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678贴子:6,156,994

回复:【书痴】自己的读书记录,书评+摘抄+书讯,愿意结交每一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评64】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讲谈社“中国的历史”8
文章版权兰陵笑笑生水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6楼2018-02-02 19:39
收起回复
    回来看看,这楼这么高了


    1047楼2018-02-04 00:53
    回复
      我叫这个名字,是我除了读书爱好,还爱听京剧,豫剧,评剧,晋剧等戏曲。西皮是京剧里以6,3定调的唱腔。流水是四分之一的板式,二六是比流水稍快的板式。如红灯记里,李玉和唱的临行喝妈一碗酒。就是西皮二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8楼2018-02-04 08:46
      回复
        真真是好贴。收藏了慢慢看d(ŐдŐ๑
        楼主是怎样了解到这么多书啊,感觉挺多小众书……现在去书店,打开购书网站,感觉来来回回都是那几本畅销书……(°ー°〃)


        来自手机贴吧1049楼2018-02-04 11:32
        收起回复
          莫洛亚的第一部传记作品—《雪莱传》,副标题:“爱丽儿”,爱丽儿是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中的那个小精灵,在莫洛亚看来,雪莱敏感细腻的感情和自由的精神也如爱丽儿那样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爱丽儿被魔法拘禁在荒岛,而雪莱则被拘禁在自己情感的藩篱之中,不能越出。“爱丽儿”是一种寓意和象征,它就是莫洛亚对雪莱的理解和解释:雪莱过于脆弱,容易沉溺于幻想,他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莫洛亚文笔了得。


          1051楼2018-02-05 00:41
          收起回复
            @苏黎世了念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052楼2018-02-08 00:40
            收起回复
              【书评65】上田信《海与帝国》
              作为近代史研究的一环,明清史一直是文献最多,著作做多,被研究最多的一个时代。第一点保证了任何一位学者,无论有多么大的精力,也无法完全掌握这一时代的历史。这也是我阅读的感受,任何一本明清史往往就是一个专题的研究,虽然名字是明清史。在此意义上,上田信的这本《海与帝国》也未能免俗(并非贬义,毋宁说我很欣赏专题研究)。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侧重点在经济、贸易、制度方面。而在中国传统史学框架内,历史被赋予了治国安邦、经世致用、提供经验这些令人敬畏的政治含义上。或者在民间以演义、故事、大众读物等通俗读物登场。可以说这两种取向均不利于历史成为一门学科出现。而《海与帝国》的写作模式以及历史学的方法,均取自西方。
              首先把海洋看做人类进行交流的场所,用相对的观点看待近代以来被海洋分隔成立的国家单位的历史观。最初来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比如著名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这一观点对以后出现的各种“海洋研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更后来的安东尼.瑞德对于东南亚的研究,在日本则有中川胜平太的研究。
              第二,本书一部分意义上继承了沃勒斯坦的理论。也就是著名的“从属理论”,该理论试图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单一的社会体系,运用国际分工、中心、周边这些分析概念去理解整个世界的构造。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上田信把明清合为一体,并且上溯到蒙古帝国时期,统称为世界帝国(非疆土意义上的,从贸易方面来看)。其实稍微思考过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元明清的国号问题。明清两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华帝国,而是蒙古帝国开拓的欧亚世界这一空间中诞生的世界帝国。
              如果以海洋为舞台,我把全书划分为五个部分
              【1】第一阶段,以张士诚脱离元朝为契机,东欧亚(上田信创造出的词语)开始独立于大陆。海域世界形成。
              【2】第二阶段,从14世纪中期到隆庆元年解除海禁。明朝为维持政权的独立,人为地创造出朝贡体制,禁止个体商人自由买卖。由此出现了被称作倭寇的武装海商开始活动。
              【3】第三阶段,1570年海禁解除以后产生了互市体系,以中国为核心围绕日本与东南亚的交易开始活跃,为海域世界出现独立政权创造了可能性。即郑芝龙、郑成功政权。
              【4】第四阶段,始于郑氏政权瓦解、迁界令被取消的1680年代。海域世界的独立活动不复出现,海受控于陆地政权的管理(中国清朝与日本江户德川幕府)。
              【5】第五阶段,就是鸦片战争以后。欧美的船只来往于东欧亚海面,东欧亚的海域逐渐占据环球一角。
              可以看出来,关于海域独立呈现反复出现的循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觉得很多历史定论可以思考真实性问题了。比如黑格尔以降把明清整体看做停滞的国家的论点是否正确,比如明清时期是否与海洋无缘等等。
              最后,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我认为是案例的探究。作者肯定是查阅大量地方文献了,比如第九章中通过地方官陈弘谋为侧面来分析清朝盛世时期,税制改革、美洲农作物引进、货币流通以及粮食贸易等等制度问题。这些严格说是经济史的范畴。并且一部分推翻了何炳棣几十年前的理论,这部分可以说是本书原创部分。我读书是非常关心作者原创力的,因为十几年阅读史学著作的我,深深知道一本书的生命力在哪里。作为讲谈社的通俗读物,这本书并不通俗,更不是什么朝代史。书前推荐序李伯重(他是傅衣凌的徒弟,傅衣凌是明清经济史研究大家,不用我多说了。)也说了这本书并不“通俗”。基本和我的阅读感受合拍。喜欢明清贸易,甚至单纯想看海洋史的人可以抽时间看看这本书,即使在厚重感上不如布罗代尔那本大作,但是读来肯定是有收获的。


              IP属地:辽宁1053楼2018-02-10 17:27
              回复
                【书评65】上田信《海与帝国》,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明清时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4楼2018-02-10 17:35
                收起回复
                  楼主我买的几本精装书放在柜子里 今天拿出来发现封面硬壳都翘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您的书都怎么保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5楼2018-02-10 17:48
                  收起回复
                    やっと見つけ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6楼2018-02-12 14:39
                    收起回复
                      楼主的书高深莫测 感觉我都看不懂……但是书评很棒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57楼2018-02-13 01:27
                      收起回复
                        马克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8楼2018-02-13 01:34
                        收起回复
                          先顶帖,收藏慢慢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60楼2018-02-13 19:22
                          收起回复
                            谢其章《蠹鱼集》
                            柯卫东《旧书随笔集》
                            曹文轩《中通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春节准备看这三本,前两本书话,后一本偏学术类文学书。
                            读书吧的书友春节打算看着什么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1楼2018-02-14 02: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