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吧 关注:27,784贴子:975,544

回复:【将军说书】山海经中的道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楚仙流掉头说:“女娃儿,好话人人会说。但还有许多事,你没能撇清。”话音未落,一个阴沉沉的声音道:“仙流公言之成理,就那盒子的事,她也撇不清楚。”柳莺莺转眼瞧去,暗里立着一人,身形奇伟,长髯飘拂,乍看与雷震形貌相似,想必是那雷行空了。不由心中作恼,冷笑道:“【雷堡主倒会撇清,得了好处又卖乖,鱼目混珠,偷梁换柱。】”雷行空听得心中咯噔一下:“糟糕,那假铁盒落到她手中,被她瞧出了破绽么?”他眼露凶光,投在柳莺莺身上。
柳莺莺说得兴起,正要说出真假铁盒的事,却听【九如道:“女娃儿,响鼓不用重槌,高手打架,点到为止。”柳莺莺听九如说得郑重,点了点头,住口不语。】楚羽却不明就里,叫道:“贼丫头,你偷的盒子,还是交出来的好!”柳莺莺白她一眼:“我没见过那盒子,拿什么来交?”楚羽冷笑道:“口说无凭,你敢让我一搜吗?”
=======================================
九如之所以不让柳莺莺说清楚是因为一旦假铁盒的事情暴露,楚仙流的努力就成了一场空,雷楚两家又要生出仇怨。楚仙流自己是放得下,但不是人人都是楚仙流,其他人放不下。九如也不是为了柳莺莺的清白搞得雷楚两家鸡犬不宁。柳莺莺的话正好能够敲打一下雷行空,晚辈再来纠缠,楚仙流和雷行空就都会替柳莺莺帮腔。
楚仙流承九如的情,对柳莺莺也不会死缠烂打,这就达到了九如的目的。
可惜柳莺莺自己没这大局观,后面生生把自己玩入了【大凶之局】中。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九如是通观全局后做最好的取舍,平衡了多方关系;
而柳莺莺只知道偷铁盒的乐趣,却不知道为此带来的风险,当局面完全超出自己想象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自己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不光没得到铁盒,连与梁萧的关系也断送了)


IP属地:江苏31楼2018-05-23 12:51
回复
    楚仙流沉默一下,叹道:“好和尚,我不如你!”九如笑道:“和尚虽好,不及酒好。”【两人相视一笑,嫌隙烟消。楚仙流笑罢,说道:“老和尚,还要斗吗?”九如道:“和尚奉陪到底。”楚仙流摇头叹道:“形势所迫,欲罢不能。”众人听这对答,都觉奇怪。】
    【九如心知楚仙流已猜到柳莺莺并无铁盒,但他一代高手,就此罢手,难以服众。】当下眼珠一转,笑道:“好说。文斗还是武斗?”楚仙流道:“比斗还分文武?”九如道:“武斗么,便是模仿泼皮打架,大伙儿一拥而上。你们人多势众,和尚也打得过瘾。”楚仙流摇头道:“以众凌寡,君子不为,文斗却又如何?”九如冷笑道:“你老色鬼装什么君子?哼,文斗么,你方轮番上阵,【与和尚比轻功、拳掌、兵刃、暗器、内力、外力,但凡武功,任你们出题。有人胜过和尚,和尚拍屁股就走,决不道个不字。】”他斜睨雷震,笑道,“雷大郎,你使百斤铁锤,人称天锤,来来来,咱俩先比比气力。”
    ==================================
    目前的纠纷已经有解开的契机,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给楚仙流一个台阶下了】。
    楚仙流既然不想九如再卷入事端,那么必然会选文斗的方法。
    既分得出结果,又不伤和气。


