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于京广线的直快
145/6:南昌-北京T145/6前身,长期坚持京广-浙赣走向,经过株洲。本表中,下行车与凌晨0:59作为最晚的一班车从北京站发出,经过27小时19分抵达株洲站。上行车下午4:03从株洲上京广线,经过27小时37分终到北京站,期间于凌晨5:02在驻马店站停车21分,待避昆明-北京的特快62次。
149/50:这趟车在上面的81年时刻表中已做介绍,85年运行图中,下行车不再午夜始发,而是于早晨9:22从北京发车,经过26小时43分抵达株洲,然后西行进入云贵高原;上行车从株洲上线后,经过26小时37分抵达北京站。
161/2:武昌-湛江,历史极其复杂的一趟车,后来演变为461/2,1561/2等,中间缩短到南宁,2012年升级为K1561/2,14年延长到阜阳,一度延长济南,目前在合肥-南宁间运行,线路走向已面目全非,退出【京广线】群聊,当时列车在京广线武昌-衡阳间运行9.5 h。
213/4:武昌-青岛,车次改了很多次,有2041/2/3/4,1111/2/3/4等,后来延长到襄阳改K1195/6/7/8,目前线路走向也面目全非,绕得叫人脑阔疼

不过35年前,甚至一直到2010年左右,该车一直遵循非常传统的武昌-郑州-徐州-济南-青岛走向。85年此车在汉口-郑州区间516千米运行大约8小时40分,上下行均安排在白天,有利于短途乘客乘坐。
233/4:武昌-天津,可能和后来的2545/6,1155/6,K919/20, T319/20有关,当年这车在武昌-石家庄区间928千米运行于京广线,下行运行16小时,上行16小时41分,其中需要于2:07在汤阴停车20分,待避深圳-北京16次特快。
243/4:郑州-广州,后来T255/6和Z189/90前身。全程1600千米,下行用时30小时10分,上行用时30小时1分。汉口以北9-9.5 h,武昌以南20h,下行当时上午发车,次日下午才到广州,随着列车提速和京广线天窗时间改变,后来趋于夕发朝至化,上行车则需要度过2个夜晚。
245/6:武昌-北京,在81年的时刻表里,此车车次为141/2,全程1229千米,下行运行20小时23分,上行20小时20分,继续于4:00终到北京站。
247/8:武昌-广州,下行朝发朝至,用时21小时10分,上行午发午至,用时22小时30分,当时京广线南段之缓慢可见一斑。85年郴州-韶关仍为单线非电气化,大瑶山隧道还没有开通。09年武广高铁开通后,此类普速列车不再运行,故此车后期演化难以追溯。
251/2:郑州-北京,全程695公里,下行运行11小时27分,上行10小时59分,双向夕发朝至,下行车1:28保定停22分待避北京-昆明61次特快。本世纪初京广线北段有一趟2553/4列车,终到于当时的北京南站,可能为此车后裔。
271/2/3/4:西安-广州,郑州-广州区间下行30小时28分,马坝站停车22分待避北京-广州47次特快;上行32小时17分,无法找到运行缓慢的原因,推测在衡广间有较多的会车。此车90年代中后期升级为43/4/5/6次特快,本世纪以来一直以K81/2/3/4形式存在,京广高铁开通后漯河-洛阳间经由孟宝-焦柳线运行。一直没有显著提速,也莫名其妙地一直没升级,现在的运行图比04年第五次提速的图还要慢。
375/6(新乡-安阳-郑州管快):了解不多,此列车的开行,可能是为了调度早晨到达新乡的车底,功能类似于之前T31/2套跑怀柔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