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595贴子:203,838

回复:【御龙家族】《寻找姓氏文化之根:刘姓演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备英雄当逐之(3) 
刘协亲自熬粥施舍给饥饿的百姓,百姓接过粥碗,狼吞虎咽喝光热粥,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倒在地,叩头不止,哽咽着大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仓令经过刘协训戒,吓得再也不敢贪污,百姓靠刘协赈济,没有再去吃死尸,终于捱过旱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傕与郭汜火并,放火焚烧长安城,将刘协劫持到自己军营中。郭汜也不示弱,率兵攻到李军营外,乱箭齐发,许多都落在刘协的营帐上。董卓另一个部将张济乘机混水摸鱼,把刘协抢到自己军营中,带着他撤往雒阳。刘协刚走到弘农,李傕、郭汜已握手言和,一起赶来劫驾,与张济大战。混乱中,妃嫔董氏的父亲董承护驾而逃,在陕县(今河南陕县)渡过黄河,摆脱追赶的李傕、郭汜、张济,辗转回到残破的雒阳,把刘协安置在宦官赵忠原来的府邸里。曹操闻讯,亲率大兵到雒阳,把刘协劫到许昌(今河南许昌)。刘协只好封曹操当司空,主持朝政。 
且说吕布打跑曹操,刘备自然感激,安排他率兵驻扎在沛县。不料吕布暗中勾结袁术,与他里应外合攻打徐州。刘备不防,让张飞留守,带着关羽出城迎敌。吕布乘张飞酒醉,袭取徐州。刘备只好率本部人马退往沛县驻扎。吕布进攻沛县,刘备、关羽、张飞杀出重围,落荒而逃,赶到许昌觐见。刘协见刘备相貌不凡,啧啧称奇。让宗正拿出金谱玉牒,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刘备是中山王刘胜十八世孙”。  
 
  
  看罢,刘协高兴地对刘备说道:“原来爱卿是朕的皇叔,朕封爱卿当宜城亭侯(今湖北宜城)兼左将军。” 
刘备叩头谢恩,发誓道:“陛下眷顾刘姓皇族宗室,臣愿肝脑涂地,报答圣恩。” 
曹操、刘备陪同刘协出城打猎,曹操借用刘协的御弓、御箭射死野鹿,将士们不知,以为是刘协所为,齐声高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操听罢,也不辩白,得意洋洋地频频招手,答道:“不必客气。” 
关羽怒火中烧,当即要杀掉曹操。刘备惟恐混乱中伤着刘协,忙用眼色止住关羽。曹操只顾得意,没有发觉刘备、关羽神态变化。刘协生气地返回宫中,咬破手指,用鲜xue书写讨曹密旨,偷偷交给董承。董承回到家中,取出密旨,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爱卿身为外戚,应当忠于朕躬,联络忠臣,杀掉曹操。” 
董承看罢,暗中来找刘备,把密旨拿给他看。刘备义愤填膺,点头应允与董承共讨曹操。 
曹操不放心刘备,把他请到曹府花园中喝酒,试探虚实。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指着刘备,话中有话地说道:“全天下的英雄,只有鄙人和左将军。” 
刘备闻言大惊,恐曹操识破,不知不觉将筷子掉到地上。恰好天空雷声大作,电光闪烁,刘备忙自我解嘲道:“司空不要开玩笑,鄙人可不是英雄,打雷都吓得鄙人丢了筷子。” 
却说袁术得到传国玺,便自立为帝。刘备奉曹操命令,率兵攻打袁术。袁术全军覆没,羞愧交加,活活气死。广陵太守徐璆带兵从袁术家搜出传国玺,派人快马加鞭送到许昌,献给刘协。刘协当了多年皇帝,到今日才用上传国玺,欣喜若狂,重赏徐璆。刘备打败袁术,不愿再回许昌,而是重新占住徐州,联络袁绍共同###曹操。袁绍刚消灭公孙瓒,见刘备来联络,更加志得意满。曹操率兵进攻徐州,刘备让关羽留守,自己和张飞率兵出战,无奈寡不敌众,被曹军打散,刘备投奔袁绍,张飞躲进芒砀山。曹操攻破徐州,关羽只好保着刘备家眷,跟着曹操回许昌。曹操回到许昌,发现董承密谋反对自己,当即将董承全家捉住杀掉。曹操不甘心,率兵冲进皇宫,来捉刘协妃嫔董氏。刘协见状,呆若木鸡,说不出话来,半晌方才缓过劲来,双手乱摇,嗫嚅地劝阻道:“董妃身怀龙种,待生下皇子,再治罪不迟。” 
曹操怒不可遏,大声斥责道:“让董氏生下孩子,长大当皇帝,曹家就没活路了,还是现在杀掉好!”


IP属地:黑龙江111楼2009-06-19 20:32
回复
    刘备英雄当逐之(4) 
    说罢,曹操让几个大兵活活勒死董氏。刘协吓得大哭不止,抽泣着对曹操说道:“司空如果愿意辅佐朕,那可太好了;如果不想辅佐朕,请放朕一条生路,感激不尽!” 
    曹操“哼”了一声,转身出宫,从此再也不跟刘协见面。刘协见皇儿刘冯已经长大,依例封他当南阳王。刘冯刚走马上任,就被曹操暗中害死了。曹操借口血缘已远,逼着刘协废掉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平原等诸侯王国,只剩下替他说过好话的琅琊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112楼2009-06-19 20:33
    回复
      昭烈登基继正统(1) 
      话说曹操害死刘冯,废掉刘姓皇族宗室诸侯王,又逼着刘协封他当丞相兼侯爵。刘协虽然非常伤心,但是又不敢与曹操决裂,只能忍气吞声,立二儿子当太子,封儿子刘熙当济阴王(今山东定陶)、刘懿当山阳王(今河南焦作)、刘邈当济北王(今山东昌乐)、刘敦当东海王(今山东郯城)。 
      且说刘备随袁绍大军南下进攻曹操,曹操率兵扼守官渡(今河南###),隔黄河与袁绍对峙。曹操夜袭袁军粮草屯积地乌巢(今河南延津)得手,掉头猛攻袁军大营,袁军一哄而散。刘备无奈,只好去投靠荆州刺史刘表,路上先后与赵云、张飞、关羽和家眷遭遇,兄弟们不禁抱头痛哭,互叙离情别绪,然后一起来见刘表。刘表是淮阳王刘余后裔,早知道刘备是当世英雄,又同属刘姓皇族宗室子弟,自然热情接待,把他们安置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驻扎。刘备聘请徐庶当军师,协助自己处理军民政务。 
      一天,刘备到荆州见刘表述职,刘表摆下酒筵,让外甥寇封作陪,与刘备开怀畅饮。刘备很喜欢寇封,认为义子,让他改名叫刘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起身到厕所方便,发现大腿上赘肉复生,不禁悲从中来,热泪盈眶。回到宴席上,刘表见刘备面带泪痕,大惑不解地问道:“贤弟哭泣什么?” 
