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1,933贴子:11,368,213

回复:千言大赋:《梅魂赋》鲁韵/近创/新体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诗敬茶问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2楼2025-01-12 13:18
收起回复
    最自在的活法:孤独到老,娱乐至死
    (心灵书舫)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短短几十年,忽聚忽散,忽生忽死,就如蝼蚁一般。不必为某一种目的而全力以赴,只用全心全意享受活着的这个过程。
    最自在、最惬意、最幸福的活,莫过于孤独到老,娱乐至死,但求精彩体验,不问今夕何夕。
    孤独到老
    弘一法师说:“如果你熬到一个人喝茶,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书,没有电话,没有邀约,没有聚会,没有一些所谓的社交。
    早睡早起,善待自己,无欲无求,云淡风轻。不在乎别人评价,只要随心而活,知足常乐,顺其自然。那么恭喜你,你己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人群聚集的地方,无非在做三件事,添油加醋地炫耀自己,拐弯抹角地贬低别人,互相窥视的搬弄是非。真正通透的人,不会在人群的喧嚣之中迷失,也不会为了凑热闹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是远离人群,销声匿迹,离群索居,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娱自乐,独善其身,自我成全。
    不对任何人抱有心存幻想的期待和不切实际的妄想,不在乎任何人对自己的任何态度,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不必在人际关系之中纠缠,也不用去迎合任何人,不必遭受人情世故的打扰,也不想去处理任何事,不喜欢的人就及时远离,不喜欢的事就坚决拒绝,与孤独和解,在一个人的生活里,活出一种难得的自由与惬意。
    娱乐至死
    人生就图一个高兴。
    如果每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即便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权利和富贵,这辈子都不值得。如果每天都快快乐乐的,自由自在的,无忧无虑的,潇潇洒洒的,活活泼泼的,哪怕手头紧一点,挣钱少一点,日子难一点,生活苦一点,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孔子感叹他的弟子颜回:每天吃竹篮里的饭菜,喝简单的豆汤,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弯着手肘子当自己的枕头,日子太辛苦了,别人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颜回却总是乐呵呵的。
    或许我们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但是可以支配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不管经历多么大的风雨,都有让自己随时快乐的能力,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处境,都能够给平淡的生活加点糖,给困顿的日子注射一些活力,让自己尽可能的振奋起来。
    唐伯虎写过一首诗: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说自己想做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喜欢的人,不必在乎别人的感受和看法,只用在乎自己的心情。怎么开心怎么来,怎么潇洒怎么过,怎么快乐怎么活。
    别人说我疯疯癫癫的,无所谓,自己的生活不必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的人生不用由别人来裁定。
    孤独到老,娱乐至死,不接受别人的打扰和束缚,不在乎世间的风雨和炎凉,救赎自己,取悦自己,成全自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3楼2025-01-12 17:56
    回复
      浅谈逻辑学: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
      尼采摧毁了上帝,而维特根斯坦摧毁了数理逻辑与哲学。
      首先,谨记事物是它们之所是;其次,寻找启发性的对比,从而理解它们如何是其所是。
      正如宗教是愚蠢者的温床,概念和逻辑则是阻止理解事物是其所是的墙壁
      语言和符号的价值,仅仅是表达,而事物本身就在那里显示着
      故事物之所是,有些可以说清楚,更多的是说不清楚,硬说只会引发错误或偏见
      寻找启发性的对比,或者说比喻,其价值就在于承认表达的局限性和界限性,从而使比喻可以勉强充当着最接近事物是其所是的路径。
      上帝是偶像,数理逻辑和哲学的概念同样是偶像。
      丢掉偶像的拐杖,人才可以站起来,观察事物是其所是的样子。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佛陀的这八个字,懂他的也许只有同为圣者的人吧。
      ~~~~~~~~~~~~~~~~~~~~~~
      附注: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意思是指,保持自己的本性,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从而获得生命的真谛和了解。
      “任持自性”意味着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特点,不随波逐流,不失去自我。这包括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人格特质等内在的特质。
      “轨生物解”则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和法则,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包括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规律,以及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伦理、文化等价值观念。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法则,从而获得生命的真谛和了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4楼2025-01-13 08:25
      回复
        《一半清醒做自己,一半心宽容别人!》
        (三木目)
        告诉你,一半清醒做自己,一半心宽容别人!
