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佐无耻擒故君(4)
多铎、刘良佐离开南京,进攻江阴(今江苏江阴)。刘良佐率本部人马冲进城中,残杀宁死不降的百姓。多铎、刘良佐兵临嘉兴(今浙江嘉兴),遭遇顽强的抵抗,多次被守城百姓打败。突然间天降大雨,冲垮嘉兴城墙,刘良佐乘机攻城,杀光全城百姓,受到多铎夸奖。刘良佐更加卖力,跟着多铎攻下昆山(今江苏昆山)、松江(今上海松江)、金山(今上海金山)。刘良佐、多铎押着弘光帝返回北京,在菜市口杀掉。顺治帝论功行赏,封刘良佐当总兵,本部人马编入汉军镶黄旗。
刘孔昭在杭州碰见阮大铖,劫后余生,欢喜无限。谁知好景不长,清朝贝勒博洛率兵攻打杭州,刘孔昭、阮大铖吓得慌忙逃窜,奔往山阴(今浙江绍兴),投奔鲁王朱以海。刘孔昭、阮大铖与刘宗周一起拥戴鲁王当监国,继续抗清。清军穷追不舍,兵临山阴城下。鲁王驾船出海,逃往厦门(今福建厦门)。刘孔昭逃往福州(今福建福州),投奔唐王朱聿键。刘宗周率“世忠营”拼死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不幸失败。刘宗周痛哭不已,将四卷《刘子遗书》交给弟子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沉痛地说道:“流贼攻破北京,鄙人寄希望于弘光帝;清军侵占南京,鄙人又寄希望于鲁王。现在山阴失守,鲁王逃走,鄙人的希望破灭了,活着还有什么用,不如追随先帝而去,你们要好自为之!”
说罢,刘宗周带着儿子刘汋、学生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乘乱杀出城池,来到郊外祭祀祖坟。刘宗周祭罢,站起身来,整理好衣冠,放开脚步,朝河边奔去,投水自尽。刘汋、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急忙把他救上岸,搀到佛寺中。刘宗周朝着南京方向席地而卧,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个“鲁”字,递给刘汋、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刘宗周闭上双眼,绝食二十余天,带着亡国遗恨,与世长辞。临终前,刘宗周口占《绝命诗》,用微弱气息吟道:“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迭山,只争死先后。若云袁奉高,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祝渊、王毓蓍听罢,悲痛欲绝,在刘宗周遗体旁自杀。黄宗羲、刘汋收集“世忠营”残余人马,躲进四明山(今浙江余姚),继续坚持武装抗清。鲁王闻讯,封黄宗羲当职方主事。
却说刘孔昭在福州拥戴唐王当隆武帝,与清朝分庭抗礼。博洛闻讯,率兵进攻衢州(今浙江衢州),兵锋直指福州。隆武帝得知,让刘孔昭率兵救援衢州。刘孔昭被博洛打败,跑到厦门(今福建厦门)投奔鲁王。博洛攻占厦门(今福建厦门),鲁王退守南澳岛(今广东南澳),不久病故。博洛攻占汀州(今福建长汀),俘虏并杀害隆武帝。永明王(今湖南江永)朱由榔在肇庆(今广东肇庆)继位,当上永历帝。永历帝封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当昌国公(今浙江定海),让他收复南昌(今江西南昌)、九江(今江西九江)、南康(今江西于都)、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地。
顺治帝闻讯,让刘良佐率兵南下,攻占九江、南康、饶州,兵临南昌城下。刘良佐包围南昌前后长达数月,金声桓坚守不降。刘良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派兵佯攻德胜门,吸引守城明军注意。刘良佐率主力突袭进贤门,金声桓措手不及,拼死抵抗,中箭牺牲,城池失守。顺治帝论功行赏,封刘良佐当直隶总督(今河北)。刘良佐得意洋洋地行进在北京的大街上,到衙门走马上任,他作梦也没想到,自己只当了一年总督,就一命呜呼了。原明朝大臣刘志见状,心中暗骂刘良佐助纣为虐,无耻至极。
刘志回到家中,把年仅五岁的儿子刘献廷唤到身旁,偷偷地给他讲述明朝亡国惨痛经历。刘献廷自幼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尤其喜欢天文、音韵、军事、医药等方面着作。刘献廷心中非常仇恨清朝,盼着永历帝反清复明。忽然传来惊人的消息,康熙帝让吴三桂率兵南下,俘虏并杀掉永历帝,明朝灭亡。
