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7,686贴子:73,698,816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哥哥李继捧骗北宋,弟弟李继迁骗契丹,兄弟俩把北宋和契丹的国君骗得团团转,骗来了党项军需,骗肥了自己的腰包。两个人经常是今天打战你赢一场,明天打仗我赢一场,赢了就去请赏,输了就请求支援。
北宋的国君和契丹的国君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就拼命支持自己这一方,粮草、兵械全都尽力支持,硬生生将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拓跋李氏扶到了上坡路。
过了很久,宋太宗才得知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自己派去招降的李继捧在李继迁的反劝下叛宋投辽了!


IP属地:广东315楼2018-07-10 16:19
回复
    军事打击、政治招降统统不奏效,宋太宗又生一计,对党项地区进行经济制裁。
    党项地区盛产青白盐,很少生产粮食。宋太宗下令禁止青白盐的输入,令使用青白盐的地区一律使用解(hài)州盐,解州盐是官盐,这样一来就等于卡住了党项的经济命脉。
    这对李继迁的打击很大,当然,也打击了党项地区的全部部落,其中包括了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部落。


    IP属地:广东316楼2018-07-10 16:20
    回复
      因为经济制裁奏效很快,党项人民很快就陷入了饥饿状态,经济制裁政策促使了党项部落的大联合,一场大规模的暴乱正在发酵中。
      在这种情况下,宋太宗又下令解除禁令,开放青白盐的流通。朝廷制定的政策,竟然被叛军的势力牵着鼻子走,不得不说,宋太宗在处理党项叛乱的问题上,手法十分拙劣。


      IP属地:广东317楼2018-07-10 16:21
      回复
        虽然李继捧和李继迁俩人打战经常是你赢一场我赢一场,但外人很难去分辨他们是在真打还是在演戏。
        李继迁对于李继捧献土北宋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即便两人私下常通书信,但李继迁和李继捧两人谁也不服谁,都想做党项地区的统治者,另外两人又是族兄弟,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方面,俩人既是合作关系,又无法相容。


        IP属地:广东318楼2018-07-10 16:21
        回复
          淳化年间,李继捧曾与李继迁有过一次交战,这次交战李继迁胸口中了一箭,受伤很重。几个月后,李继迁告诉李继捧自己受伤太重,再也不能带兵了,因此想要投降。
          李继捧也知道李继迁受伤的事情,信以为真没有防备,实际上李继迁伤早就养好了,而且还带了重兵前来,一下子把李继捧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后李继捧只单人独马逃了出来。
          李继捧吃了亏,就立即向北宋朝廷求援,可是等北宋朝廷答允派重兵来,李继捧却心虚了,万一他勾结李继迁投靠契丹的事情败露了怎么办。所以他又给宋太宗上奏说已经跟李继迁处理好关系,不需要援兵了。
          为了以防万一,李继捧将家人都迁到城外居住,还带上了大量的粮草、兵械和军队。李继捧设想了很多应对北宋朝廷的法子,却忘掉了还有一个想除掉他的李继迁。


          IP属地:广东319楼2018-07-10 16:22
          回复
            李继迁趁夜袭击了李继捧,史书记载李继捧是“单衣披发,仅以身免”说他只穿了睡衣披散着头发丢下妻子母亲一个人逃了。李继捧没办法,落魄成这个样子只好回到城中,可李继捧一回到城中,就立即被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给绑了起来。这个将领先前已经暗中告知北宋朝廷李继隆叛宋投辽的事情,而后李继隆被送到了开封接受处置。宋太宗仅是封了李继隆一个宥罪侯大骂了一通了事。
            李继迁得知李继捧被抓了以后又逃了,逃了以后宋太宗本也不想再去管他,但是接下来李继迁干了一件事惹毛了宋太宗,让宋太宗下了死命令务必要杀了李继迁。


            IP属地:广东320楼2018-07-10 16:22
            回复
              三十二章——打不死的李继迁
              李继迁准备出兵攻打灵州,即宁夏灵武县,灵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为了守住灵州,北宋朝廷给灵州送去了四十万石粮草。
              李继迁得知后在灵州南边设伏劫走了粮草,随后带了一万多士兵围攻灵州。
              粮草被劫、灵州被围这两个消息传到宋太宗那里,宋太宗虽然愤怒,但又犹疑不决。灵州不知该不该去救,灵州城防十分坚固,宋太宗觉得应该可以抵挡得住李继迁的进攻。
              一个副宰相主张不救,宰相吕端坚决主张要救。吕端认为粮草已经被劫,灵州军需有限坚守不了多长时间,想要保住灵州,要么继续送军需,要么迫使李继迁退兵。可送的第一批粮草已经被劫了,现在关卡已经被李继迁掌握,送不进去。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武力解决了。


