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5贴子:510,944

回复:【对话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古代的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毕竟不能人人都做皇帝呀,尤其是现代社会,做官并不是唯一出路,这句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 你这个榆木脑袋。谁说“平天下”一定是政治理想?有的人用歌声征服世界,有的人用思想征服世界,有的人用舞蹈征服世界,有的人用诗歌征服世界 …… 谁说只有搞政治才能征服世界?
I


IP属地:江苏36楼2013-10-11 10:45
收起回复
    深刻


    37楼2013-10-11 17:50
    回复
      请继续


      38楼2013-10-12 17:11
      回复
        —— 为什么当初你不提醒我?
        —— 说了你也不懂。说了你也不信。说了你也不当回事。因为你没经历过。
        —— 这样的话,岂不是前人犯过的错误,后人还会犯?
        —— 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归根结底,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独立的。需要独自体验自己的生活,探索自己的意义,而不是给别人做实验品。如果你一味听信我的指导,你就成了我的试验品。
        I


        IP属地:江苏40楼2013-10-13 09:38
        回复
          —— “循环”的猜想是如何起源的?
          —— 准确的说不是循环,而是更高程度的“合一”。起点、道路、结果是一回事,选择了其中一项,就等于选定了另外两项。这样的话,所有的思考,最后都会得到“回归”的感觉。
          —— 因此,人与人之间就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 对。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洽的。


          IP属地:江苏42楼2013-10-13 10:24
          回复
            ——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呢,还是性本恶,还是一张白纸?
            —— 不知道。当我们有了意识的时候,已经在路上了。就像《盗梦空间》里的梦境,你出现在一个没开头没结尾的过程中,不是造梦师提醒的话,你压根不会去想“起源”的问题。
            —— 可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出生、成长,来找到答案呀。
            —— 那是别人,又不是你。主观上的“爱人如己”,“同体大悲”,或者客观上的“平等”,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IP属地:江苏43楼2013-10-13 10:43
            回复
              —— “矛盾”和“隔阂”有什么区别?
              —— 矛盾是你死我活,说明他们有“争议地区”要争夺。隔阂是鸡同鸭讲,根本不在一个维度里,无话可说。
              —— 那么,前面提到的“起点、道路、结果”,哪一项会引起矛盾,哪一项会造成隔阂呢?
              —— 如果每个人都实现了三者的统一,就实现隔阂了。大家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自己的追求,重叠而不冲突,相安无事。可是,如前所述,我们都是“出现在半路上”,起点和终点都是通过道路推测出来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实现统一,所以就有了矛盾。对。因为道路造成了矛盾。
              —— 能说具体一点吗?
              —— 我和你的体系里,都有A、B。但是,我认为A是主,B是辅。你认为,B是主,A是辅。这就是“争议地区”,矛盾就因此而来。双方都认为对方走偏了,最后的结局一定很悲惨。然后就为哪个才是正确的道路、哪个方向才有光明的终点而争吵不休。
              —— 然后呢?
              —— 实际上,人们都是出现在半路上。就像空降兵一样,随机降落在了某一条道路上。然后,大家就为哪条路正确而打起来了。然后不断巩固自己的路。愚蠢的人类,愚蠢的战争。几乎没有人真正去探索终点和起点。因为探索的旅程,必然是孤独又艰辛。大家宁可聚在这里继续打仗。


