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9贴子:191,303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76楼不显示,改一改:
如果长公主是在冯熙外任前病逝的话,那么常阿姨所谓的主家事很可能就是冯熙不再需要她这年长之妾伴寢,又考虑到年长之妾处事比较老练,就把她丢在平城看房子,自己带着少妾赴任,然后又在任上找了一堆的少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0楼2021-01-17 11:20
回复
    如果冯熙去洛州前,博陵已薨,那么常阿姨所谓的主家事很可能就是冯熙不再需要她这年长之妾伴寢,又考虑到年长之妾处事比较老练,就把她丢在平城看房子,自己带着少妾赴任,然后又在任上找了一堆的少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2楼2021-01-17 12:43
    回复
      276楼的内容改了多次,发了多次,总算不屏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3楼2021-01-17 12:46
      回复
        说到妻妾之礼和姊妹之礼相冲突,有人可能会存在困惑:曹后就是称呼花见羞为妹的,无论当皇后以前,还是当太后以后都是,为什么史家依然认为花见羞谨守妾礼?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首先,曹后称呼花见羞为妹,不代表花见羞就敢称呼曹后为姊(我在152楼贴的那个清末小说,就是妻很乐意叫妾妹妹,妾一定要叫妻太太);其次,就算花见羞敢叫曹后姊姊,姊妹相称也应该是曹后先提出的,花见羞算妾遵妻命,这跟宏大帝家妻一心要行妻妾礼,媵一心要行姊妹礼不同;第三,礼妻尊妾卑,姊尊妹卑,虽然妻妾的尊卑之分大于姊妹的尊卑之分,但妻称妾为妹,至少尊者仍尊,卑者仍卑,而媵称妻为妹,就是颠倒了尊卑;第四,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新五代史》作者对花见羞无有成见,而《魏书》《北史》作者对冯幽姨有着很深的成见,明明幽姨生来是废后的姊姊,废后生来是幽姨的妹妹,首先颠倒尊卑的是宏大帝,对颠倒尊卑毫无不安的是冯废后,《魏书》《北史》作者却不责宏大帝、冯废后,单怪冯幽姨,如果他们肯放下成见,来句宏大帝以尊为卑,以卑为尊,来句冯废后自以位尊,轻姊而不行妹礼,那读者的观感肯定大不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6楼2021-01-18 18:59
        回复
          其实就算撇开冯幽姨是冯废后姊姊这一身分不谈,魏收、李延寿也不该要求已爬上昭仪之位的冯幽姨还对冯废后行妾礼。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困惑不解:昭仪难道不是妾吗?如果不是皇后姊姊,不理所当然应向皇后行妾礼?然而,事实上,昭仪在年代较真来说还不真算妾,而算是妻之下、妾之上的媵。虽说宋以后,媵妾合并了,人们也逐渐看不出差别了,但直到唐朝,媵和妾仍被以法律形式加以严格区分:“媵犯妻者,减妾一等;妾犯媵者,加凡人一等,”至于南北朝时期,就更不用说了。媵犯妻都罪减妾一等,媵向妻行礼还能不减妾一等?魏收、李延寿想好不容易熬成媵的冯幽姨还卑躬屈膝如妾,什么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9楼2021-01-18 23:59
          收起回复
            在元宏家一百多名如花似玉的妃嫔里面,只有两昭仪(嫡后的姪娣)三夫人(其他媵)是皇帝贵妾(皇帝的“媵”),
            --------------
            这么说罗夫人在那年代也应该是媵非妾,恪大帝时臣子居然用“帝妾之贱”来形容她,莫不是因为宏大帝的“三夫人已下悉归家”遗诏,把她的原有名分给剥夺了,才导致她不再被视为贵媵?看来宏大帝的这一遗诏,也不算是什么对女人的大恩大惠,因为并不是皇帝的所有女人在皇帝死后都迫不及待地想归家,想改嫁,她们归家后,其娘家人也不一定都能为之作出很好的安排,她们当中那些已经生儿育女的,很可能就是想守着儿女,住进儿女的府邸,含饴弄孙,觉得这样子才过得最安逸最温馨。所以宏大帝若懂得为女人考虑,就该下令愿守者守,保留原有名分待遇;愿去者去,清空原有名分待遇,而不是管你愿守愿去,名分待遇一概收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1楼2021-01-19 10:32
            回复
              其实像罗夫人这种生了儿子的还好,当不成皇太妃也能当王太妃。那种只生了女儿的如赵充华,给剥去皇宫里的名分就真没任何名分了。杜佑的《通典》已经明明白白地写着,公主母自古无专号,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才给设定了一个太仪。当然赵充华这类,虽然被宏大帝弄得啥名分都没有了,只要女儿孝顺,她们跟女儿过依然能够幸福快乐。然而不排除无儿无女的女人也有愿意守的,宏大帝大概把她们都往坏处想了,觉得她们该不会是垂涎年轻貌美的新天子吧,于是挥挥手,都给我出去,我才不要你们继续顶着我小老婆的名号,干出丢我脸的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2楼2021-01-19 10:58
              回复
                母曰常氏,本微贱,得幸于熙,熙元妃公主薨后,遂主家事。生后与北平公夙。
                熙为州,因事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之为妾,有子女数十人。
                常阿姨史书用的是幸字,冯熙新纳的那堆美妾史书用的也是幸字,什么眷、宠、爱、重、亲、礼的一概没用,玉仪凭什么认为常阿姨在冯熙眼里就是宝,新纳的那堆美妾在冯熙眼里就是空气?就凭常阿姨多了个元配公主薨后,得主家事?真把得主家事看成想伸手拿钱就伸手拿钱,想伸手打人就伸手打人了?看看石崇爱婢翔风年长宠衰后,石崇都叫她干嘛了吧。