    IP属地:江苏32楼2018-05-23 13:06
    回复
      九如笑道:“和尚便知道你不肯,你花容月貌,又得了如意郎君,倘若做了尼姑,岂非大大的无味?”柳莺莺娇靥羞红,啐道:“臭和尚,乱嚼舌根,小心我拿耳刮子打你。”九如啧啧道:“女人的脸二月的天,方才还要和我喝酒吃肉,翻脸就不认人了。【小家伙,和尚一走,你须得加倍小心,千万别说错了话,丢了脑袋。】”梁萧听得莫名其妙,心道:“我与莺莺那么要好,她怎会要我的脑袋?”柳莺莺却气得顿足,骂道:“死秃驴,快滚快滚。”九如哈哈大笑,手拍铜钟,巨钟转动,卷起滚滚烟尘,宛如一条神龙,倏然去得远了。
      =================================
      九如的这句话其实不是针对柳莺莺说的。
      梁萧和柳莺莺在纯阳铁盒这个问题上知道得太多了,如果泄露秘密,二人马上会身陷险境。
      可惜梁萧智慧不到,没领悟到九如的意思。
      梁萧此时情商之低已见端倪。


      IP属地:江苏33楼2018-05-23 13:28
      回复
        那人冷笑道:“不错,老子就是龙入海。”梁萧只觉这名字耳熟,却想不起何时听过。只听龙入海又道:“不过,你虽知其一,却不知其二。【要知妇人能生出儿子,丈夫能养出闺女,天者清虚,却有日月之实,地者浊实,乃有空谷之虚。万物既然自相矛盾,何不能有百年新封之酒,万古杀人之枪?】”这数语奇突,【蓝袍汉子眉间闪过一丝迷惑,只此一瞬,气势上倏现破绽。】龙入海等的便是这一刻,大喝一声,枪缨抡圆,枪尖疾吐,赫赫如骄阳腾空,勃勃如怒龙昂首,气势千钧,直锁蓝袍汉子咽喉。
        霎时间,忽见那蓝袍汉子单刀疾起,刀脊磕中枪尖,嗡然声响,噔噔噔,二人同退三步,竟是功力相当,不分高下。【龙入海一扫狂态】,瞧了瞧手中金枪,又望着那蓝衫汉子,颔首道:“【好刀法,示之以弱,击之以强。】”原来【蓝袍汉子那一丝惑色竟是欺敌之策,实则并无破绽,若非龙入海留有后着,势必被他卸开金枪,单刀抢入,劈个正着。】龙入海不想他貌似雄壮,心机却一深至斯,不由得精神凝定,再无轻敌之念。蓝袍汉子暗道可惜,口中笑道:“敢情阁下也通兵法?”龙入海冷笑道:“略知一二。”突地疾若惊风,噔噔噔踏上三步,每一步均是气势慑人。
        =======================================
        酒是越陈越好,枪是越用越利。
        男女、天地、虚实、新旧、长短都是辩证存在的关系。
        龙入海这套说辞也证明他对于辩证唯物哲学有深刻的理解。
        其实伯颜自己也是非常懂辩证唯物哲学的,而且同样把这套哲学用在了兵法和决斗中,所以跟龙入海斗了个旗鼓相当。
        双方已经在第一轮交手中知道了实力相当,所以都是用诈术想引对方露出破绽,批亢捣虚,一举成功。
        只不过双方的心计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进入了苦斗。


        IP属地:江苏34楼2018-05-23 13:43
        回复
          谁料蓝袍汉子也大笑一声,不挡不避,反而丢开单刀,梁萧转念不及,金枪竟已被蓝袍汉子左手攥住,右掌如电掠出。【要知龙入海精气神尽系于金枪枪尖,全未料到对手当此生死关头,竟会弃刀用掌,并且掌法之强,尤胜刀法。】仓促间躲闪不及,被蓝袍汉子连环两掌击在胸口,不自禁倒退六步,跌坐在地,但饶是如此,蓝袍汉子仍未避过那一枪,金枪刺入左胸,顷刻间,蓝衫已被鲜血殷透。
          龙入海吐了两口鲜血,双手撑地,欲要挣起,但却终究不能。蓝袍汉子也足下踉跄,摇晃数次,举手拔出金枪,创口顿时血如泉涌,蓝袍汉子也不瞧伤势,双目凝视金枪,点头道:“好金枪,可有名号?”龙入海微喘数下,抬起双眼,目中尽是倔强之色,嘿笑道:“有名号,便叫龙入海。”蓝袍汉子一怔,哈哈笑道:“好,枪如其人,果然壮哉。”
          龙入海咝咝吸了口气,忽地咬牙道:“【你掌法既然胜于刀法,方才为何舍掌用刀?】”蓝袍汉子叹了口气,摇头道:“【你既知示之以弱,击之以强,就不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么?你枪法千变,我只须弃刀用掌,一变足矣。】”
          【这两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均道兵法诡诈之意。】龙入海呆了呆,暗道:“【虽不知此人身份】,但他有此将才,今日不死,势必后患无穷!”奋力一挣,却起不得半分,不由得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凄凉之意,一声笑罢,喃喃念道:“细雨初歇,落红飘零,龙入大海,三奇除名。”语声渐微,身子陡弛,溘然而逝。
          =======================================
          弱与强、能与不能又是一对辩证关系。兵法中的诈术其实也是围绕辩证关系。
          当一方看不清形势走入了某个误区,突然的变化就会让人措手不及而落败。
          伯颜既然报得出龙入海家底,他就掌握了信息优势;反观龙入海至死不知伯颜出身,情报劣势了。
          伯颜的刀法跟龙入海的枪法相当,龙入海的掌法本也犀利,但是伯颜多用了一个后招,这就导致龙入海落入陷阱而败亡。


