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5,163贴子:73,832,115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记载王安石对宋神宗说:“法固有不及之处,须因事修改,乃全无害。若果有害,惟当立法限定钱数,不许更增足矣。“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其其实后来是知道新法有不足之处的,但是当初王安石在新法制度设计尚有缺陷时就颁布实施,对于反对的人又大力贬斥,现在才来说可以根据情况作出修改,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IP属地:广东966楼2018-07-14 11:11
回复
    弹劾新法的奏疏纷至沓来,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反对新法的奏疏,宋神宗内心开始有些动摇,难道新法对于百姓来说真的是苛政暴政吗?
    当初王安石对“天变”据理反驳时,现在宋神宗认为王安石说的“天变不足惧”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流民图》上灾民的惨状历历在目,“天变”不是小事,再这么干旱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宋神宗下令暂停新法的实施。结果,在新法停止实施的第三天,居然天降大雨。


    IP属地:广东967楼2018-07-14 11:11
    回复
      这场雨虽然是场解决久旱的甘霖,但对王安石来说却是坏事的开头。也许是因为郑侠的那个赌咒,这场雨让宋神宗相信了新法的实施确实是触动了天怒,自此后,对王安石变法的支持力度开始有所保留。
      王安石也察觉到了这微妙的变化,明白朝中很多人都不喜欢自己。为了新法不被废止,在四月时主动请求罢相,并推荐韩绛为宰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继续主持新法,然后离京出任江宁知府。


      IP属地:广东968楼2018-07-14 11:11
      回复
        宋朝先是禁止宗室参与科举考试,神宗以后方允许元方赵氏宗室参加科举。同时又规定凡是官宦子弟考中科举后都要经过复试才能录取,后来这方面的限制越来越严,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宦子弟不仅要单独进行考试,而且考中进士也要另行组织测试以防舞弊行为。后来朝廷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都无资格得到状元头衔,即便考试成绩最好,也要降低名次,然后依次递补其他举子为状元。


        来自iPhone客户端969楼2018-07-14 11:12
        回复
          七十六章——三驾马车的倒戈
          王安石未罢相以前,熙宁变法的成功推行离不开神宗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另外三个官员的鼎力相助。
          当初陈升之和王安石共同主管制置三司条例司,后来陈升之升任宰相,王安石立即提拔了支持变法的韩绛领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后来又提拔了曾布,新法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是吕惠卿,这三个人当时被称为新法的“三驾马车”。
          王安石被罢相,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后,令各地监司、知州上述给宋神宗言明废除新法的弊端,吕惠卿也多次向宋神宗讲新法的好处,宋神宗便恢复了新法。


          IP属地:广东970楼2018-07-14 11:12
          回复
            吕惠卿主持变法后,制定五等丁产簿,让百姓自报家财,一只鸡鸭都不许遗漏。为了防止有人隐瞒家产,吕惠卿还制定了奖赏制度,凡是告发隐瞒家产被查实的,用被告者财产的三分之一作为奖励,奖给告发的人。
            这条规定一出,一时之间,许多人为了奖励去告发,惹得百姓不胜其烦。


            IP属地:广东971楼2018-07-14 11:12
            回复
              当初在推行市易法时,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市易务,主管市易务的提举是吕嘉问。市易务归三司管理,三司的领导是曾布。
              吕嘉问不愿意服从曾布,并且吕嘉问为了邀功,常常多收钱,滥用职权擅自改变新法。这给反对派揪住了小辫子,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纷纷上书告状,宋神宗连夜令曾布和吕惠卿彻查此事。
              曾布对吕嘉问也非常反感,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大做文章,结果,反倒令宋神宗又对新法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曾布索性就向宋神宗建议尽快废除市易法。
              曾布就这样成为了“三驾马车”中第一个倒戈的人。


              IP属地:广东972楼2018-07-14 11:15
              回复
                曾布的做法让吕惠卿非常不高兴,吕惠卿随后向宋神宗进言说曾布阻挠新法,于是曾布被赶出朝廷到地方任官。
                朝中有弹劾吕惠卿的,吕惠卿会示意依附他的人陷害弹劾他的人。吕惠卿在当上参知政事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巅峰享受之后,开始不愿意王安石回到朝廷任职。
                “三驾马车”中的第二辆马车吕惠卿开始反对王安石,在王安石离京的半年后,吕惠卿援引祭祀赦免的旧例,极力向宋神宗推荐王安石担任节度使。
                宋神宗猜到了吕惠卿的意图,就问他:“王安石不是因罪罢相,为何要用赦免的方式任职?”吕惠卿无言以对。