        人这辈子,最好的日子不是惊艳,不是繁华,而是远离喧嚣,静下心来,安静且从容,一半清醒做好自己,一半心宽包容别人。健康活着,开心笑着,比啥都强。
        你就是你,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不攀附,不将就,不迎合,不强求,就算一地鸡毛,满地成殇,也无需人知,允许一切发生,容许一切顺其自然,待岁月静好,且于自己共从容。
        走过岁月,世事洞明,不慢待自己,不惊不喜,岁月馈赠的每一次相遇和分离都坦然接受。人总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继续往前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去强人所能,不指望人雪中送炭,清醒自求,寂静欢喜,在自己的喜欢里好好活着,平安顺遂,身体康健就是最大的幸运。
        世间的纷扰,如过眼云烟,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得学会凡事先讨好自己,至于别人,看心情,分交情。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真正活得清醒的人,从来不说难听的话,因为人性不需要听真话,只需要听好听的话。只要不损人利己,违背良心,就要讨自己开心,讨自己欢喜。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懂得放过自己,勇敢的进行“断舍离”,再大的坎儿也会化为虚有。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便是做好自己。余生很贵,学会取悦自己。
        接纳自己,没有很好也没关系。坦然面对,找到真实的自己。不求事事完美,但求超越自己,有正视不足的底气,才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不让皱纹长在心里,不让烂人烂事消耗自己。与自己和解,尽力而为,随遇而安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你以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能只是岁月的匆匆一瞥;你认为无法释怀的伤痛,在时光中终将化作云烟。清醒做自己 ,淡然看人间,取舍有度,心安知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5楼2025-01-13 12:17
        回复
          道家的《冰心诀》:
          当你胡思乱想心烦意乱时,请静下心来诵读几遍道家的《冰心诀》!
          (乐享孤独安度余生)
          《冰心诀》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
          虚空甯宓,浑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易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浑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心无罣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
          字词附注:
          1、
          甯宓 :
          拼音
          níng mì
          释义
          静止、静默
          2、
          罣碍:
          1.名词心中有所牵挂。
          2.名词阻碍不通。
          拼音
          guà ài
          例句
          游子多年未归家,母亲心中罣碍不已。
          3、
          浑涅:
          即浑沌未分、纯净无染的状态,这源自道家对于宇宙原始混沌的深刻理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6楼2025-01-13 17:03
          回复
            《静心赋》三首
            (摘自/笑红尘)
            《静心赋》一、
            天欲雨而气凝,月未缺而迎阴。
            花草不相间,日月不相亲。
            水湍湍而不止,云疾疾而不伸。
            居得低谷,可卧高山;
            越过苍浪,不闻风雨。
            身之畏死,在有所惧;
            魂之归来,在有所图。
            魂归来兮身已去!
            魄离身兮思未续。
            忧思绵绵兮烟尘,
            哀怨漓漓兮雾聚。
            俏守东方兮渐白,
            沐雨西山兮不归。
            望幽篁而居塞北,
            举丝竹而向南依。
            有近而不可见,
            有远而尽可知。
            是进亦忧,是退亦忧。
            有生而不往,有死而不求。
            心之所旅,道在千秋;
            足之所下,浪可载舟。
            惶惶而不得,济济而有终。
            问飞鸟以知远,听梢木以扶风。
            处陋室以隐匿,穿简衣以醒钟。
            人之所贵,不在华服;
            谋之所远,不在其中。
            圣人有道而不争,
            小人有谋而简择。
            位卑而不易,位高而求责。
            不议不争,在明名德。
            .