          IP属地:江苏35楼2018-05-23 13:52
          回复
            梁萧见状,寻思道:“【这四王子是个大大的坏人,这蓝衣人是他的对头,想必是个好人。”他年少识浅,对善恶之分不甚明白】,主意一定,忽地起身笑道:“四王爷,你的肋骨还疼么?”柳莺莺见他起身,也只好随之站起。
            ==============================
            梁萧此时看问题是彻头彻尾的二分法,好人的反面是坏人,坏人的反面是好人。认准自己是好人,帮自己的也必是好人。其实是完全不明白,人都有共存的两面(欲望和自制力),欲望压过自制力,善与恶也会瞬间反转。


            IP属地:江苏36楼2018-05-24 12:13
            回复
              梁萧暗道:“【这十三人护主而死,义气深重】,这个忙不能不帮。”当下拔出铉元剑,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十三名大汉埋了。颜人白又瞧了一眼龙入海,叹道:“【此人豪气干云,枪法了得,堪称我生平敌手。】小兄弟,你代我将他也安葬了吧。”梁萧对这龙入海的武功豪气十分佩服,点头道:“对,【他也是好汉。】”挖了一坑,将龙入海埋好,削石为碑,镌刻其名。
              ====================================
              伯颜与龙入海也是对手关系,双方攻杀都不手软。但是这里就显然分不出好坏界限了。
              伯颜这个老江湖是看得清这种正义对面是另一种正义的关系,但是梁萧根本转不过这个弯,这时候没有好好思考,反而错过了悟道的机会。


              IP属地:江苏37楼2018-05-24 12:19
              回复
                阿冰道:“就看那雷行空板着脸走上前来,一伸手,叫道:‘拿来?’柳莺莺却说道:‘【你把梁萧给我,我就给你纯……】’她话未说完,雷行空向前一蹿,握拳向她打去。”阿凌哦了一声,插口道:“打中了么?”阿冰道:“雷行空号称岳阳楼以西拳法无对,忽然施袭,柳莺莺怎么敌得过?顿时挨了一记重拳,虽未倒地,【口角却淌出血来】。”梁萧只听得血往上冲,恨不得跳将起来。
                阿雪面露关切,问道:“冰姊姊,这么说,柳莺莺就被捉住啦?”阿冰摇头道:“她挨了那拳,退后几步,【脸上露出一丝惨笑,反手掣出一把匕首,对准心口便扎。】”
                ===============================================
                这就是九如担心的【没管好嘴会掉脑袋】的问题了。
                如果不是云殊施救,柳莺莺的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其实要怪还是得怪柳莺莺自己,早因为铁盒问题受过追杀,还不知道真偷到铁盒只有更加严重。
                这叫不作死就不会死。九如的指点都还给了老师。