      刘备老老实实地答道:“小弟过去整日不离马鞍,腿上赘肉都消耗掉了。如今清闲无事,赘肉又长出来了。” 
      刘表佩服地点点头,拍拍刘备肩头,安慰道:“不要着急,大丈夫总有建功立业的时候。” 
      曹操消灭袁绍,得知刘备投奔刘表,派夏侯敦、于禁进攻荆州,新野首当其冲。刘备见曹军来势汹汹,依照徐庶计策,烧掉粮食,撤出县城,在城南山林间设伏。夏侯敦得了新野,留于禁驻守,自己马不停蹄向南继续进攻,但见两面高山对峙,羊肠小道穿行密林草莽间,心中不免有点担忧。突然间听得一声呐喊,刘备、徐庶当头,关羽在右,张飞在左,赵云在后,团团围住夏侯敦。夏侯敦心知中计,嘴上仍逞强说道:“刘备,赶紧下马投降,免你一死。” 
      刘备哈哈大笑,说道:“曹操亲自率兵来,差不多还算个对手。像你这样的饭桶,来多少都好收拾。” 
      说罢,刘备拍马冲进敌阵,杀得曹军人仰马翻。于禁得知,急忙率兵来救,也被刘备打败。夏侯敦、于禁全军覆灭,单人匹马逃回许昌。刘备收复新野,让人到荆州劝刘表乘胜反攻曹操。刘表不听,反而让刘备退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刘备在樊城安顿下来,妻子甘氏夜里梦见把北斗星吞进肚中,醒来发现身怀有孕,十个月后生下男孩刘禅,乳名阿斗。 
      却说孙坚的大儿子孙策跟着母亲回到富春,招兵买马,聚草屯粮,东征西讨,先后攻占江东(今江苏、浙江)六郡地方,被刘协封为侯爵。后来孙策在战斗中中冷箭死掉,他的弟弟孙权代替孙策称霸江东。 
      有一天,徐庶找到刘备,认真地向他推荐道:“隆中山卧龙岗(今湖北襄阳)下住着一位名叫诸葛亮的隐士,被大家称为卧龙先生,身怀辅佐帝王的才能,主公是否愿意见他?” 
      刘备大喜过望,连忙答道:“军师快把卧龙先生请来。” 
      徐庶听罢,摇摇头,微笑着说道:“卧龙先生不愿服侍庸主,也不会主动投靠主公,主公最好亲自进山去请他。” 
      刘备点头应允,庄重地说道:“好,鄙人去请卧龙先生。” 
      刘备让徐庶、赵云守城,自己带着关羽、张飞去卧龙岗求见诸葛亮,不料诸葛亮没在家,扑了个空,只好怏怏而回。路上,刘备遇到隐士司马徽,向他打探道:“请问先生,附近什么地方有隐士?” 
      司马徽答道:“卧龙先生诸葛亮隐居隆中山,凤雏先生庞统已投靠孙权。” 
      刘备叹息一声,怅然若失地答道:“鄙人去见过卧龙先生,可惜他没在家。” 
      几天后,刘备再次带着关羽、张飞去见诸葛亮,诸葛亮还是没在家。关羽、张飞不高兴地对刘备说道:“我们跑了两趟,卧龙先生都不在家,真是倒霉透顶。”


      IP属地:黑龙江113楼2009-06-20 21:13
      回复
        昭烈登基继正统(5) 
        诸葛亮悲痛欲绝,趴在地上,连连叩头,哽咽着答道:“臣一定尽力辅佐太子,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请陛下放心。” 
        刘备欣慰地笑了,搂着刘永、刘理兄弟,反复叮嘱道:“朕驾崩后,皇儿们要把丞相当做皇父,服从教导,不得忤逆。” 
        说罢,刘备撒手而去。诸葛亮强忍悲痛,将刘备殡殓,护送灵柩返回成都,把遗诏交给刘禅。刘禅接过遗诏,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朕得了痢疾,身体衰弱,支持不住了。朕年过六十三岁,不必惧怕死亡,只是放心不下皇儿们。努力吧!皇儿们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满不在乎地去做它;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满不在乎地不去做!只有善良仁义的高尚品德,才能让别人佩服。父皇没出息,皇儿们不要学。要专心攻读《史记》、《汉书》,还要看看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增长品德和学识。如今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皇儿们更应当加倍努力,争当德才兼备的好皇帝、好王爷。” 
        刘禅读罢遗诏,抱住诸葛亮的脖颈,两人哭作一团。众大臣急忙解劝,诸葛亮抹去眼泪,扶刘禅坐到御座上,继位当皇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117楼2009-06-20 21:35
        回复
          光文失信覆晋廷(2)
          晋朝皇族宗室内讧,楚王司马璋杀掉汝南(今河南上蔡)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又杀掉司马璋,废掉晋惠帝,自立为帝,封儿子司马荂当太子,刘琨的姐姐当太子妃,刘琨当太子詹事。好景不长,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率兵进逼洛阳,司马伦赶忙派三万人马前去抵抗,刘琨也随军出征。双方军队在黄桥(今河南淇县)大战,形势对司马伦的军队不利。危急关头,刘琨献计火烧黄桥,退到洛阳固守。司马冏攻进洛阳,杀掉司马伦,恢复晋惠帝的皇位。晋惠帝看在刘蕃情面上,没有治刘琨的罪,反封刘琨当尚书左丞,祖逖当大司马椽。长沙王司马乂杀掉司马冏,司马颍、司马颙又杀掉司马乂。
          益州巴氐族人李特见状,乘机在成都造反,自封皇帝,建立成国。李特死后,他的儿子李雄继位。刘渊带着儿子刘聪投靠驻守邺城(今河北临漳)的司马颍,帮助司马颍打败东海王司马越,取得司马颍的信任。刘渊对司马颍说道:“请王爷让鄙人回并州召集本部落人马,协助王爷最后消灭司马越。”