                石季伦爱婢名翔风,魏末于胡中得之……及翔风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群”,竞相排毁。石崇受谮润之言,即退翔风为房老,使主群少,乃怀怨而作五言诗曰:“春华谁不美,卒伤秋落时。突烟还自低,鄙退岂所期!桂芳徒自蠹,失爱在娥眉。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石氏房中并歌此为乐曲,至晋末乃止。
                退为房老,房老就是房长,也即在石崇后房,翔风有管事权,使主群少,证实了这个管事权,石崇的妙龄新宠,翔风能管教她们。不过,能管教妙龄新宠,代表翔风还很受宠,并且可以支配一切?还很受宠她悲吟什么失爱、憔悴?可以支配一切,妙龄者敢竞相排毁她,甚至称她胡女,石崇还很听得进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7楼2021-01-19 15:55
                回复
                  虽然翔风的例子足以证明,常阿姨主家事时,很可能也已失宠;管教冯熙那群少妾时,很可能也对那群少妾在冯熙面前排毁自己无计奈何,
                  不过失宠对翔风而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不用再被石崇惦记着殉葬了。而且失宠的翔风作怨歌让那么多人传唱,石崇也没发火。看来对宠昵之人,石崇是不如曹丕、曹睿;但对已经不宠了的人,石崇却比这两位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21-01-19 17:02
                  回复
                    翔风宠盛时,也就是石崇的爱婢,妾婢的界限虽然有时会模糊,但贵妾和婢之间绝不可能模糊。石崇后来宠爱的绿珠,史书盖章其在石崇府上的身份为妓,这更与贵妾沾不了边。所以玉仪YY门第至上的年代,本微贱的女性靠宠就能轻而易举摇身一变变成有钱有势人家的贵妾乃至主母,简直不要太搞笑。更别说常阿姨所谓的宠,就在她最娇嫩的年华,也没见宠到哪里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0楼2021-01-19 18:11
                    回复
                      开国以来後魏各代正牌皇后,出身都是大国公主,慕容赫连冯。也许还可以再加上追封的姚。元宏其一是读礼读得出不来了,其二是觉得自己不该落人後、丢面子。如《白虎通》的教导:嫡夫人死,更立夫人者,不敢以卑贱承宗庙。当然,他是认准了要文明家女,不然也可以寻个慕容赫连或者姚
                      -----------
                      冯燕再体面也不如慕容燕体面,宏大帝以文明和冯诞之故认准了冯家女,不纳慕容女大概是觉得慕容女不宜向冯家女低头伏小。但后宫没个慕容皇帝的后裔,宏大帝心中总还是有些遗憾的,怎样使遗憾变圆满呢?给冯家攀个慕容母族就圆满了。所以,冯季华为啥不认自己真正的曾祖母王氏,要认仇人慕容皇后作曾祖母?估计门地至上的宏大帝生前就已盖章慕容皇后乃冯家元嫡(想来冯燕慕容皇后是慕容嫡派,非慕容疏属),冯弘废掉出身不显赫的发妻合理合法,于是熙老爷子只好认仇不认亲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5楼2021-01-26 17:07
                      回复
                        估计门地至上的宏大帝生前就已盖章慕容皇后乃冯家元嫡(想来冯燕慕容皇后是慕容嫡派,非慕容疏属),冯弘废掉出身不显赫的发妻合理合法,于是熙老爷子只好认仇不认亲了。
                        ~~~~~~~~~~
                        冯弘被改名也就算了,毕竟和宏大帝他爹重名,可是宏大帝给他改呀改连字号都改成慕容熙的了:
                        冯季华墓志铭:曾祖道鑒,燕昭文皇帝。曾祖母,皇后慕容氏。
                        --------------
                        冯弘字文通,慕容熙字道文,宏大帝是连冯弘的字也给改了,只是没改成慕容熙的那个。不过慕容家宝和盛这两代好多人都字道X,宏大帝也让冯弘字道X,可能真是想强调冯弘的慕容燕本家半子身份。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4楼2021-01-28 11:55
                        回复
                          冯弘昭成皇帝这谥号是高丽给的,宏大帝一向看不上高丽,加上魏人说起昭成皇帝一般都指什翼犍,所以宏大帝就给冯弘改谥号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5楼2021-01-28 11:59
                          回复
                            晴世姐姐提醒我,谥慕容熙昭文皇帝的高云也是高丽根,所以一向看不起高丽的宏大帝就更不认了,挪用到冯弘那里去一点都不含糊,冯弘的后人也就老老实实替冯弘收着,宏大帝死了他们依然口口声声,我们祖宗是燕昭文皇帝哦,我们祖宗是燕昭文皇帝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6楼2021-01-28 14:42
                            回复
                              昭仪规为内主,谮构百端。
                              规:谋划,打主意。
                              魏收虽然倾力打造冯幽姨的忘恩负义形象,却也盖章冯幽姨当昭仪时根本不是什么内主,如果是,她还用得着谋划成为内主吗?真正没扶正就成内主的是郑贵妃。幽姨苏想来对郑贵妃又妒忌又羡慕,一边强行YY郑贵妃是水货,一边故意把冯幽姨的“规为内主”改成不伦不类的“归为内主”,胡诌废后未废幽姨就已有管理六宫的权力(我刚听朋友说起的)。可怜,幽姨苏也只能靠改史来自欺欺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3楼2021-02-03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