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619贴子:73,655,184

回复:(长篇)【原创】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历史知识太差了


来自手机贴吧430楼2019-11-18 10:50
回复
    历史值得我们谨记


    来自手机贴吧431楼2019-11-18 17:46
    回复
      历史吧的清朝小说,不容易,给个好评


      IP属地:江西432楼2019-11-18 18:29
      回复
        (262)【爱新觉罗·福临卷】
        尽管顺治表现出“只升官,不降罪”的姿态,但所有人都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的。
        原本依附多尔衮的大臣,比如苏克萨哈,纷纷倒戈,上书揭发多尔衮的罪行,以求与其划清界线。
        对于大臣们的动作,顺治一直没有表态。除了在暗中继续观察他们的动向之外,其实也在等待,等那些“实权人物”的态度。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二月,郑亲王济尔哈朗突然发难,联合巽亲王满达海、重亲王博洛、谨亲王尼堪共同上奏,列举数条多尔衮的罪状,并请求削去他的尊号。
        当年努尔哈赤时期的八贝勒(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中,济尔哈朗已经成为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满达海是代善的儿子,博洛是阿巴泰的儿子,尼堪是褚英的儿子,都有显赫的背景和不俗的战绩,属于朝廷新贵。
        事实上,另外仨人原本也依附多尔衮,在不久之前,刚刚被任命为“理政三王”,协助处理朝政。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协助,领导就再见了。
        在济尔哈朗的劝说下,他们终于也能“识时务”,旗帜鲜明地反对多尔衮。
        有了这帮人的支持,顺治感觉时机成熟,当机立断,对济尔哈朗提出了书面表扬。
        在这种形势下,局面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一场清算多尔衮的运动拉开帷幕。
        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最终正式确定并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判处死刑,追夺一切封赏。
        量刑重倒可以理解,可问题多尔衮已经死了,怎么执行呢?没关系,中国人有办法,毁墓掘尸,斩首示众。
        随后刚林、何洛会、冷僧机、巩阿岱、锡翰等人相继被处死,籍没家产。属于宗室的,削去爵位,子孙开除宗籍。
        这里重点提一下冷僧机。
        在被清算的人当中,他的出身应该说最低,原本只是一个家奴。当年他为了上位,出卖了主子莽古济,还污蔑莽古尔泰,借以投靠了皇太极。后来皇太极驾崩,他又极力谄媚多尔衮。有一次,多尔衮生病。他和锡翰狐假虎威,逼着顺治前去探望。
        在这次清算行动中,因其罪孽深重,第一批死刑名单里就有他。可不知为何被宽恕了,死刑没有执行。
        本以为逃过一劫,可没过多久,处理锡翰的时候,顺治又把他想起来了。这次没跑了,直接被处死。看来,坏事做尽的人,终归没什么好下场。
        当多尔衮被清算时,最提心吊胆的人当属多尔博。刚奉旨过来给人家当儿子,还不到俩月,如果为此遭到株连,被咔嚓了,那可真比赵四他爹死的还惨。
        幸好顺治没有杀红了眼,明白多尔博并没有什么过错。于是,多尔博得以认祖归宗,回到多铎一支。当然,这也不能算惩罚。本来多尔博过来就为了继承爵位,现在爵位已经没了,留在这也就失去价值了。再说拣回一条命,偷着乐吧。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34楼2019-11-20 21:36
        收起回复
          楼主终于更新了,加油。顺便说一下个人的建议:可以简略写,没必要写的太细太长,至今才到顺治,紧接着的后三个皇帝戏更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435楼2019-11-20 23:15
          回复
            (263)【爱新觉罗·福临卷】
            另外,在处理这帮人的过程中,顺治一直惦记着一个人。当然,不是为了收拾他,而是要为他平反。我们应该也能想到,他就是当年非常憋屈的豪格。
            要说顺治对豪格有多深的感情,倒也不见得。可能因为当年有着同样的境遇,又作为兄弟,难免有些惺惺相惜。
            同年八月,顺治恢复豪格肃亲王封号,并在墓前立碑以示纪念。碑文上清楚地写道:“…朕知尔无罪,不胜悼念…”
            其实,这个时候,对于豪格来说,对错已经没那么重要,再高的爵位似乎也毫无意义。
            有人喜欢说,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可有时候,迟到的正义,真的还算正义吗?
            不过,还有一个与豪格地位相当的人,跟当年豪格的境遇一样,也在幽禁之所结束了生命。而他的死亡,倒可以算作对豪格在天之灵的一种慰藉。
            我们的老熟人,阿济格同志。
            跟豪格有所不同,他死于自杀,当然,并非自愿。
            可能因为在监所呆得太闹心,阿济格突然放话,要把房子烧了。说来也巧,当晚便听到里面有拆墙和劈柴的声音。侍卫不敢怠慢,赶紧上报。
            看来阿济格真的活够了,再不开窍也应该想到,现在有多少人等着拿他的脑袋邀功。
            果不其然,得到消息,诸王第一时间联合上奏:阿济格悖乱已极,留之恐贻后患,应立即处死。
            这哪里是奏章,分明就是顺治的心里话。
            既然下面揣测圣意如此到位,顺治也不再含糊,直接批示:赐阿济格自尽,其子劳亲一并赐死,除宗籍。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平反的平反。
            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算,告一段落。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36楼2019-11-24 20:41
            收起回复
              楼主快更


