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8贴子:191,292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元宏家一百多名如花似玉的妃嫔里面,只有两昭仪(嫡后的姪娣)三夫人(其他媵)是皇帝贵妾(皇帝的“媵”),
--------------
这么说罗夫人在那年代也应该是媵非妾,恪大帝时臣子居然用“帝妾之贱”来形容她,莫不是因为宏大帝的“三夫人已下悉归家”遗诏,把她的原有名分给剥夺了,才导致她不再被视为贵媵?看来宏大帝的这一遗诏,也不算是什么对女人的大恩大惠,因为并不是皇帝的所有女人在皇帝死后都迫不及待地想归家,想改嫁,她们归家后,其娘家人也不一定都能为之作出很好的安排,她们当中那些已经生儿育女的,很可能就是想守着儿女,住进儿女的府邸,含饴弄孙,觉得这样子才过得最安逸最温馨。所以宏大帝若懂得为女人考虑,就该下令愿守者守,保留原有名分待遇;愿去者去,清空原有名分待遇,而不是管你愿守愿去,名分待遇一概收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1楼2021-01-19 10:32
回复
    其实像罗夫人这种生了儿子的还好,当不成皇太妃也能当王太妃。那种只生了女儿的如赵充华,给剥去皇宫里的名分就真没任何名分了。杜佑的《通典》已经明明白白地写着,公主母自古无专号,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才给设定了一个太仪。当然赵充华这类,虽然被宏大帝弄得啥名分都没有了,只要女儿孝顺,她们跟女儿过依然能够幸福快乐。然而不排除无儿无女的女人也有愿意守的,宏大帝大概把她们都往坏处想了,觉得她们该不会是垂涎年轻貌美的新天子吧,于是挥挥手,都给我出去,我才不要你们继续顶着我小老婆的名号,干出丢我脸的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2楼2021-01-19 10:58
    回复
      臣妾礼比弟妹礼重得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必须行妾礼的问题 冯三冯五当初有点不和睦 就好比甲一向对乙尊敬,见了面主动鞠躬,现在乙财大气粗起来觉得不足,勒令甲必须磕头。~~毕竟冯五也是娇生惯养的冯家小姐,哪里愿意给姐姐磕头、洗脚的。所以太和十八年年底时,冯五被冯三丢在了平城,然後冯三“率六宫迁洛阳”即带着队伍、撇下病危的老爹就走。
      宏大帝如果见两女不开心时表示同情冯五,这也不奇怪。他只不过是想着家人礼。但是。冯三可能认为是宫斗争宠的表现并且自己落了妹妹的下风。所以无视病危的父亲而带队离开,“將遷洛,高祖親與熙別,見其困篤,歔欷流涕。密敕宕昌公王遇曰:「太師萬一,即可監護喪事。」十九年,薨於代。”元宏是前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南伐,南伐前冯熙已经病重,冯熙是一月二十四日薨的。
      “高祖又南征,后率六宮遷洛陽。及后父熙、兄誕薨,高祖為書慰以敍哀情。”看官角度乍一瞄,这个皇后很贤惠又精明能干,是吗?对冯三不免好感倍增?!
      冯三是在 很疼爱很推举她的亲爹病危的情况下,率领妃嫔去了洛阳,临走还丢下了可能和她争宠的昭仪妹妹和尼姑姐姐。


      IP属地:山东303楼2021-01-19 10:58
      回复
        冯三犯了个大错误,元宏对她的激情过去之後,回忆起来直接给她盖章了不孝、不友、不恭。当然,不排除也有可能是:老太师奄奄一息了,宏大帝要南征,一边探病,哭着跟太师告别,一边要求冯三行千里给他办事去。(只要跟自己梦想有冲突,他就连冯诞都不许为父尽孝,硬给拖走,哪里在乎冯三尽孝不尽孝)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翻脸以後宏大帝也会全部蠢事、丑事说成冯三的罪过,比如冯熙相关,只要冯三没恳求留下,就会被他全部归结为她不孝。
        这时,元宏的情爱的观念是十分自我而朦胧的,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因为他本质上还是个孩子。宏大帝是一个饱读书本的高学历人物,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也许讨论元宏的真爱这个问题,多少有些多余,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因为这位小宝贝至少当时是不追求什么真爱的,他只是按照他的身体本能以及在他通过千年前那些课本所接受的等级观念来行事而已。


