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595贴子:203,838

回复:【御龙家族】《寻找姓氏文化之根:刘姓演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士谷无义反新君(5)
绕朝把士会家眷全都捉起来,带着他们来见秦康公。绕朝说道:“臣已将士会家眷捉来,请国君处置。”
康公沉吟半晌,对绕朝说道:“派人送他们回晋国,寡人不能辜负向黄河发过的誓言。”
士会大儿子士燮出班跪倒,对康公说道:“感谢国君大恩,臣回到晋国一定劝父亲与秦国讲和。”
康公半信半疑地说道:“但愿卿说的是实话,不要再骗寡人。”
士会第五个儿子士雃跪在士燮身边,感激地说道:“国君对臣家恩重如山,臣愿意留在秦国做人质,让臣父与秦国讲和。”
康公十分诧异,深受感动,他诚恳地说道:“寡人感谢爱卿的深情厚意,爱卿愿意留在秦国,寡人决不亏待,从今天起,爱卿就是寡人的大夫了。”
且说士会回到晋国绛都(今山西翼城),晋灵公大喜过望,封士会当司空,让他继承了士谷的官职。士会回到故宅中,形单影孤,想起今生再也见不到家人,未免心酸。不料秦康公将家眷送回,又惊又喜,听说士雃自愿留在秦国,心中不忍,忙不迭地向秦国使者道谢,请他回国面奏康公,自己一定劝晋国与秦国讲和。
公元前612年,周匡王继位,封在刘国的王季后裔已经绝嗣,周匡王把自己的小儿子季子过继给王季,封他当刘康公,把刘国赏给他做封地,让他继续在朝廷执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26楼2009-05-31 18:05
回复
    士雃感恩留秦邦(1)
    话说士雃留在秦国,当了秦康公大夫,士会回到晋国,侍奉晋灵公,父子各保一主,互通声气,聊解离愁。几年后,士会侍奉的晋灵公已经长大成人,亲自处理朝政,却是个昏庸无道的暴君,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建造危台。士会极力劝谏,他根本不听,避开士会,整日坐在刚刚竣工的危台上,用弹弓击打台下的百姓,哈哈大笑取乐。玩够了,他忽然想吃熊掌,厨师赶忙去做。灵公等得心烦,三番两次让人去催,厨师怕惹恼了暴君,赶忙把熊掌端上去。灵公尝了一口,觉得有点夹生,登时大怒,命人将厨师杀掉,将尸体肢解,扔到狗圈喂狗。赵盾、士会到公府朝见,在府门口碰见肢解的尸体正往外抬,心中实在不忍。赵盾对士会说道:“国君太残忍了,我们应当劝谏一番。”
    士会考虑半晌,答道:“我们俩人一起劝谏国君,假如国君不听,将我们一起杀掉,就没有人接着进谏了。不如让鄙人先去劝谏国君,如果国君不听,你再接着进谏。”
    两人计议已定,士会整理衣冠,神情庄重地进了府门,来危台朝见灵公。晋灵公看见士会神色,知道他要劝谏自己,心里发慌,忙说道:“爱卿不要说了,寡人知错,今后不这样做了!”
    士会听罢,转忧为喜,赶忙答道:“人都有过错,能够改正就好。《诗经·荡》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国君知错改正,真是国家的福气,臣太高兴了。”
    士会说完,退出公府,找到赵盾,把灵公说的话告诉他,二人欢欢喜喜各自回去。谁知晋灵公骗走士会,仍然我行我素,毫不改悔。赵盾见状,按照与士会的约定,接着劝谏灵公。灵公当面认错,背后派刺客乘黑夜暗杀赵盾。刺客明知赵盾无罪,不忍害他,可又无法向灵公交待,只好在赵盾家门口自杀。晋灵公见刺客未将赵盾杀死,又在公府摆下酒筵,准备将赵盾灌醉杀掉。赴宴的赵盾识破灵公阴谋,离席退出。灵公放出恶犬灵獒撕咬赵盾,赵盾杀掉灵獒,抢出公府,不敢回家,仓皇投奔秦国。赵穿得知赵盾被灵公逼走,赶紧带着家臣攻入公府,杀掉灵公,在黄河边追上赵盾,把他请回绛都(今山西翼城)。赵盾埋葬灵公,让晋成公继位。晋成公封赵盾、士会等大臣家族当晋国的公子家族,赵盾、士会无比高兴,感激涕零。
    且说秦康公死后,士雃辅佐康公的儿子共公继位。闻听晋国灵公内乱,大臣们纷纷要求乘机攻打晋国。士雃不为所动,劝说共公继续与晋国和好。共公病死,士雃辅佐共公的儿子桓公继位。桓公好大喜功,不听士雃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晋国。晋成公得信,让赵盾、士会率兵抵抗,双方在随地大战,不分胜负。关键时刻,狄人赶来帮助晋军,秦军寡不敌众,大败逃回秦国。
    乘晋、秦两国交战,楚庄王称霸,郑国看风使舵,投降楚国。晋成公率兵###郑国,郑国见晋军来势汹汹,不敢抵抗,只好投降。士会代表晋国,在廪延(今河南延津)与郑穆公歃血结盟,郑穆公发誓真心实意依附晋国,士会发誓帮助郑国抵抗楚国。楚庄王听得郑国又依附晋国,恼怒万分,当即派兵攻打郑国,郑穆公无奈,只好又与楚庄王歃血结盟,发誓永远依附楚国。郑穆公把楚军应付回去后就病死了,郑襄公继位,晋国攻打郑国,郑襄公背叛楚国,投降晋国。