          司马颍信以为真,高兴地说道:“你回并州如果能召集本部落人马,马上带他们回来,寡人让你当匈奴北单于。”
          304年,刘渊、刘聪父子离开邺城,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召集本部落五万人马,宣布起兵反晋。刘渊大声喊道:“大丈夫应当效仿汉高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鄙人是汉高祖的外甥,应该当汉王,复兴汉朝。”
          刘渊自立为王,建立汉国。尊刘禅当祖宗,谥为孝怀皇帝。在左国城修建祖庙,里面供奉刘邦、刘恒、刘彻、刘询、刘秀、刘炟、刘肇、刘备的牌位。刘渊封刘宣当丞相,刘宏当太尉,崔游当御史大夫。一时间北方大乱,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逃往南方。祖逖见状,与刘琨分别,也率本家族南迁。
          却说司马颙胁迫刘蕃当淮北护军(今安徽淮北),刘舆、刘琨逃到许昌,借兵打跑司马颙,救回被俘的父母。司马越杀掉晋惠帝,司马颍、司马颙立司马炽当晋怀帝。晋怀帝封刘琨当并州刺史、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负责对付左国城的刘渊。刘琨单枪匹马上任,在上党(今山西长治)招募了五百壮士,边打边进,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刘琨将晋阳二万户百姓组织起来,平时开荒种地,闲时操练武艺,随时准备与刘渊战斗。刘渊族子刘曜率兵攻占泫氏(今山西高平)、屯留(今山西屯留)、长子(今山西长子)、中都(今山西平遥)、黎亭(今山西壶关)。羯族人石勒投靠刘渊,被封为辅汉将军。刘聪、石勒率兵攻打壶关(今山西壶关),守军向刘琨告急。刘琨让护军黄秀率兵增援,黄秀被刘聪、石勒杀掉,壶关失守。接着,刘聪攻占平阳(今山西临汾),杀掉河东太守路述。
          刘渊迁都平阳,自立为帝,封呼延氏当皇后。呼延氏死后,又封单氏当皇后。封儿子刘和当太子,刘裕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聪当楚王(今江苏徐州)、刘隆当鲁王(今山东曲阜)、刘义当北海王(今山东昌乐)。刘琨势单力薄,难以消灭刘渊,只好让上党太守刘敦去代郡(今山西阳高),联络鲜卑单于拓跋猗卢,借兵收复壶关。鲜卑右贤王刘虎接连骚扰晋阳,刘琨亲自率兵夜袭刘虎,大获全胜。刘聪兵临晋阳城下,刘琨回军固守,双方对峙。晋阳令徐润擅长吹奏胡笳,刘琨让他在城头吹起匈奴乐曲,攻城的匈奴士兵在城下听到,勾起思乡情绪,人无斗志,纷纷逃亡。刘琨见状,乘机发出悲壮的呐喊,带着异常激动的守军,打开城门,冲进刘聪大营,往来砍杀,刘聪抵挡不住,大败而去。刘聪、刘景率兵进攻宜阳(今河南宜阳),守城晋军诈降,夜袭刘聪,刘聪狼狈逃回。刘渊不甘心,让刘聪、刘曜、刘景分别率三路大军反攻宜阳,守军拒不出战。刘聪、刘曜转攻怀城(今河南武陟),河内郡将郭默依城固守,迫使敌人撤军。刘聪、刘曜顺手牵羊,灭掉山阳国,杀掉山阳公刘秋。刘琨论功行赏,让郭默当河内太守。


          IP属地:黑龙江122楼2009-06-22 23:41
          回复
            光文失信覆晋廷(3)
            刘渊闻听刘聪、刘曜失利,被活活气死。刘聪回到平阳,杀掉哥哥刘和,篡夺皇位,把刘渊埋葬在永光陵(今山西临汾),修建汉国高祖庙,谥为光文皇帝。刘琨任命拓跋猗卢当代公兼大单于,向他借兵二万人,攻打刘虎,火烧敌营。刘虎杀出火海,狼狈逃至秀容(今山西忻县)。刘聪让儿子刘粲与刘曜、石勒率兵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混乱中,刘禅的后裔全被杀掉,只剩刘永的孙子刘玄侥幸逃脱,跑回成都(今四川成都),被李雄封为安乐县公。刘蕃夫妻与亲家卢志、卢谌父子逃出洛阳,到晋阳投奔刘琨。
            且说刘聪眼见皇太后单氏年轻貌美,就逼她陪皇伴驾。刘聪虽然同时立了十二位皇后,仍不满足,又封同宗刘殷的六个女儿当妃嫔,硬说刘殷是周朝刘康公后裔,可以和自己谈婚论嫁。刘聪的皇后、妃嫔前后共生下二十个男孩,其中刘粲当太子,刘易当河间王(今河北献县),刘翟当彭城王(今江苏徐州)、刘悝当高平王(今山西高平)、刘敷当渤海王(今河北沧州)、刘骥当济南王(今山东章丘)、刘鸾当燕王(今北京)、刘鸿当楚王(今湖北江陵)、刘励当齐王(今山东淄博)、刘权当秦王(今陕西咸阳)、刘操当魏王(今河南开封)、刘持当赵王(今河北邯郸)、刘恒当代王(今山西太原)、刘逞当吴王(今江苏苏州)、刘朗当颍川王(今河南禹县)、刘皋当零陵王(今湖南零陵)、刘旭当丹阳王(今江苏南京)、刘京当蜀王(今四川成都)、刘坦当九江王(今江西九江)、刘晃当临川王(今江西抚州)。
            秦王司马邺得知刘聪杀掉晋怀帝,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登基当了晋愍帝,封刘琨当司空。刘琨抓住石勒母亲和侄儿石虎,派人送还石勒,策动石勒背叛刘聪,答应让他当车骑大将军兼领护匈奴中郎将,石勒并不领情。刘琨派侄儿刘希到中山(今河北正定)去,在当地招募了三万名并州逃亡的百姓,打算组成军队,抵抗刘聪。晋将王浚嫉妒刘琨侵犯自己的管辖地区,杀掉刘希,联合辽西(今辽宁义县)鲜卑部落首领段陆眷进攻晋阳。刘琨让儿子刘遵配合拓跋猗卢的儿子拓跋六修作战,在新兴(今山西忻县)阻挡王浚。
            刘琨感激拓跋六修救援,把部将邢延送给自己的绿宝石转送给拓跋六修。拓跋六修贪得无厌,逮捕邢延家眷,企图敲诈更多的宝石。邢延侥幸逃脱,投奔刘聪。刘聪在邢延引导下,率兵包围晋阳。拓跋猗卢闻讯赶到,打跑刘聪。刘聪逃回平阳,派石勒率兵攻打邺城。驻扎邺城的魏郡(今河北南部)太守刘演是刘琨的侄儿,率数千晋兵固守金凤、铜雀、冰井三台,无奈寡不敌众,不幸失利,突围转移到廪丘(今山东郓城)。刘琨任命刘演当兖州刺史,让他在廪丘继续抗击刘聪。
