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被浩然正气所伤,内力所剩无几,若依常法修行,少说也得二三十年工夫,方能恢复。但这“阴阳球”实乃天地间一样异宝,【使用者只消输入内力,真气在球内一转,便可由弱变强,以一化十,送回使用者体内】,这般算来,二三十年之功,两三年便能竟成。
梁萧欢喜了好一阵,才将阴阳球握于左手,这一次却是将真气导入“手少阳三焦经”,再将变强的真气收归丹田,散往百骸,然后聚集起来,注入圆球,【如此生生不息,梁萧只觉内力渐趋充沛】,不复先前衰竭之象。他先练“手少阳三焦经”,三焦既足,再握于右手,练“手少阴心经”,然后练“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再摩挲双足涌泉,练“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后再练“带脉”,“冲脉”,直到真气充盈,梁萧方将阴阳球噙于舌底,舌为人体之天桥,贯通任督二脉,勾连奇经八脉,真气经舌注入阴阳球,转而复出,自成一个大周天。
-----------------------------------------------------------------
此后十余日,韩凝紫再未来过,梁萧也乐得无人打扰。有时坐得倦了,便打几套拳脚松散筋骨,初时拳脚甚是无力,但随着内力增长,拳脚中渐渐生出风声。只不过,【随着梁萧内力渐长,“阴阳球”化生的真气却变得弱了许多,初时以一化十,五日后变成以一化九,其后逐日减少,到得二十日上,已是以一化四,并且随着梁萧输入真气变强,球内黑白相攻更加剧烈,好似沸水翻腾。】梁萧虽觉诧异,却也想不通是何缘由。
-----------------------------------------------------------------
明归瞧得暗自犯疑:“数月不见,这小子怎么不进反退,【武功弱了许多?】”
-----------------------------------------------------------------
他们哪知,梁萧无意间吞下“阴阳球”。两大高手的内力斗至“足阳明胃经”后便齐齐注入球中。“阴阳球”入而不足,出则有余。两人都觉得对方内力骤然变强,情急中各自逼出了浑身内力,一时间,两股绝世内力在“阴阳球”中纠缠往复,自球内源源传出,散向梁萧四肢百骸、周身经脉。不过,【若非两大高手内力相若,在阴阳球中形成均势,梁萧早已经脉爆裂,一命归西了。】
僵持片刻,公羊羽忽觉【内力缠斗处微微一震】,似有物事迸裂,萧千绝的内力也随之一弱,公羊羽缓过一口气来,喘声道:“萧老怪。这孩子好歹也是你徒孙,经此折磨,怕是已成废人。也罢,就算穷酸输了!你我同时撒手,留他一条性命!”
-----------------------------------------------------------------
谈到这里,花晓霜又将制造潜龙的法子与劫力修炼两相比较:【潜龙原是一块庞大岛礁,梁萧仿照人体经脉之理,在礁石上穿凿了许多孔窍,千孔万窍,勾连万端,孔窍间加入种种机关,此物一旦身处阴阳水流,水流灌入孔窍,复又排出,就如高手吐纳,蓄积大能,然后再经机关传入阴阳池,周转数匝,复又喷出孔窍之外,但此时喷出之能,已较入时强了许多,如此大能反施于水流,便使洋流发生变化,抑且这般过程并非一次,而是反复不已,大能重重叠加,终至倒海翻江,呼风唤雨。】
-----------------------------------------------------------------
“能!【风有风脉,有脉便有眼,风起于青苹之末,只要逮住风眼,以小引大,以四两拨千钧,便可扭转风向、助长其势。】”
“以小引大?”乐之扬心头一动,“莫非是……”
梁思禽看出他心中所想,点一点头:“若要借风,需用【周流六虚功!】”
========================================
阴阳球是个能量放大器一样的东西,真气就像能量。
这里应该把内力和真气区分一下,内力应该属于强度,代表真气容纳的上限比较好。
从明归的结论来看,阴阳球用到最后,梁萧也没有达到以往水平,所以阴阳球只能算是个恢复道具。
就算是内力没有损伤的情况下,梁萧的肉体也承受不了很大的真气,一旦身体消化不了真气,多余的真气就会反作用于阴阳球,导致毁灭。要练上去还是要靠《紫府元宗》的功法才行。
阴阳球这倒是个很贴近太极原理的东西,辩证体之间的互动发展,最后越来越强,有点四郎拨千斤的意思。
不过我在考虑阴阳球本身应该只是一个有能量上限的媒介,也就是说用人体的小能量吸引周边的大能量,在真气尚且弱小的时候周边的能量足够多,就被吸引过来产生放大效果,但是如果吸收周边的能量达到上限,输入的自身能量再多也不行了。
后来潜龙和梁思禽借风的原理其实是完全仿阴阳球的,当然潜龙的强度比阴阳球大得多,所以最后到达翻江倒海也不会损坏;梁思禽用周流六虚功引风也是将自身作为媒介,所以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