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这一情节具体讲了林四娘的故事,会不会是影射此段前后提到的晴雯呢,应该不会,晴雯是屈死的,跟林四娘的结果不一样,林四娘可没有乌云浊雾,而且作者也不应该如此直接贯通的表达晴雯。那会不会是香菱呢,也不太可能,因为林四娘跟李自成或多尔衮没有任何暧昧关系。那会不会是林红玉呢?应该也不是,林四娘只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信息量少,如何能跟宝玉、凤姐、林之孝、黛玉、晴雯、贾芸等等扯上那么纵横复杂的关系呢。下文书中以旁白的言辞说了下宝玉文章的做法,“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可见宝玉的诗词真意在其中,表面看起来敷衍荒唐。且看宝玉以林四娘为题作的【姽婳词】,先以“恒王好武兼好色”做开头,博得个胡言乱语的称号,以愚耳目。“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强调了“不见尘沙起”“俏影红灯里”,这就是在说红楼梦中这个人物也不写真实战场,用红灯里的闺阁事来含沙射影。“叱咤时闻口舌香”,就是夏金桂用骂战来代替叱咤风云的战场。众人拍手笑道:见其娇且闻其香否?宝玉笑道:不待问而可知娇怯之形的了。这就是在说贾宝玉只是耳闻而非见其面,正是书中贾宝玉与夏金桂的关系状态。“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薛蟠可以看做是洪承畴的“王师”,一战再战剿不灭。贾宝玉关心香菱是有道理的,在李自成快被明朝灭绝的时候,皇太极曾经帮过他。“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以前我解释过“腥”“虎”就是清朝。“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桂花夏家是长安富户,所以“秦姬”就是林四娘这个夏金桂,“赵女”就是香菱。“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就是判词中说的“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夏金桂这个林四娘的香魂返故乡。判词上句说香菱,下句说夏金桂。曹雪芹难道被逼到这个份上了,要五官不正的说是非!!不过乱世之中要如何辩明是非曲直呢,都是后世的归结。夏金桂误服自己下药毒死了,就相当于林四娘最后孤身奋战自杀一般,所以宝玉如此反感武死战,相当惋惜。宝蟾这名字可能指的就是“不系明珠系宝刀”中的“宝刀”,这丫鬟影射谁暂不必细究。另外一回情节,王道士的“疗妒汤”,治疗恨意的汤药,表面是说夏金桂的恨意,实际上是给宝钗这个吴三桂准备的汤药,化解对贾宝玉这个李自成的恨意。贾宝玉很想得到这种汤药,结果王道士也无方,只能让李自成随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