    公元前599年,晋景公继位,周定王派御弟刘康公到晋国祝贺。士会负责接待,极力讨好御弟刘康公。刘康公知道士会是晋国执掌实权的大臣,也有意与他结交,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结成儿女亲家后,士会方才送刘康公回去。
    却说楚庄王率兵离开郢都(今湖北江陵),攻打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援,晋景公封士会当中军元帅,率晋军救郑。士会率晋军来到颍水北岸(今河南禹县),与进攻郑国的楚军相遇。楚庄王背靠颍水扎下阵脚,妄图与晋军决一死战。士会不畏强敌,带头呐喊着驾车直冲立在对面中军阵前的楚庄王,晋军将士士气大增,紧随其后,奋勇冲锋。楚庄王吓得率楚军掉头就跑,被晋军赶入颍水,大部分楚军被淹死,楚庄王率残兵败将拼命游到河对岸,马不停蹄逃回楚国。士会大获全胜,高唱凯歌返回晋国。楚庄王吃了败仗,不肯善罢干休,经过二年养精蓄锐,封孙叔敖当中军元帅,公子侧当右军元帅,公子婴齐当左军元帅,襄老当先锋,率楚军直抵郑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城下。晋景公得知楚庄王进攻郑国,封荀林父当中军元帅,士会当上军元帅,赵朔当下军元帅,率晋军沿黄河北岸东进,来到廪延,准备渡河救郑。忽听探马来报道:“楚庄王已迫使郑襄公投降,现正率楚军在河对岸管城扎营,准备迎击我军。”


    IP属地:黑龙江27楼2009-06-01 17:57
    回复
      士雃感恩留秦邦(2)
      荀林父得到谍报,召集众将说道:“既然郑国已投降楚军,我们没有必要再救郑国,不如退兵回去。”
      士会赞同道:“攻击敌人的弱点,才能取得胜利。郑国向楚国投降,楚军实力壮大;农闲时节不担心家中的农活,楚兵斗志旺盛;楚国令尹孙叔敖是有名的贤人,善于用兵。楚军具备这些长处,没有弱点,我们应当及时退兵,避免失败,方才符合《诗经·武》说的‘无竞为烈’和《诗经·汋》说的‘遵养时晦’。”
      中军副元帅先谷听了,不高兴地说道:“鄙人不赞成你们的主张,晋国是霸主,遇到敌人反而撤兵回国,今后必定做不成霸主了。如果你们执意回去,鄙人只好违背军令,率本部人马渡河,与楚军交战。”
      荀林父思索半晌,说道:“士元帅、先副帅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要从长计议,大家暂时按兵不动。”
      先谷见荀林父模棱两可,心中恼怒,私自率领本部人马渡河,迎击对面楚军。荀林父气得直跺脚,大骂先谷糊涂,只好率全军随先谷渡河,扎营敖山(今河南郑州)之上,乞求侥幸获胜。士会本不赞成,别无他法,只好随全军行动。楚庄王驻军管城(今河南郑州),见对面晋军人多势众,心里惧怕三分,与令尹孙叔敖商议后,让蔡鸠居来见荀林父,说道:“鄙国国君已经与郑国结盟,现在就要回去了,贵国是诸侯霸主,鄙国不敢得罪,请贵国不要误会。”
      士会站在旁边,答道:“郑晋两国都姓姬,理应共同辅佐周朝,现在郑国背叛鄙国,鄙国国君派我们来质问郑国,不想打扰贵国。”
      荀林父对蔡鸠居说道:“既然贵鄙两国都无恶意,不如就此结盟讲和,免生嫌疑。"
      蔡鸠居赶忙说道:“荀元帅说的太好了,正和鄙国国君和令尹心愿。”
      先谷见晋楚两国要歃血结盟,再也忍耐不住了,跳出来指着蔡鸠居骂道:“南蛮,你们夺去附属我们的郑国,反来甜言蜜语结盟求和,欺人太甚,老子决不会善罢干休。你马上回去,再敢多说半句,小心你的狗命!”
      蔡鸠居吓得脸色煞白,二话没说,掉头逃出晋营。楚庄王闻听晋军不肯讲和,反而将楚国羞辱一番,勃然大怒,当即让大将乐伯出阵挑战。晋军也不示弱,鲍癸、逄宁、逄盖分三路杀出。刚交手,乐伯杀死二逄,鲍癸吓得逃归本阵。荀林父见楚军果然厉害,不敢决战,派魏錡、赵旃去楚军军营求和。士会得知消息,赶来不满地对荀林父说道:“魏錡、赵旃都是功臣后裔,少不更事,血气方刚,急于求战立功。元帅让他们去求和,他们定会违令挑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做好应战准备,防止楚军进攻。”
      荀林父不耐烦地摇摇头说道:“你考虑的太多了,魏錡、赵旃不会违令挑战的。”
      士会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荀林父就是不听。士会无法,只好悄悄调动本部人马,结成北斗七星阵,埋伏在敖山南坡。果然不出士会所料,魏錡、赵旃到了楚营,大肆辱骂楚庄王,逃出楚营。楚庄王大怒,让孙叔敖率楚中、左、右三军分别进攻晋中、上、下三军。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正等着魏錡、赵旃讲和归来,不料楚军杀来,毫无准备,措手不及,晋中、下两军被楚中、右两军打得溃不成军,望北朝黄河渡口逃去。可惜渡口只有几条小船,大批晋军士卒蜂拥而上,登时小船人满,但仍有人逃命心切,不顾一切抓着船帮往上爬。负伤逃上小船的先谷,恐怕船被掀翻,急令船上的士卒用兵刃砍掉抓着船帮的手指,登时血肉横飞,断指满船,鬼哭狼嚎,惨不忍睹。楚左军来攻士会率领的晋上军,满以为必获全胜,孰料对方早有准备,乘势杀出。楚军不提防,中了埋伏,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士会也不追赶,鸣金收兵上山,凭险据守,掩护晋中、下两军渡河。楚军见士会据守敖山,不敢肆意追击渡河的晋军,眼睁睁地看着晋军逃过黄河,只好收兵回国。士会见楚军已走远,方才有条不紊地带着晋上军渡过黄河,返回晋国,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反而缴获大量兵刃装备。