            《静心赋》二、
            悠悠天地,攘攘尘世,
            心躁者比比,
            而静心者稀稀。
            夫静心者,
            能安于内而不为外扰。
            处喧嚣而守其宁静,
            临纷扰而持其淡泊。
            视名利如浮云,
            蔑荣辱若清风。
            于繁华中独辟宁静之隅,思无邪,念无杂,
            心归澄澈之境。
            可听风之细语,
            可观云之舒卷,
            可悟天地之妙理。
            在困境时亦能平心静气,不焦不躁,
            以沉稳之态应对艰难。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静心以养德,德厚而性纯;
            静心以明智,智达而思敏。
            能敛浮华之态,
            去骄奢之气,
            得平和之韵。
            观古今之贤达,
            皆以静心为基,
            修己达人。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从容于世间,行止有度,取舍有则。
            愿世人皆能悟静心之要,觅心灵之宁静,
            享人生之安然,
            得灵魂之升华。
            如此,
            则心宁而世和,
            意悠而情悦,
            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
            《靜心賦》三、
            靜心何益。落定思定。
            心有旁鶩。心不歸中。
            心中中正。可塑忠氣。
            忠成修真。乃可忠貞。
            貞節立志。忠誠可見。
            居誠立身。可有立地。
            心誠一念。萬念靈通。
            心意所求。無所不遂。
            心再有恕。如意立旁。
            心存恕念。無冤無仇。
            心平氣和。可成恕氣。
            恕怒之間。相差千里。
            怒使心奴。役己心神。
            家犬不寧。心無所居。
            則有惶心。人心思皇。
            不配尊天。可起惶意。
            自然惶愴。心有秋意。
            乃有愁腸。心結愁思。
            萬念秋景。形容憔悴。
            證實吾心。求悟一字。
            悟字無心。空有吾體。
            慚愧之心。修靜應為。
            斬除心鬼。自能慚愧。
            可得二心。忠恕可全。
            忿恨不消。定分心神。
            靜字一求。不加心意。
            心照青空。與世無爭。
            道心難求。靜心道生。
            道之一貫。可悟真心。
            存有真心。慎言道修。
            自然成德。德心在心。
            可明明性。洞察人生。
            人生有心。性居中和。
            得有所感。乃以全心。
            咸有所得。自無遺憾。
            仰天立地。靜觀自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7楼2025-01-13 17:18
            回复
              《 修 身 赋 》
              (聪明葡萄w96)
              夫人生于世,欲壑难填,寿数有限。吾人皆有志,而力不足;心怀广大,而命有涯。盖世事无常,人心易变,修身养性,实为至要。故述修身之要义,作此赋云。
              忆往昔之混沌,无知无觉,犹如初生之犊。仰望佛道之虚弥,心向往之,然步履维艰。五脏六腑,运化不息;四肢百骸,历经沧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人生百态,尽在其中。
              观陶潜之隐逸,远离红尘,寄情山水,逍遥自在。又看雪芹之执着,世态炎凉,皆成笔墨,倾诉心声。两者虽异,然皆修身之典范。吾人当效法之,以养浩然之气。
              修身者,非独修形骸也,亦修心性。心之清净,犹水之澄澈;性之纯良,犹玉之温润。故当去贪欲,除杂念,守本分,行善事。如此,则心境平和,气宇轩昂,修身之道,可得矣。
              夫修身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蹴而就之事。须日日自省,时时自勉,方能渐入佳境。然世人多浮躁,难以静心修身。故当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驻足回首,青山白云相望;魂牵呓语,前生今世何方。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修身养性,方为上策。吾人当以此为鉴,以修身为要,以养性为本,方能立足于世,无愧于心。
              嗟乎!修身之道,博大精深,非吾辈所能尽述。然吾人当勉力为之,以求心之宁静,性之纯良。愿诸君共勉之,共赴修身之大道,同享人生之美好。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然修身养性之真谛,永存于世。愿吾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修身之道,成就人生之辉煌。此修身赋之所云也,愿诸君共鉴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8楼2025-01-13 21:32
              回复
                《老年赋》(田园牧歌转)
                (作者无名氏)
                耳已背,眼已花,有时痴呆有时傻,早没有了昔日浮华,只好悄悄窝在家。也不胡浪,也不贪耍,也不读书,也不养花;有时做饭,有时带娃,有时品酒,有时吃茶;偶尔散散步,间或搓搓麻;有时观观景,有时看看花。有时郁闷,有时豁达;有时清醒,有时迷塌。有时仰天长啸,有时甘当哑巴;有时也做美梦,有时也遭恶骂。有时百无聊赖,有时心猿意马;有时怒发冲冠,有时担惊受怕。有时很不痛快,有时很不顺嗒;有时也不认真,有时也不认假。任窗外风吹雨打,任心里纷乱烦杂;任岁月匆匆而过,任年龄白白增加;红尘滚滚没办法,身不由己说什么?马马虎虎躺平,迷迷糊糊吃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9楼2025-01-13 21:41