        IP属地:山东306楼2021-01-19 14:13
        回复
          母曰常氏,本微贱,得幸于熙,熙元妃公主薨后,遂主家事。生后与北平公夙。
          熙为州,因事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之为妾,有子女数十人。
          常阿姨史书用的是幸字,冯熙新纳的那堆美妾史书用的也是幸字,什么眷、宠、爱、重、亲、礼的一概没用,玉仪凭什么认为常阿姨在冯熙眼里就是宝,新纳的那堆美妾在冯熙眼里就是空气?就凭常阿姨多了个元配公主薨后,得主家事?真把得主家事看成想伸手拿钱就伸手拿钱,想伸手打人就伸手打人了?看看石崇爱婢翔风年长宠衰后,石崇都叫她干嘛了吧。
          石季伦爱婢名翔风,魏末于胡中得之……及翔风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群”,竞相排毁。石崇受谮润之言,即退翔风为房老,使主群少,乃怀怨而作五言诗曰:“春华谁不美,卒伤秋落时。突烟还自低,鄙退岂所期!桂芳徒自蠹,失爱在娥眉。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石氏房中并歌此为乐曲,至晋末乃止。
          退为房老,房老就是房长,也即在石崇后房,翔风有管事权,使主群少,证实了这个管事权,石崇的妙龄新宠,翔风能管教她们。不过,能管教妙龄新宠,代表翔风还很受宠,并且可以支配一切?还很受宠她悲吟什么失爱、憔悴?可以支配一切,妙龄者敢竞相排毁她,甚至称她胡女,石崇还很听得进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7楼2021-01-19 15:55
          回复
            虽然翔风的例子足以证明,常阿姨主家事时,很可能也已失宠;管教冯熙那群少妾时,很可能也对那群少妾在冯熙面前排毁自己无计奈何,
            不过失宠对翔风而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不用再被石崇惦记着殉葬了。而且失宠的翔风作怨歌让那么多人传唱,石崇也没发火。看来对宠昵之人,石崇是不如曹丕、曹睿;但对已经不宠了的人,石崇却比这两位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21-01-19 17:02
            回复
              翔风宠盛时,也就是石崇的爱婢,妾婢的界限虽然有时会模糊,但贵妾和婢之间绝不可能模糊。石崇后来宠爱的绿珠,史书盖章其在石崇府上的身份为妓,这更与贵妾沾不了边。所以玉仪YY门第至上的年代,本微贱的女性靠宠就能轻而易举摇身一变变成有钱有势人家的贵妾乃至主母,简直不要太搞笑。更别说常阿姨所谓的宠,就在她最娇嫩的年华,也没见宠到哪里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0楼2021-01-19 18:11
              回复
                发现太多看官以前是没搞懂专爱、专宠、专房、专寝等的区别的,而冯幽姨的“专寝当夕”到底是什么,以前说过好几次了。没爱什么事,甚至没宠什么事。再看她那对照实验组高英,可是连专寝的记载都没有过的。但是因为高英拥有妒悍的明确记录,容易影响看官认知,乃至不知不觉地认可了高英专房。然而,高英是毫无宠爱记载的(尤其上位以前,连个礼重也没有),高英也是从头到尾没有专房记载的。
                恪大帝时期,高句丽高家待遇爆表没错,因为是可怜自己的姥姥家嘛,当初高照容死了他们啥都没得到,也不被允许见到恪太子,现在恪大帝对外家好一点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要用他们的原因恐怕不比这个小。
                恪大帝上位,高照容三个兄弟都公爵,而高英已故的可怜生父这一房什么都没有,直到高英做了好几年贵嫔了,甚至都可能已经立皇后了,才将就追封了一个没封邑只有谥号的所谓侯爵,高英做了皇后一年了,她母亲才封为郡君。
                恪大帝要舅舅做打手,阿姨仙人跳,高英帮他杀妻杀男彭城,
                减去恪大帝给高照容的孝顺和怜悯,减去他家(包括高英本人!)给恪大帝做鸡做狗所得的打赏,看看能算在对高英好感份上的所得才多少