多铎、刘良佐离开南京,进攻江阴(今江苏江阴)。刘良佐率本部人马冲进城中,残杀宁死不降的百姓。多铎、刘良佐兵临嘉兴(今浙江嘉兴),遭遇顽强的抵抗,多次被守城百姓打败。突然间天降大雨,冲垮嘉兴城墙,刘良佐乘机攻城,杀光全城百姓,受到多铎夸奖。刘良佐更加卖力,跟着多铎攻下昆山(今江苏昆山)、松江(今上海松江)、金山(今上海金山)。刘良佐、多铎押着弘光帝返回北京,在菜市口杀掉。顺治帝论功行赏,封刘良佐当总兵,本部人马编入汉军镶黄旗。
刘孔昭在杭州碰见阮大铖,劫后余生,欢喜无限。谁知好景不长,清朝贝勒博洛率兵攻打杭州,刘孔昭、阮大铖吓得慌忙逃窜,奔往山阴(今浙江绍兴),投奔鲁王朱以海。刘孔昭、阮大铖与刘宗周一起拥戴鲁王当监国,继续抗清。清军穷追不舍,兵临山阴城下。鲁王驾船出海,逃往厦门(今福建厦门)。刘孔昭逃往福州(今福建福州),投奔唐王朱聿键。刘宗周率“世忠营”拼死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不幸失败。刘宗周痛哭不已,将四卷《刘子遗书》交给弟子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沉痛地说道:“流贼攻破北京,鄙人寄希望于弘光帝;清军侵占南京,鄙人又寄希望于鲁王。现在山阴失守,鲁王逃走,鄙人的希望破灭了,活着还有什么用,不如追随先帝而去,你们要好自为之!”
说罢,刘宗周带着儿子刘汋、学生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乘乱杀出城池,来到郊外祭祀祖坟。刘宗周祭罢,站起身来,整理好衣冠,放开脚步,朝河边奔去,投水自尽。刘汋、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急忙把他救上岸,搀到佛寺中。刘宗周朝着南京方向席地而卧,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个“鲁”字,递给刘汋、黄宗羲、陈确、张应煜、祝渊、王毓蓍等人。刘宗周闭上双眼,绝食二十余天,带着亡国遗恨,与世长辞。临终前,刘宗周口占《绝命诗》,用微弱气息吟道:“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迭山,只争死先后。若云袁奉高,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祝渊、王毓蓍听罢,悲痛欲绝,在刘宗周遗体旁自杀。黄宗羲、刘汋收集“世忠营”残余人马,躲进四明山(今浙江余姚),继续坚持武装抗清。鲁王闻讯,封黄宗羲当职方主事。
却说刘孔昭在福州拥戴唐王当隆武帝,与清朝分庭抗礼。博洛闻讯,率兵进攻衢州(今浙江衢州),兵锋直指福州。隆武帝得知,让刘孔昭率兵救援衢州。刘孔昭被博洛打败,跑到厦门(今福建厦门)投奔鲁王。博洛攻占厦门(今福建厦门),鲁王退守南澳岛(今广东南澳),不久病故。博洛攻占汀州(今福建长汀),俘虏并杀害隆武帝。永明王(今湖南江永)朱由榔在肇庆(今广东肇庆)继位,当上永历帝。永历帝封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当昌国公(今浙江定海),让他收复南昌(今江西南昌)、九江(今江西九江)、南康(今江西于都)、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地。
顺治帝闻讯,让刘良佐率兵南下,攻占九江、南康、饶州,兵临南昌城下。刘良佐包围南昌前后长达数月,金声桓坚守不降。刘良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派兵佯攻德胜门,吸引守城明军注意。刘良佐率主力突袭进贤门,金声桓措手不及,拼死抵抗,中箭牺牲,城池失守。顺治帝论功行赏,封刘良佐当直隶总督(今河北)。刘良佐得意洋洋地行进在北京的大街上,到衙门走马上任,他作梦也没想到,自己只当了一年总督,就一命呜呼了。原明朝大臣刘志见状,心中暗骂刘良佐助纣为虐,无耻至极。
刘志回到家中,把年仅五岁的儿子刘献廷唤到身旁,偷偷地给他讲述明朝亡国惨痛经历。刘献廷自幼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尤其喜欢天文、音韵、军事、医药等方面着作。刘献廷心中非常仇恨清朝,盼着永历帝反清复明。忽然传来惊人的消息,康熙帝让吴三桂率兵南下,俘虏并杀掉永历帝,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