      IP属地:黑龙江28楼2009-06-01 17:57
      回复
        士雃感恩留秦邦(3)
        景公答应道:“寡人派你去将先谷捉住杀掉,不得有误。” 
        先谷在军中得到消息,连忙逃出晋国,投奔狄人,挑拨狄人骚扰晋国。荀林父见狄人屡次侵犯边境,急于立功赎罪,主动向景公请战,带领晋军将狄人建立的潞国(今山西潞城)攻灭。狄人虽被灭掉一国,不思悔改,仍继续骚扰晋国。晋景公命士会率领晋军进攻狄人建立的甲氏(今山西黎城)、留吁、铎辰(今山西屯留)三个小国,这三个小国怎是士会对手,不消几仗,就被士会消灭干净。景公论功行赏,提拔士会当了中军沅帅兼太傅,总揽晋国军民大政,将范地(今河南范县)封给士会,从此士会也被人叫做“范会”。晋景公命士会押着俘虏的狄人,到洛邑(今河南洛阳)献给周定王表功。刘康公出城迎接,见到亲家翁士会,上前拉住他的手,亲亲热热地一起来见定王。定王下令奏乐欢迎士会,登时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定王知道士会是晋景公的宠臣,又是刘康公儿女亲家,自然高看一眼,赏他一身青黑两色相间的黻冕,这是《周礼》规定的最高级别祭祀祖先用的礼服。士会千恩万谢,流连数日,方依依不舍告别定王、刘康公回国。士会整日训练士兵,操演阵法,修理兵刃,使晋军战斗力大增。秦桓公不听士雃劝阻,进攻晋国辅氏(今陕西大荔),被晋军打败,吓得再也不敢向晋国挑衅。士会执政后,对于景公过失,直言劝谏,选拔贤人,担任官吏,教育百姓,忠君尊祖,严明法记,打击邪恶,坏人在晋国立不住脚,纷纷逃往秦国。百姓们都说:“士太傅真好,说话有信用,办事讲原则,一心为公,正直无私,廉洁自律,谦虚谨慎,和蔼可亲,真正做到了《诗经·小旻》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却说周朝大臣召公、毛伯与王孙满、刘康公争权,王孙满失败,逃到晋国,找士会求援。士会征得晋景公同意,率领大军攻进洛邑(今河南洛阳),赶跑召公、毛伯,让王孙满、刘康公复职。定王设宴款待士会,刘康公作陪。宦官将切成细条的熟排骨肉端上来,放在士会面前。士会不知菜名,偷偷地问坐在旁边的刘康公。刘康公正要告诉他,被定王看见了,哈哈大笑,对士会说道:“爱卿难道没有学过《周礼》吗?这道菜只有天子的亲近大臣才能吃,今天朕特意用它来招待爱卿,爱卿了解朕的心意吗?” 
        士会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离席,向定王叩首,口称:“小臣诚惶诚恐,谢天子宠爱!” 
        辞别定王回到晋国,士会回想起自己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出的笑话,羞愧难当,当即找来《周礼》,逐条逐项,仔细研究,把心得用于治国理民。 
        且说晋景公派却克出使齐国,准备与齐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不料反受到齐国侮辱,回国后却克要求景公起兵报仇。士会认为楚国才是晋国的敌人,不同意###齐国。却克心中不悦,整日向晋景公进谗言,诬蔑士会年老昏庸,不适合当中军沅帅和太傅。士会得知后,不愿与却克内讧,主动告老退休。景公百般留任,无奈士会决心已定,只好依他。士会回到家中,对士燮说道:“国君终于同意我退休了,让却克接任我的职务。却克是个好人,就是有点心胸狭窄,刚愎自用,不懂得顾全大局。你要把却克当做镜子,学习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缺点。记住《诗经·巧言》中的‘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沚,乱庶遄已。’” 
        却克刚刚当上中军沅帅,马上让士燮当上军沅帅,栾书当下军沅帅,率晋、卫、鲁、曹四国军队进攻齐国,在鞍地(今山东济南)大败齐军。晋军回到绛都(今山西翼城)城外,景公和大臣都出来迎接,士燮故意最后率上军入城,在景公面前把功劳都推到却克身上。


        IP属地:黑龙江29楼2009-06-01 18:00
        回复
          士雃感恩留秦邦(4) 
           
          士燮回到家里,士会明知故问道:“凯旋时你为什么走到后面?” 