                IP属地:山东312楼2021-01-19 21:20
                收起回复
                  烟雨:这么说罗夫人在那年代也应该是媵非妾,恪大帝时臣子居然用“帝妾之贱”来形容她,莫不是因为宏大帝的“三夫人已下悉归家”遗诏,把她的原有名分给剥夺了,才导致她不再被视为贵媵?
                  ~~~~~
                  罗氏没有了妃嫔名分应该是实锤的
                  〔時又疑清河國官從服之制,太學博士李景林等二十一人議:「按禮文,君為母三年,臣從服期。今司空自為先帝所〕厭,不得申其罔極。依禮大功,據喪服厭降之例,並無從厭之文。【今太妃既捨六宮之稱,】加太妃之號,為封君之母,尊崇一國。臣下固宜服期,不得以王服厭屈,而更有降。禮有從輕而重,義包於此。」太學博士封偉伯等十人議:「案臣從君服,降君一等。君為母三年,臣則期。今司空以仰厭先帝,俯就大功,臣之從服,不容有過。但禮文殘缺,制無正條,竊附情理,謂宜小功。庶君臣之服,不失其序,升降之差,頗會禮意。
                  另外她曾孙辈们的墓志铭出土,也都写清河太妃,而不写孝文皇帝的妃嫔。


                  IP属地:山东314楼2021-01-21 11:41
                  收起回复
                    不过说罗夫人是个“帝妾之贱”也没错,虽然媵比其他妾尊贵,毕竟贵妾也是妾。别说她,哪怕嫡妻的姪娣比起嫡妻来也是低贱的。
                    正義曰:作《小星》詩者,言夫人以恩惠及其下賤妾也。由夫人無妒忌之行,能以恩惠及賤妾,令得進禦於君,故賤妾亦自知其禮命與夫人貴賤不同,能盡其心以事夫人焉。言夫人惠及賤妾,使進禦於君,經二章上二句是也。眾妾自知卑賤,故抱衾而往禦,不當夕,下三句是也。既荷恩惠,故能盡心述夫人惠下之美,於經無所當也。此賤妾對夫人而言,則總指眾妾媵與姪娣皆為賤妾也。
                    魏先生好像在说冯幽后成为冯三的姪娣底层应该很幸福、对宏大帝很感恩(当然谈不上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幽后的苏也都不遗余力就是说在家拖着病体被很多烂人轮很幸福,比宠妃幸福太多了,嫡后一点都不幸福)
                    可是当时做不做皇后真的是天壤之别啊。


                    IP属地:山东315楼2021-01-21 12:13
                    回复
                      玉仪幻想着元宏他对冯幽后很温柔吧,可是啦,宏幽这一对里女方的钱财、法律地位、生活待遇,都被男的拿光了,而且她也承认。可能玉仪看到小宝贝在文明那里受虐一脸其甘如饴那个样子,就想当然觉得冯幽后也能随便虐他;可惜的是,在强势面前恭顺卑微的人常常在弱者面前张牙舞爪。结仇以後对冯幽后又打又骂又禁闭又杀倒也罢了,没成仇的时候,小宝贝对冯幽后又是抛弃,又是调侃,各种不尊重,玉仪又不是不知道。虽然她幻想着冯幽后只要和元宏在一起就夜夜双宿双飞,不过,就那样的性伴,哪怕看着漂亮儒雅,多数女性都不愿意要吧?嗑着药动不动九九进御了一年多,冯幽后作为枕边人恶心不恶心呢?
                      礼法软约束 + 当时有关外命妇的硬性制度已经是足够有力的证据了,慕容宝在参合陂弄丢的妻子就是孟氏,段德后不过是嫡妃被俘虏以後慕容宝出于母以子贵考虑,从贵妾扶正的後妻。
                      史书无一个版本、无一个字写过孟氏是妾,更无一处记载孟氏被慕容宝抛弃、从中山被俘。羊献容那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是死是生,後期都不在她身边,刘胤也没跟卜王妃在一起,女儿“中山平,入充掖庭”,不等于母亲也是从中山归国。完全可能相反,为了寻母所以公主没有一起遁。
                      ~不过慕容宝家这个好歹还属于不容易想到的事情。其他人家吗,举例,以前有个简直就是畅通无阻的理论:谁谁十五年前不忍心杀A,所以他十五年以後就一定不可能忍心杀B。随便哪个庭办哪个人的哪个案子,都知道此逻辑100%不成辩护理由,可是居然在网上流行了那么多年,也是讽刺。
                      ~~~~~~~~~~~
                      这里明显不是上帝视角的问题,是大众常常错误地以为,有些细节不用直接写出来,看官根据他或她的以前的或以後的行为也能推断出因果。但是,有些心理阴暗的天才史官会预料到并且喜闻乐见这种心理误区。加上又有些yy冯幽后的苏专以黑她为事,故意曲解情节,给一个可怜的女人泼脏水。


