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8贴子:191,282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浣雪 : 我细说一下冯五。
从【冯六(安丰王妃)】只写葬年、不写薨年的墓志铭,葬武定六年(548年),薨年64岁,所以冯六生于485年或者更早几年,冯六在元宏小宝贝死时的年龄是15岁【以上】,在元宏出发南征时的年龄则是13岁以上。
如果考虑冯聿墓志铭,~~~实际上这一段【故意】被写得很含糊,冯聿既不是冯夙的同胞哥哥,而且也很可能并不是冯夙的哥哥,另一处写冯夙是第二子。天知道聿到底是冯三的哥哥还是弟弟~~~~~加上冯六那个只写葬年不写薨年的奇怪墓志铭,总之,这里权当聿是哥哥吧,则冯三做皇后的时候年龄可能性上限也是19岁,冯六那年年龄的【下限】则是9岁。自从看到慕容麟的曾孙女+卢令媛的经历对照,才确认当时也是存在九岁待年妃嫔的,并不是年幼的孝明帝家孤例,也即即使冯六的最小可能性年龄都完全可以入掖庭。
因为是同父异母,冯五的年龄可以在冯三和冯六之间的任何一个点位置。冯四既然早在文明太后崩御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能入掖庭,则冯五在太和17年入掖庭非常正常,而且完全可以是一过门就真的有夫妾之实。因为,从冯五有一个已经做官且惹事的弟弟来看,冯五不可能是个待年女。


IP属地:广东212楼2020-12-20 21:49
回复
    任城王的臣僚不是很懂,但张普惠比他们都懂,告诉任城王,你父亲没别的嫡妻,你母亲不该称元妃,那种丧偶再续的,第一个妻子才称元妃。任城王采纳了张普惠的建议(澄从之)。
    ~~~~~
    直到清朝,都是这个礼法。只有先後有过不止一个嫡妻的,第一个妻子才称元妃,而且必须是这第一任乃去世了,而非离婚,否则,那是前妻而不是元妃。