          士燮答道:“我们打胜仗回来,国君和大臣出城欢迎,如果我走到却克前面,恐怕他猜测我想抢头功,所以我故意走到后面。" 
          士会高兴地说道:“你做的对,打胜仗离不开国君的教导,元帅的指挥,同僚的协作和士兵的奋战,它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了几年,晋景公死掉,晋厉公继位。国丧期间,士会悲伤过度,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弥留之际,派人到秦国找士雃,想在临终前跟他见一面。等到士雃赶到绛都(今山西翼城)时,士会已带着对士雃无限的眷恋与世长辞,士雃扑到士会身上,痛哭失声,昏厥过去。晋厉公思念辅佐四代国君的老臣,追封士会“武子”谥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30楼2009-06-01 18:01
          回复
            刘清战败归魏国(1)
            话说士会病故,晋厉公接见了到晋国奔丧的士雃,让他回去告诉秦桓公,愿意与秦国和好。士雃点头答应,办完丧事,起程回国。士燮送他出了绛都(今山西翼城),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哭罢呼兄叫弟,恋恋不舍,忍痛别离。士雃回到秦国雍都(今陕西凤翔),向秦桓公禀报晋厉公愿意和好的倡议。秦桓公本来不答应,经不住士雃百般劝谏,勉强同意,来到令狐(今山西临猗),会见晋厉公,双方歃血结盟,发誓要世代友好。
            却说秦景公继位,不听士雃劝谏,决心破坏与晋国的联盟。士雃无奈,让儿子士明、孙子士远、曾孙士阳都恢复刘氏,避免与晋国士燮同氏带来祸害,同时暗中教育儿孙们不要忘本。秦景公硬逼着士雃出使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联络楚共王共同进攻晋国。楚国大臣子囊劝共王不要答应士雃,楚共王不听,反而答应与秦国联盟,共同出兵攻晋。秦景公接到士雃回报,马上封嬴詹当大将,士雃当参谋,率秦军进攻晋国。刚继位的晋悼公让智莹、栾黡、赵武和士燮、士匄父子率军前去抵抗。秦军渡过黄河,猛攻晋军阵地,楚军乘机策应,晋军大败而还。
            晋悼公急于报复,让中行偃、赵武和栾黡、栾针兄弟以及士匄、士鞅父子率晋、齐、鲁、宋、卫、郑、曹、莒、滕、薛、杞、邾、小邾等国联军攻打秦国,兵锋直逼雍都(今陕西凤翔)。秦景公闻讯大惊,忙把士雃找来,商量破敌良策。士雃不慌不忙,附耳暗授计策。景公听罢大喜,带着士雃、嬴詹、赢无地、庶长鲍、庶长武出雍城(今陕西凤翔),率兵在泾水边扎营。中行偃派鲁、莒两国军队抢渡泾河,试探秦军。秦军依士雃计策,在河水中投毒,渡河的鲁、莒军队中毒,伤亡惨重,眼看不能支持。郑、卫两国军队见状,赶来支援,秦军不与强敌纠缠,主动后撤到棫林(今陕西咸阳)扎下营寨。士雃劝秦景公作两手准备,一边向晋国求和,一边暗中布下埋伏。中行偃与秦国讲和,准备率军撤回。士鞅年少好斗,鼓动姐夫栾针违抗军令,两人私自带着自己的家臣,直奔秦军杀去,正好中了士雃布下的埋伏,栾针被嬴詹杀死。士鞅见势不妙,掉头就跑,回到晋军营寨。栾黡听说弟弟已死,悲愤交加,一腔怒火,发泄到士鞅身上,要跟士鞅拼命。吓得士鞅跑出晋军营寨,逃到秦军营寨。士雃见到士鞅,上前拉住他的手,祖孙两人互相问候,叙说各自家庭情况,真是道不尽的离愁,说不完的别恨,登时全都涌上心头。秦景公胜了晋军,正要下令拔寨回雍都(今陕西凤翔),听士雃报告士鞅投诚,大喜过望,忙让士雃把他请进大帐。
            士鞅进帐,朝秦景公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外臣被栾黡追杀,无法在晋国安身,只好投奔上国,请国君接纳。”
            景公高兴地说道:“卿先暂时住在秦国,将来有机会,寡人送你回晋国,就像先君康公送士会一样。”
            却说秦景公、士雃、士鞅回到雍都(今陕西凤翔),每日在朝堂上议论国政。秦景公问士鞅道:“依爱卿看,最先灭亡的晋国当政大臣是谁?”
            士鞅赶忙答道:“栾黡最先灭亡。”
            景公追问道:“爱卿怎么知道的?”
            士鞅说道:“栾黡太霸道了,现在他身居高位,仇人敢怒不敢言。等到他死后,仇人一定会报复他的子孙,灭掉栾家。”
            景公赞许地说道:“爱卿说的很对,做人做事就应该谨慎和善,不能给子孙留下祸患。”
            过了几个月,景公在士雃劝说下,派庶长武出使晋国,要求两国结盟讲和,同时让士鞅回晋国。晋悼公答应后,庶长武回到秦国。士雃得知士鞅要回晋国,本想替他送行,可惜自己年老体衰,不能远行,只好让刘远把士鞅送到黄河边。兄弟二人互道珍重,方才忍痛告别。看着士鞅上船渡过黄河,刘远才恋恋不舍地扭头回去。
            公元前519年,周景王要立小妾生的儿子王子朝当太子,刘康公的孙子刘献公不赞同,被周景王、王子朝杀掉。刘献公的小儿子刘卷跑到晋国,联络执政大臣士鞅,借来晋兵,打跑王子朝,立姬匄当周敬王。周敬王封刘卷当刘文公,执掌朝政大权。


            IP属地:黑龙江32楼2009-06-02 20:41
            回复
              刘清战败归魏国(3)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34楼2009-06-02 20:43
              回复
                汉高斩蛇起义兵(3)
                吕雉听罢,心里暗暗吃惊,没想到他与父亲的话分毫不差,但表面上不动声色,故作不知地说道:“老人家太客气了,平民百姓有什么尊贵。”
                老头儿摇摇头笑着走了。过了不一会儿,刘季来到地里帮吕雉干活,吕雉原原本本地将老头儿的话告诉刘季。刘季听罢,拔脚去追老头儿,他气喘吁吁地跑了二里路,方才追上老头儿,赶忙说道:“老人家刚才给鄙人的媳妇、孩子们相了面,现在请您给鄙人也相相面。”
                老头儿仔细看过刘季面相,忙作揖行礼说道:“您的相貌更是贵不可言,您的夫人、孩子们全是靠您才能尊贵呢!”
                刘季听后大喜过望,忙给老头儿还礼,认真地说道:“假如老人家说准了,鄙人一定要报答您。”
                刘季回到家里,萧何奉县令命令正等他,让他押送四百名壮丁,送到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去修阿房宫。刘季不敢怠慢,带上三尺剑、酒葫芦和干粮袋,押着用绳索捆住手腕的壮丁们上路,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总算赶到阿房宫工地。刘季交待完公事,到咸阳城中闲逛,但见繁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险峻的城墙包着巍峨的宫殿,果然非同一般。刘季正在观赏之时,忽然过来一队秦兵,将刘季推倒在地。刘季稀里糊涂地正要站起来,听到旁边有人窃窃私语道:“皇帝过来了!”
