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吧 关注:229,050贴子:16,632,654

回复:【讨论】前提速时代(81-96)列车时刻表欣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时从华北地区前往陕西,经石太-南同蒲也是常见的走向。
35/6后来变成K125/6/7/8,但放弃了这种走位,先是改走陇海-京广,现在变成陇海-京九(这种走法正变得越来越常见,早期06年左右好像是一个西安去东北的临客带节奏,后来此车图定并延长成都,成为K545/6,然后这么搞的越来越多)
261/2如今变成K213/4,一开始也是陇海-京广,09年开始走包西-太中银-石太
285/6可能是后来1485/6的祖先?


49楼2020-12-06 19:57
收起回复
    1985年人类驯服陇海铁路西段山区的经典记录
    84年4月,陇海宝鸡-兰州段完成电气化改造,此段当时为单线电气化;宝鸡-西安当时为双线、非电气化,但当时电气化改造已经开始,后来这一路段甚至能跑CRH。从兰州到西安676公里,最快的列车需要12小时17分才能完成该路段,直快列车则需要14 h左右;宝鸡-天水一般需运行3-3.5h。
    121/2:北京-兰州/西宁,后来成为T75/6和T152/1的前身,后来两组车单独开行,并升级为Z。
    143/4:西安-乌鲁木齐,后来在此基础上出现1043/4,并延长到奎屯。该车当时全程需要61小时37分,第一天晚上从西安出发,第四天上午到乌鲁木齐,而现在由西安到乌鲁木齐,动车组只需要13小时15分钟,朝发夕至,运行时间缩短了接近80%
    145/6/7/8:成都-兰州,经陇海、宝成运行,后来车次改为K345/6/7/8,当时需要25.5小时,如今这种走法早已放弃,从广元走兰渝抄近道,可以夕发朝至,甚至可以运行CR200J
    p.s. 当时9/10次特快依然途经成都走成渝线,与81年比,成渝间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


    50楼2020-12-06 20:26
    收起回复
      189/90还是一如既往地沿着焦柳线、襄渝线运行,这一线路这个阶段又增加了十堰进京车241/2,和配套的车底回送车315/6.241/2下行26小时14分,5:54始发成为每天北京站发出的第一班车;上行却慢得多,27小时38分,在高碑店站停车14分待避8次特快。此外,当时这趟车两次通过洛阳东并停车,如今这种运行方式越来越少,这一走向的列车直接不进洛阳,从陇海拐到焦柳上,有的在关林停一下就继续南下了。至少到06年,焦柳线关林以南都是内燃机牵引
      P.S. 如果旅客在洛阳东下车,第一次漏乘了还有机会,如果在洛阳东上车,不知道车站会让大家第一次停车时上车,还是第二次停车时再上?


      52楼2020-12-06 21:15
      收起回复
        有没有胶济铁路的部分呢楼主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3楼2020-12-06 21:22
        收起回复
          接下来 是1985年人类驯服兰新线和兰青线的珍贵数据
          那时候前往新疆的铁路方式非常有限,除了兰州-乌鲁木齐的列车本表未收录外,只有上海-乌鲁木齐51/2/3/4,北京-乌鲁木齐69/70,郑州-乌鲁木齐172/1,西安-乌鲁木齐143/4可以选择。一共五趟车,黄河以北大部基本上只能选69/70,华东和东南地区选51/2/3/4,中南地区选171/2,山西、陕西、西南地区选143/4最方便,除了陇海沿线,基本上都要进行换乘,从兰州到乌鲁木齐需要40-44小时,西安-兰州14小时左右,郑州-西安10小时,很多地区前往开行进乌车的城市,也需要一两天时间。
          那时候兰州-西宁普遍需要5小时左右。



          54楼2020-12-06 21:59
          收起回复
            左侧:郑州-武汉/信阳间的短途直快,当时郑武间夕发朝至可以睡得很舒服(只谈睡眠时间,由于当时列车没有空调,拥挤不堪,铁轨都是短轨,行车噪音很大,估计现在大家穿越到当时的卧铺车上并不能睡眠)
            右侧:郑州-重庆直快,后来演变为2222/3,K909/10,现已停开


            55楼2020-12-06 22:10
            收起回复
              213/4/5/6/7/8次:武昌-成都,当时运行37 h,经重庆走川渝线,后来升级为T245/6/7/8。值得注意的是,该车不仅与当时武昌-青岛213/4重号,而且都从武昌始发,只不过两趟车时间一早一晚,正好错开。不知道当时武昌站如何进行区分。(可能武汉附近不使用这个号,到了四川盆地再用213/4号)
              襄樊-柳州的173/4,后来成为1473/4次并加K。当时张家界还叫大墉(输入法已经很难打出这个词了,不过在国航的747-400客机上,由于飞机上大电视从没更新过,因此这个叫法保留了下来,当该机执行京广、京深航线时,这个地理名词又会蹦出来)