    IP属地:广东214楼2020-12-23 12:34
    回复
      漁陽太守陽尼妻高氏,勃海人。學識有文才,高祖敕令入侍後宮。幽后表啓,悉其辭也。
      ~~~~~~~~~~~~~~
      皇后给皇帝写东西倒不稀奇,一是正式场合最好有个书面的留档给大臣看,二是元宏长时间在千里外,必须用写的,但是关键是这个表字。却以前没有朋友注意过。
      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坿曰某官臣某甲上,文多用编两行,文少以五行,诣尚书通者也。
      别家表或许体裁灵活一些,元宏家可是要严肃讲究古礼哦。
      一般的说,嫡后是敌体,纵写文给皇帝不需要用这种君臣之礼,除非“后惧事变,乃表免太子为庶人”这种情况。
      所以冯幽后跟元宏公开交流的文字信息,无论何时,全都是开口首先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7楼2020-12-28 20:30
      回复
        别以为冯幽后的冊文没保存下来,就可以随心所欲炒傲娇泼妇设定、同时扣冊文里的温柔贤惠等字眼狂骂贞懿、孝献、孝宁卑微了。连得宠的时候,作为合法夫妻在交流中冯幽后也对元宏温顺卑微至此,炒作的傲娇嚣张呢?玉仪说好的作精泼妇人设在哪里?!那时候又没犯错误,又没欠他什么恩情,至于写个文书要点封赏也跟低到尘埃里一样,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8楼2020-12-28 20:38
        回复
          说了冯幽姨的形神特点是柔+巧+俗,再来谈谈冯夙的容貌性情为人吧。没证据证明冯夙有冯诞、冯修漂亮,不过也没证据证明他长得不如王肃、张彝。感觉彭城公主不像怎么颜控的样子,慕强倒是真的,应该是嫌冯夙能力气场都不行,所以看不上冯夙。宏大帝又曾当众把冯夙斥为下下,这就更加深了彭城公主对冯夙的鄙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9楼2020-12-29 15:52
          回复
            文明太后看不惯、彭城公主很喜欢的男人张彝,是个这样的人:
            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文明太后雅尚恭谨,因会次见其如此,遂召集百僚督责之,令其修悔,而犹无悛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0楼2020-12-29 15:55
            回复
              那么文明太后特加爱念,彭城公主十分嫌弃的冯夙呢?怕是正好和张彝相反吧:不豪放,出入殿庭,步眄低下,有所顾忌,文明面前又乖又顺,百般承迎,文明虐待宏大帝,他不说一个不;文明苛遇他同母姊,他也不说一个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1楼2020-12-29 16:06
              回复
                亏得冯幽姨为之陈请的对象是冯夙,冯夙虽然讨宏大帝嫌,母亲出身又贱被宏大帝看不起,但他本人好歹是太师之子、太后之侄、冯燕皇帝之后,有这几重身份,宏大帝也就觉得他勉勉强强还配得上虚封散公之爵和搅家精公主,如果冯幽姨是在为她某个常姓表兄弟陈请,呵呵呵呵,宏大帝不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撕烂她的表,没收完她的钱才怪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3楼2020-12-29 19:17
                回复
                  宏大帝的无过弟媳们出身再不高贵,也比被史书盖章“本微贱”的常阿姨体面,常阿姨怕连良民都不是,应该就是保太后常氏族人的婢或妓,像郑樱桃、谢芳姿一样跟着主人姓,被主人当礼物一样送给冯熙。
                  ~~~~
                  一直就是这个想法。元简家的常妃虽被元宏小宝贝所黜,给的理由是“纳不以礼”,并不是她低贱,虽然她是罪臣家属。冯熙家里後庭姬妾众多,连他纳的贫民女甚至婢女,魏书都不说她们微贱。常阿姨出身恐怕连这些个都不如,否则何德何能被盖章微+贱?(常阿姨不是常夫人,因为她什么时候也没做过夫人。称呼慕容垂的继室为段夫人那是因为她真的是夫人。按照规矩,王爵之妻称“妃”。公侯伯等世爵之妻,只能称“夫人”。换言之只有王爵有资格拥有官方认可称为夫人的贵妾。)
                  虽然根据小宝贝的课本,嫡后姪娣的身份要贵于其他诸媵(诸媵又贵于其他姬妾),但是姪娣在他家也是有排序的,这个排序不是序齿也不是争宠,看为什么四女中幽姨年纪最大,入掖庭最早,据说还最得宠,排名却是三个姪娣里面最低的?
                  因为她爸爸是诸侯阶层啊,而元宏小宝贝搞来的典礼可不仅仅是只规范(凌虐)天子如何如何。
                  我们以前是只注意到冯二冯三都是庶出,其实元宏小宝贝把妾的尊卑分得清楚无比,例如,冯熙家妻妾大把……既有尊贵的公主、体面的继室,又有好人家的妾、贫民女妾、婢女妾,以及常姨娘这样被小宝贝认准为贱的。冯幽后为什么姪娣垫底?估计就是因为四女的生母之中以常姨娘出身最贱……


                  IP属地:广东226楼2020-12-31 01:33
                  回复
                    元宏当时的婚姻观念而言有如下特点:
                    第一,婚姻名份与女性的个人资质、他自己的感情需求没有关系。课本说明他当时配置妻妾主要以来历尊卑为目的,几乎不考虑个人的才德色貌,因此宠爱自然不是他择皇后的本质要求,甚至不是成为贵妾的依据。
                    按理说,典礼那个制度完全不可能有宠妃,所谓的:“然則九九而御,使無專妒者,聖人之意遠矣。”不过後来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即哪怕继续磕着寒食散也坚持不了典礼多久了,因此,找回冯幽后,和她专寝当夕才是上策。于是,“寵愛過初,專寢當夕,宮人稀復進見”就成为他家新型婚姻关系模式,旨在过回正常人的生活保住性命,而不是对冯幽后的深爱,更不是幽后对这小宝贝可以要求什么迁就照顾。