                      IP属地:山东316楼2021-01-21 20:02
                      回复
                        烟雨长安:当然我贴这个的重点并不在于评价他们三位,主要是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妻妾之礼与姊妹之礼的差别。姊妹之礼,两人行同样重的礼,小的先拜,大的后拜。妻妾之礼,妾向妻叩头,妻不用还礼,两人走路不能并排走,妻就算喊妾妹妹,妾也愧不敢当,妾还要给妻倒茶装水烟。
                        ~~~~~
                        152楼不见了,把相关段落贴一下:
                        平氏太太道:「倒也狠好,只是這魏琢人怎麼肯甘心呢?恐怕他要鬧的話,說我是讓他來做伴,再好也沒有的了。但是,叫做妾,總不好,我就同他妹妹相稱罷。」章池客道:「恐他未必肯回來看罷。」平氏太太叫丫頭、老媽子收拾對面房間,買蠟燭鞭炮,一面叫套車去接何小姐。不多一刻,何碧珍已經到了,家人連放鞭炮。
                        何碧珍先到祖宗面前行了禮,回來就請老爺太大受禮。平氏太太道:「妹妹,我們平行了罷。」何碧珍道:「那可不敢,我何絮今兒是自己情願做章老爺的妾,太太若不受何絮的這頭,那就是不肯收納何絮,我何絮只好遁入空門了。」平氏太太沒法,只得立受了他的頭。平氏太太還是叫他妹妹,他一定不敢當。章池客道:「昨天我說過,就叫他碧珍罷。」平氏太太讓他到房裡坐,他一定見讓著平氏太太先走,到了房裡就搶著替太太倒了一碗茶,還要來裝水煙,平氏太太說:「這可不必。」


                        IP属地:山东317楼2021-01-23 09:20
                        回复
                          臣妾礼比弟妹礼重得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必须行妾礼的问题 冯三冯五当初有点不和睦 就好比甲一向对乙尊敬,见了面主动鞠躬,现在乙财大气粗起来觉得不足,勒令甲必须磕头。毕竟冯五也是娇生惯养的冯家小姐,哪里愿意给姐姐磕头、洗脚的。所以太和十八年年底时,冯五被冯三丢在了平城,然後冯三“率六宫迁洛阳”即带着队伍、撇下病危的老爹就走。
                          ~~~~~
                          基于冯三连姐姐都不尊重(要求姐姐冯二行妾礼),不觉得她会尊重妹妹冯五。她必然也要求冯五行妾礼。加上她爹的情况,如上所述,孝字当头的元宏怎么可能站她不站冯五。而冯幽姨回到元宏身边以後,却不至于如此嚣张浅薄,且多多少少会对妹妹有一点关照。
                          在这种情况下,回洛阳以後这个阶段(太和十九年九月以後,这时候六宫尽迁洛阳,确定冯五已经到洛阳了,但也可能再早些,比如冯三为她父亲哭灵之後回洛阳时、冯五可能一起前往洛阳),冯五出现了宠爱记载。这里还得替魏收说点话。魏先生再恨冯幽后,他从头到尾没有说过冯昭仪是冯幽后,更没有说过早卒的那个被元宏纳为左昭仪——相反的,他用的卒字已经点名早卒那个冯女生前地位很低,嫔位以下。
                          冯昭仪的几乎所有相关记载,宠爱乃至跋扈乃至杀人嫌疑,被归于冯幽后都是後世看官误读的结果。没有错,这里说的魏收的“後世看官”包括司马光。(千万别说司马先生一定不会出错,资治通鉴的挑错帖不要太多太多)甚至洛阳“所宠冯昭仪有疾”,实际上也很可能是冯五,而不是冯幽后。因为冯幽后既没有专宠过、元宏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他觉得贱而无宠的)贱妾高照容,去责罚一个(他觉得贵而有宠的)贵妾冯五昭仪。