                IP属地:江苏38楼2018-05-24 12:27
                回复
                  楚仙流沉吟片刻,忽道:“小家伙,【你方才制服铁人的剑法戾气太重。从今往后,不可再用。】”梁萧心道:“我用什么武功,何用你来指教?”便道:“剑法是杀人的法子,没有戾气怎么杀人?”楚仙流淡淡地道:“那路剑法有几式?”梁萧道:“七式。”楚仙流把袖一拂,笑道:“好,我任你刺上七剑,伤得了我,便算你对,伤不了我,从今往后,你再也不许用那七式剑招。”梁萧明知他厉害无比,但也受不得如此小觑,拔出铉元剑,扬声道:“就此说定,你也拔剑吧!”楚仙流拈须长笑道:“好小子,若能逼我拔剑,也算我输。”梁萧眉间怒气闪过,叫道:“挨了剑,可别怪我。”
                  只见梁萧长剑倏振,使招“摧心断肠”,直奔楚仙流心口。楚仙流伫立不动,直待剑锋及体,才将腰一拧。梁萧但觉剑尖如中油脂,浑不受力,长剑贴着楚仙流前胸嗖地疾掠过去。他凛然间正要变招,楚仙流忽地张口喷出一道真气,只听嗡的一声,铉元剑竟被他吹偏半尺。梁萧只觉虎口酸麻,长剑几乎脱手。
                  楚仙流笑道:“有能耐便用那七式,莫要胡乱变招!”梁萧一定神,举剑再刺。但楚仙流上身左偏一下,右转一下,梁萧剑法虽疾,却总是差之毫厘,刺他不着。倏忽间使到第六式“心灰意懒”,梁萧收剑诈退,但尚未停稳,忽又抢上,旋风般刺出三剑。
                  楚仙流微微一笑,忽地转身,竟将背脊卖给梁萧。他这一转突兀至极,梁萧收势不及,只听哧哧哧三响,三剑尽皆刺在铁木剑上,劲力回弹,震得他手臂酸麻。楚仙流朗朗笑道:“小家伙,还有一式呢?”梁萧势如骑虎,硬起头皮使出最后一招“心丧如死”,剑到半途,楚仙流身子疾转,梁萧手上一轻,宝剑竟被他夹手夺过。梁萧反手成爪,疾拿楚仙流脉门,怎料手心又是一沉,“铉元”剑柄又被送了回来。这一夺一送,梁萧浑然不及转念,一时手握宝剑,呆在当地。
                  楚仙流摇了摇头,叹道:“小家伙,【剑道为养心之法,而非杀人之道,所谓:‘剑出七分自须收,得饶人处且饶人。】’”说罢淡淡一笑,挥袖转入室内。【梁萧心道:“这老头儿当真奇怪,若不杀人,练剑何用?”】思索难解,只得向阿雪道:“走吧。”阿雪一点头,跟在他身边。
                  =========================================
                  梁萧所用的剑法是韩凝紫痛恨花清渊创出来的《穿心七式》,这个招数本来就含着韩凝紫的怨气。这种武功恰似后来的【恶鬼刺】,是用怨气催发的武功。这种武功越用,下手就越是不留情面,当对杀人麻木的时候,人的自制力就败光了。关键杀人不是结束,而是恶性循环的开始,所以楚仙流不让梁萧用这种武功完全是照顾梁萧。可惜梁萧依旧毫无领悟。


                  IP属地:江苏39楼2018-05-24 12:36
                  回复
                    当下梁萧向灰袍道姑拱手道:“多谢道长相助。”灰袍道姑稽首叹道:“无量寿佛,贫道修持已久,到底还是断不了嗔念,方才出手,忒也重了。”梁萧笑道:“【道长不必挂怀,那女子大奸大恶,杀之犹轻,区区一枚毒针,算是便宜她了。】”道姑皱眉道:“【大恶之辈或许有之,但必杀之人却未尝有。】”她辞约意深,梁萧领悟不及,只是皱眉不语。却听那灰袍道姑又道:“【那女子武功既高,人又狠辣,你与她有了过节,极难善了。就怕她毒伤一好,又来寻你晦气,不若先去小观盘桓几日,暂避风头。】”
                    ========================================
                    梁萧的价值观是以暴易暴,所以对了情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地做法鼓噪叫好。
                    但是若韩凝紫属于大奸大恶,梁萧这种报复心理别无二致,梁萧看不惯的韩凝紫的个性正是他自己的个性。
                    所以了情会认为用韩凝紫的毒针还击是自制力被愤怒压过的恶业,理应受到自己道德的谴责。
                    韩凝紫对梁萧的追杀之心还在,那么了情能够预判到梁萧所处风险,于是还是大度地罩了一下梁萧。