                刘季不敢动了,偷偷观瞧,但见秦始皇坐在华丽的马车上,前后有数百名军兵保驾,旌旗蔽空,刀光剑影,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一般。刘季不看则已,看后非常羡慕,不由小声嘀咕道:“大丈夫活着就该这样!”
                半晌车驾过完,刘季站起来,出了咸阳城,往沛县方向赶路,一路上脑海里总浮现出秦始皇车驾出巡的场面。
                刘季回沛县还不到一个月,萧何又来找刘季传达县令命令,让他押送三百个壮丁,送到骊山(今陕西临潼)去修秦始皇陵。萧何非常同情疲于奔命的刘季,买来牛肝、狗肉等下酒菜送给他。刘季心中暗骂晦气,发了一通牢骚,只好重新挎上三尺剑,挂上酒葫芦,带上牛肝、狗肉,押着用绳索捆住手腕的壮丁们上路。一行人刚刚走到巨野泽边的泽中亭,天色已经黑下来,刘季让壮丁们停下来,清点人数,发现跑掉二十多人。刘季大吃一惊,知道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押送者丢了壮丁,是不可饶恕的死罪。刘季无法,只好让壮丁们休息,自己坐在旁边,拿出酒葫芦,就着牛肝、狗肉,喝起闷酒来。酒入愁肠人更愁,刘季长叹一声,醉醺醺地站起来,解开捆绑壮丁们的绳索,借着酒劲大声喊道:“弟兄们,赶快跑,不要去骊山送死了!”
                壮丁们起初不敢相信,后来发现刘季是真心实意放他们,登时四散逃命。几十个胆大心细的壮丁不免替刘季担忧,留下来问道:“亭长,你放了我们,怎么向官府交待?”
                “怎么交待――”刘季略一沉吟,然后把手一挥,无可奈何地说道:“交待个屁,老子也要躲起来了!”
                壮丁们听刘季如此说,十分感激敬佩,纷纷表示道:“反正我们都是逃跑,不如您带着我们一起跑吧。”
                刘季听罢,高兴地说道:“既然弟兄们信任鄙人,鄙人就带着你们一起跑。从这里往南是芒砀山,鄙人过去常和朋友们在山里打猎,是个可以藏身的好地方,咱们就去那里。”
                刘季带着大部分人居中,派出三个人在前面探路,五个人在后面断后,沿大泽岸边前行,动身到芒砀山去。刚走出不多远,前面探路的三个人惊慌失措地跑回来,结结巴巴地对刘季说道:“亭长,前面有条大白蛇横在路中,我们过不去了,还是往回走吧!”
                刘季此时酒劲尚未过去,他瞪了探路人一眼,厉声说道:“大丈夫不怕白蛇,让鄙人去看看。”
                刘季话音未落,带着众人冲向前去,但见一条大白蛇,长约数丈,粗约数尺,盘旋卧在路上,两只眼睛在黑暗中冒着绿光,张着大嘴,口吐红信,好像要吞食一切。众人看罢,不由倒吸口凉气,退了几步。刘季看到白蛇,酒已吓醒,怒火中烧,“呛啷”一声,抽出三尺宝剑,朝白蛇七寸砍去,银光闪过,“扑哧”一声,血花飞溅,张牙舞爪的白蛇登时变成两段。


                IP属地:黑龙江37楼2009-06-02 20:47
                回复
                  汉高斩蛇起义兵(4)
                  “好手段!”众人齐声发喊,上前围住死去的白蛇,啧啧称奇。
                  刘季擦拭宝剑,插回鞘中,微微一笑,带着众人离开死蛇,继续前行。他们走开不大一会儿,断后的五个人来到这里,发现一个白发苍苍、身着白衣的老太婆,正扑在死去的大白蛇上,大哭不止,嘴里不停声叫道:“我的儿子,你死得好惨呀!”
                  断后的人感到莫名其妙,忙把浑身沾满蛇血的老太婆搀扶起来,好奇地问:“你怎么把大白蛇当自己的儿子呀?”
                  老太婆抽泣着,哽咽说道:“我的儿子是天上神灵白帝的儿子,名叫嬴政。他化作白蛇本想吃掉红帝的儿子刘季,不料却被刘季杀死了,我怎能不哭呢!”
                  断后的人不相信,哈哈大笑,推了老太婆一把,生气地说道:“老太婆,你编瞎话骗我们。”
                  老太婆仰身倒在路边草丛中,再也不见动静。断后的人不忍心,上前去搀扶,已不见老太婆踪影。断后的人有点害怕,赶忙追上刘季,小心翼翼地把老太婆的话告诉他。刘季听后,非常高兴,浑身透着说不出的舒坦,仿佛长了许多力气。众人半信半疑,更加敬佩刘季,跟着他连夜赶到芒砀山中。时间不长,刘季斩白蛇的事,传遍了东半个秦国,人们纷纷到芒砀山里去投奔他。日久天长,刘季手下已有二百余人。方士向秦始皇秘报,在东方天空飘着天子云气,请他出巡东方,寻机###。刘季见秦始皇东巡,更不敢从芒砀山中出来。沛县县令让人到芒砀山搜捕刘季,发现芒砀山区横亘在巨野泽南,方圆近百里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峡谷,长满茂盛密集的原始森林,虎、豹、豺、狼出没,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确是一处形势复杂的要地,刘季等人藏身其中,根本无法抓到。县令无奈,只好将吕雉关进狱中。亏得萧何、曹参、任敖、夏侯婴暗中打点,吕雉才被放掉。吕雉吓得再也不敢呆在家中,只好到芒砀山中去找丈夫。刘季带着众人刚刚打到一只老虎,架到篝火上烧烤,浓烟滚滚,直上云霄。看到浓烟起处,吕雉找到刘季。刘季连忙让吕雉坐到篝火旁,惊讶地问道:“你是怎样找到我的?”
