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几考证撰《家牒》(1)
话说李建成、李元吉杀掉刘黑闼,率兵返回长安。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退位,自立为唐太宗。唐太宗与###厥大战,俘虏颉利可汗,苑君璋孤立无援,被迫投降唐朝。唐太宗让刘文静的二儿子刘树艺继承其父的官职、爵位,又把公主嫁给他。刘树艺难忘杀父之仇,与哥哥刘树义密谋杀掉唐高祖,被公主告发。唐太宗无奈,只好杀掉刘树义、刘树艺兄弟。
且说唐太宗提倡教化,张榜征募刘炫等大儒的后裔,打算赏给他们官职,暂时无人应征。唐太宗到国子监视察,进门后抬眼仔细观瞧,但见一位先生又高又瘦,略微驼背,脸色黑黝黝的,两只慧眼明亮有神,薄薄的嘴唇时张时合,正在给众弟子讲授《论语》,讲得头头是道。唐太宗将先生召到面前,和蔼可亲地问道:“请问爱卿尊姓大名,何方人氏,现任何职?”
先生跪倒叩头,恭恭敬敬地答道:“臣刘伯庄本是汉楚王刘交后裔,原籍彭城,现任国子监助教。”
唐太宗听罢,点点头,高兴地说道:“朕封爱卿当国子监博士,参加编撰《隋书》。”
刘伯庄与着名文人魏徵一起忙了七、八年,终于完成八十五卷的《隋书》。唐太宗论功行赏,封刘伯庄当弘文馆学士。
唐太宗让高士廉、刘伯庄等人编撰《氏族志》。高士廉、刘伯庄广泛征集各郡望族家谱,结合皇宫内珍藏的文献史料,经过详细考订,查找各姓氏源流,把全国二百玖十三个姓氏分成玖个等级,其中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崔姓、范阳郡(今河北保定)卢姓、荥阳郡(今河南郑州)郑姓、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王姓分别居前四名。唐太宗审阅书稿后,生气地把它扔到地上,大声训斥高士廉、刘伯庄等人,说道:“朕平定天下,建立大唐,功不可没,却当不上头等氏族;过去的郡望大多衰败失势,反而当上头等氏族,究竟为什么?”
高士廉、刘伯庄等人吓得趴在地上,叩头如捣蒜,慌忙请示道:“臣等愚钝,请陛下指教。”
唐太宗消消气,严肃地说道:“按照现任官职大小,平定各氏族等级高低,编入《氏族志》。”
高士廉、刘伯庄等人捡起书稿,赶回弘文馆,费了玖牛二虎之力重新改订书稿,将皇族李姓、外戚长孙姓列为最头等的姓氏。唐太宗再次审阅书稿,十分满意,下诏正式颁布。
却说唐高宗封刘德威的侄儿刘胤之当着作郎,让他跟着刘伯庄一起编撰《文馆词林》、《文思博要》。这两部书编成后,共有数千卷,收录了自古以来辞、赋、诗、文等各种文学作品和平论,成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文学作品平论总集。接着,唐高宗让令狐德棻、刘胤之编撰《周书》,令狐德棻、刘胤之等人用了长达十余年的时间,编撰完成五十卷《周书》。唐高宗看罢,非常满意,论功行赏,封刘胤之当男爵。刘伯庄还独自写下《史记音义》三十卷、《史记地名》十八卷、《汉书音义》十二卷、《群书治要音》五卷、《续尔雅》一卷,其中前三部史着整理注释《史记》、《汉书》中的文字和地名的音义。刘伯庄去世后,这三部书广泛流传,风行于世,兴起“汉书学”热潮。
唐高宗封刘胤之的堂侄刘藏器当比部员外郎,刘藏器的儿子刘知柔、刘知章、刘知几虽然年幼,仍跟着父亲学习经史。刘知几顽皮异常,不喜读书,没少挨打受训。偶然间,刘知几听父亲讲解《左传》,引起学习兴趣,从此学着大哥、二哥的样子,刻苦攻读,练就写赋的本领,人人都夸他是神童。刘知几长大后,和刘知柔考中进士,当上获嘉县(今河南获嘉)主簿。唐高宗喜欢刘知几的文才,让他编撰《唐高宗实录》三十卷。接着,唐高宗又让刘知几将《氏族志》改编成《姓氏录》,皇后武则天的姓氏在书中名列第二位。
且说唐睿宗继位,尊武则天当皇太后,封刘知几的姑姑刘氏当皇后。好景不长,武则天听信宫女谗言,废掉唐睿宗,杀掉刘氏。武则天宠信大臣张昌宗、张易之,张昌宗、张易之乘机诬告丞相魏元忠阴谋造反,又逼着魏元忠部下张说做伪证陷害魏元忠。刘知几阻止了张说,救下魏元忠。刘知几回到家中,仍然难平胸中愤懑,提笔写下《思慎赋》,痛斥奸臣酷吏的无耻罪行,希望武则天不要滥行大赦。第二天上朝,刘知几把《思慎赋》呈给武则天,劝谏道:“太后屡次大赦坏人,助长了坏人的嚣张气焰,败坏了社会风气,希望今后不要轻易实行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