                回复
                  老了以后才渐渐明白的事
                  (江月)
                  1睡前,不喝太多的水。
                  2不要回原来的单位,人走茶凉。
                  3千万不要让闺女远嫁。
                  4不帮子女还债,只会越还越多。
                  5不打孙子,一碰就是错。
                  6人老了,跟子女的关系再好,也要懂得“乌鸦定律”。
                  7如果可以,不要只生一个女儿。
                  8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长大后都会逐渐和自己疏远。
                  9女儿是女婿的,儿子是儿媳的。
                  10老婆不喜欢的哥们,不再打交道。
                  11孙子和孙女,适当偏向孙女,这是心计。
                  12养儿养女虽防老,到老还是老伴好。
                  13兜里要有点存款,哪怕只有三五万,那也是人间清醒。
                  14女儿远嫁,就等于白养了。
                  15年老了应该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留宿在亲戚家。
                  16走亲戚,拉大锯,你不来,我不去。
                  17.100个朋友,99个都不会帮你。
                  18结婚以后,朋友越少,日子可能会越好。
                  19随份子的钱,知道要不回来,就不要多给。
                  20一定要有存款,越多越好,真的很重要。
                  21靠子女养老,还不如靠医保社保。
                  22如果老伴走了,就不要再婚了,就怕别人惦记你的养老钱。
                  23不跟丈母娘上桌牌,无论输赢都不好。
                  24手里没钱,指望儿子养老,多半会寒心。
                  25买房子,千万别买大户型。
                  26即使到了老年,异性也是距离。别让自己难堪,孩子难做。
                  27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
                  28在外面受了气,调节好了再回家,不把情绪转移到家人身上。
                  29大部分在朋友圈里炫耀幸福的人,其实都没有你想象的快乐。
                  30不要再去远方旅游,太折腾了,还得不到东西。
                  31不要给亲戚家的孩子介绍对象,吃力不讨好。
                  32不要和家人说道理争输赢,无论如何,你都是输家,因为你舍不得他们不舒服。
                  33人老了,儿子如何,完全要看儿媳的脸色,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34做饭,做儿媳喜欢吃的,而不是儿子喜欢吃的。
                  35不喜欢的人 ,默默疏远就好。
                  36在儿媳妇面前,别训斥儿子,他是你的儿子,也是人家的老公。
                  37心软之人,便是无福之人。
                  38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要分得清。
                  39当你知道,自己50万买的房子,住了十年,500万卖给别人时,你突然意识到:财富跟勤劳无关。
                  40不要放弃夫妻 生 活,好处多多。
                  41床上一躺,吊瓶一挂,亲戚朋友都害怕。
                  42不管你多么善良,当你没价值时,就算你温柔的像只猫,别人都嫌你掉毛。
                  43不要奢望公平,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何况是别人。
                  44不和儿子 儿媳住在一起,两代人有两代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45孙辈的教育问题,就放手交给儿女,你自以为的经验,都已经过时了。
                  46孙子、外孙的红包要给的一样多。
                  47一定要小心突然升温的友情,他有可能在利用你。
                  48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不要和外人吐槽,以免成为别人的笑谈。
                  49三个朋友在一起,总有一个是多余的。
                  50先疼小再疼老,这就是人性;指望子女之前,手里要有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0楼2025-01-14 11:03
                  回复
                    树坏在根,人坏在心,永远不要问原因。”
                    (明明)
                    毛姆说:“你可以大度的原谅别人,但千万不要愚蠢的再去相信。你可以不记仇,但不可以不长记性。你没有害人之意,但一定要有防人之心。良心这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存在唤醒。树坏在根,人坏在心,永远不要问原因。”
                    人这一生,要有原谅人的大度,也要有提防人的警惕;要有不记仇的格局,也要有不忘疼的智慧。
                    被别人伤害一次,可以说你善良;被人伤害一次又一次,只能说你笨。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所有的坏人都会变好,有些人的恶刻在了骨子里。
                    一个人伤害你一次,可能是无意的;伤害你无数次,一定是故意的。
                    树坏了根,不要去救;人坏了心,不要去盼。
                    面对一个伤害过你的人,可以原谅,但一定不要相信。