            刘琨命令并州各太守召募人马,一个月后会攻平阳,彻底消灭刘聪。并州各路人马尚未出发,护军令令狐盛犯法被刘琨杀掉,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跑到平阳,将刘琨军事计划泄露给刘聪。刘聪听罢,高兴得手舞足蹈,让令狐泥当向导,领着刘粲、刘曜进攻晋阳。刘琨闻讯,亲自到常山(今河北曲阳)、中山招募人马,准备抵抗刘粲、刘曜的进攻,同时派人向拓跋猗卢求援。刘琨尚未回到晋阳,刘粲、刘曜已率兵攻进城中,杀掉刘蕃夫妇,俘虏卢志、卢谌父子。拓跋猗卢让刘琨当向导,拓跋六修当先锋,率二十万人马反攻晋阳,大败刘粲、刘曜,卢谌乘乱逃脱,刘粲杀掉卢志,撤出晋阳。刘琨、拓跋猗卢乘胜追击,在西平(今山西吉县)遇到刘粲顽强抵抗,拓跋猗卢撤还,刘琨孤军难支,也只好退回晋阳。
            刘聪让刘曜率兵进攻长安,晋愍帝向刘琨求援,刘琨让护军张肇率五百名鲜卑骑兵驰援,打退进攻长安的刘曜。关中盗墓贼见晋汉两军激战,乘机盗掘薄氏、刘恒母子的霸陵和刘询的杜陵,从杜陵里挖出不少黄金、丝帛。晋愍帝得知,派人抓住盗墓贼,没收黄金、丝帛保存在皇宫里。时隔不久,刘曜再次率兵进攻长安,打败守城晋军,俘虏晋愍帝,押到平阳杀掉。刘琨闻讯,派儿子刘质去找拓跋猗卢,约他共同救援长安,不料鲜卑内讧,拓跋六修杀掉拓跋猗卢,拓跋郁律又杀掉拓跋六修,自立为代王。刘质费尽口舌,拓跋郁律只答应让他把在鲜卑避难的三万户晋朝百姓带回晋阳。刘琨率领二万名刘质带回的百姓进攻沾城(今山西昔阳),中了石勒埋伏,退守阳曲(今山西阳曲)。


            IP属地:黑龙江123楼2009-06-22 23:41
            回复
              光文失信覆晋廷(5)
              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的石勒不服,自封赵王,与刘曜分庭抗礼。石勒派兵进攻开封(今河南开封),县令刘旭孙与祖逖死守不退,双方相持一个多月,不分胜负。祖逖派奇兵悄悄出城,在汴河(今颍河与涡河)岸边截获石军粮草,迫使饥肠辘辘的石军撤退。祖逖乘胜追击,隔黄河与石勒对峙。晋元帝论功行赏,封祖逖当镇西将军,同时又封戴渊当征西将军,刘隗当镇北将军,让二人牵制祖逖。祖逖不能施展报负,气得大口吐血,当即逝世。刘旭孙眼见晋元帝昏庸,只好辞掉官职,带着儿子刘混回到家乡彭城绥舆里。石勒让石虎率兵攻占洛阳,接着兵临长安城下。刘曜打败石虎,反攻洛阳,石虎缩在城中不敢出来。石勒率兵从邺城出发,驰援石虎,在洛阳城外大败并杀掉刘曜,赵国灭亡。接着,石勒攻占上邽(今甘肃天水),杀光刘曜家族。驻扎在秀容的刘虎见状,吓得胆战心惊,赶紧向石勒投诚,被封为右贤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125楼2009-06-22 23:42
              回复
                宋武帝平乱建康(2) 
                内容:  
                鲜卑族人慕容垂、拓跋珪、羌族人姚苌见苻坚失败,乘机杀掉他,起兵消灭前秦,分别建立北魏、后燕和后秦。北魏、后燕和后秦互相攻伐,慕容垂杀掉独孤路孤,独孤路孤的弟弟独孤眷赶跑侄儿独孤显,代替他当本部落首领。独孤显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投奔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率兵轰走独孤眷,让独孤显继续统领本部落,定居在中山。拓跋珪封独孤显女儿当皇后,生下太子拓跋嗣,后来继位成为北魏明元帝。  
                却说晋安帝继位,大臣王恭起兵造反。刘牢之暗中向晋安帝输诚,约定合击王恭。王恭侦知,摆下酒筵,款待刘牢之,席间与他结拜为兄弟,让他率北府兵进攻建康。刘牢之假意应允,悄悄让儿子刘敬宣、女婿高雅之反攻王恭。王恭走投无路,被刘牢之活捉,送到建康处死。晋安帝论功行赏,封刘牢之当平北将军。桓温的儿子桓玄不服气,逼着晋安帝封自己的堂弟桓修当荆州刺史(今湖北江陵)。  
                新安(今浙江淳安)天师道首领孙恩见晋安帝懦弱无能,率百余名道徒造反,先后攻占新安、会稽(今浙江绍兴)、临海(今浙江临海)、义兴(今江苏宜兴)、吴兴(今浙江吴兴)、永嘉(今浙江温州)、东阳(今浙江金华)、吴(今江苏苏州)等八个郡,发展到数十万人。晋安帝吓坏了,封刘裕当参军,让他率北府兵离开京口,兵临吴兴城下。  
                刘裕亲自带领十余人出营打探敌情,忽见对面大路上尘土飞扬,隐隐约约露出孙恩旗号。刘裕见来不及逃脱,急中生智,让手下人埋伏在路两旁树林中。待到孙恩数千人马进入埋伏圈,刘裕大喊一声,率手下人冲出树林,杀死数十个孙军士兵。孙军遭到突袭,队形大乱,半晌方才缓过神来,定睛细看,不过十余名晋军,当即将刘裕等人包围起来。刘裕等人拼死格斗,死伤殆尽,最后只剩刘裕一人,且战且退,失足掉到河岸下面。孙军士兵要下去活捉刘裕,都被他用长刀砍死。刘裕猛然跳上河岸,发狂似的大杀大砍,吓得孙军将士扭头就跑,刘裕在后面紧追不舍。刘敬宣带大队人马出营寻找刘裕,正碰见他单枪匹马追赶孙军。刘敬宣乘机率兵猛攻吴兴,孙恩支持不住,转攻余姚(今浙江余姚),打败守将高雅之。  
                刘裕率兵救援,迫使孙恩退往海盐(今浙江海盐)。刘裕穷追至海盐,筑城固守,拒不出战。孙恩每日都要率兵攻城,均未奏效。刘裕心生妙计,乘夜将大队人马悄悄埋伏在城内,天亮后大开城门,挑几个老兵扮作百姓活动。孙恩率兵来到城门旁,捉住老兵装扮的百姓,问道:“城里有多少晋兵?”  