                  吕雉得意地答道:“我爹活着的时候教过妾看云气,你呆的地方,天空常常有龙形的五色彩云,找到彩云就能找到你。”
                  刘季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想不到你还懂得望气。”
                  却说秦始皇在东方转了一圈儿,也没抓住新天子,只好扫兴而回,路过沙丘(今河北平乡),一命呜呼了。秦二世继位当皇帝,宠信宦官赵高,继续征调壮丁,大兴土木,准备将始皇陵、阿房宫和长城修完,不料竟引出一件塌天祸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38楼2009-06-02 20:48
                  回复
                    刘煓举家避暴秦(3) 
                    刘季忙说道:“你快把项缠请进来,鄙人会把他当作亲哥哥看待。” 
                    张良出了刘季大帐,把刘季的话告诉项缠,强拉着他来见刘季。刘季命人摆上丰盛酒席,见项缠进来,把他让到上座,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季恭恭敬敬地给项缠敬酒,低声下气地对他说道:“大哥,鄙人虽然比项将军早几天进关,但丝毫不敢自作主张,日夜盼望项将军快来,请大哥把鄙人的心意告诉项将军。” 
                    项缠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道:“你放心,鄙人一定告诉项羽。” 
                    刘季忙给项缠夹菜,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哥,您家里都有什么人呀?” 
                    项缠答道:“有三个儿子,名叫项襄、项佗、项缺,大儿子项襄已经十七岁了,他们都跟着贱内呆在家乡。” 
                    刘季拍手叫好,高兴地说道:“鄙人有个女儿十六岁,长得挺俊,如果大哥不嫌弃,愿意送给项襄当媳妇,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项缠点头应允,认真地说道:“那可好,就怕高攀不上。” 
                    张良在旁乘机说道:“鄙人当媒人,你们两人从今天起,就结成儿女亲家。” 
                    项缠酒足饭饱,打着饱嗝,对刘季说道:“亲家,你明天早晨来给项羽赔礼,到时候鄙人帮你说话。” 
                    项缠醉醺醺地上了马,带着刘季送的金银珠宝,赶回楚军营寨,找到项羽,对他说道:“刘季非常佩服你,明天要来拜见你,你如果攻打他,可太不够意思了。” 
                    项羽听罢,转怒为喜,答道:“我答应三叔,先不派兵攻打刘季。”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季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等几个心腹大将,赶到楚军营寨。刘季强忍着内心恐慌,硬着头皮与张良进到中军大帐,跪在项羽面前,诚惶诚恐地小声说道:“刘季拜见将军。” 
                    项羽杀气腾腾地怒斥刘季道:“你竟敢来见本将军,本将军问你,为什么不准本将军进函谷关?” 
                    刘季一听,赶紧叩首说道:“将军误会了,鄙人派兵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坏人随意出入干坏事,根本不是阻挡将军的。” 
                    项羽听完,脸色和缓下来,对刘季说道:“本将军差点儿误会你,快快起来,咱们边喝边聊。” 
                    说话间摆上酒席,项羽、项缠坐在主位上,范增相陪;刘季坐在客位上,张良相陪。刘季忐忑不安的心稍微放下,脸上堆满笑容,举杯向项羽敬酒,说些恭维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范增见项羽与刘季越说越近乎,心中着急,按照事先约定,多次拿起身上佩戴的玉玦,示意项羽下决心杀掉刘季,可是项羽假装没看见,仍与刘季应酬。范增无奈,起身离席,来到大帐外,召来项羽堂弟项庄,对他说道:“项将军太厚道了,不忍心杀刘季。你进去敬酒,找个机会杀掉刘季。” 
                    项庄跟着范增进了大帐,先给项羽敬酒,然后对项羽说道:“将军,喝闷酒太没意思了,不如让鄙人替您舞剑,权且当个下酒菜。” 
                    项庄见项羽答应,抽出宝剑,在大帐中间舞起来,慢慢地靠近刘季。项缠看出项庄居心不良,忙站起身来说道:“一个人舞剑不好看,两个人对舞才有趣。” 
                    项缠不管项羽是否答应,抽出宝剑,与项庄对舞,时常拿身子挡住刘季,防止项庄下毒手。张良看情况不妙,赶紧走出大帐,找到等在外面的樊哙,让他进帐保驾。樊哙听罢,操起盾牌,撞倒卫兵,冲进大帐,睁着两只大眼,怒视着项羽。项羽吓坏了,忙用一只手去抓腰间宝剑的手柄,一只手指着樊哙,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 
                    张良站在樊哙身后,抢先回答说道:“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听说将军请客,前来讨赏。” 
                    项羽这才松开剑柄,上下打量樊哙一番,由衷地赞叹道:“真是个壮士,赏他一壶好酒,一只猪肘。” 
                    樊哙接过酒壶,仰脖一口喝干,将生猪肘放在盾牌上,用剑剁开,大口吃下去。项羽十分惊奇地看着樊哙吃喝完,问道:“壮士吃饱喝足了没有?”