                    IP属地:江苏40楼2018-05-24 12:46
                    回复
                      梁萧目视这诸天斗数,不自觉心机萌动:“世间武功都是人创,楚仙流不让我使那七招剑法,我便不能自创一路剑法么?”刹那间,他灵智斗开,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梁萧也被这念头一震,倏忽长笑一声,但觉无穷剑意涌上心头。霎时间,他剑若飘风吹雪,挥洒开来。【走龙蛇,飞矫电,仰刺北斗,斜引参商;精光点点,与漫天星斗上下辉映,使到得意处,胸中郁积之气化入剑中,剑光如斗转星移,日月盈缩,处处暗合天文之理。】
                      ================================
                      太昊谷的奕星剑就是了情从梁萧创的天行剑法改造而来。
                      与穿心七式相对,星象入剑就开阔大气多了,正符合楚仙流的“剑道为养心之法”的说法。
                      暂时来说,梁萧的心智也为此稍微变得正能量了一些。


                      IP属地:江苏41楼2018-05-24 12:53
                      回复
                        好像真的得圈出来,以后要考。


                        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18-05-24 13:12
                        收起回复
                          梁萧想到身世,大生同情,颔首道:“这人虽然多管闲事,却有胆子。怪只怪那王B蛋CT太不像话。”了情摇头道:“他所作所为,却与胆量并无关系。他是天生的偏激,认准一个死理,十匹马也拉不回来。【十七岁之前,他对圣人之言、儒家之教推崇备至,谈吐必然孔孟,做事必然方正】,【只恐HD不若尧舜,大臣不如稷契】。所以才做出这等顾前不顾后的事。却不料一腔热忱遭此厄运。【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从天南转到地北,在天地间削发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远离庙堂,弃文修武。此人确是奇才,忽忽六七年间,竟成一代高手。】”
                          梁萧听到这里,脱口赞道:“【痛快痛快,大丈夫正当如此。】但不知他后来报仇没有?【若换了是我,定揪住那个劳什子皇帝权贵,一刀一个,S了干净。】”了情为人恬淡,宽以待人,听得这话,不禁大大皱眉道:“你这孩子,怎比他还要偏激。”梁萧道:“这算哪门子偏激。【我妈常说,做人不能吃亏。这是人之常情罢了。】”又问道,“了情道长,那人既然是用剑的大宗师,他的剑法一定有独到之处。”
                          ============================================


                          IP属地:江苏45楼2018-05-24 13:15
                          回复
                            先说公羊羽的问题,虽然他推崇儒家,也自律性很高,但是他是不懂儒家之仁的真意的。
                            【仁】是二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学问,目的是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以科学地达到办事目的。
                            公羊羽要做他的圣人没问题,但是若是以对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别人说穿了就是【道D绑架】,别人也不可能待见这种白莲花。最后搞到家破人亡就说明公羊羽根本就只知教条,不明白【仁】的核心目的。
                            梁萧还为此鼓噪叫好,说明他也毫无自觉,只知道报仇的快慰,不明白恶果。
                            【做人不能吃亏】确实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人之常情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想吃亏,于是斗得你死我活,成为损人不利己的最终结果。
                            所以道家、儒家讲的本就不是人之常情,而是跳出局外,掐断恶性循环的高招。


