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书评2】如果按照近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人鲍姆嘉通的说法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本身。那么宗白华这本书本身就可以是研究对象。因为他的文字具有一种性灵美,文字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相比于西方系统的美学论著,比如布洛瓦的《诗的艺术》、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宗白华的散步显得很随意,就像庄子在闲庭信步间,观察自然万物然后形成感悟一样。更适合入门级别的人看,所以有意窥探美学的朋友,又不想一上来就看系统长篇大论,我建议你们读读这本《美学散步》,甚至朱光潜的那本《西方美学史》都有点过于系统。
宗白华的论著不是很多,以我的目力所及,除了1984年出的这本书,再就是九十年代的《宗白华全集》和《艺境》。
全书共有22篇论文,涉及了中国古代的诗论,绘画与诗的分界,诗画的空间意识,音乐美,建筑艺术,敦煌壁画,罗丹雕塑,康德美学思想(这与他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分不开),以及宗白华美学的根底意境都有独到的见解。宗白华一生的见解精华基本都囊括了。作为入门的书籍,趣味性是不用怀疑的。
因为意境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是核心,所以我就以宗白华的“意境”来聊聊他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1943年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我认为在中国美学界是一个里程碑。就是他把意境置于中国美学的核心地位。在人生境界第四层学术境界与第五层宗教境界之间,开通一新的境界—艺术境界。并且说艺术境界主于美。石涛说过“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就好比诗人,面对山川,他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山川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意境。在这一点上宗白华受到叔本华的影响,不去做唯物唯心之争,打破了主客体不能发生生命交融。而艺术的境界,是使宇宙与心灵净化,又使宇宙与心灵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下体味宇宙的深境。进而宗白华提出中国以审美境界替代宗教境界,甚至于中国传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是打通的。
宗白华说艺术境界是产生于“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无疑是全书的心脏,因为作者无论以画论诗、以诗论画;以乐论诗 、以诗论乐;以音乐论建筑、以建筑论音乐;以书法论绘画、以绘画论书法;以音乐建筑论舞蹈 ,以舞蹈论音乐建筑。即使是讲到西方美学理论,如希腊艺术理论中的模仿自然,还是康德的批判,也会做中西对比,从而凸显出“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所以这一篇理应先读,会有助于把握全书主旨。
【2016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