              IP属地:江苏44楼2013-10-13 11:23
              回复
                —— 宗教是什么?
                —— 是一种浓缩的生活方式。
                —— 为什么要浓缩?
                —— 为了提高效率。力求把所有的书浓缩成一本书,把所有的实践浓缩成一些简单的活动,把所有的哲思浓缩成一套简明的神学体系。
                —— 然后呢?
                —— 让人身处其中,能尽快找到意念上的终极目标,或实现终极的统一、圆满。
                —— 我是普通人,对终极问题没有那么强烈的追求,我能从这里学到什么呢?
                —— 第一,宗教是好几样东西浓缩后的组合产品,要么全吃,要么一个都不要吃。如果仅仅挑选其中一两样,不但没有效果,可能还会起反作用。第二,普通人如果开始有了珍惜时间,压缩某些方面,以提高效率的意识,他可能会变得偏执,但也能在相应的方面,达到常人达不到的高度。这些残缺的人,虽然无法实现自己的圆满,但是能在社会中成为某一领域的标杆。俗称“精英”。
                —— 那么,可不可以不吃这些浓缩药丸,也能达到圆满?
                —— 可以。等到整个社会,在各行各业一代又一代精英们的带动下,最后足够发达,进入“神级文明”的时代以后。


                IP属地:江苏45楼2013-10-14 08:28
                回复
                  —— 年轻人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
                  —— 因为年轻人在精神上正是向外扩展的年龄。不停地经历、观察、吸收、分辨、组装,而不太重视向内心世界的“挖掘”工作,因此,很容易被身外之物淹没。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能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得到所有的东西,唯独没有“我”。
                  —— 那怎么实现“平衡发展”呢?
                  —— 在特定的时刻不存在平衡,就像迈步走路一样。每时每刻你只有一只脚在向前迈。但是最终,两只脚都会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 就是说,直到不再年轻的时候,人才会转过头回溯内心,发掘自我?
                  —— 对。这是一个彻底的转变,彻底调整方向。但是不宜转得太早。过早进入唯心的世界,会让人未老先衰。
                  ——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何灌输平衡发展的理念呢?
                  —— 不刻意截弯取直,顺其自然就好,主要是提醒他,不要一步迈得太远,步子大了会扯着蛋。俗称“偏执”。


                  IP属地:江苏46楼2013-10-15 13:17
                  回复
                    争鸣 —— 看这个云图,我们容易产生一个错觉,以为是台风在动,其实应该是整个大气系统在动。台风没有灵魂也没有意志更没有自由,它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选择性视觉把它划分出来了。再看下面剩人在裸跑的图片,同样的道理,不是剩人在动,而是整个宇宙在动。
                    光洋 —— 有道理。切割是认识的开始,也是束缚的开始。
                    争鸣 —— 你说的那个认识或许应该叫做创造,当然,不是我们在创造,而是宇宙在创造。对于人类来说,一直都是在创造知识,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在认识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知识。
                    光洋 —— 我曾经有段时间,认为人类是宇宙手中的镜子,宇宙借人类的双眼审视自己。现在不知道这个看法对不对。懒得想了。

                    争鸣 —— 成佛就是成为一面完好光洁的镜子,普通人就是一面破损的蒙了灰尘的镜子。 意识是镜子,肉体是镜框。

                    光洋 —— 嗯,你说得对。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7楼2013-10-16 10:06
                    回复
                      —— 如何深化内涵?
                      —— 重感情,学艺术,敢作敢当。
                      —— 怎样扩展外延?
                      —— 培养逻辑能力,胆大心细,按规矩办事。
                      —— 这两个方向有冲突怎么办?
                      —— 不会有冲突的。


                      IP属地:江苏48楼2013-10-16 10:0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3-10-16 16:41
                        回复
                          还有更新么?


                          50楼2013-10-19 11:31
                          回复
                            —— 知识很宝贵吗?
                            —— 不算宝贵,知识和钱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知识?
                            —— 知识是聪明孩子的玩具。高水平的玩具和游戏,有益于开发智慧。
                            —— 也就是说,学知识是应该的,但不能沉迷于知识本身?
                            —— 对。最宝贵的不是知识,而是人。知识为人服务。


                            IP属地:江苏51楼2013-10-20 11:10
                            回复
                              —— 教主,可否赐我一句狂帅酷毙屌炸天的开示?
                              —— 下智之人找证据,中智之人找方法,上智之人找角度。


                              IP属地:江苏52楼2013-10-24 16: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