                    莫言曾说:“所有伤害你的人都是你自己允许的,他们在伤害你之前早已权衡了利弊,知道伤害你付出的代价最小,所以选择伤害你,别不信,这就是人性。”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
                    柿子,专挑软的捏;人,专挑弱的欺。别人对你的伤害,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
                    伤害你,他们只需付出最小的代价,却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是你的软弱,你的纵容,给了人家一次又一次伤害你的理由。
                    人生,很多的伤害都和自己脱不了干系。
                    弘一法师曾说:“一直犯错的人,没有错;一直原谅的人,才有病;要是你什么都能原谅,那你经历的全都是活该!如果心软没有底线,便一文不值;如果善良没有分寸,注定伤痕累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可以不记仇,但不能不记痛。
                    吃一堑,长一智。人可以犯错,但不能不成长。
                    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没有底线,当真心不被珍惜,就收回你的好。
                    对于伤害你的人,原谅,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远离,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1楼2025-01-14 13:52
                    回复
                      退休后突然发现,余生最精彩的活法就是/彻底的悠闲,绝对的孤独:
                      (木棉花)
                      岁月仿若一阵风,匆匆而过,不留一丝痕迹。仿佛一场梦,虚幻迷离,让人难以捉摸。又恰似那流水,一去不返,无法追回。
                      人到了一定年纪,功名利禄已是过眼烟云。挥别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只想过好当下最普通的日子。伴着柴米油盐烟火气,有家人在侧,灯火亦可亲。
                      退休已经五个年头的我,越发觉得余生最精彩的活法就是,彻底的休闲,绝对的孤独。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百年孤独。终点无非是一缕青烟,随风而逝,渺无痕迹。
                      就像李银河说:“彻底的悠闲,无所事事才好,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最终均无价值,最终灰飞烟灭。
                      唯一自己能够把握和享用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至于这段时间,你做点什么和什么都不做,结果都差不多。
                      人生是否有意义,不在别人的眼中,也不在于别人的口中,在于自己的心中。照顾好自己的心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就值得拥有幸福。”
                      退休以后,我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得缓慢,不再追着时间跑。可以心安理得的睡懒觉,可以不用叱咤风云,为名利而奔忙。
                      放下对一切外物的执着,彻底的悠闲,平平淡淡,清清静静,只专注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享受绝对的孤独,这是一种奢侈的自由,也是给余生的自己最好的奖赏。
                      人在宇宙面前永远是渺小的,和一只蚂蚁,一粒尘埃,一朵花一片叶,没什么区别。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沧海一粒粟。
                      不必给自己赋予崇高的价值。最重要的事情,是放松自己的身心,彻底悠闲,无所事事,快快乐乐过日子。
                      美国作家梭罗说:我宁愿一个人坐在一个南瓜上,也不愿跟一群人挤在天鹅绒的坐垫上。
                      一群人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一个人的独处才是清欢。与其在他人的世界里喧闹,还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自由。
                      当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时间才是自由的,存在才是本真的。
                      世界是自己的,和其他人毫无关系。无需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必渴望命运的波澜,当下即是最好,独处即是最好。
                      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读书……没有邀约,没有社交,独来独往,自娱自乐。
                      没有人情世故的打扰,没有人际关系的纠缠。不被人打扰,也不折腾自己,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看自己喜欢的风景。
                      早睡早起,善待自己,云淡风轻,从容不迫,人生的本质亦如此。
                      过了半生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只需要健康、平安和宁静。只要自己没有疾病缠身,孩子平安,父母安康。其余的一切,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依旧风华。
                      作为一名普通人,只在当下平凡的生活里,踏踏实实,自得其乐。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再羡慕那些遥不可及的生活。
                      余生在彻底的悠闲里品味生活的美好,在绝对的孤独中享受岁月的静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2楼2025-01-14 18:41
