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4贴子:181,924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以,红楼梦写作时代绝不会早于《大义觉谜录》大量刊印的时刻1730年。贾雨村所经过的急流津觉迷渡口,乘船渡之,其隐意正是指向这部《大义觉谜录》。这急流津觉迷渡口的存在并不按大义觉目录出现的时间来决定,只为用其意。太虚幻境中的迷津是改朝换代的渡劫之途,而小说结尾处的急流津觉迷渡口是通向天下一家之路,两者隐意彼此照应。这是首尾呼应的设问与作答伏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外的典型。首问尾答,结束了两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纷争。只要朝着天下一家民族团结方向前行,就不会再有纷争。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不去施肥也就罢了,如果还往树根底下下毒,最终只会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IP属地:上海390楼2022-05-01 21:23
回复
    再想一想,还是不能甩锅到蠢物身上,应该脑补成这样:和尚道士携那蠢物去太虚幻境挂号,来至警幻仙姑别所登记,仙姑说来得正好,适逢神瑛侍者日前打翻玉帝的痰盂,玉帝正准备想个方儿惩罚于他,现在就让神瑛侍者衔此玉下凡历劫去吧。于是批了公文,交割已毕,这样才有了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子听说后也在警幻处挂了号,也下了凡还他一生的泪水去了。…… 不管怎么脑补,笑一笑荒唐言,这不过是作者奇幻的荒唐言,以荒唐言对待这段荒唐史。


    IP属地:上海392楼2022-05-01 21:28
    回复
      作者为什么写林黛玉不与贾宝玉谈经济仕途呢,如此看下来原因就很明白了。因为朱由检太任性,能力有限做错了很多事,他并没有帮助到李自成重回正轨。而水浒传,北宋帮助宋江重回正轨。黛玉死后,贾宝玉才意识到他铸成了大错。痴男怨女,真真孽缘,越是缠绵的,越是陷入深渊,越是无法自拔。何为痴男,就是见到美女就馋人家身子;何为怨女,就是见到自己男人跟别的女人说话,就耍脾气......如此等等。书中有哪些呢,除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这对,还有更多,不管是表面的还是隐意的,如薛宝钗与妙玉,贾宝玉与花袭人,花袭人与蒋玉涵,贾宝玉与晴雯,贾宝玉与麝月,凤姐与贾琏,贾琏与平儿,凤姐与巧姐,李纨与贾兰,凤姐与贾瑞,巧姐与板儿,秦可卿与甄宝玉,秦可卿与贾珍,贾珍与尤二姐,贾琏与尤三姐,柳湘莲与尤三姐,司棋与潘又安,小红与贾芸,薛蟠与夏金桂,薛蟠与和甄英莲,甄宝玉与甄英莲,秦钟与智能儿,茗烟与万儿...... 这就是此书开篇时,和尚说: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围绕在朱由检和李自成身边的众多风流冤家,需要一起了结孽债。大有风流孽缘误国的意味,不过也确实如此,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恐怕作者也说不清,我也道不明。


      IP属地:上海393楼2022-05-01 21:37
      回复
        红楼梦就其复杂的理念程度上来说,完全就是天下第一小说,世界第一小说。中华文明圈外的民族,他们只是不能理解,因为没有厚重的中国文化。从深层次上说是历史演绎小说,从表面上说可以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没有问题,因为确实探讨了爱情,但刻画的不是真爱。这属于非主流爱情小说,不成熟的恋情,作者是有意这样做的,有他的深意,表达那段不成熟的政治史、荒唐史,受费密《荒书》的影响。很可惜,这要让很多人难受上好一阵子了,要骂我也只骂曹雪芹,谁叫他如此不坦诚的作书,欺负天下众多平凡的可怜人。但是呢,世界上的爱情故事是如此之多,缺红楼梦的在场也毫不逊色,比如《天仙配》,比如《梁祝》,比如《魂断蓝桥》,比如《罗朱》,比如《巴黎圣母院》,太多太多,数不胜数。


        IP属地:上海394楼2022-05-01 21:39
        回复
          2022年2月14日开始,聆听王蒙老师的视频课,跟说书艺人似的,特喜欢他讲红楼梦,很有味道。从中领悟到乱世之中,社会分化,社会私心非常严重,红楼梦中到处都是。私心、私情、私欲、私利达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就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佛家称之为:贪、嗔、痴。不管是微弱的私心还是偏向于大义的私心都不是最终所要的大公无私。这就是中国合久必分的历史现象所在,因为私心永远都存在,只不过各个阶段程度不同。中国智者一直在追求大公无私这一最高社会形态,所以才会分久必合。至于多久能实现天下大公无私呢,我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暂时没有条件解决人的私心。


          IP属地:上海395楼2022-05-01 21:41
          回复
            第五部分......诗词


            IP属地:上海396楼2022-05-01 21:41
            回复
              天,这么长的文章,而且还未完?


              IP属地:广东397楼2022-05-01 23:21
              收起回复
                【甲戌眉批: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
                时逢三五便团圆,【甲戌侧批:是将发之机。】
                满把晴光护玉栏。【甲戌侧批:奸雄心事,不觉露出。】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天上一轮才捧出”,这句是全诗的重点,讲的就是崇祯即位,却没有批文。这是一首很重要的诗,因为隐含了重大事件,没有这首诗就定不了黛玉何时出生。眉批却认为只是一首表现贾雨村的出场诗,很难说作批者是否看懂此书。现在的人根据此批文中“奸雄心事”,推断是在说吴三桂,就算是这样,那小说中贾雨村的内容哪点又讲到了吴三桂的事迹,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内容有没有?吴三桂与多尔衮结拜的内容有没有?吴三桂在应天府应职过吗?在贾雨村身上完全看不到吴三桂的特征。整部书从贾雨村的内容上看与这奸雄二字从何谈起?奸在哪儿又雄在哪儿?