                老兵答道:“昨夜刘裕率兵悄悄跑了,城里没有晋兵。”  
                孙恩信以为真,毫不防备,率本部人马大摇大摆开进城去。孙恩刚走到城中鼓楼下,忽听得号炮震天,喊声动地,刘裕率晋军从隐蔽处杀出,把孙军团团围困。孙恩见势不妙,拨转马头,杀开血路,抢出城去,检点人马,损失十分之八。孙恩非常懊恼,不敢在海盐呆下去,率兵退往沪渎(今上海青浦)。刘裕率大队人马在沪渎山下与孙恩交战,两军刚刚交锋,事先埋伏在战场周围山林里的十几个晋军士兵,擂响战鼓,打出军旗。孙恩以为中了刘裕埋伏,赶忙鸣金收兵,上船退往海上。  
                孙恩在海岛上休整数月,驾船逆江而上,抵达丹徒(今江苏镇江),兵锋直指建康。刘裕闻讯,率本部人马日夜兼程赶到丹徒勤王,仰攻扎在蒜山(今焦山)上的孙恩大营。孙恩大败,跑下蒜山,登船出海。孙恩攻占郁洲(今江苏连云港),俘虏高雅之。刘裕赶到郁洲,打败孙恩,救回高雅之。孙恩坐船退到海上,气急败坏,跳海自杀。  
                桓玄见孙恩造反,晋安帝手忙脚乱,企图火中取栗,起兵叛乱。晋安帝派人到京口找到刘牢之,让他率兵###桓玄,遭到拒绝。桓玄率水军沿长江东下,势不可挡,夺取历阳(今安徽和县),打算进攻建康。刘牢之坐观晋安帝与桓玄争斗,准备乘他们两败俱伤时,出面收拾残局。刘裕从郁洲火速赶回京口,与刘牢之合兵一处。刘裕焦急不安地对刘牢之说道:“桓玄攻占历阳,建康岌岌可危,北府兵应当马上出发,迎击桓玄。鄙人虽没什么本事,但愿意当先锋。”


                IP属地:黑龙江127楼2009-06-23 20:55
                回复
                  宋武帝平乱建康(4)  
                  话音未落,冷箭正中桓军主将脑门。刘裕扑上去,一刀砍下他的脑袋。桓军见主将已死,不敢恋战,撒开脚丫子四散而逃。刘裕并不追赶,当即鸣金收兵。桓玄闻讯,赶紧让桓谦率兵出了建康城,在城东覆舟山下安营扎寨。刘裕派老弱病残悄悄登上覆舟山,打出晋军旗号,虚张声势。自己带着主力冲向桓军,放火焚烧敌营。桓谦部下大多是北府旧兵,本来就佩服刘裕,眼见漫天大火袭来,晋兵个个拼命冲杀,登时一哄而散,逃回建康。刘裕穷追不舍,攻入建康。桓玄见势不妙,跳上战船,杀出重围,直向长江上游驶去。  
                  刘裕让刘穆之主持朝政,任命王谧当扬州刺史、刘毅当青州刺史、何无忌当琅琊(今江苏句容)内史、刘道规当义昌(今湖北黄冈)太守、孟昶当丹杨(今江苏南京)尹。诸葛长民杀掉刁逵,逃回建康,当上宣城(今安徽宣城)内史。刘敬宣得知桓玄失败,回到建康,当上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桓玄逃到寻阳,挟持晋安帝,与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率领的水军大战。刘道规率先夺取桓军旗舰,放火焚烧桓军。桓军大败,桓玄挟持晋安帝逃到江陵。刚进江陵城,桓军发生内乱,桓玄丢下晋安帝,单枪匹马跑出城去,乘船逃到枚回洲(今湖北江陵),被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毛璩的弟弟毛修之杀掉。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夺回晋安帝,回到建康。晋安帝对刘裕感激涕零,封他当兖州刺史,在建康主持朝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129楼2009-06-23 21:00
                  回复
                    赫连氏改姓夺城(1) 
                    话说刘裕刚刚平定桓玄叛乱,就传来益州参军谯纵在蜀地(今四川西部)造反的消息。刘裕派刘敬宣率兵###谯纵,谯纵顽抗不降。刘敬宣损兵折将,粮草耗尽,只好撤回。刘毅对刘裕重用刘敬宣本来不满意,乘机要求杀掉打了败仗的刘敬宣。刘裕不以为然,只是降了刘敬宣的官职。刘毅不愿让刘裕主持朝政,为了将他挤出朝廷,劝刘裕接替病死的王谧,担任扬州刺史,离开建康,坐镇京口。刘穆之得知,悄悄地对刘裕说道:“刺史复兴晋朝,功高盖世,刘毅并不佩服,假如刺史离开建康,必然受制于人。扬州是近在咫尺的战略要地,也不能放弃。刺史应当既在建康主持朝政,又兼任扬州刺史。” 
                    刘裕听罢,高兴地说道:“主簿的建议很好,不过要加上一条,让刘道怜当并州刺史,率兵驻守建康。” 
                    且说刘虎死在后秦国,后秦国君姚兴让刘虎的曾孙刘勃勃继任将军。刘勃勃嫌官职太小,建立夏国,自封天王,改姓天王,匈奴语叫做“赫连”。刘勃勃又让本部落百姓改姓“铁弗”,汉语意思是坚硬无比。姚兴容不得赫连勃勃张狂,率兵进攻夏国。赫连勃勃也不肯示弱,反攻后秦。后燕国皇族内讧,慕容超自封为帝,建立南燕国,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刘裕见后燕国分裂,南燕孤立无援,打算乘机出兵北伐,灭掉南燕。刘裕的主张遭到刘毅、诸葛长民等人反对,只有孟昶支持刘裕。 
                    刘裕让孟昶留守建康,自己率兵坐船经淮河、泗河(今泗河、运河)北上,到达下邳(今江苏睢宁)。刘裕留下船只、辎重,经陆路直扑广固。刚走到半路,晋军前锋孟龙符来到中军,向刘裕禀报道:“刺史,前面是大岘关(今山东临朐穆陵关),可能有燕军驻守,我军是否继续前进?” 
