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文本结构叫模式化叙事情节,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看小说动画电影,往往会问一个问题,类似的故事的小说动画电影还有什么。其实我们在表达类似的文本结构还有没有。正史之中有很多良吏、隐逸、烈女传记,这些故事基本都有相同的框架,比如女性为了不失节自杀的模式。王明珂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两种更加经典与重要的模式化叙事。即英雄征程记与英雄徙边记。
英雄征程记的模式化情节常见于世界各地文化圈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以历史或神话传说的形式来解释一个族群或民族的来源。这种历史的共同结构是,一个英雄、神、帝王或者始祖在广大的地理空间中游历、征伐的经过。像藏文化中的《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的四方征伐,华夏古文献《穆天子传》中的穆王的征伐,《史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日本《古事记》中的神武天皇等等。王明珂在羌族作田野调查的时候,注意到当地的口传经文《赤吉格补》,内容大约为一个名叫赤吉的英雄,为了报仇,率领羌兵四处征伐的故事。赤吉从松潘沿岷江而下,就是从今天四川西北往东南走的方向,他每路过一个羌族的寨子时,说明缘由就会被放行。但是当他走到川西平原郫县的时候,与当地寨首打了起来。这个故事的文本建构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羌族认同尚未形成。之所以在郫县打了起来,说明汉与非汉在当时的这个地方,有了族群边界的意识。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征程记的例子。英雄征程记的历史记忆被人们用以强调我群的过去。
英雄征程记的模式化情节常见于世界各地文化圈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以历史或神话传说的形式来解释一个族群或民族的来源。这种历史的共同结构是,一个英雄、神、帝王或者始祖在广大的地理空间中游历、征伐的经过。像藏文化中的《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的四方征伐,华夏古文献《穆天子传》中的穆王的征伐,《史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日本《古事记》中的神武天皇等等。王明珂在羌族作田野调查的时候,注意到当地的口传经文《赤吉格补》,内容大约为一个名叫赤吉的英雄,为了报仇,率领羌兵四处征伐的故事。赤吉从松潘沿岷江而下,就是从今天四川西北往东南走的方向,他每路过一个羌族的寨子时,说明缘由就会被放行。但是当他走到川西平原郫县的时候,与当地寨首打了起来。这个故事的文本建构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羌族认同尚未形成。之所以在郫县打了起来,说明汉与非汉在当时的这个地方,有了族群边界的意识。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征程记的例子。英雄征程记的历史记忆被人们用以强调我群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