              56楼2020-12-06 22:22
              收起回复
                欣赏完了特快和直快,我们来深入铁路的毛细血管:普客、管客、混合列车、城郊列车
                在81年的时刻表上,我们就领教了当时远程大公交的厉害,和当时CR办通勤的热情,4年后,京广铁路北段,依然活跃着4xx的普客列车,永定门开往郑州的415/6路大公交,还再接再厉,延长到平顶山,持续运行长达23小时,约90站,从午夜开到午夜。
                由于京广线上总是活跃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特快和直快,阶级的差异,让这些“村村通22B大巴”生活在食物链底端。虽然415次在午夜从永定门发出,但是下半夜的京广线下行线并不宁静:上回书说到,北京站的旅客列车持续到半夜12点以后。415路车还没出京,就被去往昆明的61次特快追上,在琉璃河站停靠19分待避。凌晨4点,415次还要在定县停车17分待避开往南昌的145次直快。
                然而回程416路的命运更加悲催。凌晨2:54马头站停16分待避深圳开来的16次特快;6:18分大陈庄停车16分待避南宁开来的6次特快;上午8:30新乐站停靠12分,疑似有待避,但不能明确车次;11:06徐水停15分待避武昌开来的38次;13:19良乡待避石家庄开来的302次管快,安阳以北一共待避4-5趟车。
                石家庄-郑州417路公交黄粱梦站待避北京-重庆的9次特快,返程418路车马头待避南昌开来的146次直快,大陈庄待避重庆-北京10次特快
                郑州-太原407/8次马头待避武昌-北京的246次直快。
                本帖中,慢车待避快车的场景,在相应的停靠站以♂符号指出,可以看出京广线北段,列车之间的竞争非常蕉着,特别是马头站,有4班普客在此安排待避。


                57楼2020-12-06 22:44
                收起回复
                  接下来几个工作日,更新速度会减慢,预计一日5楼左右


                  59楼2020-12-07 08:50
                  回复
                    京广线郑州-信阳间,85年每日运行3对管客慢车;信阳-武昌间2对
                    525/6次是郑武间朝发夕至的日间公交。525停靠区间内除苏桥外每一座车站,早7:20从郑州发车,在没有任何待避的情况下,需要2h到许昌,郑州-漯河需3h,郑州-驻马店需5h,到信阳需要7.5 h,平均速度40左右。长台关停15分待避郑州-广州的243次直快,花园站停车22分待避北京-昆明61次列车。注意当时信阳-广水间车站与现代意义的差异。
                    517/8/9/20简直是神棍级的慢车,从信阳到西安,827千米,需要行驶28个小时,平均速度不到30,不知道当时的旅客和乘务员如何忍受这样漫长的旅程。在京广线,这趟车没有待避,郑州与信阳间需要7.5h,然而一旦进了陇海线,就像进了黑洞,被同行的高等级列车反复蹂躏。特别是郑州-西安519次直快,在陇海线被5车K.O.,郑州到灵宝甚至实现了夕发朝至(几层楼之后,我们将详细分析此车的待避)
                    同样神棍而苦命的是507/8管客。当年站站乐公交是没有夜间停运一说的,沿途的小站似乎也不玩夜里关门那一套。所以这车在郑州和武昌间玩去了夕发午至。比较不幸的是,这一时段线路上高等级列车较多,所以上下行各收获3次待避。下行车西平站被天津-武昌233次爆,黄山坡(目前该站已废弃)被北京-武昌245次超越,武胜关站还要继续被西安-广州271次KO;上行车在武胜关和李家寨被146次和62次二连击,快到终点站时,又被长沙-北京的2次特快狙击


                    60楼2020-12-07 20:12
                    回复
                      普客的修罗场,在京广线南段仍在继续。
                      439/40是武昌-衡阳的夕发朝至普客。列车从武昌开出,在山坡站停24分被去往湛江的同城兄弟161次先下一城,咸宁站被开往南宁的5次特快追击,进入湖南后,郑州开来的243次直快也追了上了,快到终点站时,石湾站又被未知列车追上。不过此车返程比较幸运,仅在渌口站有一次疑似待避,可能是广州或广西去往华东的列车,此处难以考证。
                      在白天,武昌-长沙间还运行着431/2路车,虽然这段旅程只有300多公里,但是列车却要被4趟快车超越。下行431次山坡站待避271次,茶岭待避47次,范家园待避15次,最后在接近长沙时被5次追上;上行车出长沙第二站就被48次来了个下马威,接下来又被下行时欺负过他的西安-广州直快、15/6次特快和5/6次特快再搞一次。

                      蕉灼♂的京广线


                      61楼2020-12-07 21:01
                      收起回复
                        当时在陇海线上,也是战况蕉着,陇海线商丘-徐州间每日运行着3班站站乐公交,上午有徐州-郑州443路车途径周楼站待避合肥/南京西-成都的直快131,徐州-洛阳437路刘店待避上海-西宁177次,下午是济南-郑州的447次,抵达郑州的时间是丧心病狂的凌晨3:20,徐州开出不久待避真如-西安139次


                        63楼2020-12-07 21:50
                        回复
                          商丘-郑州间每日有5对普客,447次过了商丘,继续西行还要迎接53次特快,和青岛-兰州/西宁103次直快的二连击
                          这一段200千米的距离,普客需要行车5-6小时。
                          任取沿途小站,可以看出站里普客列车的出现时间几乎在一天24 h随机分布,车站半夜打烊的做法在当年看来并不可行,无论多小的站。由此推测,当时遍布每一条干线的小站,是否需要比今天多得多的员工,加上当时列车换车头、加油、加水(蒸汽机车极其耗水)比现在更频繁,既有线处于比现在更加劳动密集的状态?后来随着提速进行,小站取消、换挂减少,但是客货列车极大增加,主要车站扩建,枢纽地位强化,新的线路不断增加,而且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套庞大的高铁系统,路内的职业分布必然发生沧海桑田的改变。


                          64楼2020-12-07 22:07
                          回复
                            好帖子啊,顶楼主!


                            IP属地:四川65楼2020-12-08 01:01
                            回复
                              写的真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0-12-08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