                    刘裕胸有成竹地答道:“本刺史已考虑多日,料定慕容超不会派兵防守大岘关。兵贵神速,大军不要停留,继续前进。” 
                    孟龙符听罢,半信半疑,勉强率军前行,来到大岘关下,没有见到燕兵踪影,当下占领关城。刘裕随后赶到,站在关城上,兴高采烈地对众将说道:“果然不出本刺史所料,慕容超把险关拱手相让,企图诱敌深入,用骑兵打垮我军。岂不知他已无险可守,只能等待灭亡。” 
                    晋军渡过巨蔑水(今弥河),被慕容超率领的九万余名骑兵挡住去路。晋军将士见前有强敌,后无退路,个个都有死中求活的决心,如出山猛虎,紧随刘裕身后,扑向燕兵。两军交锋,大战一场,燕军不是对手,只好跟着慕容超退往临朐(今山东临朐)。刘裕恐燕兵诈败,整顿本部人马,结成战阵,阵两侧部署二千辆战车,数万步兵居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兵临临朐城下。慕容超稍事喘息,率兵出城迎战,双方从早晨血战到黄昏,依然未分胜负。急切之间,刘裕派奇兵绕到燕兵背后,攻占临朐城,前后夹击慕容超。慕容超全军覆灭,单枪匹马,逃回广固。 
                    刘裕乘胜追击,包围广固。晋军攻进广固外城,慕容超被迫退守皇城,派张纲杀出重围,到后秦求援。后秦国君姚兴正在与赫连勃勃酣战,根本无力救援南燕,只能派使者与张纲一起来到晋军大营,见过刘裕,虚张声势地威胁道:“燕国是秦国的友好邻邦,秦国不能坐视刺史攻打燕国,已派出十万骑兵,快马加鞭,来救广固。” 
                    刘裕听罢,微微一笑,用嘲讽的口吻对后秦使者说道:“本刺史原打算灭掉燕国后,休整两三年,再出兵灭掉秦国。如今姚兴既然愿意自投罗网,省得我军再费一番力气,却是天大的喜事。” 
                    后秦使者见刘裕识破自己的伎俩,再也不敢虚声恫吓,丢下张纲,赶忙掉头回去。刘裕让人把张纲押到广固皇城下,逼他向城内大声喊道:“秦国无力救援燕国,赶快投降吧!” 
                    慕容超听罢,仍然一意孤行,不肯投降。刘裕见慕容超不降,心生一计,每天让晋军乘黑夜悄悄离开军营,待到天亮再大张旗鼓赶回来。慕容超上当,以为晋国源源不断派来援兵,吓得心惊肉跳,派人去见刘裕,请求罢兵言和,把大岘关以南的土地割给晋国。刘裕不答应,下令猛攻,燕国大臣打开皇城南门投诚,放晋兵入城。晋兵活捉慕容超,押回建康,斩首示众。刘裕灭掉南燕,设立青州,自兼青州刺史,让平原太守刘植的后裔刘昶当青州从事。


                    IP属地:黑龙江130楼2009-06-25 06:49
                    回复
                      赫连氏改姓夺城(2)
                      卢循得知刘裕率兵征讨南燕,乘机攻克寻阳,杀掉何无忌。留守建康的孟昶慌了手脚,连忙派人赶到广固,请刘裕赶快回军救援。刘裕不敢怠慢,率兵火速南返,来到长江北岸边,正逢狂风骤起,吹得人东倒西歪,站立不住。江上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好似狂舞的巨龙,要吞噬天地。刘裕等不及,冒险乘船过江。船刚离开江岸,突然间风平浪静,船顺利渡过长江。刘裕赶回建康,见到孟昶,得知都城安然无恙,方才略微安心。顾不上寒暄,刘裕抓紧时间部署破敌方略。刘裕负责加固建康城防,派刘毅率水军迎击卢循。刘毅逆流而上,在桑落洲(今江西九江)被卢循打败,只身逃回建康。孟昶吓得服毒自杀,诸葛长###张带着晋安帝躲到广陵去。刘裕恐撤离建康,人心涣散,大势已去,坚持据守建康,消耗卢循,寻机取胜。刘裕站在石头城上,了望长江,但见江面上密布数十艘战船,船上插着卢循旗号,正朝石头城驶来。刘裕忧心忡忡地对身旁的人说道:“卢循如果占领新亭(今江苏南京上新河),直冲石头城,胜败就不好说了;卢循如果停靠在蔡洲(今江苏江浦),肯定当本刺史的俘虏。”
                      话音未落,卢循战船到达新亭。刘裕见状,吓得脸色发白,额头渗出汗来。不料卢循战船尚未抛锚,又掉转船头,行驶到蔡洲停靠。刘裕悬着的心放下来,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卢循仗着人多势众,进攻查浦(今江苏南京上新河镇),刘裕率兵救援,与卢循混战,难分胜败。刘裕撤回石头城固守,消耗敌人。卢循久攻石头城不下,士卒疲惫,军粮断绝,难以支持,最终只好率兵退回寻阳。刘裕兵分两路,穷追不舍,让王仲德率一支水军西上追击卢循,孙处率另一支水军东下,经海路抄袭卢循巢穴。谯纵与卢循配合,派兵攻占枝江(今湖北枝江)。刘道规率水军从荆州出发,反攻枝江。天门(今湖北天门)太守檀道济驾船率先冲入敌阵,打败敌人,迫使谯纵退回蜀地。刘道规回军东下,与王仲德夹击卢循。刘裕闻讯,高兴异常,让刘毅留守建康,自己带着刘敬宣增援王仲德。刘裕在大雷(今安徽安庆)江面上与卢循相遇,晋水军用弓箭猛射敌船,卢军将士难以抵挡,只好把船靠在长江南岸,正入晋步军事先埋伏好的包围圈。晋军将士将火把扔过去,点燃卢军战船,卢循被烧得焦头烂额,率残兵败将冒死突围,狼狈逃回海岛。刘裕派兵紧追不舍,与孙处夹击卢循,卢循战败被杀。晋安帝论功行赏,封刘裕当太尉,刘穆之当太尉司马,刘道规当荆州刺史。
                      刘毅见刘裕等人加官晋爵,异常嫉妒。刘裕百般安抚,让刘毅代替刚刚去世的刘道规当荆州刺史。刘毅到江陵走马上任后,公然起兵造反。刘裕让诸葛长民留守建康,亲自率兵沿江西上,诈开江陵城门,杀掉刘毅。诸葛长民在建康得知刘毅被杀,兔死狐悲,悄悄地打算乘刘裕返回建康时,突然袭击,暗杀刘裕。刘穆之侦知,派人将诸葛长民阴谋密报刘裕。刘裕让刘道怜当荆州刺史,自己悄悄回到建康,杀掉毫无准备的诸葛长民。刘裕让朱龄石率军从江陵出发,西上###谯纵。朱龄石按照刘裕制订的计划,出奇不意攻占成都,杀掉谯纵。晋安帝封刘裕当太傅。晋国皇族宗室司马休之不服,暗杀刘敬宣和刘裕女婿徐逵之,被刘裕杀掉。