                    IP属地:黑龙江41楼2009-06-03 04:15
                    回复
                      刘煓举家避暴秦(4) 
                      樊哙站起来,正义凛然地大声说道:“鄙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吃肉。当初楚怀王公开宣布,先入关的人当关中王。沛公虽然先入了关,可是他并没有称王,而是恭恭敬敬地封锁宫殿,驻扎在灞上,等着将军来处理。没想到把将军盼来了,不但没得到奖励,反而要被杀掉,这太让人寒心了。” 
                      项羽被樊哙说得无话可答,只好敷衍道:“壮士不要生气,坐下喝酒吧。” 
                      樊哙毫不客气,坐在刘季旁边,不再说话。刘季见项羽闷闷不乐地喝酒,怕夜长梦多,赶紧假装上厕所,出了大帐。樊哙见了,也悄悄跟了出来。刘季对樊哙说道:“我想赶快偷着跑回去,又怕不辞行,惹项羽发脾气。” 
                      樊哙劝说道:“项羽现在是菜刀、案板,我们是等着屠宰的鱼肉,辞什么行,赶紧跑吧!” 
                      刘季觉得樊哙说的有道理,正犹豫时见张良出来了,就托他代表自己向项羽辞行,把带来的礼物送给项羽、范增。刘季交待完,悄悄带着樊哙、夏侯婴溜走了。张良待刘季走远了,方才进大帐,把刘季交待的事办了。项羽收下礼物,让张良回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42楼2009-06-03 04:16
                      回复
                        下汉皇登基临汜水(4)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48楼2009-06-03 19:25
                        回复
                          子娄敬献策都长安(1) 
                          话说刘邦在汜水岸边登基后,率文武大臣来到洛阳,定为国都。屁股还未坐稳,就接到韩信图谋造反的密报。刘邦亲自把韩信抓住,废掉他的王爵,降为淮阴侯。大臣田肯祝贺刘邦说道:“陛下抓住韩信,真是天大的喜事,如果韩信在广袤、险要、富饶的齐国造反,陛下就无法收拾了。关中和齐国地理形势相似,这两个地方只能分封给陛下的兄弟侄儿,千万不能再分封给外人了。” 
                          刘邦听罢,正合己意,高兴地对田肯说:“朕采纳爱卿的建议,赏给爱卿五百斤黄金。” 
                          刘邦封儿子刘肥当齐王,定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管辖胶东(今山东东南部)、胶西(今山东东北部)、临淄(今山东中部)、济北(今山东西北部)、博阳(今山东西部)、城阳(今山东西南部)六郡的七十三县;哥哥刘喜当代王,定都代县(今河北蔚县),管辖云中(今内蒙西南)、雁门(今山西北部)、代(今河北西北部)三郡的五十三县;弟弟刘交当楚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管辖砀(今江苏西北部)、薛(今山东西南部)、郯(今山东南部)三郡的三十六县;堂兄刘贾当荆王,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管辖东阳(今安徽北部)、彰(今江苏南部)、吴(今浙江北部)三郡的五十三县。又追封早年去世的大姐当宣夫人、大哥刘伯当阴安侯。 
                          刘煓见刘邦没有封刘伯的孩子当王侯,感到奇怪,疑惑地问道:“你怎么不封你大哥的儿子?” 
                          刘邦生气地说道:“父亲,大嫂过去太不仗义了,朕不能封大嫂的儿子。” 
                          刘煓调解道:“你大嫂多年守寡,带着孩子过日子,挺不容易的。看在你大哥的面上,不封你大哥的儿子当王,至少应当封侯。” 
                          刘邦体谅地答应了老父,封刘伯的儿子刘信当羹颉侯,意思是半锅稀粥的侯爵。接着,刘邦封萧何当酂侯(今河南永城),张良当留侯。其它有功的大臣见刘邦只封亲属宠臣,议论纷纷,表示不满。 
                          张良听到议论,对刘邦说道:“这些功臣跟着陛下打天下,如今尚未受封,内心不满,议论纷纷,恐怕要造反。” 
                          刘邦吓得脸都白了,忙问张良道:“朕如何办才好?” 
                          张良说道:“陛下应先封最恨的人当侯爷,这些功臣看到陛下的仇人都当了侯爷,自然心安,不会再议论是非了。” 
                          刘邦忙将群臣召集起来,当场让雍齿出班,封他当什邡侯(今四川什邡)。群臣见了,心里明白,谁也不怕当不上侯爵了。 
                          有一天,齐国壮丁娄敬被征发到关中去当兵,路过洛阳时,他要求见刘邦禀报军国大事。刘邦坐在朝堂上,让人把娄敬带进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个黑瘦矮小的小伙子,披着破烂的羊皮袄,跪在朝堂上。 
                          刘邦和蔼地问道:“爱卿要禀报什么事?” 
                          娄敬不卑不亢地说道:“臣认为国都应当从洛阳迁到咸阳,洛阳地势平坦,腹地狭小,物产稀少,不易坚守;恰恰相反,咸阳地势险要,腹地广阔,物产丰富,易守难攻。如果再把六国旧贵族迁到咸阳附近,既可以就近控制他们,又可以充实关中人口,作为国都的咸阳,就固若金汤了。” 
                          刘邦听娄敬说的有理,便向站在身旁的大臣们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娄敬的建议好不好?” 
                          众大臣都说道:“东周定都洛阳,立国长达几百年;秦朝定都咸阳,立国只有十来年。况且咸阳地处西方,离咱们位于东方的故乡太远了。” 
                          张良力排众议,坚定地说道:“娄敬是为国家考虑,大臣们是为自己考虑,娄敬说的对。” 
                          刘邦听罢,正色说道:“大家不要乱吵了,朕决定采纳娄敬的建议,迁都咸阳,改名长安,洛阳改为东都。娄敬献迁都大计,理应奖赏,赐娄敬姓刘,封为郎中令奉春君。” 
                          却说刘邦正要迁都,自称是夏桀小儿子后裔的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骑兵进攻马邑(今山西朔县)。刘邦闻讯大惊,冒着严寒离开洛阳,带领三十万步兵反击匈奴。冒顿单于闻听汉军反击,假意退却。刘邦驻兵楼烦(今山西宁武),让刘敬去匈奴军营讲和,刺探情报。刘敬从匈奴回来,对刘邦说道:“臣到了匈奴军营,发现里面都是老弱病残。臣猜想冒顿已将精兵埋伏起来,故意诱我军上当,不可不防。”


                          IP属地:黑龙江49楼2009-06-04 20:38
                          回复
                            子娄敬献策都长安(2) 
                            刘邦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你小子只会卖嘴,动摇军心,根本不懂打仗。老子先把你关起来,等打了胜仗再来收拾你。” 
                            刘邦不听刘敬劝阻,率大军继续北上,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被冒顿包围,幸亏使用了陈平的美人计,方才突围返回楼烦。刘邦赶忙赦免刘敬,恭恭敬敬地向他道歉,说道:“朕没有听从爱卿的劝告,一意孤行,差点见不到爱卿了。为表达朕的歉意,封爱卿当建信侯,赏二千户租赋。” 
                            刘邦率军刚回到洛阳,代王刘喜就跑来见他。刘邦奇怪地问道:“二哥怎么回来了?” 