                            IP属地:江苏46楼2018-05-24 13:15
                            回复
                              了情笑道:“说到独到么,却是一言难尽了,但你既然能从天文中悟剑,料来也通数理。【所谓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这三本书均是探究宇宙之微的奇书。《连山》粗陋,颇不足论;《周易》虽屡得圣人批注,流传最广,但所谓‘亢龙有悔’,有失自然本色……”她说到这里,忽一皱眉道:“哎呀,我兴许说得深了。梁萧,你知道这三部书的来历么?”
                              梁萧笑道:“这我倒听说过。上古之时,大禹治水得到老天爷相助,虬龙背了幅图从黄河里冒出来,乌龟衔了本书从洛水中钻出来。”了情皱眉道:“那可不是乌龟,而是神兽玄鼋!”梁萧笑道:“乌龟也好,玄鼋也好,左右都是一个模样。难不成叫玄鼋会多长一个乌龟壳子。”了情心道:“这孩子真顽皮,说个故事也是胡拉乱扯。”又问道:“后来呢?”梁萧听出她有考考自己的意思,一整容色,说道:“后来么,那图被世人唤为河图,书则叫洛书。大禹凭着河图洛书,指点江山,疏理百川,平定九州洪水,赢得天下太平。【他晚年闲来无事,在河图之中加上治水体悟,写出一部《连山》。】连山意即‘水山相连’,以示不忘治水。”说到这里,惊觉自己大有卖弄之嫌,顿然住口不言。
                              了情笑道:“说得很好,怎么不说啦?”梁萧笑道:“惭愧惭愧,道长定要我班门弄斧,我也就厚着脸皮再说两句。却说此后又过了几年,大禹虽然很了不起,终究还是两腿一蹬……”了情怪道:“何谓两腿一蹬?”梁萧道:“那是我家乡的说法,也就是完蛋大吉。”了情正色道:“大禹为民造福,平定天下洪水,乃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咱们应该敬重他些。”梁萧不好跟她顽皮,只得讪讪笑道:“是,是。却说大英雄大禹去世,他的儿子小英雄夏启做了夏朝的皇帝,把那本《连山》奉为神书,作为占卜依据,推断祸福。夏启之后又过了许多年,出了一个大英雄商汤,灭了夏朝,建立商朝。《连山》落入商朝宰相伊尹之手。说起来,这伊尹也是个聪明人,【他花了许多工夫,对《连山》增删整理,最终写出一本《归藏》。】‘归藏’之意便是:‘天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其间’,足见伊尹对这本书十分自负。后代的商王,也都以它勘定祸福。”
                              他说到这里,但觉世事倏忽,兴亡难知,不由叹道:“可惜‘祸福天注定,从来不由人’,无论《归藏》怎么了不起,过了好些年,商朝也快完啦。那时天下乱糟糟的,商纣王火烧了屁股,四处捕风捉影,抓捕对头。他怕周国诸侯姬昌谋反,就把他关在一个叫羌里的地方,谁知这姬昌也是个极聪明的人,他在监牢里百无聊赖,穷究《归藏》一书,突发妙想,写出了大名鼎鼎的《周易》来。至此,易数之理得以大成,其中智慧光照千古。所以说,这三部书虽然名目有异,实则一气贯之。”说到这里,梁萧一敲脑门,皱眉道,“说到这里,了情道长,我就有些不明白啦。这三部书中,若论精奥完备,公认是《周易》第一,但听道长的意思,却是《周易》不如《归藏》了。”
                              了情笑道:“若论登峰造极,自然当数《周易》。【古今学易者如过江之鲫,解注之书汗牛充栋。只不过那些注解多为穿凿附会,学者只凭一己好恶,曲解易理。】殊不知易理本是天地之理,性任自然。唉,天长日久,好好一本《周易》,竟被一群腐儒弄得不伦不类、四分五裂了。”梁萧深有体会,拍手赞道:“道长这番话说得精到。”了情摇头道:“这些话却不是贫道说的,而是出自那位大宗师之口。他说《归藏》继往开来,质朴无华,已得卦象三昧,故而取其精髓,糅合武功妙诣,在而立之年创出一门剑法,名为‘归藏剑’。”
                              ====================================
                              《连山》《归藏》《周易》是道家最早的经典,统称为“三易”。易者,变也。所以三易是推演自然变化的著作。
                              从各自的起因来说,《连山》是大禹通过治水总结得到的道理,所以应该是专业性比较高;《归藏》是伊尹通过在《连山》的基础上回归道的本质创出的各学科兼容性很高的总结;《周易》则是姬昌推演《归藏》得到的道理,其实又回到了具体使用方法。所以《归藏》被认为是最精粹的变化之道。
                              放之武功也是一样,修习者要先悟通最精粹的原则,再学到方法以后就能够随机应变,直至无穷。


                              IP属地:江苏47楼2018-05-28 12:51
                              回复