                      却说后秦国君姚兴死掉,他的儿子姚泓继位。刘裕痛恨姚兴阻挡自己灭掉南燕,决定乘机灭掉后秦。刘裕被晋安帝封为中外大都督,亲自率兵北伐,让儿子刘义符、刘穆之留守建康。刘裕率大军到达彭城时,有人送给他一个琥珀枕头。刘裕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把枕头砸碎,分给随同出征的将士,当做治疗战伤的药品。刘裕下令兵分四路,直捣姚泓巢穴长安城。部署完毕,王镇恶、檀道济依计而行,率一支步兵从彭城出发,攻占许昌,兵临洛阳。驻守洛阳的秦将姚洸是姚泓的弟弟,出城应战,被檀道济俘虏。王镇恶、檀道济求功心切,不待其它各路人马到来,率先进攻潼关(今陕西潼关)。潼关秦将死守,晋军粮草耗尽,进退维谷。亏得关前百姓送来粮草,方才转危为安。刘裕得知王镇恶、檀道济身处困境,留儿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己和族弟刘遵考、沈林子、王仲德率水军从彭城出发,沿黄河逆流西上,直奔洛阳,救援王镇恶、檀道济。


                      IP属地:黑龙江131楼2009-06-25 06:49
                      回复
                        赫连氏改姓夺城(3)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派出十余万大军,在黄河北岸骚扰刘裕。刘裕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丁旿带着一百辆战车,内装弩弓、标枪,登上黄河北岸布成半圆形的却月阵,随着河中的水军一起前进。三万余北魏骑兵猛攻却月阵,尚未接近,战车里箭如雨发,登时被射倒许多。剩下的魏兵继续往前冲锋,快到却月阵前,密集的标枪从车中飞出,魏兵人仰马翻,扭头就跑,再也不敢靠近却月阵。晋水军与战车互为犄角,顺利地到达洛阳。
                        朱超石、胡藩率另一支步兵从新野出发,攻占阳城(今河南登封),也赶到洛阳。两路人马沿黄河协作并进,在潼关下与王镇恶、檀道济会师。沈田子、傅弘之率一支步兵从襄樊出发,攻进武关(今陕西商南),打败出城顽抗的姚泓,兵临长安。刘裕攻破潼关,直捣长安,与沈田子、傅弘之会师。姚泓困兽犹斗,打开城门,率兵出战,大败逃回,连城门也顾不上关闭。刘裕紧追不舍,冲进城中,活捉姚泓,押回建康杀掉。刘裕在未央宫中召集众将说道:“本大都督准备留守长安,请陛下还都洛阳,你们愿意吗?”
                        王仲德听罢,抢先说道:“将士们的家都在建康,他们肯定不愿意留守长安、洛阳。”
                        接着,檀道济、沈林子也说道:“长安、洛阳离建康太远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裕左思右想,无可奈何,只好答应道:“既然大家不愿意留下,我们只能回去,明日众将随本都督到汉长陵告别辞行。”
                        第二天,刘裕率众将来到汉长陵,摆上牺牲,恭恭敬敬地叩头行礼,向先祖刘邦告别。关中百姓围住刘裕,领头的老汉热泪盈眶,抽泣着说道:“我们都是汉人,好不容易才把大都督盼来。长、安、霸、阳、茂、平、杜、渭、延、义、康陵都是大都督的祖墓,长安城也是大都督祖宗的故都,难道大都督真的不要祖墓、故都了?”
                        刘裕拉着老汉的手,长叹一声,感慨万千地说道:“本大都督原想留在长安,可建康又离不开,只能把小儿子义真留下,请关中父老多照顾他。”
                        刘裕留下刘义真,恋恋不舍地离开长安。路经洛阳时,又留下侄儿刘义庆,方才返回建康,留守建康的刘义符出城迎接,刘穆之已经病故。晋安帝见刘裕凯旋,封他当相国兼公爷,将宋国(今江苏北部)十个郡赏给他,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晋安帝又允许刘裕使用御服、御驾、丹陛、朱户、御酒、玉珪、仪仗、御弓、斧钺等九种物品,刘裕谦虚地谢绝了。
                        赫连勃勃见刘裕离开长安,率兵攻城,打跑刘义真。关中百姓不堪忍受赫连勃勃铁骑蹂躏,纷纷逃亡,其中就有汉朝刘宽的后裔,他们离开故乡郃阳(今陕西合阳),迁居到上蔡(今河南上蔡)。刘裕登上建康城头,遥望西北方的长安,思念着儿子刘义真和关中百姓,不禁涕泪交流,恰在此时,刘义真回到建康。
                        且说晋安帝死掉,刘裕立他的弟弟当晋恭帝。晋恭帝将公主嫁给刘义符,封刘裕当宋王。刘裕让刘道怜镇守京口,刘义真镇守建康,自己回到彭城。刘裕后母萧氏不高兴地说道:“道怜是王爷的弟弟,为什么不让他留守建康?”
                        刘裕赶忙恭恭敬敬地答道:“寡人见道怜干不成,才让义真留守建康。”
                        萧氏不满地瞪了刘裕一眼,厉声喝斥道:“五十岁的道怜干不成,十几岁的义真干得成,这不成笑话了!”
                        刘裕耐心解释道:“道怜年长,留守建康自然要亲自主持朝政,他没有这个本事;义真年幼,留守建康可由寡人遥控指挥,帮助他主持朝政。”
                        萧氏听罢,方才无话可说。
                        中书令傅亮想当开国功臣,到彭城来见刘裕,商议改朝换代。傅亮离开王府时,天色已黑,一颗明亮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东南夜空。傅亮看罢,一拍大腿,自言自语道:“这是改朝换代的征兆,鄙人过去不信天命,今日才知天命还真灵验。”
                        傅亮赶回建康,进宫觐见晋恭帝,劝说道:“天命在宋王身上,陛下应当效法尧舜,把天下禅让给宋王。”


                        IP属地:黑龙江132楼2009-06-25 06:49
                        回复
                          孝武帝淫乱宗姬(4) 
                            
                          羊志“嘿嘿”一笑,狡猾地说道:“几天前鄙人最宠爱的小妾死了,在殷妃陵前鄙人哭的是自己的小妾!” 