                    IP属地:广东229楼2020-12-31 14:42
                    回复
                      现在看来,宏大帝这么亲宠冯诞,也跟冯诞血统比他的妻媵都高贵不无关系。当然,也不能说他只看血统,冯修血统和冯诞一样,他不喜欢冯修,他肯定也要看性格合不合。不过,血统不高贵之人,就算有可能性格是他喜欢的类型,他也会缺少那种尝试去深入了解、尝试去培养感情的欲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0楼2020-12-31 16:13
                      回复
                        可以确定博陵长公主没有能够嫁给宏大帝的女儿,要么长公主从来没有生过女儿,要么长公主生过女儿但未嫁而夭,要么长公主生下冯一,但冯一早早就被文明嫁给了南平王。
                        如果博陵长公主有能够嫁给宏大帝的女儿,宏大帝必然会立此女,根本不需要文明命令他,他都会欢天喜地地去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1楼2020-12-31 16:14
                        回复
                          冯熙元配博陵长公主,景穆太子的女儿,博陵这爵不错,想当年段元妃的小儿子慕容鉴393年封博陵王,
                          慕容农:遼西郡 秦置。統縣三,戶二千八百。
                          慕容隆:高陽國 泰始元年置。統縣四,戶七千。
                          慕容鉴:博陵郡 漢置。統縣四,戶一萬。
                          ~~不用怀疑,慕容垂家这两个三十几岁二十几岁并且分别提着脑袋给老爷子做过肉票、救过驾的儿子(许多网文认为的老爷子爱子、天之骄子们)所封加起来不如一个襁褓婴儿。
                          至于後魏公主虽然可能不是实封,至少肯定没封地的统治权,也能显示尊卑、礼遇、利益的,高肇求婚女彭城没到手,後来娶的高平公主虽然看来也是正规献文帝女~郡公主,但是封号实在不怎么上档次。至少比彭城是不如,比博陵更遥遥不及。有点求婚女三宫不得,结果娶了落叶公主的感觉。


                          IP属地:广东233楼2021-01-01 12:52
                          回复
                            烟雨:可以确定博陵长公主没有能够嫁给宏大帝的女儿,
                            ~~~~~
                            目前看来唯一有可能是公主亲女儿的冯x只能是冯一。因为冯六冯七的墓志铭都出土,不是公主的女儿(如果是,这么贴金事必然会提到)。而冯八已经是继室生的了。
                            以冯四生前那个地位,是公主嫡出的可能性0,同理冯五也不可能,虽然她二人的生母在元宏小宝贝看来、大约比冯幽后的母亲常姨娘尊贵些。


                            IP属地:广东234楼2021-01-04 12:58
                            回复
                              龙桐君:如果慕容冲不是可足浑皇后所生,那有可能是可足浑皇后的妹妹或侄女的孩子。古时诸侯嫁女,往往所嫁的女子的娣侄也会从嫁。例如清孝庄文皇后姑侄三人同侍一夫。
                              ~~~~
                              我:姪娣从嫁是西周的古礼,实际操作有难度,和九九而御一样不是硬性制度,否则的话段季妃就得跟着段元妃一起嫁慕容垂,再搭上个低一辈的段x。清孝庄文皇后姑侄三人同侍一夫,那个是姑姑嫁了十年无子就送个侄女,再十年无子又送个侄女的,纯粹不同的阶段的政治结盟不断巩固,关姪娣从嫁底事?
                              可足浑皇后又不是什么贵女,就算按古礼,她也没拥有陪嫁姪娣的资格,何况她很可能根本不是大门娶进来的,是媵妾收进来的。
                              ==============
                              说个跟浑妈无关的事儿,周礼可不是以前吧友说的“娣侄”,而是“【姪娣】”。
                              估计宏大帝是根据这条款,把冯幽姨搁姪娣最底层。春秋时候史官写东西用字可是非常严的,比魏收有过之无不及。
                              古礼:
                              質家親親,先立娣,文家尊尊,先立姪。
                              質家親親,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孫。
                              假设既有姪又有娣陪媵,那虽然姪是娣的侄女辈,立继室周礼明确规定了姪优先于娣,同样的,嫡长太子先死的情况下如果太子既有弟弟,也有儿子,立继任周礼明确规定了太子的儿子优先于太子的弟弟。结果就是在元宏看来,为了突出冯三作为嫡后的尊贵,让冯三的妹妹们居尊是最能维护安定秩序的。为什么冯二身为四女中最年长那个,做了通房尼姑数年,入掖庭混了个左昭仪居于三个姪娣的下层,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元宏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嫡后冯三的不可动摇。


                              IP属地:广东242楼2021-01-06 10: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