                          IP属地:山东318楼2021-01-23 10:26
                          回复
                            无论是“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里的那个有个员外郎弟弟仗势欺人的昭仪,还是洛阳有疾的“所宠冯昭仪”,还是高照容传的“冯昭仪宠盛”,很可能都是冯五,而不是冯幽后。尽管杨坚家的宣华夫人“及文献皇后崩,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但是与此同时容华夫人“及后崩,渐见宠遇,拜为贵人,参断宫掖之务,与陈氏相亚”。对于【仅仅】只是“宠爱过初,专寝当夕”的冯幽后来说,并存个得宠的妹妹并不奇怪,何况这正是讲究兄友弟恭的元宏小宝贝乐意看到的,这是一种投他所好。冯三被打倒以後,两姊妹还不至于一时水火不容。
                            宏大帝/元宏小宝贝当时读的教科书《白虎通》:周制,贵臣贵妾缌。马融曰:“君为贵臣贵妾服也。天子贵公,诸侯贵卿,大夫贵室老。贵妾谓姪娣也。”陈铨曰:“天子贵臣三公,贵妾三夫人。诸侯贵臣卿大夫,贵妾姪娣。

                            最後遣散诸妃嫔的遗诏“三夫人以下皆遣还家”,却不是“後宮皆遣还家”,宏大帝连三夫人这样的贵妾都出了,单单留下最贵之妾冯五昭仪。也有人怀疑冯五在宏大帝崩前,已经早薨,但是详细具体的本纪也说明无此可能。因为宏大帝家遵的典礼规定,贵妾死了,皇帝要缌麻三个月。追封昭仪的冯四是早就死了,无缌麻可服,此外他在替文明守孝以後,再也没穿孝穿素的记录。
                            显然,冯五不但活着,还活得挺健旺。“所宠冯昭仪有疾”被徐謇治好以後一段时间,神医才进山去忙碌起了给宏大帝合金丹,致延年之法的事情。


                            IP属地:山东322楼2021-01-25 06:41
                            收起回复
                              十年以前的中国网络风气比较传统单纯,多多少少有点“黑白分明”的想法,这种风格至今仍然保存着一点点。但以这种二元划分的标准,在深入分析上是跟不上现实的节奏的。由于资料不足,在当年说事之时,看官无论男还是女,苏还是粉,对于状况还是搞不清楚,对古人想法也理解不够,从而采用了一些相对简化的处理。
                              这里当年的实例有很多,首当其冲的是慕容垂,大概觉得如此嘴脸的人洗白不自然,于是当年舆论改成了一个受迫害的纯好人;李世民本来就是一个私德自古很有争议的人,在看官以前的贴里,他的性格复杂程度大为降低;至于弘治,大概多数人开始时觉得他是个很好很好的人,于是给他脑补了女权、孝顺等美德带着痛心一下为张皇后的不值得,但是後来发现此人完全不是这样,甚至不值得给他往回圆;相似的例子是元宏,当年绝对也是被预设成了圣人,于是给他义愤填膺了不幸的痴情的贞节不二的婚姻,等到发现他是个什么宝贝的时候,这白帽子已经扣上了,最後何必把主要的罪责扣在冯幽后乃至冯五的头上~~然同样的,主要的罪责也不该落在冯三头上,虽然她远远没有魏先生试图炒作的那么好。


                              IP属地:山东324楼2021-01-25 0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