                          刘骏心血来潮,准备拆除刘裕故居,翻建成新颖豪华的宫殿。他带人打开刘裕故居屋门,仔细观瞧,但见里面只有一个土炕,炕头挂着麻线拂尘和葛布灯笼,此外别无一物。刘骏看罢,撇撇嘴巴,不屑一顾地说道:“皇祖考真是个老农夫,住在这么简陋的房屋里,让朕不可思议。” 
                          刘骏毫不吝惜地拆掉刘裕故居,逼着民夫日夜赶工,在原址修建新颖豪华的玉烛殿。玉烛殿金壁玉阶、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珠帘丝帐,宛若仙宫一般,果然与矮小简陋、年久失修的刘裕故居不同。刘骏搬进玉烛殿,再也不想出来,他嫌殿里存放的金银珠宝太少,下诏让各地官吏搜刮金银珠宝,贡献到玉烛殿里。一旦发现有的官吏贡献后尚有剩余,刘骏就把这个官吏召进玉烛殿,逼着他与自己掷骰子赌博,待到他输光剩余的金银珠宝,方才放他出殿。大臣颜师伯投其所好,搜刮价值一百万个铜钱的民脂民膏,借赌博输给刘骏,赢得刘骏信任。大量的金银珠宝存放在玉烛殿里,刘骏经常在殿中兴高采烈地喝酒庆贺,他有时是自斟自饮,有时召来众大臣共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骏喝醉了,就让众大臣互相起绰号,戏耍取乐。有的大臣不愿意被戏耍,刘骏就让人狠揍这个大臣一顿。 
                          一天,刘骏暴饮烈酒后,醉瘫在床榻上。临死前,他把刘义恭、颜师伯、王玄谟找来,醉醺醺地对他们说道:“朕封三位爱卿当顾命大臣,辅佐太子主持朝政。” 
                          465年,太子刘子业把刘骏埋葬在景宁陵(今江苏江宁),谥为孝武皇帝。刘子业来到玉烛殿,接过蔡兴宗手里的传国玺,继位当上皇帝,封母亲王氏当皇太后,叔祖父刘义恭当太宰,主持朝政。王氏刚当上皇太后,就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她赶忙让宦官到玉烛殿去喊刘子业,准备临终前叮嘱他几句。不料刘子业见到宦官,不耐烦地说道:“病人房里有鬼,朕不能去见太后。” 
                          太后王氏得知,气得大骂道:“拿刀来,老身要剖开肚子,看看为什么生下这个逆子!” 
                          说罢,王氏被活活气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黑龙江137楼2009-06-25 06:51
                          回复
                            haha 免贵姓刘


                            141楼2009-06-27 16:18
                            回复
                              俩炫焯出仕扬名(1) 
                              话说随着刘勰出家,南方梁国刘姓文人凋零。恰恰相反,此时北方魏国刘姓儒生勃兴,阜城(今河北交河)住着汉河间王刘开后裔刘昼,十余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拜同乡大儒李宝鼎为师,取字孔昭,学习《仪礼》、《周礼》和《礼记》。后来,刘昼到河间(今河北献县)跟着大儒马敬德攻读汉朝伏胜传下来的《尚书》。刘昼学成返家,四处借阅别人收藏的经籍,结识了在渤海(今河北沧州)开塾讲学的刘轨思,学问大增,可惜朝政昏暗,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刘昼正在苦读经传,忽然传来惊人的消息,大将高欢在洛阳杀掉节闵帝,另立孝武帝。大将宇文泰悄悄地派刘罗辰的儿子刘信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去,让孝武帝投奔宇文泰,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高欢只得另立孝静帝与宇文泰抗衡,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让宋世良当邺城令。刘昼得知宋世良家藏有许多书籍,赶到邺城,登门拜访,请求借阅藏书,表示愿当家庭塾师,教育宋世良的儿子宋孝王。宋世良答应了刘昼,将他请到书房,指着书架上五千卷书和早已等候的宋孝王,说道:“藏书和犬子都在这里,全托付给先生了。” 
                              刘昼顾不上答话,扑到书架前抽出一卷书,埋头攻读起来,宋世良离开书房,他都没有觉察。刘昼读到有趣之处,不禁拍案叫绝,喊来宋孝王,详细给他讲解。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侍女送来晚饭和油灯,刘昼、宋孝王吃罢,在灯下继续攻读。一天,刘昼正在给宋孝王讲解经书,忽听得外面一阵骚乱,侍女进来告诉刘昼说道:“大将侯景率本部人马造反,杀出邺城。” 
                              刘昼听罢,长叹一声,说道:“世道太乱了,这可如何收拾。” 
                              侯景率本部人马杀出邺城,南下渡过长江,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外城,梁武帝和中庶子刘孝威坚守皇城。豫章国(今江西南昌)内史刘孝仪让儿子刘励率三千人马赶到建康勤王,可惜为时已晚,侯景攻破皇城,俘虏梁武帝。刘孝威乘乱逃出建康,直奔荆州,准备调动人马,反攻建康。刚走到安陆(今湖北安陆),刘孝威就累死了,留下十卷《刘孝威集》。无独有偶,刘孝仪闻讯,也被活活气死,留下二十卷《刘孝仪集》。 
                              且说刘轨思在家乡开设私塾,传授刘献之的《毛诗序义》、《三传略论》、《三礼大义》、《章句疏》。弟子们潮水般地赶来求学,又潮水般地卒业而去,不计其数,反正刘轨思面前的座席已被磨破数十张。一天,两个年仅十岁的男孩,手拉手来见刘轨思,倒身便拜,诚恳地说道:“请先生收留我们当徒弟。” 
                              刘轨思抬眼仔细观瞧,但见两个男孩模样奇特,非同寻常,其中一个长着小眼睛,另一个长着大脑门。刘轨思拉起两个男孩,亲切地问道:“孩子们,你们叫什么,父亲是谁,家在哪里?” 
                              小眼睛的男孩抢先答道:“我叫刘炫,家住河间(今河北献县);他叫刘焯,家住信都(今河北冀县)。我们都是阜城(今河北交河)刘昼的族侄,自幼情投意合,形影不离。” 
                              刘焯点着大脑门,附和着说道:“我们从族叔口中得知先生,十分敬佩,特地赶来求学。” 
                              刘轨思见刘炫口齿伶俐,刘焯沉静稳当,产生好感,拍拍他们的脑袋,爽快地说道:“你们既然乐意求学,那就留下来吧。” 
                              刘炫、刘焯用十年时间跟着刘轨思学习儒家经典,最终卒业离去。他们得知武强(今河北交河)刘智海家有许多藏书,赶去登门借阅,苦读三年,方才心满意足地告别回家。刘轨思接到刘昼书信,得知高欢的儿子自立为文宣帝,建立北齐国,连忙赶到邺城觐见。北齐文宣帝封他当国子学博士,负责传授儒家经典,直到逝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刘昼在宋世良家坐馆十余年,把宋家的藏书背得滚瓜烂熟,牢记在心。他眼见北齐武成帝嗜酒如命,乖戾暴虐,多次上奏章劝谏,可惜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阜城县令久闻刘昼大名,举荐他当候选秀才,派车把他送回邺城,参加朝廷开设的科举考试。刘昼进入考场,大笔一挥,奇文立就,交卷离去。待到张榜时,刘昼来到皇榜前,仔细寻找,却不见自己姓名,方知名落孙山。


                              IP属地:黑龙江146楼2009-06-29 0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