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山先生:847楼的问题,估计近期解决不了。
上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诞生后,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统计解释,这个解释与直到目前为止的实验符合,因此被大家接受。
按此解释,目前理论只能给出平均结果,理论不回答一个微观粒子在一次具体实验中的行为。
对上述说法,有两种不同理解:
理解一:这是微观粒子特性决定。理论只能给出统计性描述,企图给出决定性描述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
理解二:这是目前理论的限制(或不足),将来的新理论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按我的理解,好像爱因斯坦是坚持(二)的。双方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后来大家对这个问题就逐渐冷淡了。
要知道,问题不仅仅涉及光子,还涉及到其它微观粒子。应该说,你的问题不是相对论的问题,主要还是量子力学的问题。
相比之下,目前发现的:“在微观领域,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不匹配”问题更大,即使对这种“问题更大”的问题,大家的态度还是:“等实验”。没有实验,说什么都没用。个人认为,这种态度是十分现实的。
上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诞生后,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统计解释,这个解释与直到目前为止的实验符合,因此被大家接受。
按此解释,目前理论只能给出平均结果,理论不回答一个微观粒子在一次具体实验中的行为。
对上述说法,有两种不同理解:
理解一:这是微观粒子特性决定。理论只能给出统计性描述,企图给出决定性描述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
理解二:这是目前理论的限制(或不足),将来的新理论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按我的理解,好像爱因斯坦是坚持(二)的。双方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后来大家对这个问题就逐渐冷淡了。
要知道,问题不仅仅涉及光子,还涉及到其它微观粒子。应该说,你的问题不是相对论的问题,主要还是量子力学的问题。
相比之下,目前发现的:“在微观领域,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不匹配”问题更大,即使对这种“问题更大”的问题,大家的态度还是:“等实验”。没有实验,说什么都没用。个人认为,这种态度是十分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