              IP属地:广东321楼2018-07-10 16:23
              回复
                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派已经在西北作为环庆十州都部署的李继隆带领五路大军去攻打李继迁,这次宋太宗下了死命令,务必全歼李继迁部队。要求麟州、夏州、延州、环州、庆州五个地方出兵,授以方略,五路大军的行军路线怎么打,派多少兵,他事先写好作战部署送到这五个州,五路大军目标是李继迁乌白池的大本营。
                这实际上是用了围魏救赵的办法,灵州告急,不直接增援而是去攻打李继迁的大本营。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然而到了实施起来,又出了问题。


                IP属地:广东322楼2018-07-10 16:28
                回复
                  北宋第一路军队是总指挥李继隆率领的军队,李继隆所在的环州与灵州和乌白池所处的位置像一个不规则三角形,宋太宗给李继隆的行军路线是先赶往灵州,然后再赶往乌白池。
                  李继隆的幕僚给李继隆提了个建议:既然是攻打乌白池,那就没有必要赶往灵州,直接赶往乌白池还可以少花半个多月的时间。
                  李继隆采纳了手下的建议,违背了宋太宗的命令改变了行军路线。
                  李继隆出发走了几天后和从庆州出发的丁罕率领的军队遇上了。丁罕的行军路线是从庆州出发直奔乌白池,没想到李继隆也走这条线。两军合并走了十几天,没有遇见一个党项士兵,于是李继隆就擅自决定撤兵,带兵回了环州。
                  总指挥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带兵回去了,丁罕见了也跟着带兵回了庆州。


                  IP属地:广东323楼2018-07-10 16:28
                  回复
                    第三路是从麟州出发的张守恩率领的军队。张守恩率领着军队走了几天倒是遇上了李继迁的军队,但张守恩没有迎战,立马掉头就走,率军回了麟州。
                    原本安排好的五路大军出兵攻打乌白池,结果总指挥擅自改变行军路线,和另一路的军队没有到达目的地就率军回城了;第三路军队又因为遇上了李继迁军队就掉头逃回了麟州城,这下,只剩下两路军队了。
                    从夏州出发的王超率领的军队和延州出发的军队倒是赶往了乌白池,但是两路军只是打败了李继迁的部队、打跑了李继迁。人数不足没有达到宋太宗期望的“形成重重合围之势务必全歼李继迁军队、消灭李继迁”


                    IP属地:广东324楼2018-07-10 16:29
                    收起回复
                      李继隆身为五路大军的总指挥,之所以敢违背宋太宗的命令,是因为在端拱元年(988年)宋辽之间的唐河战役。唐河战役宋军能取胜就是因为李继隆和袁继忠没有遵从宋太宗给的作战军事图,还有满城之战宋军获胜也是因为赵延进没有使用宋太宗给的作战图。
                      李继隆知道宋太宗给的军事阵图根本就不管用,而且还莫名其妙地让他绕路,李继隆有理由相信宋太宗并不是一个十分有军事才能的人。
                      不得不说这也是宋太宗非常失败的地方,当时很多将领都深知:官家是个不懂军事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但是这次,确实是李继隆错了。


                      IP属地:广东325楼2018-07-10 16:29
                      回复
                        第二年的年初,宋太宗计划再次讨伐李继迁,可是计划了一半最后又泡汤了,因为宋太宗去世了。
                        宋太宗一死,讨伐李继迁的事情就搁置了下来。党项之乱是在宋太宗任上引发的,他直到死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他儿子宋真宗即位以后,在公元1002年,李继迁竟然打下了灵州,并将灵州改名西平府,奠定了西夏建国的基础。


                        IP属地:广东326楼2018-07-10 16:29
                        回复
                          现在,我们再将目光转回雍熙二年(986年)。
                          在辽景宗耶律贤去世之后的这几年里宋朝与西北边境的新敌人周旋,一直没有得到喘息,在这几年里萧太后已经将契丹治理得井井有条,契丹步入了鼎盛时期,这一切,身为邻居的宋太宗居然毫不知情。


                          IP属地:广东327楼2018-07-10 16:30
                          回复
                            雍熙二年,雄州知州贺令图,也是赵匡胤原配贺氏的弟弟,上书说如今契丹当政的是一个15岁的娃娃和32岁的寡妇。契丹主年幼,母后摄政,宰相韩德让擅权,国人怨疾,请趁此时机收复幽蓟。
                            加上曾有情报认为“自朝廷增修边备,北人甚惧。”贺令图还提供了萧太后和韩德让关系特殊的这一情报,也许在分析中还添油加醋错误地使人臆测已造成了契丹国上下强烈不满的情绪。
                            光看贺令图奏疏的字面意思,似乎契丹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宋太宗得知后兴奋不已:果然是大好机会,是时候洗刷掉高粱河一战的耻辱了!宋太宗大喜之下再次萌发了北伐的想法。


                            IP属地:广东328楼2018-07-10 16:30
                            回复
                              可惜时过境迁,契丹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情报已经过时,战争还未开始,北宋在间谍战上已暗先输了一着。时间很快就会让宋太宗明白这个年轻的寡妇并不是个软柿子,她的能力不可小觑,是个足以让宋太宗胆寒的女人。


                              IP属地:广东329楼2018-07-10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