                IP属地:广东973楼2018-07-14 11:15
                回复
                  韩绛任宰相后,准备大力整顿财政。他设立三司会计司,自己亲自挂帅任提举官。在三司使章惇的配合下,对全国的户数、赋税、工商税收加以统计和修改,并以此考察各级官员的任职绩效。
                  但他与吕惠卿政见常常不合以致他的计划很难推行,因此,韩绛多次请求罢相,因而极力请求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IP属地:广东974楼2018-07-14 11:15
                  回复
                    熙宁八年(1075年),宋神宗命王安石回京担任宰相。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从南京乘船出发,一天晚上停在了瓜洲渡口。
                    月色中,王安石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离开的这一年朝中的政局有所改变,不知道新法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他有些惆怅,写下了《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IP属地:广东976楼2018-07-14 11:17
                    回复
                      据传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原稿曾修改数次,由“到”、“过”、“入”、“满”最后改为“绿”。一个“绿”字既给眼前的江南春色注入一派生机,也抹上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王安石所作的这首《泊船瓜洲》表面上看是写景诗,实为感遇诗。官场是险象环生的,望着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王安石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那丑恶、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让他感到厌倦,他也很想呆在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但是推行新法,强国利民是他多年来一直都想要实现的愿望,他不忍就此离开。


                      IP属地:广东977楼2018-07-14 11:17
                      回复
                        吕惠卿得知王安石复相后非常惊讶,但他已无意与王安石修复关系。
                        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宋神宗加升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为龙图阁直学士。在北宋官场当时有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风气:不管你愿不愿当这个官,在被任命时要先推辞几次,然后官家再坚持授予几次,如此才算是“合理”。
                        王雱照例推辞,吕惠卿却极力劝说宋神宗应允王雱的辞呈,导致王安石与吕惠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不久,御史蔡承禧弹劾吕惠卿结党误国,御史中丞邓绾又告发吕惠卿的兄弟强借百姓钱又强买田地,吕惠卿由此被贬出朝廷,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到政治中心。


                        IP属地:广东978楼2018-07-14 11:18
                        回复
                          王安石复相,位居韩绛之上,韩绛虽然仍居相位,但两人在任官用人等问题上经常出现分歧。韩绛于是向宋神宗请求离京任职,王安石一再挽留,韩绛还是坚持要离开。
                          八月,宋神宗同意韩绛罢相,出知许州。王安石“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个支持者韩绛也离开了。


                          IP属地:广东979楼2018-07-14 11:18
                          回复
                            当初三个最有力的支持者全都离自己而去,尤其是自己最看重的吕惠卿,这让王安石觉得心灰意冷。
                            王安石复相以后,吕惠卿被贬到了陈州任职,吕惠卿怀恨在心,特意挑了些以前与王安石往来的书信给宋神宗,其中有封是王安石写给吕惠卿的,其中有四个字:“无使上知。”就是说这事不要让官家知道。


                            IP属地:广东980楼2018-07-14 11:19
                            回复
                              当初宋神宗极力支持王安石主持熙宁变法时,宋神宗拿一件地方上发生的事情问王安石,王安石觉得奇怪,问:“陛下是听谁说的?”
                              宋神宗说:“卿何必要问是听谁说的,且先回答我所问的事情。”
                              王安石说:“陛下与他人有秘密,唯独瞒着臣,这是君臣推心之道吗?”
                              宋神宗只好说:“是李评告诉我的。”
                              王安石因此不喜欢李评,最后还将李评排挤出朝廷。
                              过了一段时间,王安石以某事找宋神宗证实,宋神宗听了后问:“卿从何得知?”
                              王安石不肯说。宋神宗就说:“朕什么都不瞒着卿,卿却要瞒着朕吗?”
                              王安石不得已,只好回答说:“是朱明之跟我说的。”
                              宋神宗也因此开始不喜欢朱明之。


                              IP属地:广东981楼2018-07-14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