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6,703贴子:73,846,969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熙宁五年(1072年),颁布了市易法。政府出钱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在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允许商家贷款或赊账,收取二分利息。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市易法一方面打击了大商人、“兼并之家”,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的利益。
到后来逐渐发展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甚至批发零售也受政府官员操控,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从宋人和苏轼等人大量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全国城市商业与市场一时间呈现了萎靡下滑的景象。


IP属地:广东957楼2018-07-14 11:07
回复
    七十五章——以旁观者的角度评判新法
    今天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王安石推行的所有新法,会发现王安石是将国家利益排第一位,百姓利益靠边站。但是治国之道是以民为本,这一点王安石却没意识到。
    熙宁变法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执行之严厉都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正是由于范围广,力度大,使得很多改革措施实施起来都显得急迫、粗暴。


    IP属地:广东958楼2018-07-14 11:07
    回复
      由于王安石在变法中表现得十分专断,宋神宗也是极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说贬谁宋神宗就贬谁。在熙宁变法时,官员只要敢指出新法不利的地方,王安石就会将该官员贬出朝廷;谁夸新法好,王安石就提拔谁。
      有趋炎附势的官员看出了其中契机,为了升迁,常常在王安石面前猛夸新法的好处,对于新法实施过程中的不利民之处一概不提,这导致王安石对一部分新法有了错误的判断,无法看出新法的不足。
      反对派官员因为王安石的专断,也因为变法派阵营有些纯粹是为了升迁而趋炎附势的小人;有的也是因为新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为利益而战。因此,朝中反对新法的声音越来越越强烈。


      IP属地:广东959楼2018-07-14 11:08
      回复
        也因为“宰相肚里能撑船”,人家只是在开你的玩笑你就要报复人家,未免太过小气。所以当时有俗语说“台官不如伶官。”在宋代,敢于讽刺宰相的伶人,并非只有丁仙现;被伶人嘲讽的宰相,也绝不是只有王安石。
        有学者统计过,有史书记载的两宋间至少有十三位宰相被伶人拿来开涮过。其中,被讥讽的最多的是王安石、蔡京、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这五个宰相。


        IP属地:广东961楼2018-07-14 11:09
        回复
          有一天,宋神宗去向曹太后问安,曹太后向宋神宗说:“吾听闻民间深受青苗法、助役钱之害,为了百姓,应当罢免新法。”
          宋神宗说:“新法是利民之法,并没有百姓深受其害。”
          曹太后就说:“王安石虽然是饱学之士,但是现在朝中讨厌怨恨他的人很多。如果官家真的为了他好,不如暂时让他先出朝廷避避风头,等朝中官员的情绪平息了一些再召王安石回朝也不迟。”


          IP属地:广东962楼2018-07-14 11:09
          回复
            宋神宗说:“可是现在朝堂之上堪当重任的只有王安石呀。”
            宋神宗的伯伯祁王赵宗谊当时也在旁边,说:“太皇太后说的话非常在理,陛下不能不考虑呀。”
            宋神宗听了生气地说:“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听不进忠言,在败坏天下吗?”之后不欢而散。


            IP属地:广东963楼2018-07-14 11:09
            回复
              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老天已经很久都没有下过雨,北宋遭遇了十分严重的大范围干旱。
              郑侠是汴京守城门的的官员,因为大旱,有非常多灾民涌入汴京。郑侠就画下了灾民们的惨状,献给宋神宗,同时还上了一封奏疏。他在奏疏里起誓:“陛下看了我的图,如果罢免新法十天之后还不下雨,可以将我斩首于宣德门外示众。”
              宋神宗看了郑侠的画和奏疏非常震惊。


              IP属地:广东964楼2018-07-14 11:10
              回复
                曹太后、高太后、还有神宗的皇后向氏都经常在神宗面前提新法的不便,宋英宗、宋神宗这一系并非是宋仁宗的子嗣,只是因为宋仁宗没有长成年的儿子,才把宋英宗赵曙选为皇储,所以宋仁宗的皇后曹氏对宋神宗有着较大的威慑力。现在天又久旱不下雨,古人迷信,认为大旱和大涝是苛政暴政惹得民怨引起的,是天怒人怨。