                      回复
                        最美好的生活:沉默寡言,学会独处
                        (心灵书舫)
                        活到了一定年纪,看透了世事风云,尝遍了人情冷暖,不再对命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越来越喜欢沉默,越来越不愿意社交,不是因为丧失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
                        最美好的生活,沉默寡言,学会独处。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在自己的世界里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做一个平凡之人,在最深的红尘烟火里,阅来日方长。
                        沉默寡言
                        一段非常通透的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在慢慢老去的路上。走走停停,经历了很多,看透了人性,悟透了人生,渐渐学会了沉默。
                        有些人,看清就好了,没必要去揭穿;有些事,看穿就好了,没必要去说破。
                        把沉默留给自己,把烦恼留给昨天,把希望留给明天,把努力留给今天。人静心安,乐享人生。”
                        用两年时间学说话,用一生的时间学闭嘴。
                        我们曾经多么喜欢滔滔不绝地表现自己,拐弯抹角地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贬低别人,互相窥视的搬弄是非,后来才发现,说话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得罪别人,给自己招灾惹祸,让人生之路寸步难行。
                        有些人看清了,没有必要揭穿。有些事看破了,没有必要说破。有些观点可以烂在肚子里,没有必要说给别人听。
                        不要指望别人理解自己,也不要妄想通过表达而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世界是自己,和其他人毫无关系。
                        学会独处
                        美国作家梭罗说,我宁可一个人坐在一只南瓜上,也不想和一群人挤在天鹅绒的坐垫上。
                        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砝码,没有条件,没有天赋,没有能力,不要想着寻找人脉和圈子,人与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交换的关系。你没有和别人交换的筹码,绝对不会被别人真心实意的接受,所有的人脉和圈子与你毫无关系。
                        与其向上社交,自寻烦恼,自取其辱,不如学会独处,自己取悦自己,自己救赎自己,自己成全自己。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摆渡人。
                        热闹是一群人的空虚,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当你熬到一个人喝茶,一个人散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养花,没有电话,没有邀约,没有聚会,没有任何人消耗你的能量,你只需要全心全意做自己,那就抵达了生命的最高境界。
                        结语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语出惊人:“所谓幼稚,就是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话;所谓不够成熟,就是能憋得住尿,却憋不住话;所谓成熟,就是既憋得住尿,又憋得住话;所谓衰老,就是只憋得住话,却憋不住尿。”
                        一定要沉默寡言,别人怎么看待你没关系,默默无闻做自己该做的事。
                        一定要学会独处,不走近任何人,不被任何人消耗自己的能量,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清清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生活吧,一切向内求,做最好的自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3楼2025-01-14 20:37
                        回复
                          《五百年来王阳明 》
                          .
                          人,一旦明透生死,至此“心外无物”
                          (女人的修行)
                          2025-1-1418:54河南
                          书中曾言:“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
                          ——顿生,悲天悯人之心!
                          致良知
                          王阳明连同三个仆人,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贵州龙场驿站。他们居住在一个小山洞里头,取名“阳明小洞天”。
                          为了鼓舞士气,王阳明会和仆人们一起哼歌,一起务农,还跟当地的苗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他们一起建造了一座茅草屋,还高调取名:“何陋轩!”美其名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似王阳明这种苦中作乐的幽默心态,还有何事能打倒他?这也正是他绝处逢生的妙用。
                          凡事往好的地方想,生活处处见美好。不知不觉竟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还以为人间仙境也!