              来自iPhone客户端438楼2019-11-27 00:04
              回复
                得多学习学习历史知识了


                来自手机贴吧439楼2019-11-28 11:06
                回复
                  第二楼在哪里看啊


                  来自手机贴吧440楼2019-11-28 12:22
                  回复
                    真的是祝贺,祝贺


                    来自手机贴吧441楼2019-11-28 13:03
                    回复
                      (264)【爱新觉罗·福临卷】
                      最后,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多尔衮到底有没有罪。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的看。
                      对于顺治来讲,多尔衮肯定有罪,因为要抢他的皇位。
                      这又回到另一个问题,多尔衮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前面也大概提过,我的观点是,他一直有这种想法,而且随着权力的膨胀,欲望也越来越明显。
                      有人把多尔衮比作周公,认为他只想辅佐顺治,并没有称帝的打算。
                      我觉得,从他的行为轨迹来看,他不像周公,更像曹操。
                      当然,也许有人仍然坚持认定他不想篡位,理由是多尔衮到死也没称帝。
                      这种理由也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怎么充分,因为当皇帝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比如前面【引文】中说过的也先,那么有实力,也只不过封自己为瓦剌的太师。再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为什么诸侯都快没了,天子还在?
                      难道他们不想当皇帝(大汗)?当然想。
                      可惜他们缺乏当皇帝的正当性、合法性、正统性……总而言之,就如孔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因此,正常情况下,很少有人会硬抢。
                      要想名正言顺,也并非没有办法,只要天子自愿把皇位让出来即可,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禅让”。可天子又不傻,哪有心甘情愿让位的,大多数情况都是迫于无奈。
                      其实,如果时机成熟,多尔衮很有可能也会逼顺治“禅让”。只可惜,他没等到那一天。
                      也许多尔衮最大的悲哀,或者说幸运,在于死的太早。因为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我觉得,白居易有两句诗,写得特别到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公,我们都知道,姓姬,名旦,周文王(谥号,下同)之子、武王之弟。在武王去世之后,他一心辅佐年幼的成王,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周公正吃饭,一听有贤士来访,立刻把口中的饭吐回碗里,去接待客人。忙的时候,一天要反复好几次。】
                      可在他归辅政的过程中,他的兄弟却散布流言说:“主少国危,天下将倾。”
                      虽然他收拾了那些造谣者,但影响始终未消除。直到他最后归政于成王,谣言才不攻自破。
                      王莽,出生在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家族,但他本人却勤俭朴素、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总而言之,在当时来讲,绝对堪称全国道德模范。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德行可以比肩孔子那样的先贤,成为儒家新时代的圣贤。
                      还有,他的叔叔请求为他封侯,深怕皇帝不同意,居然要把自己的封地让出来给他。
                      然而,就这么个“圣人”却篡了孺子婴(西汉最后一个皇帝)的位,改创新朝。
                      正因为如此,白居易才感慨道,假如两个人提前身死,那么,谁好谁坏,世人能分得清楚吗?
                      至于多尔衮到底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只能根据他的行为,判断他可能要当皇帝。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顺治信了,所以给他定了罪。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43楼2019-11-29 14:27
                      收起回复
                        一天看两百多层路过,中午看到晚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44楼2019-12-05 22:50
                        回复
                          后面的呢,好久更新啊


                          来自手机贴吧445楼2019-12-11 20:05
                          回复
                            楼主怎么有才,为何不去投稿?(✿✪‿✪。)ノ!


                            446楼2019-12-13 20:33
                            回复
                              楼主,抽点空更新一下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448楼2019-12-18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