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提乌斯对于文学批评理论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主题学的研究,主题学英文源自于希腊语,指的是寻找文学中已经成为套式和恒定修辞的话题,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话题如果变成主题,则拥有一种时间性,在历史上不断被人模仿,沿用与创新。而库尔提乌斯研究的主题学以古代和中世纪的修辞为主。其核心论点是,古典通过修辞研究来自我散播,自我保存,同时古典传统展示其连续性的方式乃是“主题”的重复再现。主题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研究文章开篇的写法,比如各种文本中相似的隐喻,比如西方文学中的英雄与君主形象,比如哲学与诗歌的关系在文本中的传承都属于主题学。翻开目录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一大部分的章节都是使用了主题学研究这种方法。库尔提乌斯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和很多文学史写法不一样的是,库尔提乌斯不是把全书作为时间顺序来写各个时代的文学,而是按照主题学的类型,一章对应一种类型,然后在这一章才按照时间顺序写法来写作。这种写作方式要求作者必须熟读欧洲古代中世纪的文学才能写出来。书中引用的各种文学段落,断断不是初读一遍的人可以记忆住的,甚至光有记忆也不足以提炼出各种类型,必须有深度的理解力。这也就是我在文章开头把库氏和钱钟书作对比的原因。主题学研究显示了跨文化和超历史的同一性,就好比修辞从古至今有一些隐秘的原则一样,作者的志业则是以零敲碎打(各个时代各种文本引用)的方式重构一个完整的欧洲文学血脉,在碎片的世界上发现隐秘的和谐,在游魂墟墓、断垣残壁之间建构罗马象征体系。以下我通过几个典型的主题来具体诠释一下库尔提乌斯这本书的方法论与写作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