                          看来,王阳明的蜕变之路,不只有悲怆,还具有诙谐之意~
                          ☞傍晚时分,王阳明看到有三个衣衫褴褛,行色匆匆的中原人路过此地,入宿在一户苗人家里。早晨得知那户人家已经离开了,第二天有人路过,发现坡下面竟堆了几具尸体,原来正是那主仆三人 。
                          这件事对王阳明的影响颇深,他在《瘗旅文》中说道: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岂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无怆也……
                          王阳明离开故土已两个年头了,之所以没有受此地恶劣环境影响,是因他积极乐观心态才勉强活了下来。可当他看到那位“吏目”面带愁容,郁郁寡欢,便早预知会有今日之祸,只是没料到竟如此之快……将心比心,王阳明就生出了“悲天悯人”之情!于成为圣人又近了一步。
                          ※中医讲究“身心合一”,则百病不生。现代医学也告诉我们:人身体上的疾病,百分之九十都是从情绪而来。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保持心情愉悦才是王道。
                          ——悟道!岩中花树~
                          心外无物
                          这厢,王阳明变得不同寻常起来。他每天晚上都要睡在自己亲手打造的石棺里头,体悟生死之境地。这便有了阳明悟道的心学基础: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心即理,自此心外无物。”
                          开辟了“为往圣继绝学”之路……
                          ☞其实“心外无物”,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我们且通过王阳明自己所论述的“岩中花树”,来辨明一二 :
                          传说,南镇山岩上有一棵花树开的非常漂亮!学生问王阳明:“先生,你说心外无物。但你看这棵树,我们没有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它依然在开花,难道它就不美丽吗?它就没有价值吗?我们如果没有看到它,那它是在我们的心外,还是心内呢 ?”
                          王阳明淡然一笑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思考]诶,这王阳明到底在说什么呢?
                          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 、核心价值崇拜,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这才叫做寂寞。而“心外无物”,正是一种价值存在,即你的心赋予了外在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若你全然不在意它了,它便不能再影响你,那就是“心外无物”了。
                          人类科学史证:是人的意识赋予了事物的价值 。
                          从心理学上来讲:你越是在乎某件事物,这件事物对你的影响就越深刻。人亦是如此……
                          比如“强迫症”,一旦你抱有爱咋咋地的心态,不要脸,不要命地活一天算一天。那么,你终会发现,你所担忧的一切, 皆是浮云~
                          ※这让我想到了宇宙的源头。世上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类而创造的,连同地上的动物、植物也都是人所命名的 。可以说,是人类赋予了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这一理论上看,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宝贵!想想如今一些年轻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轻易舍弃生命 ,实在是不堪造用!
                          ☆生命应如同那棵花树,坚韧不拔: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4楼2025-01-15 10:19
                          回复
                            王阳明:活得高级的人,都要经历三重境界。
                            (周礼老师)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传习录》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在王阳明看来,“能识珠玉的眼光”来自于“为己之心”;从“为己”,到“克己”,再到“成己”,一个人的生命质地也渐臻佳境。
                            此处的“为己”,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而是深知良知本心的弥足珍贵,看得见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故而不忍轻易自我毁弃,哪怕身处最荒芜的境地,也要为自己负责到底。
                            正是出于这“为己之心”,人得以跳脱出自身弱点的限制和摆布,免于受私欲之引朝着抵抗力最低的路径一路向下,于不疾而速中修炼出生命的格局。
                            一个人有了“为己之心”,当春风得意,也辨得清优劣高下,不至“乱花渐欲迷人眼”;当坎坷低迷,也能懂得坚守等待,终能“拨得云开见月明”。
                            曾屡次科举失意的他如是总结自己与他人不同:“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大多数人只看得到外在境遇的局限而始终受制于外因,难以跳出眼前的成败得失,目标缺失导致的短视致使他们饱受悔恨懊恼之苦。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心中存放着更瑰丽壮阔的景致,因而能反求诸己,逢顺境不喜,遇逆境不悲,心平气和地将生命中的一切际遇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养分。
                            王阳明曾打过一个冶金的比方:“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冶炼金属时,烈焰煅烧、钳锤打击的过程看似严酷不堪;然而当精炼后的金属最终被制成精美的器具,方知每一分火力和煅炼都不曾白费。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曾用三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的三重境界,正能对应王阳明从“为己”、“克己”到“成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人需有“为己之心”,方能不惧风寒路远,于孤独中求索前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因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对所受之苦心甘情愿、食寝俱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经过“克己”工夫,得以剥落斑驳,自性光明自然显露,“成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5楼2025-01-15 12:31
                            回复
                              《随缘吟》
                              (网摘.无名氏)
                              世事纷繁岂尽圆,
                              心湖澹荡自随缘。
                              春花谢落何须叹,
                              秋月盈亏莫怅然。
                              风过疏林声渐杳,
                              云行碧宇影犹迁。
                              红尘漫道皆如梦,
                              且把闲情付素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6楼2025-01-15 1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