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孝文帝孝治国家(3)
贾谊答道:“陛下不仅要免除田租,还要提高粮价,增加百姓收入。”
刘恒爽快地说道:“朕听你的,回宫后马上降旨提高粮价。”
周勃见贾谊得宠,十分不满,惟恐抢了自己的官职,将贾谊贬到长沙国当太傅。
且说刘恒封刘肥的儿子刘襄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章当城阳王(今山东莒县)、刘兴居当济北王(今山东昌乐),刘如意的儿子刘遂当赵王、刘辟强当河间王(今河北献县),自己的儿子刘武当代王(今河北蔚县)、刘参当太原王(今山西太原)、刘揖当梁王(今河南商丘)。匈奴骚扰代国,刘恒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亲自率军迎敌。刘兴居嫌济北国地方小,想要地方更大的梁国,乘机起兵造反。刘恒闻讯后,赶回长安,派军队平定叛乱。刘兴居当了汉军俘虏,自感无脸去见刘恒,抽出宝剑自杀了。刘恒非常伤心,破例封刘兴居的兄弟刘将闾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志当济北王(今山东昌乐)、刘辟光当济南王(今山东章丘)、刘贤当菑川王(今山东寿光)、刘昂当胶西王(今山东高密)、刘雄渠当胶东王(今山东即墨)。
且说淮南王刘长被吕雉抚养长大,人高体壮,力大过人,武艺高强。他与吕氏家族感情深厚,总想自己当皇帝,在淮南国擅自使用皇帝仪仗和礼节,到长安朝见毫无君臣之礼,不把刘恒放在眼里,从不喊刘恒“陛下”,张口闭口都是“四哥”。刘恒念及刘长是自己在世惟一的亲弟弟,每每宽容他。不料刘长反而把刘恒的宽容视作软弱可欺,回国后公然起兵造反。刘恒迫不得己,派兵抓住刘长。刘交的儿子刘礼此时正当着宗正,他和丞相张苍都主张按照法律杀掉刘长。刘恒不忍心,只是废掉刘长王爵,流放到蜀郡(今四川成都)。流放路上,刘长思前想后,后悔不迭,对押送的人说道:“人们都认为寡人狂妄不羁,其实寡人是被陛下宠坏了,才犯下反叛大罪。寡人对不起陛下,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寡人要绝食而死。”
刘长自杀的消息传到朝廷,刘恒哭得死去活来,悲痛地对大臣袁盎说道:“朕本想教训一下七弟,让他吃点儿苦,悔过自新,再当王爷,没想到他却自尽了,是朕杀了自己的弟弟呀!”
袁盎劝阻道:“陛下对淮南王做到了仁至义尽,淮南王自尽是罪有应得。”
刘恒哽咽着说道:“朕要封七弟的儿子都当王爷。”
刘恒封刘长的儿子刘安当淮南王(今安徽六安)、刘勃当衡山王(今湖北黄冈)、刘赐当庐江王(今安徽庐江)。
却说刘恒上朝对张苍说道:“朕听说帝尧设立谤木谏鼓,鼓励百姓提意见;秦始皇定下诽谤的罪名,惩治敢于提意见的百姓。朕要效法帝尧,鼓励百姓上奏章提建议,好的建议朕一定采用,不好的建议搁在旁边,决不怪罪提建议的人。”
张苍听了,心里佩服,高兴地说道:“臣马上将陛下英明的旨意公告天下。”
百姓们得知刘恒纳谏的旨意,欢欣鼓舞,纷纷呈上奏章提建议。只要有人跪在宫外上奏章,刘恒见到都要让宦官接过来,亲自披阅。
有一天,刘恒坐车刚出未央宫门,发现路边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双手举着一捆竹简,口中不停声大喊道:“冤枉!”