                            刘喜心有余悸,结结巴巴地说道:“冒顿进攻代国,臣抵挡不住,只好跑回来了。” 
                            刘邦听罢大怒,当即要治刘喜的罪,转念想想,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只好摆摆手,无可奈何地说道:“回来就行了,二哥不要再当代王了,就当个郃阳侯吧!” 
                            刘喜怏怏不乐地告辞出宫,到郃阳(今陕西合阳)走马上任。 
                            刘邦目送刘喜出了宫,转头向刘敬问道:“我们应该怎样对付匈奴呢?” 
                            刘敬琢磨半晌,方才慢悠悠地答道:“陛下可以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将来公主生下儿子,继位当上单于,肯定不会跟自己的姥爷打仗。” 
                            刘邦退朝后,把刘敬的话告诉吕雉,吕雉坚决不答应,早已哭成泪人,抽泣着说道:“臣妾只有一个皇女,从小到大没跟陛下享几天清福,陛下却要把她嫁给冒顿,太狠心了。实话告诉陛下,臣妾早决定把她嫁给赵王张敖了。” 
                            听着吕雉哭诉,刘邦再也不忍心将女儿远嫁匈奴,只好封后宫妃嫔生的女儿当公主,让刘敬送到匈奴。冒顿娶公主当阏氏,果然不再频繁骚扰汉朝边境。刘邦起驾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把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张敖感激涕零,找来美女赵氏献给刘邦。刘邦搂着赵氏云雨,致使赵氏怀孕。刘邦尚不知晓,离开邯郸到柏人(今河北隆尧)视察。张敖手下人自作主张,要在柏人暗杀刘邦,不料刘邦厌恶柏人是被迫于人的意思,早早离开,暗杀计划流产。刘邦发现张敖手下人暗杀阴谋,废掉赵王张敖,改封他当宣平侯。戚氏乘机劝刘邦封儿子刘如意当赵王,定都邯郸,管辖邯郸(今河北南部)、巨鹿(今河北东南部)、常山(今河北中部)三郡的二十八县。留在邯郸的赵氏生下一个男孩,母子二人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去找刘邦,守卫宫门的宦官不给通报,赵氏赌气自杀。刘邦知道后,给孩子起名叫刘长,交给吕雉抚养。 
                            且说刘邦住进萧何刚刚建好的未央宫,在前殿摆下家宴,请刘煓坐在主位,自己和刘喜、刘交、刘贾在旁边陪着,喝酒取乐。刘邦跪在刘煓面前,恭恭敬敬地敬酒,对刘煓说道:“爹,您过去经常骂儿子不听话,不像大哥、二哥那样会种田置家当,现在您看儿子和大哥、二哥谁置的家当多?” 
                            刘煓笑得合不拢嘴,接过酒杯一口喝干,故作生气,训斥刘邦道:“就数你会耍贫嘴,当心老子再骂你一顿。” 
                            刘喜、刘交、刘贾见状,都大笑不止,前仰后合,头上的刘氏冠歪在旁边。 
                            刘邦也故作生气地对三人说道:“不准笑了,看诸位爱卿都成什么样子了,朕封刘交的儿子刘郢当宗正,负责管理皇族宗室子弟,从今开始只准皇族宗室子弟戴刘氏冠。” 
                            刘邦虽然忙于国事,但仍坚持每五天带着众大臣到刘煓的宫中去慰问,从不间断。有一天,刘邦又带着众大臣来探望父亲,远远看见刘煓正在打扫宫门口的道路,忙上前扶住刘煓,奇怪地问道:“父亲,您干什么呢?” 
                            刘煓见儿子来了,忙行礼说道:“陛下是皇帝,老父是臣民,不能因为老父废了君臣的礼节,老父正忙着打扫道路迎接陛下呢。” 
                            刘邦吃惊不小,忙问道:“是谁让父亲这样做的?” 
                            刘煓指了指管事宦官,老老实实地说道:“是他教我这样做的。”


                            IP属地:黑龙江50楼2009-06-04 20:39
                            回复
                              子娄敬献策都长安(5)
                              刘盈看罢,放声悲号。吕雉见状,赶忙向刘邦问道:“假如陛下驾崩了,萧何也死了,让谁当丞相呀?”
                              刘邦想了想,有气无力地说道:“曹参可以当丞相,治理国家。”
                              吕雉接着问道:“曹参死了,让谁当丞相呢?”
                              刘邦胸有成竹地说道:“王陵可以当丞相,可惜他太梗直。让善于随机应变的陈平当副丞相,勇敢善战的周勃当太尉,帮助丞相王陵,定保天下太平。”
                              吕雉又追问道:“这三个人都死了,谁能治理国家呢?”
                              刘邦不耐烦地摆摆手,训斥吕雉道:“那时爱妃也死了,不用瞎操心了。”
                              刘邦说罢,与世长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53楼2009-06-04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