支配欲望是因原生家庭里父爱的缺失而形成的,因为从小缺少了安全感和约束力,使得病人面对不安全的环境时习惯性的想要掌控外界事物而不是掌控自身,那这部分缺少父爱的无意识内容也势必会在他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