刘恒头一次见小女孩上奏章,感到非常奇怪,赶紧停下车,让宦官接过竹简,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妾名叫缇萦,妾父淳于意被人陷害,依照法律应当被砍掉左脚。妾左思右想,罪犯被砍掉脚,就再也长不出来了,即使他想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妾父是冤枉的,假如陛下非要治他的罪,妾愿意当宫女,替妾父赎砍掉左脚的罪名,恳请陛下开恩允准。”
刘恒看罢,点头称是,带上缇萦,掉转车头回宫。刘恒在未央宫召集群臣,对他们说道:“缇萦说的有道理,应当废除脸上刺字、割下鼻子、砍掉双脚的刑罚,用别的刑罚代替它们。”
贾谊答道:“陛下不仅要免除田租,还要提高粮价,增加百姓收入。”
刘恒爽快地说道:“朕听你的,回宫后马上降旨提高粮价。”
周勃见贾谊得宠,十分不满,惟恐抢了自己的官职,将贾谊贬到长沙国当太傅。
且说刘恒封刘肥的儿子刘襄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章当城阳王(今山东莒县)、刘兴居当济北王(今山东昌乐),刘如意的儿子刘遂当赵王、刘辟强当河间王(今河北献县),自己的儿子刘武当代王(今河北蔚县)、刘参当太原王(今山西太原)、刘揖当梁王(今河南商丘)。匈奴骚扰代国,刘恒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亲自率军迎敌。刘兴居嫌济北国地方小,想要地方更大的梁国,乘机起兵造反。刘恒闻讯后,赶回长安,派军队平定叛乱。刘兴居当了汉军俘虏,自感无脸去见刘恒,抽出宝剑自杀了。刘恒非常伤心,破例封刘兴居的兄弟刘将闾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志当济北王(今山东昌乐)、刘辟光当济南王(今山东章丘)、刘贤当菑川王(今山东寿光)、刘昂当胶西王(今山东高密)、刘雄渠当胶东王(今山东即墨)。
且说淮南王刘长被吕雉抚养长大,人高体壮,力大过人,武艺高强。他与吕氏家族感情深厚,总想自己当皇帝,在淮南国擅自使用皇帝仪仗和礼节,到长安朝见毫无君臣之礼,不把刘恒放在眼里,从不喊刘恒“陛下”,张口闭口都是“四哥”。刘恒念及刘长是自己在世惟一的亲弟弟,每每宽容他。不料刘长反而把刘恒的宽容视作软弱可欺,回国后公然起兵造反。刘恒迫不得己,派兵抓住刘长。刘交的儿子刘礼此时正当着宗正,他和丞相张苍都主张按照法律杀掉刘长。刘恒不忍心,只是废掉刘长王爵,流放到蜀郡(今四川成都)。流放路上,刘长思前想后,后悔不迭,对押送的人说道:“人们都认为寡人狂妄不羁,其实寡人是被陛下宠坏了,才犯下反叛大罪。寡人对不起陛下,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寡人要绝食而死。”
刘长自杀的消息传到朝廷,刘恒哭得死去活来,悲痛地对大臣袁盎说道:“朕本想教训一下七弟,让他吃点儿苦,悔过自新,再当王爷,没想到他却自尽了,是朕杀了自己的弟弟呀!”
袁盎劝阻道:“陛下对淮南王做到了仁至义尽,淮南王自尽是罪有应得。”
刘恒哽咽着说道:“朕要封七弟的儿子都当王爷。”
刘恒封刘长的儿子刘安当淮南王(今安徽六安)、刘勃当衡山王(今湖北黄冈)、刘赐当庐江王(今安徽庐江)。
却说刘恒上朝对张苍说道:“朕听说帝尧设立谤木谏鼓,鼓励百姓提意见;秦始皇定下诽谤的罪名,惩治敢于提意见的百姓。朕要效法帝尧,鼓励百姓上奏章提建议,好的建议朕一定采用,不好的建议搁在旁边,决不怪罪提建议的人。”
张苍听了,心里佩服,高兴地说道:“臣马上将陛下英明的旨意公告天下。”
百姓们得知刘恒纳谏的旨意,欢欣鼓舞,纷纷呈上奏章提建议。只要有人跪在宫外上奏章,刘恒见到都要让宦官接过来,亲自披阅。
有一天,刘恒坐车刚出未央宫门,发现路边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双手举着一捆竹简,口中不停声大喊道:“冤枉!”
刘恒头一次见小女孩上奏章,感到非常奇怪,赶紧停下车,让宦官接过竹简,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妾名叫缇萦,妾父淳于意被人陷害,依照法律应当被砍掉左脚。妾左思右想,罪犯被砍掉脚,就再也长不出来了,即使他想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妾父是冤枉的,假如陛下非要治他的罪,妾愿意当宫女,替妾父赎砍掉左脚的罪名,恳请陛下开恩允准。”
刘恒看罢,点头称是,带上缇萦,掉转车头回宫。刘恒在未央宫召集群臣,对他们说道:“缇萦说的有道理,应当废除脸上刺字、割下鼻子、砍掉双脚的刑罚,用别的刑罚代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