                IP属地:上海398楼2022-05-02 14:22
                回复
                  书中诗词很多,我这点时间只能对其中比较突出的,比较尖锐的部分提取出来讲一下。作者对贾宝玉的态度,或者说对李自成的态度,可以用慈父面对不孝儿一样看待,既痛恨又怀有无限怜惜之意,此情,书中比比皆是。第三回中有一段对李自成的评价,《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李自成有时无缘无故寻愁觅恨惹是非,似傻如狂。纵然是生的五官端正身体安康,腹中原来只有那粗野的草莽,后人给予草莽英雄李自成这样的评价。穷困潦倒时不奋发图强,愚顽的性情至使学业荒废。行为上离经叛道自以为有个性,哪里管别人指手画脚的指责。富贵时不知道勤奋工作,贫穷时又难以忍耐凄凉。可怜他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对于国家对于家庭都没有任何希望。本书劝说纨绔与膏粱子弟们,不要效仿他的行径。重点需要关注这“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一句。如此严重的评价,这是作者痛极之词。古往今来世间没有哪一个平凡的人配的上用此句,这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IP属地:上海399楼2022-05-02 14:23
                  回复
                    书中第八回,宝钗观赏那块通灵宝玉时,写有这样一首诗。对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第一句上半句很直白,很好懂,下半句中的荒唐指唐朝,唐朝的荒唐事,武则天称帝。(荒唐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早期是广阔、空洞之义。大荒一词出自《山海经·大荒经》)。大荒指明末李自成做的荒唐事,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第二句,幽灵,指以往、往昔,唐朝的真境界。下半句幻來,從太虛幻境中而來,下凡后如今得到的是臭皮囊,指李自成。第三句,金无彩,玉不光,这金玉指书中金玉。明朝运败之时,吴三桂也难显英雄本色,朱由检在动荡的时代也暗弱无光。都不知道死于战乱的人是哪家之人,只能用公子与红妆加以称呼。嘲笑之词显露无疑。


                    IP属地:上海400楼2022-05-02 14:25
                    回复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这日宝钗生日,全家聚在一起看戏,中间宝钗给宝玉念了一支【寄生草】:
                          漫拭英雄泪,相辞乞士家。
                          谢恁个慈悲,剃度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首词表现的英雄末路思想,对此书主体思想有很大意义。此后宝玉对其中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所感悟,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方为干净。
                      此一偈就是二十年来辨是非的一次详细的补充。这就是在说:你打过来我打过去,你拉拢我我拉拢你。没有了是非争端,人们才能静下心来解决问题。问题也解决了,人们才能得到一个安定的人世间。一般来说人们理解成这样也就可以了,但黛玉补充了句更彻底的话。没有了人世间,什么也就不想了。宝玉悟不了,所以他仍然在继续寻是非,等他彻底放下了,最终才能回归本源,与黛玉永远结合。非常微妙的结局导向,也是非常完美的结局,可惜宝玉悟不了。最后一句单独不成立,必须融合上面三句才能成为整体。这情节很令人回味,上面三句充满了李自成的争斗的人生,最后一句就是英雄末路,悬崖撒手。作者用情之深难以言表。黛玉说宝玉如此愚笨,还参什么禅。此诗句是模仿禅宗六祖惠能与神秀对偈,神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后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禅学的领悟性高下立见。


                      IP属地:上海401楼2022-05-02 14:28
                      回复
                        作灯谜情节,贾环作的灯谜前人作答为枕头和兽头,但其中深意让人难解,我也难猜作者用意是什么,这首灯谜如下: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后来对贾环的诗好像有些明白了,其中的角指脚,联系宝钗的螃蟹诗,八个脚,床指闯,联系王家的门面诗:东海缺少白玉床。大哥是李家,二哥是朱家,二哥是金殿顶上的朱雀,朱雀两支脚房上蹲,大哥是眼前道路无经纬横冲直闯的闯王,大王八。 “根”字其实用得很好,禽类的脚如棍子一般。這首诗又跟賈母針灸治心病的故事含意類似,大兒子是李家,二兒子是朱家。红楼梦中的王家是大王八。>口<,作者你能不能别这么神奇哟,你这样会很讨人厌的!


                        IP属地:上海402楼2022-05-02 14:29
                        回复
                          贾母作的是荔枝,立枝,猴子身轻站树梢。贾政作的是砚台,乃言官所思。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元春作的是炮竹,实际上更恐怖,红衣大炮的威力巨大,声如雷,震方恐,所击之处无论是建筑还是血肉之躯,化灰化烟,片瓦不存。明朝政权将在炮火中消亡,看起来很象是皇太极的威胁诗。


                          IP属地:上海403楼2022-05-02 14:31
                          回复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迎春作的是算盘,乃打动乱如麻之物。诗中尽显衰词,有功无运,纷纷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命数如此。朱由崧是比较消极的人,阴阳,就是假与真,贾家与甄家一个灭亡一个创立,运数不同。


                            IP属地:上海404楼2022-05-02 14:31
                            回复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探春作的是风筝,此乃飘飘浮荡之物。在说朱聿键最后的结局,因力量不足无力回天,被清朝夺去了江山,抱怨也没有用处,接受别离故土的事实吧。


                              IP属地:上海405楼2022-05-02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