                IP属地:广东965楼2018-07-14 11:10
                回复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记载王安石对宋神宗说:“法固有不及之处,须因事修改,乃全无害。若果有害,惟当立法限定钱数,不许更增足矣。“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其其实后来是知道新法有不足之处的,但是当初王安石在新法制度设计尚有缺陷时就颁布实施,对于反对的人又大力贬斥,现在才来说可以根据情况作出修改,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IP属地:广东966楼2018-07-14 11:11
                  回复
                    弹劾新法的奏疏纷至沓来,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反对新法的奏疏,宋神宗内心开始有些动摇,难道新法对于百姓来说真的是苛政暴政吗?
                    当初王安石对“天变”据理反驳时,现在宋神宗认为王安石说的“天变不足惧”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流民图》上灾民的惨状历历在目,“天变”不是小事,再这么干旱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宋神宗下令暂停新法的实施。结果,在新法停止实施的第三天,居然天降大雨。


                    IP属地:广东967楼2018-07-14 11:11
                    回复
                      这场雨虽然是场解决久旱的甘霖,但对王安石来说却是坏事的开头。也许是因为郑侠的那个赌咒,这场雨让宋神宗相信了新法的实施确实是触动了天怒,自此后,对王安石变法的支持力度开始有所保留。
                      王安石也察觉到了这微妙的变化,明白朝中很多人都不喜欢自己。为了新法不被废止,在四月时主动请求罢相,并推荐韩绛为宰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继续主持新法,然后离京出任江宁知府。


                      IP属地:广东968楼2018-07-14 11:11
                      回复
                        七十六章——三驾马车的倒戈
                        王安石未罢相以前,熙宁变法的成功推行离不开神宗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另外三个官员的鼎力相助。
                        当初陈升之和王安石共同主管制置三司条例司,后来陈升之升任宰相,王安石立即提拔了支持变法的韩绛领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后来又提拔了曾布,新法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是吕惠卿,这三个人当时被称为新法的“三驾马车”。
                        王安石被罢相,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后,令各地监司、知州上述给宋神宗言明废除新法的弊端,吕惠卿也多次向宋神宗讲新法的好处,宋神宗便恢复了新法。


                        IP属地:广东970楼2018-07-14 11:12
                        回复
                          吕惠卿主持变法后,制定五等丁产簿,让百姓自报家财,一只鸡鸭都不许遗漏。为了防止有人隐瞒家产,吕惠卿还制定了奖赏制度,凡是告发隐瞒家产被查实的,用被告者财产的三分之一作为奖励,奖给告发的人。
                          这条规定一出,一时之间,许多人为了奖励去告发,惹得百姓不胜其烦。


                          IP属地:广东971楼2018-07-14 11:12
                          回复
                            当初在推行市易法时,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市易务,主管市易务的提举是吕嘉问。市易务归三司管理,三司的领导是曾布。
                            吕嘉问不愿意服从曾布,并且吕嘉问为了邀功,常常多收钱,滥用职权擅自改变新法。这给反对派揪住了小辫子,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纷纷上书告状,宋神宗连夜令曾布和吕惠卿彻查此事。
                            曾布对吕嘉问也非常反感,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大做文章,结果,反倒令宋神宗又对新法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曾布索性就向宋神宗建议尽快废除市易法。
                            曾布就这样成为了“三驾马车”中第一个倒戈的人。


                            IP属地:广东972楼2018-07-14 11:15
                            回复
                              曾布的做法让吕惠卿非常不高兴,吕惠卿随后向宋神宗进言说曾布阻挠新法,于是曾布被赶出朝廷到地方任官。
                              朝中有弹劾吕惠卿的,吕惠卿会示意依附他的人陷害弹劾他的人。吕惠卿在当上参知政事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巅峰享受之后,开始不愿意王安石回到朝廷任职。
                              “三驾马车”中的第二辆马车吕惠卿开始反对王安石,在王安石离京的半年后,吕惠卿援引祭祀赦免的旧例,极力向宋神宗推荐王安石担任节度使。
                              宋神宗猜到了吕惠卿的意图,就问他:“王安石不是因罪罢相,为何要用赦免的方式任职?”吕惠卿无言以对。


                              IP属地:广东973楼2018-07-14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